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交流发言材.docx
《“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交流发言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交流发言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交流发言材篇一,共七篇山水浙江,如诗如画,全省3万多个村庄散落在这秀美风光中。XX市莲都区古堰画乡,江碧山青,翠柳画桥,古街悠长,多所艺术学院在此建立写生基地;XX市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11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此,被称为“江南民族第一村”;XX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村,群山相拥,云遮雾绕,成为旅游爱好者心中的热门目的地。这份美丽得到了国际赞誉。北京时间2018年9月27日,中国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标志着“千万工程”从中国农村走向世界。这份美丽源于2003年。当时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但面临“成长的烦恼
2、”: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调研、亲自擘画,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战略决策一一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久久为功,15年推进“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引领示范的1万个村庄,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庄,村庄整治率达到98%。整治内容不断拓展,从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扩展到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形成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格局。整治内涵不断提升,从环境整治扩展到发展绿色产业、移风易俗,让村美
3、人更美。天蓝水清,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4年以来,浙江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年攻坚行动,510万户农户生活污水实现截污纳管,90%建制村、74%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开农村劣V类水剿灭战,目前全省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今年16月,设区城市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2%。垃圾有去处,违建被清除,美丽乡村在升级。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垃圾“分好类”“扔进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体系建制村全覆盖。毫不手软清除农村违法建筑,做到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全省共创成无违建县(市、区)6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4、)27个。积极开展“赤膊墙”整治,建设具有乡土气息、江南味道的“浙派民居”。告别“小散乱,拥抱绿富美,农业新产业涌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种种砍砍”变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全省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收入353.8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6.2亿元,增长27.8%。守护乡愁乡韵,培育淳朴民风,富了口袋也富脑袋。开展乡风评议和新乡贤活动,全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966家。建立2559个古村落项目库,先后开展6批259个重点村、1284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重放光彩。“千万工程”在浙江落地生根,深刻改
5、变乡村面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浙江的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千万工程”累计让3万人口受益。篇二纵观国外乡村建设历程,在快速工业化时期,各国均出现了“城市大跃进”,农村发展则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然而,在工业化后期,农村的发展优势重新凸显,国外均纷纷开展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关注民生、人文生态、乡村复兴的过程。我国乡村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不同地区的建设水平也良莠不齐。为切实提升我国乡村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得乡村面貌发生巨变。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顺应广大农民的
6、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提出建设千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对万个行政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开创新农村建设先河。2011年,浙江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目标,至2020年底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2021年,浙江在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坚持数字化与村庄建设深度融合,聚焦“五化十场景”制定指导意见。同年,在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提出,要围绕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的建设内容,系统构建党建统领的系列民生场景,建设一批引
7、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始于“千万工程”,与美丽乡村一脉相承,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级。一、未来乡村建设的科学依据2021年,浙江作出建设未来乡村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未来乡村是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总体架构,集成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未来乡村源于“千万工程”,是新时代浙江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主抓手,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历史逻辑,符合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现实要求。理论依据未来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叠加的新形态。未来乡村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地域禀赋、
8、产业优势和人文特征等元素,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环境优美、服务便捷、智慧互联、整体智治、共同富裕的,引领乡村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建设未来乡村,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性质宗旨,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盼。未来乡村建设就是顺应新时代农民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同时注重把村庄建设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农民自己,尊重民
9、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共建美好家园、共享诗画浙江。坚持以系统理念为引领,深刻把握乡村建设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未来乡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解决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高山村、空心村、文化村、城中村、城郊村、中心村等不同类型村庄分类推进。同时也注意把握好政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和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和“一刀切”。历史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从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走向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
10、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城乡关系、乡村形态不断重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将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主法治、乡风文明等领域多元转化,生动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的实践要求。未来乡村建设是“千万工程”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和内容拓展。回顾浙江乡村建设的历程,20032010年,为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政治、文化利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浙江启动实施“千万工程”,广大乡村从脏乱差迈向整洁有序,是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
1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阶段。20112020年,围绕村容整洁、农民增收、乡风文明等方面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千村精品、万村美丽”阶段。2021年,提出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阶段以未来乡村建设为重点,开启了“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新阶段,推动乡村从美丽宜居迈向共富共美。202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策文件,在全省全面推开未来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浙江乡村“富春山居图”。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阶段,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广大乡村从脏乱差迈向整洁有序。该过程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12、保护生态、协调发展,以民为本、整体推进,各方支持、密切协作原则,以“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为目标。前期为示范引领阶段,以“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为目标,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提升文化软实力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后期是“千万工程”的整体推进阶段,全面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在“千村精品、万村美丽”阶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广大乡村从整洁有序迈向美丽宜居。该过以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标志,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着力把农
13、村建成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从2016年开始,“千万工程”又迈向新的转型升级,即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在“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阶段,以未来乡村建设为重点,推动乡村从美丽宜居迈向共富共美。该过程的整体架构是“一统三化九场景”,即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立足于乡村原有资源生态特色,嵌
14、入数字化、生态化、集成化等新技术元素,充分体现乡村“三生融合”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实现城市与乡村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技术与文明相渗透、集体与个体相统一、共创与共富相呼应,使乡村真正成为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共同富裕的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建设。从本质上看,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是“美丽”,而未来乡村建设更体现“人本化”“生态化”和“现代化”核心,落脚点是“幸福”,既是人们安居乐业、增收致富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也是人与自然、社会、科技完美融合的幸福。简言之,未来乡村建设是由美丽乡村向幸福乡村的升华,是从追求物的具象向人的体验升华。嵌入未来乡村建设的思想主线是城乡融合和共创共富,
15、技术主线是数字化应用和低碳化应用。未来乡村的基本类型从空间看,可以是单一村庄类型,或乡村群类型,也可以是城乡融合的特色小镇类型。未来乡村的基本特征应该呈现宜居的生态环境、现代的产业形态、融合的城乡关系、富足的居民生活、包容的文明乡风、高效的公共服务、和谐的善治社会。现实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颁布,赋予了浙江重要改革示范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短板在“三农”领域,发展潜力也在“三农”领域。未来乡村是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未来乡村建设,通过提升
16、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共同富裕“触手可及”;未来乡村建设,通过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激发乡村发展潜力,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乡村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让乡村发展提质增速。二、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未来乡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创新工作。在实践中,其建设路径主要以坚持一体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为核心,根据各村资源禀赋,进行场景化和特色化创建。下文将从五个建设路径分析浙江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经验,为下一步乡村建设工作提供有效建议。(一)建设美丽乡村,谱写未来乡村发展
17、新篇章。未来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乡村。绿水青山的生态、整洁有序的村容、错落有致的农房,是未来乡村风貌的外在具体体现。在环境卫生方面,以生态保护和修复、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管护、环境绿化为主抓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乡村。在基础设施方面,改善乡村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等设施建设,完善浙派民居、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持续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改造。在村落改造方面,始终坚持尊重村落原有肌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最大程度上保留乡村的原味和韵味,实现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在乡村建设中的有机融合。如XX定海区新建村拥有丰富的山海自然资源和海岛山村特有的风土人情,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18、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回顾发展历程,为破解“出行难”等问题,通过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畅工程通了乡村发展血脉;为提高村民经济收入,通过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发展手段带领全村致富圆梦;为紧跟时代步伐,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引进多元化低碳环保项目,率先实现了高品质的低碳人居环境,是未来乡村建设的有益实践。(二)建设数字乡村,赋能未来乡村发展新动力。加快数字化技术赋能,从整体上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的质量、效率变革,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动能。近年来,浙江主抓“乡村大脑”建设,加快推广“浙农码”,贯通“浙农”系列应用,做大做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加快推动农业全产
19、业链数字化转型,让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如XX海曙区茂新村通过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等数字化技术在水稻种植全生命周期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全信息化育种、播种、防害、收割等一体化作业,使劳动力成本、用水和肥料分别降低10%、10%和8%,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打造数字化集成平台,加快智慧医疗、文化、教育等率先落地未来乡村,提升乡村智能服务水平。如德清县五四村搭建了“数字乡村一张图”,助力村民网上办理上学、就医、建房等公共服务事项。依托数字平台打造“无围墙养老院”,实现老年人健康远程监护与子女、村委、家庭医生之间的联通,为村内461位老人多样化、个性化的点单式助老服务,提升乡村智
20、能化服务适老化水平。(三)建设共富乡村,跑出未来乡村发展加速度。未来乡村的共同富裕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村落格局,还要人人有事做、家家高收入。不同于城市社区,产业功能是乡村所特有的功能之一,不可或缺。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乡村发展才能稳步前行。为此,浙江在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守牢乡村发展的基本底线。加强培育“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加强对农民就业创业和低收入农户帮扶。加快推动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完善村庄运营机制,用好乡村生态、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事节庆、休闲养老等新业态,助力乡村
21、发展打开新格局。完善“两进两回“支撑政策,持续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盘活乡村人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吸引人才走进农村、建设农村。如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曾经是没有资源、没有产业、没有发展环境的“三无”村。后来在乡村建设中,该村围绕“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的发展理念,引入企业合建“石斛田园综合体”“铁定溜溜主题乐园”等项目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以企业出资、村民入股、集体收成的共富发展模式让下山头村“从无到有”,实现了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2万元,村民分红股金达200万元。(四)建设人文乡村,绘就未来乡村发展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
22、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未来乡村既要有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更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乡愁可寄的人文气息。浙江在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方面,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在弘扬乡土文化方面,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等乡土遗存的保护力度,传承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等乡土基因,弘扬二十四节气等优秀农耕文化,提升人文乡村品牌影响力,推进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弘业,不断释放文化红利。如XX市柯城区余东村,充分发挥“中国第一农民画村”的品牌优势,深入挖掘农民画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余东画村为核心的九村共富联盟,走出一
23、条文化振兴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深耕稻鱼共生文化,借助数字科技推进稻鱼共生系统智慧化,创制4个稻鱼品牌、11款农产品,20余类文创产品,带动产业增收50余万元,累计帮助80余户农户增收200余万元。(三)建设善治乡村,奏响未来乡村发展最强音。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更是未来乡村建设发展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万村善治创建,构建“四治融合”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浙江乡村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要举措。面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坚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持续推进,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促进基础设施和。如XX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在传
24、承“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基础上,升级打造“智慧板凳”,在村庄治理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搭建村民客厅等十多个智慧应用场景,有效改变了村民进村办事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使村民的各类需求得到及时高效的闭环解决。面对“一老一小”等社会民生服务需求,提出打造20分钟医疗圈、15分钟养老圈、15分钟健身圈,配套托幼服务,在最小单元里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如苍南县马站镇山海田城片区,通过建设中魁健康园,智慧健康平台、5G云诊室、自助健康体检机、“一老一小”健康驿站、智能药柜、健身广场,推动优质健康服务便利化、多元化。三、持续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建议未来乡村是深化“千万工程”确保浙江乡村建设始终走在全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万 工程 示范 整治 实施 20 周年 研讨 交流 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