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析_硕士学位论文.doc
《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析_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析_硕士学位论文.doc(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析analysis on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of different depth Surfacing layer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专业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 导师签名:_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学校代码 分类号 密
2、 级 UDC analysis on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of different depth Surfacing layer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析硕 士 学 位 论 文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摘 要本文以Q235焊接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应力应变场和盲孔法测量两种方式探究不同厚度堆焊层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明确了不同厚度堆焊层表面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建立4种厚度的焊道,在有限元软件MSC.Marc中进行数值模拟,利用Marc单元和热-结构耦合功能分析进行焊接过程仿真。给出了沿焊缝不同方向的三维残
3、余应力分布曲线,对比不同厚度堆焊层在纵向的应力及应变的不同,确定不同厚度堆焊层的表面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得出主要结论为堆焊层厚度为2 mm、3 mm、4 mm、5 mm焊缝处的纵向拉应力分别为191MPa、305MPa、423 MPa、628MPa。即随着堆焊层厚度的增加其表面残余应力增加。为了验证模拟结果准确性,在母材Q235低碳钢板上铣出不同厚度的沟槽,用D112焊条进行手工电弧堆焊,得到不同厚度堆焊层,再利用盲孔法测量堆焊层中的残余应力值。实验结果为堆焊层厚度为2 mm、3 mm、4 mm、5 mm焊缝处的纵向拉应力分别为267 MPa、353 MPa、577 MPa、773 MPa
4、。即随着堆焊层厚度的增加其表面残余应力增加。对比有限元模拟分析和盲孔法实测的结果,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在有限元模拟时,表面堆焊材料力学参数设置所导致的。但是,两者在趋势上有较好的吻合,故知有限元模拟可在提高材料参数精度的条件下,可指导堆焊过程的残余应力研究。关键词:堆焊层;有限元模拟;残余应力;盲孔法;Q235- IV -AbstractThe paper based on the welding low carbon steel Q235 steel pla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lind hole method using simulate
5、d stress and strain measuring two way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depth influence on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in the repairing layer.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alysis,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different thickness of melting layer in the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rule.
6、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th of 4 kinds of weld bead,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SC. Marc to carry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Marc unit and heat - structure coupling function analysis for simulation of welding process. Is given along the weld residual stress d
7、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ree dimensional curve, compare the different depth of surfacing welding layer in the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strain of different, different depth of the repair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rule.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surfacin
8、g layer thickness is 2 mm, 3 mm, 4 mm, 5 mm weld longitudinal tensile stress is 191 MPa and 305 MPa, respectively 423 MPa and 628 MPa.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facing layer thickness the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increases.In order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ccuracy, on the base of Q235 low
9、 carbon steel plate milling groove of different depth, manual electric arc welding, using D112 electrode for different thickness of bead welding layer, using blind hol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esidual stress value of surfacing welding lay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surfacing layer thicknes
10、s is 2 mm, 3 mm, 4 mm, 5 mm weld longitudinal tensile stress is 267 MPa and 353 MPa, respectively 577 MPa and 773 MPa.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urfacing layer thickness the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increases.Comparing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blind hole method to the measured resu
11、lts, there is a certain gap, this is due to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chanical surfacing materials caused by parameter settings. However, both are in good agreement in the trend, thus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can improve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precision condition, can guide the welding
12、residual stress research.Key Words:Surfacing layer;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Welding residual stress; ;Blind-hole method;Q235- VIII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 绪 论21.1堆焊技术21.1.1堆焊技术定义21.1.2堆焊的方法21.1.3堆焊的特点51.1.4堆焊技术的用途51.1.5堆焊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61.2低碳钢的焊接性81.2.1 Q235钢的性能简介81.2.2 Q235钢的焊接特点81.2.3 Q235钢的焊接工艺规范91.3焊
13、接残余应力91.3.1焊接残余应力定义91.3.2焊接残余应力形成原因91.3.3板材件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101.3.4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影响101.4本文研究的内容122 不同厚度堆焊层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132.1有限元法132.1.1有限元法简介132.1.2有限元法在焊接中的应用概况142.1.3有限元软件MSC.Marc142.2材料的介绍和几何模型及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152.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62.3.1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162.3.2添加材料的性能参数172.3.3建立焊接路径和填充材料192.3.4设置母材和填充材料的接触关系192.3.5边界条件的定义202.3
14、.6定义载荷工况222.3.7定义热动力-耦合232.4模拟结果与分析232.4.1焊件温度场的结果与分析232.4.2不同厚度堆焊层应力场与应变场分析262.5本章小结323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333.1盲孔法测残余应力333.1.1盲孔法测残余应力简介333.1.2盲孔测试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33.2实验材料343.2.1堆焊用基体钢板343.2.2堆焊焊条343.2.3电阻应变片353.3 实验仪器设备363.3.1手工电弧焊机363.3.2 CM-1J-20型数字静态应变仪373.3.3其他实验设备383.4 实验过程383.4.1焊接工艺参数及方法383.4.2盲孔法实验原理及
15、方法393.4.3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步骤403.5实验结果与分析423.5.1不同厚度堆焊层钻孔释放应变值423.5.2应用盲孔法原理公式计算出残余应力值423.5.3盲孔法测得的残余应力分析433.6本章小结44结 论45参 考 文 献46作 者 简 历48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49学位论文数据集50硕士学位论文引 言现阶段,堆焊技术普遍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堆焊就是利用一定的发热方法把固定的合金材料熔化覆盖在焊接材料的表面,可以使焊接材料恢复使用性能,也可以使其具有其它的使用性能。所以,堆焊技术不但可以用来修复一定的材料,也可以使某些材料得到强化,应用此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零件更加耐用,以
16、达到节约的目的,可以降低生产资金。堆焊层是堆焊材料熔覆在母材上的重要部位,对堆焊层进行研究,对堆焊工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焊接残余应力始终存在于各种焊接材料中,焊接残余应力是焊接工程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涉及焊接的各种工程应用中,都十分关注残余应力的影响。堆焊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也会严重影响堆焊材料的性能。在大多情况下,堆焊层都较厚才能起到强化保护作用,堆焊层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虽然没有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应力大,但对于厚板件中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很大,必须得到重视和研究。本文从堆焊层入手,研究不同厚度堆焊层中的焊接残余应力。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在焊接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焊接温度
17、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能够指导工艺优化,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焊接结构、焊接工艺的优化、焊接参数的选择、控制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均可由计算机完成,不必进行大量的试验工作,这样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建立4种厚度的焊道,在有限元软件MSC.Marc中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厚度堆焊层在纵向的应力及应变结果,确定不同厚度堆焊层的表面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了验证模拟结果准确程度,采用盲孔法测量4种厚度堆焊层中的残余应力值,结果表明模拟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实测结果趋于一致。1 绪 论1.1堆焊技术1.1.1堆焊技术定义堆焊属于焊接技术当中的一种先进技术,但它和其它焊
18、接技术不同,这种技术不是为了将器件连接在一起,而是利用焊接的办法,在一些零件的表面增加一层或几层特殊物质的合金材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使零件更加耐磨损,能够抵抗高强度的热量,耐腐蚀等。所以,这种技术不但可以用来修复零件,还可以用来加固零件,目的就是为了使零件更加耐用,达到节约的目的,降低生产资金,是提高机械零部件表面性能重要途径之一 1-2。1.1.2堆焊的方法(1)氧-乙炔焰堆焊:通常应用在目的为求得有着最低限度的修整加工量的平滑表面。氧-乙炔焰堆焊的特点氧-乙炔焰可调整火焰能率,能获得非常小的稀释率(110%),堆焊时,熔深浅,母材熔化量少。运用这种技术后,可以使材料中的
19、合金性能不变,在当前普遍应用于耐磨的机器零件方面1。(2)手工电弧堆焊:这种堆焊方法和一般手工电弧焊一样,只需简单的机器设备,使用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操作,适用于各种场合,可以在多种工件当中广泛应用,不受零件形状的制约,并且焊接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在形状不规则零件和小型零件上广泛应用,成本少,尤其是可以利用堆焊焊条得到较为适宜的合金成分,所以,在当前,这种堆焊办法得到大面积应用。这种技术需要把焊条和工件接到电源的两极,在引燃电弧后,焊条表面得以熔化,遇冷后变为堆焊层。这种焊条定位技术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目前得到普遍应用,在手工电弧短道耐磨堆焊方面应用最为广泛,也在不同合金堆焊方面应用广泛
20、。这种堆焊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工作进度较慢,稀释率较高,接近15%-25%,堆焊层厚且不均匀,操作环境差。所以,在运用手工电弧堆焊时,要尽量控制稀释率,确保电弧较为稳定,以获得较为质量均匀的焊合合金层。在运用这种技术时,要选择高质量的焊条、焊条直径、堆焊电流、堆焊速度、零件的预热温度等对堆焊质量和生产率都有重要影响。首先要注意堆焊材料的选择,对一般金属间磨损件表面强化与修复,可遵循等硬度原则来选择堆焊材料,对承受冲击负荷的磨损表面,应综合分析确定堆焊材料;因为这种电焊技术熔深较大,稀释率偏高,从而使得堆焊层的硬度下降,耐磨性能也降低,因此,大多情况下要堆焊2层以上。但问题是,堆焊层越多,
21、越容易发生开裂和剥离现象。因为焊条电弧堆焊温度很高,热量集中,一般堆焊前可不预热,工件的碳当量达到0.4%以上时应预热到100300,堆焊后采用补充加热的方法使工件缓冷,或在炉中、石棉灰坑中缓冷。生产效率比氧乙炔焰堆焊高,工件变形小3。(3)自动埋弧焊:自动埋弧焊实质上和一般自动埋弧焊相同。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自动埋弧堆焊希望在不降低生产率的条件下尽量获得较小的熔深。焊接材料也在不断提升,从开始的单丝发展到目前的多丝和带极,焊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在已广泛应用多机头焊机,取代了之前的单机头,大大提高了熔敷效率,目前多带极焊堆已达到2268kg/h,而之前的单丝的熔敷效率只有4.511.3kg/
22、h,稀释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由单丝的百分之三十到六十下降到百分之十到二十五,在运用多丝埋弧焊技术当中,最近日本正在开发6丝振动埋弧焊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热输入大但工件冷却慢使得晶粒大的问题,而关于高速带极堆焊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得到国内多个研究机构的重视,如甘肃工大开发制造了75mm带宽,使焊接速度大幅提高到2528cm/min 4。(4)振动电弧堆焊:这种焊接技术是利用一种细焊丝,通过一定的振幅和频率使其连续发生振动,产生脉冲电弧堆焊。可以适用于较小电流,并且焊接过程能够保持稳定,振动堆焊具有熔深小,堆层薄而均匀,工件受热区和变形小,堆焊层的耐磨性较好,生产率较高,成本低等特点
23、,而焊丝的振动则可使堆焊层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因而振动电弧堆焊在农机修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振动电弧堆焊的保护方法主要有:向电弧区喷射水蒸气、二氧化碳,或使用焊剂作为保护介质。水蒸气虽不是理想的保护气体,但较空气的氧化性低,且廉价易得,故可作为振动电弧堆焊的保护介质。在施焊时,将水蒸气以一定的压力送入电弧区,吹去堆焊过程中产生的飞溅物和氧化物,并在电弧周围形成与外界空气隔绝的保护区。水蒸气的搅动还有助于熔池中气体的逸出和熔渣的上浮,减少了堆焊层中的气孔与夹渣。(5)等离子堆焊:等离子堆焊是以联合型或转移型等离子弧作为热源,以合金粉末或焊丝作为填充材料的一种熔化焊工艺。这种技术实际上也属于电弧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厚度 堆焊 表面 残余 应力 分析 硕士学位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