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秦文学——第四章屈原与《楚辞》.docx
《第一篇先秦文学——第四章屈原与《楚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先秦文学——第四章屈原与《楚辞》.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篇先秦文学一第四章屈原与楚辞学习方法章节脉络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先秦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1.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章节脉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九辩第一节屈原和楚辞一、屈原及其楚辞创作1 .屈原,名平,楚国贵族。屈原出身贵族,与楚王同姓,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2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二、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1.楚辞是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而“楚辞”这个名称到西汉时始出现。3 .首先,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4 .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5 .再次,楚辞充满
2、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自不待言。楚辞的文体技点,1 .体式: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赋少用虚字,句式铺排偕偶,比较整齐。2 .性质:楚辞多议论、抒情、描绘,主观抒情;赋客观咏物,铺排描摹。3 .楚辞的文体,有自己鲜明独特的特点。4 .从诗风言,想象富奇,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5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6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兮”字、“些”字为虚词叹语。第二节“辍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一、离骚的题义及其创作时间1.“离骚”二字是什么意思?史记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7 .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3、8 .王逸:“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9 .今人游国恩:“离骚本是楚国的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10 创作时间:流放:楚怀王时,流放汉北;顷襄王时,流放江南。二、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1.美政:“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1 坚毅: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宁潞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三、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1.张正明楚文化史说,楚人崇巫淫祀,喜好幻想,“楚人的精神生活散发着浓烈的神秘气息。”2.离骚前半回顾往事
4、,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2 .具备如此之多美好的品质,已经凸显诗人超越流俗的高洁形象,然而这只是资质的描述,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更多地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之中。(三)比兴手法的拓展1 .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很大的拓展。2 .诗经的比兴,喻象
5、、喻体独立分明。如: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天)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3 .离骚则不同。试看这段引文,喻象和喻体难分彼此,培植香草的情境与培养人才的旨归形成并存的双重视野,因而也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如: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腕兮,又树恿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竣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四)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1 .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2 .诗作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后半部分是对理想之实现的追索。前半主要是实写,后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楚辞 一篇 先秦 文学 第四 屈原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