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多想去看看》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我多想去看看教案A教学目标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2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3 .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A教学重难点1 .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2 .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A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1)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巩固认识偏旁心字底。(2)写字。要写的字中,“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
2、四笔的竖不连写。“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2 .朗读指导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情感。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 .理解运用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幅图分别对应哪一个自然段。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A课
3、时目标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多、会”等6个字。4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A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激趣导入,产生共鸣。(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2)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天安门广场北端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盛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有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有人民大会堂。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4、3)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课件出示:美丽的天山的图片)2 .引出课题,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这些地方亲眼看一看呢?(2)板书课题。(3)指名读,齐读,读好题目。(4)识记“想”:部首是心字底,可以拆为“木、目、心”o3 .提出质疑,启发思考。(1)师: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3)教师提出问题:“我”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多想去看看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4)教师小结: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借助拼音通读课文,圈一圈生字,然后在文中画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导入课题,目的在于用此图片激发学
5、生的敬仰之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接下来进行有效的阅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解决疑惑。(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3)解疑:第1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第2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北京城里的孩子,想去天山看雪莲。2 .自主识字,交流方法。(1)你认识文中的哪些生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 .检查识字,了解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想、告、诉、就、京、安、广、非、常、壮、观”)(2)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6、。(3)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4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全班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1) “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来记忆。(2) “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3) “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记忆。【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板块三再读课文,指导书写1 .再读课文,理解体会。(1)自由读一读。(2)指名读,齐读。(3)教师指导正音。2 .指导书写,记忆生字。(1)“会”是由人字头和“云”组成的,在书写的时候,“云”字的第三笔“撇折”要书写规范。指导
7、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学生评价。(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多、走、北、京、广”5个字)出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交流自学情况。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会”字的书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自学其他生字,自己去领悟学习生字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课时A课时目标1.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2 .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3 .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A教学过程板块一朗读感悟,理解课文1 .初读课文
8、,交流感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复习字词。(2)全班交流,提醒学生读好难读的字和句子。(3)开火车分句读课文。2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1小节。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A.可借助地图了解“遥远”。(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圈出天山与北京)B.理解“壮观”。具体做法是:a.课件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b.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预设: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场面非常壮观。c.随机读词。(课件出示词语“壮观”)d.给“非常”换个意思相近的词。e.再读短语。(课件出示短语“非常壮观”)f.读好长句子。(
9、引导学生抓住“遥远、雄伟、非常壮观”这几个重点词语或短语)C.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课件对比。课件出示:我多想去看看!我想去看看。b.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一句?(2)学习第2小节。教师朗读第一句,学生比较其与第1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同。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课件出示:()的新疆()的天山()的雪莲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短语?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短语。全班齐读第2小节第三句。(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男女生赛读)【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此环节在对比朗读中,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板块二拓展提升,书写愿望1.交流愿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方的小朋友有着各自不同的愿望,你们又有哪些愿望呢?和同桌交流交流吧!2.书写愿望。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吧!【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脸,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引导学生逐步通往更加高远的天空。A板书设计去北京天山的孩子:走出天山看升族仪式去天山热爱祖国情真意切北京的孩子:走出北京看雪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