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艺术论.docx
《第五章艺术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艺术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五章艺术论审美活动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个对象中最典型、最高级的形态是艺术活动。只有在艺术活动中,审美活动的最根本的特性才能最充分地体现出来。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集中、完备的体现,而艺术则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形态,只有通过研究艺术,我们才能更准确、深刻地把握和认识上述各种审美现象。由于艺术所涉及的范围极大,我们只能集中探讨有关艺术的核心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艺术一直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特别是黑格尔美学,明确把艺术美列为主要对象,他的美学讲演录开首第一句话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
2、美的艺术”。他还进一步提出美学”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换言之,美学应从哲学高度研究艺术。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古希腊,是一个意义比较丰富的词,它不完全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美的艺术的概念,它更多的是和技艺、工艺联系在一起,而在古希腊比较发达的艺术形式比如悲剧、喜剧、诗等并没有和“艺”联系在一起,更没有用“艺术”这个词来概括各种艺术种类,缪斯女神掌管着九种技艺。“fineart,一般译为美的艺术或精致的艺术,这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艺术,也就是纯艺术,这就和技艺有了区分。但就是在“fineart”的意义上我们也还是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对艺术的不同的定义。弄清这些
3、定义,可以说是我们研究艺术的出发点。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1.游戏说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
4、生启迪。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显然是片面的。2 .集体无意识说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出人类群体超越时空界限的心灵。这种理论有其合理因素,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杀了艺术家的个
5、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除了这两种学说之外,从起源的角度为艺术下定义的学说还有劳动说和巫术说,这两种学说在第二章讨论审美活动的发生时已经介绍过了,此处不再赘述。(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1.模仿说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C在西方雄霸两千多年,影响极大。其合理性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因而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然而,其根本缺陷在于,-方面它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而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3 .表现说西方18世纪、19世纪浪漫
6、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宣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是,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仍然是片面的。4 .有意味的形式说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
7、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一一包括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脱离人类本身文化一一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5 .符号说当代
8、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朗格的符号说,综合了表现说和有意味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所以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1.载道说(或教化说)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
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将文置之于道的约束下,先道而后文,猛烈地抨击了无情而故意以矫情为文的风气,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作用,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片面的。6 .娱乐说娱乐说可分“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因为艺术的内涵和形态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艺术,同一种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因此,试图为艺术下一个定义,乃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有鉴于此,我们打算换一种方式来探讨艺术,不再去给艺术下定义,而是探讨艺术的存在方式。二、艺
10、术的存在方式本体论(onto1.ogy)原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的最根本部分,亦可译为“存在论”。现在我们借用到美学中来,主要是讨论艺术的存在论,即艺术的存在方式,所谓艺术的存在方式问题,就是追问:艺术怎样存在?换言之,就是探讨艺术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或程序,才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意象是我们欣赏所有的艺术品时都能感受到的,它像艺术的灵魂,在万千艺术品中流动,它是艺术品所提供给我们的最基本的东西。换言之,如果一件东
11、西不能提供意象,或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意象并非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艺术工作者无论是描摹物象还是抒发情感都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涌动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经验重组和创造一个能被感官直接感受、把握、体验的意象体系,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符号表达出来,凝定下来,形成特殊的存在
12、一一艺术品。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接受者在欣赏艺术品时,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送的真正的审美对象。艺术品一方面作为创作主体的创作成果是其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的形式符号化的沉淀,另一方面又是接受主体借以激发审美经验,进行审美意象重建与再创造的中介与契机,它本身也是审美经验和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存在。意象属于主体心理、意识活动的动态时空范围,属于主体的审美经验范围,它的存在有赖于创造和接受主体的创造和滋养,没有主
13、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我们就从“艺术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这一初级规定前进了一步,获得了艺术存在方式的深层规定,那就是: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H)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一一艺术品一一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他律性。第二是形式符号性。第三是开放性。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一一艺术品一一艺术接受这样一个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个流程就是艺术的存在方式,展现出艺术的真谛。研究这三个环节及其交互作用,即可把握艺术的可触及的生命,从而理解
14、艺术之魂一一艺术的本体。这三个环节的动态流程是一个整体系统。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因为没有艺术家的创造就不可能有艺术品,艺术也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光有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还是不够的,因为只有接受者的欣赏活动才能赋予艺术以生命,艺术才能获得现实存在的意义。所以,二三两个环节亦缺一不可。现代阐释学对艺术本体论的看法值得重视。它认为艺术的本质体现在人类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中,,艺术品的意义是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以及千千万万的接受者的不同感受在时间推移中的总和,它将随着接受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而不断扩大与丰富。这三个环节的流程构成了艺术的现实存在,也促成了艺术的社会交流。艺术
15、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人类心灵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代表着人类心灵对自身与世界的感悟和人类相互交流中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在这个时空中,艺术作为一种存在现象,通过三个环节的交互活动,不但获得了自身的存在意义,也为人类文化与文明创造了不断更新的因素。习题演练“载道说”的完善者是()。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载道说(或教化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由韩愈完善。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集体无意识说:荣格提出。认为艺术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
16、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第二节艺术的创造一、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孕育与生成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即由意象的产生为标志。在艺术的“创造一艺术品一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表现了中国古人对艺术创造的认识。音乐之起首先在于人心之“动”。艺术家的“人心之动”就是意象的创造和生成。其中一个“动”字包含着一个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首先是意象的孕育。意象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无和有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精微的关系。意象的孕育
17、,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所谓虚静,就是一种-要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这种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与丧失,却能在审美状态下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艺术意象的产生与意志、逻辑无直接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的特殊联接,当两者相撞时,艺术家便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的反复碰撞,不断渗透,相互交融,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孕育中逐步成形。意象的生
18、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在这个阶段,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得以产生。这里,生产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义,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1 .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中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2 .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3 .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即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4 .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
19、上也是一种生产。二、艺术创造力与艺术技巧艺术创造是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三环节的第二个环节,在艺术存在诸环节中,艺术创造不仅本身是艺术审美体验的集中场所,也是艺术品的生产环节、艺术内涵的赋予环节。艺术创造的主体是艺术家,因此艺术家的艺术素质,也就是他的艺术天才就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一)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艺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创造的作品超绝群伦,旁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理解,他们就好像是天助神功一样,这样的艺术家人们称之为“天才”。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感受力)、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20、。(二)艺术敏感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感应是孕育艺术意象的第一步。如果主体特别容易对客体发生意象体验、感悟与联想,那么主体就具有某种艺术敏感。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敏感不仅是艺术意象创造的一种启动,同时还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生活中的许多感触,未必会引起艺术家创造一个完整的意象的冲动,但是,由于它霎时引起了艺术家的某一种心理感受,在艺术家的意识中,它就和这种感受牢牢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的时刻,艺术敏感就会围绕着这些感受充分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意象。艺术敏感不只
21、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赋予能力。艺术敏感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它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三)艺术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当艺术家通过艺术敏感获得创造的动力时,即开始了由敏感出发的艺术想象。艺术家在意象孕育中充分调动起自身经验中的一切可感的事物、场景、情感,甚至难以捉摸的情绪表象,紧紧围绕其艺术感悟主旨而组合为整体艺术意象的能力,就是艺术想象力。在这种想象中,由艺术敏感所激发的艺术意象逐渐得以发展、鲜明和形成。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
22、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它自然规划着情感与形象的流向与整合,形成艺术意象的灵魂。艺术家通过艺术想象力把艺术感触丰富、充实起来,艺术意象的胎儿就这样通过想象力而发育成长。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四)灵感所谓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力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灵感的出现总是表现为理性意识以外的主观感受突然得到解放,就势不可遏地奔涌泛滥,充满整个的主体意识空间。原本处于逻辑结构坐标中的主体状态,突然被另一种充满意象的
23、主体状态所攻袭和占领。故在此意义上说,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艺术家仿佛在一个拘谨、规则而阴暗的房间里面,窗突然打开,早晨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沐浴着艺术的光辉,这一瞬间的心理活动状态就是灵感。灵感是艺术家意象创造中最为旺盛、纷泛的状态,也是艺术家应努力获取的一种重要创造力。(五)艺术技巧艺术操作也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艺术操作既然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我们就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与技巧,因为艺术操
24、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与技巧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最明显地表现了艺术形式与形式技巧的关系。绘画中也有这个现象。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