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docx
《《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阚中的吴地方言一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陆羽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在有的地方还生活过很长时间,当地的方言对陆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陆羽日常的表达方式,并最终体现在茶经之中。仔细阅读茶经,我们可发现其中有吴地方言的表述,且不止一处。我们知道陆羽为考察茶事曾遍访各地,茶经中的这些吴地方言的表述,对于我们考察陆羽的访茶行踪,进而了解茶经初稿形成之后的修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吴下方言考为考察中心,就茶经中有关吴地方言进行简单论述。1茶经中涉及的吴地方言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是一部记录吴地方言俗语的书。胡文英在书的凡例中说:“予,吴
2、人也。习于吴音,故但注吴音。”1作者在辨析方言时大多所用的也是“吴中”“吴谚”“吴俗”等字眼,可知书中大多数情况确实是以吴音来加以说明的。吴下方言考的体例,一般是在一条目后面列出相关例证,然后再对例证的词语作解释。“凡所读书及所闻街谈里谚,一字一句皆援古证今。”1据胡文英所说,吴下方言考所收方言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书籍,也有街谈里谚,可谓是吴地方言的全方位记载。仔细翻阅吴下方言考可发现,其所列例证之中竟然涉及茶经的内容,且不止一处。茶经中的内容被收入吴下方言考,说明陆羽在撰写茶经时采用了吴地方言,这就要求我们今天在阅读茶经时也需要从吴地方言这一角度出发,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精准地体会陆羽的感受,
3、更好地理解茶经。为更好地开展论述,将吴下方言考中涉及茶经的内容摘录如下:吴下方言考卷三“倪倪”条:陆羽茶经:“炙之则其节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案倪倪,细滑貌。今吴谚谓物之细而光滑者日“细倪倪工1吴下方言考卷七“麓锭”条:陆羽茶经:“其形麓筐然。”案麓豌,散貌。吴谚谓物之散者曰“麓优”。1吴下方言考卷七“膜”条:陆羽茶经:“第一煮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墨云母。”案膜,水腻也。谚谓之“膜头工1为更好地理解陆羽对茶的认识,从陆羽撰写茶经时所采用的方言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对茶经中采用吴地方言,吴下方言考做了十分形象生动的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茶经。反之,如果将茶经中这些字词和吴地方言割裂开来,脱离方
4、言,简单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释,那么就会在理解、译注茶经时出现一些偏差甚至错误,进而干扰我们对陆羽表达意思的理解。“麓筵”一词出自茶经三之造:“如有竹猝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麓筐然。”2故其形麓豌然”,根据对句子的成分分析,“麓筵”一词用作形容词。对“麓彼”一词,沈冬梅注释为“麓:同筛,竹器,可以去粗去细,即民间所用的竹筛子;筐竹筛子。3吴觉农注释为“麓键都是竹器,用于取粗去细(即筛子)4很显然,上述两者的注释只是针对“篇”和“褥的本意做了解释,把“麓”和“筵”两字组成一个词语,如果其含义还是本意,与文中“麓瑾”一词用作形容词相矛盾;因此,“麓筐”这一词连用是应该还有其引申意。吴下方言考
5、在考证“麓筵”意思时说“案麓彼,散貌。吴谚谓物之散者曰麓褥。在吴方言中,麓键是“散貌”,即散开的样子,符合文中形容词性的要求;将“麓键”理解为“散开的样子”,也符合上下文的文意,茶叶老了之后很难捣烂,做出来的茶饼也就松散而不紧实。由此可见,“麓筐”采用吴地方言的“散貌是符合陆羽原意的。“倪倪”一词出自茶经五之煮:“炙之,则其节倪倪如婴儿之臂耳。”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对“倪倪”的理解是关键。吴觉农注释为“弱小的样子”4,沈冬梅也注释为“弱小的样子”3,宋一明注释为“幼弱的样子”2,然而不管是“弱小”还是“幼弱”,重点突出的则是“弱”字。吴下方言考在考证“倪倪”意思时说“案倪倪,细滑貌。今吴谚谓物
6、之细而光滑者曰细倪倪,显然“倪倪”这一词在吴地方言中突出的是“细滑”,故而有“细倪倪”之说。“弱”与“强”相对,形容为个子小、力气小、势力小。“细滑”与“粗糙”相对,形容触感微细柔滑。显然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以“弱”来形容茶,和吴地方言中“倪倪”的意思相差甚远。从句子的成分结构来分析“倪倪如婴儿之臂”这一比喻,由“如”字可知,“倪倪”和“婴儿之臂”这两者之间显然在某一方面有相似或共同之处,至于具体的相似或共同之处,则须还原至陆羽说这句话的大背景之中来考察。记录这句话的段首,陆羽写道:“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2显然,陆羽在这里强调的是茶的嫩。如何表现茶的嫩,陆羽在茶
7、经中采用了比喻手法,用刚出生婴儿手臂的“细滑”来形容茶的嫩,可谓是准确地抓住了两者的共同特点,描写得形象活泼。把“倪倪”理解为吴地方言中的“细滑”显然要更为恰当一些。“水膜”一词出自茶经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墨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2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我们知道唐代评判茶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沫,所谓“沫铮,汤之华也”,因而沫的好坏至关重要。然第一煮时出现的沫则是“如墨云母”,这不但影响沫的颜色,更影响沫的味道,因此要把第一煮时的沫去掉。“水膜如墨云母”,即第一煮时茶沫呈现水膜状,类似墨云母。至于墨云母有什么样的情状特点,如果对墨云母没有深入了解,一般的读者仅凭字面描述很
8、难有形象直观的认知。吴下方言考在考证“膜”的意思时说“案膜,水腻也。谚谓之膜头”可见在吴地方言中,“膜”字更多的是含有“腻”的特征,陆羽用一个“膜”字就将第一煮时茶沫浓稠的状态融入进去,但如果离开吴地方言这一特殊背景,“膜”字中“腻”的一面可能根本就不会被人所注意,也不会对其做专门的解释,那么陆羽想要表达的在第一煮时沫的浓稠的这种情状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通过对茶经中三处涉及吴地方言的解读,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即陆羽在想要描述某一事物情状时都用了比喻手法,以期达到描述形象、表达直白及易于理解的效果。然陆羽在撰写茶经时采用了吴地方言,这样的描述对于吴方言区的读者来说或者有亲切之感,但对不是吴方言
9、区的读者来说,这不仅成为阅读茶经时的文字障碍,更增加了深入理解陆羽茶学思想的难度,因此以吴地方言的视角来阅读和理解茶经就显得尤为重要。上述分析也证明了只有用吴地方言的视角来理解茶经,才能更好地掌握陆羽想要表达的内容。2茶经中的吴地方言体现陆羽在吴地长时间生活茶经中涉及三处吴地方言的表述,陆羽采用吴地方言来阐释自己对茶的切身体会,说明陆羽受吴地方言的影响十分之深,这种影响和陆羽在吴地长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纵观陆羽的生活轨迹,也确实到访过常州、润州一带,并留下许多足迹和故事,这和茶经中采用吴地方言是高度契合的。刘长卿作有送陆羽茅山寄李延陵诗,其中有“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之句,结合诗的题目和内容
10、,此诗是刘长卿为送陆羽赴茅山而作,说明陆羽为考察茶事曾经远赴茅山。至于茅山的位置,据太平寰宇记润州丹徒县记载:“句曲山,一名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5,可知茅山为润州(今属镇江),属于吴地。诗中的李延陵指的是李挚,考察李挚的经历,其赴任延陵令是在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因此陆羽至迟在广德元年就已经在游历吴地了。陆羽游历吴地之时,曾受常州刺史李栖筠之邀品鉴当地名茶。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7陆羽的品鉴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宜兴所产之茶成为贡茶,但因宜兴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经 吴下方言考 中的 方言 考察 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