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docx
《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开篇案例“速溶咖啡”与“一次性尿布“速溶咖啡,与“一次性尿布,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商品,然而,在这两种产品刚刚问世的时候,广告主自以为很有把握的广告策划活动却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一消费者的心理抗拒。速溶咖啡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的。速溶咖啡物美价廉,配料又无需特别技术,而且非常节省时间,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然而,当厂商在广告中大力宣传该产品的上述特点时,并没有使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受到冷落。于是,生产厂家请来消费心理学家做一项关于该产品广告的市场调查,以找出问题的症结,确定消费者拒绝这种省时省事产品的原因。心理学家首先调查了人们对雀巢公司较早的一种速溶咖啡
2、一Nescafe,即雀巢速溶咖啡的态度,使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样本)进行了调查。这些接受调查的人首先被问及是否饮用速溶咖啡,有人回答“是”,也有人回答“否”。然后,再问那些答案为“否”的人,他们对这种产品有何看法。大部分人都回答,他们不喜欢这种咖啡的味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回答“否”的人并没有喝过速溶咖啡,怎么会形成“味道吴柏林.广告策划与策略.第2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23不好的印象呢?于是又请这些人实际品尝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结果大部分人却又说不出它们在味道上的真正差别。因此,厂商深信:消费者不喜欢这种咖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们的味道不好!他们进而怀疑
3、在消费者不喜欢速溶咖啡的背后有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因此,又进行了另一项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了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拒绝购买速溶咖啡的真实动机,心理学家梅森海尔(MasonHaire)改用了一种称之为角色扮演法的投射技术,进行了深层的研究。海尔这次不再直接去问人们对这种咖啡的看法,而是编了两张购物清单,然后把这两张购物清单分别让两组妇女(调查对象)阅读并请她们描述一下写这两张购物清单的“主妇”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两张清单上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目不一样,那就是购物清单A上包含了速溶咖啡,购物清单B上则包含了新鲜咖啡(见表1-11表1-1关于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的两张购物清单购物清单A购物清单B1
4、听朗福德发酵粉1听朗福德发酵粉2片沃德面包2片沃德面包1捆胡萝卜1捆胡萝卜1璘雀巢速溶咖啡1磅麦氏新鲜咖啡1.5磅汉堡1.5磅汉堡2听狄尔桃2听狄尔桃5磅土豆5磅土豆当两张购物清单分别被两组妇女看过以后,请她们简要描述一下按此清单购物的家庭主妇的形象。结果,看了购物清单A的那组妇女,有48%的人称该购物者为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极少数(4%)的人把该购物者说成俭朴的女人,显然大部分人认为该购物者是一个挥霍浪费的女人,还有16%的人说她不是一位好主妇。在另一组看了购物清单B的妇女中,则很少人把该购物者说成是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更没有人把她指责为不好的主妇。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表
5、1-2关于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的购物者形象的描述购物清单A(含速溶咖啡)购物清单B(含新鲜咖啡)懒惰48%4%不会计划家庭购物和进行时间安排48%12%俭朴4%16%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两组妇女想象中的购物主妇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它揭示了当时接受调查的妇女们内心存在着一种心理偏见,即作为家庭主妇应当以承担家务为己任,否则,就是一个懒惰的、挥霍浪费的、不会持家的主妇。而速溶咖啡突出的方便、快捷的特点,恰与这一偏见相冲突。在这种心理偏见之下,速溶咖啡成了主妇们消极体验的产品,失去了积极的心理价值。换言之,省时省事的宣传在消费者(家庭妇女)心目中产生了一个不愉快的印象。这个实验揭示了主妇们冷落速溶咖
6、啡的深层动机:购买此种咖啡的主妇被认为是喜欢凑合的、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所以速溶咖啡广告中宣传的易煮、有效、省时的特点就完全偏离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调查研究之后,广告主改变了原来的广告主题,在广告宣传上不再突出速溶咖啡不用煮、不用洗煮咖啡的工具等省时省事的特点,转而强调速溶咖啡具有美味、芳香,以咖啡的色泽、质地来吸引消费者。新广告避开家庭主妇们偏见的锋芒,消极印象被克服,速溶咖啡的销路从此就被打开了。无独有偶,当年美国某企业向市场推出其新产品“方便尿布”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阻力。“方便尿布”用纸制成,用过一次便弃掉,故亦称“可弃尿布或一次性尿布”。在产品推广的初期,广告诉求的重点放在方便
7、使用上,结果销路不畅。后经调查了解,仔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方知该尿布虽然被母亲们认同确实使用方便,又可省去洗尿布的麻烦,但广告关于省事省力的宣传却使她们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安:如果仅仅是方便使用而无其他品质,那么,购买、使用这种“一次性尿布”,只是为了图省事,自己好像就成了一个懒惰、浪费的母亲,婆婆也会因此责备自己。在深入细致的广告调查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给自己的孩子换“一次性尿布”,这时门铃响了,原来是婆婆来家看望孩子。这下搞得母亲很紧张,情急之下,一脚将换下的尿布踢到床下,然后才去给婆婆开门。为什么要把尿布踢到床下?原来怕婆婆看到后有意见。在婆婆看来,给孩子洗尿布是母
8、亲的天职,哪能嫌麻烦呢。给孩子用“一次性尿布的母亲,必定是一个怕麻烦的、懒惰的、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母亲。基于此项调查研究的成果,新的广告创意策略针对这种心理进行了调整,广告诉求的重点发生了改变。新广告着重突出该尿布比布质尿布更好、更柔软、吸水性更强、保护皮肤,婴儿用了更卫生、更舒服等特点,把产品利益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淡化了对于母亲方便省事的描述。广告语是:“让未来总统的屁股干干爽爽!”。于是,“一次性尿布”受到了母亲们的普遍欢迎,因为它既满足了她们希望婴儿健康、卫生、舒适的愿望,又可心安理得地避免懒惰与浪费的指责,同时兼顾了两方面的心理满足。从此一次性尿布”在美国开始流行起来。“速溶咖啡”与“
9、一次性尿布”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把握是多么的重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产品的价值有时不表现在其物理特性上,而是体现在商品所表达的行为特点或心理特点中。而这些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又常常是隐含着的,存在于深层心理之中,要求我们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将它们挖掘出来。在现代商品社会,广告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漫步街头、浏览报刊,还是在收看电视时,广告随时随地都会扑面而来。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然而,真正能够让消费者动心的广告能有几个?为了达到其传播效果与销售效果,从事广告策划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学规律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因为一个成功的广告务必符合人
10、们的心理规律,务必符合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点。本章是“广告心理学概论:首先介绍什么是广告心理、成功广告的心理学标准及广告的AIDMA法则;然后介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CDP模型,具体介绍CDP模型所描述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七个阶段;最后进入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具体内容有广告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时尚、流行与广告传播,文化心理与广告接受。第一节广告心理与AIDMA法则一、什么是广告心理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之后,最简单、原始的招彳来顾客的广告便产
11、生了。然而,广告与心理学的联系却始于19世纪末期。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盖尔首次对于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调查可称得上对广告心理学最早的研究工作。20世纪初,美国著名应用心理学家斯科特系统地研究了广告心理与消费者心理,并于1908年出版了广告心理学一书。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广告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对广告的色彩、编排、文字的使用与广告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所有这些极大地推进了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广告的心理功能、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增强广告效果的心理学规律及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测定等
12、。广告活动是通过广告媒体作用于人,为人所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对信息接收的特点如注意、感觉与知觉,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与记忆,人们对广告信息的信服及人的个性所决定的对广告信息的偏爱与偏见等,都是广告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广告心理学的作用是促使广告传播突破常识水平,使广告传播符合人的心理规律,并有效地应用这一规律,使得广告的内容能够顺利地进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二、一个成功广告的心理学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广告让人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会给人们留下任何印象,没有达到说服或推销的效果,这当然是失败的广告。相反,有些广告则让人一见如故,久久难以忘怀,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从广告
13、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出色的、能打动人心的广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唤起消费者的注意一个有效的广告能够唤起人们的注意,牢牢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通过光、色、形、声等形式的信号刺激,让人们对广告内容有深刻的感受,并形成对该商品的强烈的兴趣。(二)启发消费者的联想联想的前提是记忆。每个人都是在记忆中成长起来的,过去的经验总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种种痕迹。记忆是比较、判断的基础,只有能激发人们联想的广告才最能唤起人们的比较,使人产生判断,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三)说服消费者去行动广告传播的最终目标是说服人们去行动。如果说总统竞选广告想要说服选民去投票的话,那么商业广告则是要说服消费者去购买商品,这是
14、广告传播的最终目标。因此,出色的广告应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们从产生信任直到形成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广告还得想方设法调动消费者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努力影响、强化或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三、广告的AIDMA法则广告的AIDMA法则较全面、清晰地描述了一个成功广告在打动公众时应该具备的心理条件。A1.DMA是注意(Atten1.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和行动(ACtiOn)这五个英文单词首位字母的缩写,指的是广告作用于消费者所经历的心理历程:首先引起人的注意,接着对广告的注意引发了积极的兴趣,随后又产生了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此后在内心世界牢牢地记住了广
15、告产品的名称,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行动,即“引起注意一产生兴趣一激发欲望一强化记忆一促使行动”的五个环节(见图又称“广告五字经当然,消费者实际的心理过程远非如此。消费者当然不会老老实实地按照广告策划者或推销商所设计的上述路线走,而是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AIDMA法则为广告策划与创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参考依据。AIDMA法则描述的是广告作用于消费者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即“引起注意(Attention)一产生兴趣 (Interest ) -*激发欲望(Desire ) 强化记忆(Memory ) 一促使行动(Action )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O第二节消费者购买决策的CDP模型广告策划主
16、要是针对消费者的策划,因此,有效的广告策划首先应该研究消费行为的规律。图1-2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的一个简单版本CDP模型告诉我们,消费者决策过程有7个主要步骤:需求确认、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以及处置。如图12所示的即为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onSUmerDeCiSiOnProcessMode1.,即CDP模型),这是一个简单的版本,它描述了一个消费者头脑中形成购买决策的核心路径。它不仅可以指导市场经营者如何制定产品的市场组合、沟通、销售策略,更可以成为广告策划人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指南。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有一个关于消费者是如何做出购买决策过程的“指南”是非
17、常重要的。该模型捕获了在决策生成过程中消费者所经历的活动,以及不同的内外部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消费者的想法、评估以及行为的。随着对于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它会变得复杂一些(具体参见本章第三节)。正如CDP模型所描述的那样,消费者决策过程有七个主要步骤:需求确认、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以及处置。通过理解消费者决策形成图,广告策划人可以发现消费者为何买或不买某种产品的原因,以及怎样做才能使他们购买更多的特定产品,或专门买某个供应商的产品,从而为这个特定的产品找到广告策划与创意的依据。(一)第一阶段:需求确认如果不是因为需要或欲望,没有人会购买件产品。任何购买决策的出发点都是消
18、费者的需求(或问题),当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时,就会产生需求确认。只有当他们相信一件产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解决问题时,才会做出购买的决策。因此,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第一个阶段就是需求确认。消费者在购买某一项商品之前,一定事先感受到购买此项商品的需求。如天气炎热才会感到购买空调机的需求,天气冷了才会感受到购置棉衣的需求。有时,人们并非是在直接需求的驱使下去购买商品,例如,当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时,消费者往往不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去抢购,但这时候驱使消费者去抢购的是一种心理需求,即安全的需求,而不是物质的需求。事实上,任何购买行为后面都存在着某种需求。在许多场合下,往往是由于某种外界刺激(如广告)
19、引发人们的需求。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必须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与权力)内去考察这些需求。当我们设法去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必须使产品的制造成本和目标市场的购买能力相一致。因为尽管有很多需求,消费者也会牺牲一部分需求而去购买自己必需的而且能买得起的商品。如果我们知道消费者的需求,便知道了他们的“痛痒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新的、改进的产品,更有效的传播沟通程序,更友好的分销渠道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产品的开发不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而是以企业可以生产或销售为基础,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决策就要能应付遇到的问题。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的话,那么即使是再令人炫目的高新技术产品或
20、服务,即使在广告策划与创意上投再多的钱、下再大的工夫,最后也只能以失败告终。(二)第二阶段:搜集资料需求一旦被确认以后,消费者就开始搜集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的有关资料。从前不曾注意的广告、新闻,忽然变得有意义起来,消费者也会向邻居或朋友询问与此项商品有关的信息。这个资料的搜集可以是内部搜集,即从记忆中或从事物的起源中寻找;也可以是外部搜集,即从家庭、邻居、同事或市场上搜集。有的时候,消费者搜集资料时是被动地接收他们周围的信息;但有时也会变得活跃,如查看消费出版物、注意广告、上网查询。搜集资料的广度和深度是由诸如个性、社会、阶层、收入、购买量、过去的经验、对以前品牌的理解、顾客的满意度等因素来
21、决定的。假如顾客对目前使用产品的品牌感到满意的话,他们可能不经过搜集信息过程,就会做出重新购买的选择。这样,其他同类产品就很难引起他们的购买意图。这就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公司为什么会高度重视顾客对产品持久满意程度的原因。当消费者对目前的产品不满意时,就会搜集其他可替代的产品信息。1 .消费者的资料来源消费者会从各个令他们感到方便的渠道来搜集产品的信息。这些渠道可以归类为市场导向的和非市场导向的。所谓市场导向,就是指由市场经营者主导的,我们所提到的任何过程和结果都是由产品的供应商为了向消费者传达信息和说服他们购买的目的而做出的,如利用广告、促销人员、通告栏、网址和销售点材料等。资料来源并不局
22、限于市场导向,即还有不为市场经营者主导的。从不受市场控制的地方来搜集资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非市场导向的资源包括朋友、家庭、领导的意见以及媒体。许多这类型的影响因素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来表达的,另外也可以参考产品的客观等级资料,如消费者报告、政府和企业报告或者是大量媒体的新闻报道。消费者还可以很快地从网上浏览商品信息。一些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传统的搜集方式一采购。许多人认为逛商业街是有趣的,而也有一些人则觉得这是琐碎的事情。例如,搜集微波炉的信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那么激动人心,但是,搜集一件晚礼服的信息可能会有所不同。逛商场、试穿各种款式、体验商店的购物氛围可能会为消费者带来诸如幻觉、联想
23、、期望的喜悦。这种情况下,心情体验比尽快地确认与购买更为重要。2 .消费者信息的加工处理当一个消费者通过外部搜集得到资料后,他(她)就开始处理这些信息,图1-3突出了信息处理过程所涉及的步骤,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展露。首先,产品信息与销售服务必须到达客户,之后就会激发消费意识,从而也就开始了消费决策过程的起始阶段。(2)注意。经过展露阶段,下一步就要考虑是否给现有的信息分配信息处理能力。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内容越多,将越会引起人们的注意。(3)理解。当有关产品的信息吸引了消费者的意图时,该信息就会被进一步分类,并储存在记忆中。经营者期望着消费者能够准确地理解产品信息。(4)接受。消费者理解产
24、品信息后,要么接受该产品,要么选择放弃。产品信息的目标是更正或更改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现有形象。但是,在这之前,该信息必须被接受,那么至少会有一些机会让消费者购买该产品。(5)保持。最后,说服者的目的就是让新产品信息被消费者接受,并且储存在记忆中,以便以后的购买需要。图1-3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当一个消费者通过外部搜集得到资料后,他(她)就开始处理这些信息,该图突出了信息处理过程所涉及的步骤,具体包括展露、注意、理解、接受和保持。为了促进消费者的注意、理解、接受与保持,产品信息的展露往往是铺天盖地的。每个人都会面对一大堆广告,但是,他们只会对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去理解、接受甚至保存记忆。一般来说,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广告 心理学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