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优化研究10000字(论文)】.docx
《【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优化研究10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优化研究10000字(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优化研究目录弓I52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一)概念界定21 .法治22 .法治教育33 .初中生法治教育3(二)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2 .支架理论4二、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反思5(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现状51 .部分学生法治认同度偏低52 .教师缺乏完备的法律基础知识53 .法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缺乏实践性和逻辑性6(二)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成因61 .学生法治实践参与度低72 .法治教育师资配备不足73 .教材法律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8三、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的优化8(一)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优化81 .整合初中法治教育内
2、容82 .大力开发校外法治教育资源9(二)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途径优化101 .增强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02 .努力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113 .构建初中生法治教育课程体系12结语12参考文献13引言在这个阶段,国家支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道德和法治具有培养学生道德的效果,可以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初中生是国家兴盛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学校需要在课堂对初中生实施法治教育,使初中生可以养成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学习法律,使其成为能够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重任所需要的合格的法治人才。初中生通过道德与法治来获取法律知识。
3、目前,在初中法治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一目标尚未实现。需要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初中法治教育的质量。本文着重于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并针对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本文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支架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初中生法治教育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初中生法治教育展开研究:初中生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反思;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的优化。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1,法治法治是统治国家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法治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
4、方面进行理解,在近代意义的法治角度上,是狭义的法治,它以平等的人权为目标,以权力的保护和制约为要旨,用法律治理国家,使法律成为捍卫人们权利和自由的工具,稳定社会秩序。广义的法治指规则之治,即由立法机关经过严格的制定程序形成的行为规范,使法律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并利用法律去规范和引导社会秩序。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在形式上我们必须依靠适当的体制运行机制,必须遵循宪法法律原则开展工作。在实现途径上,现代社会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照法律法规办事;执法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法律权威,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意识,严格依照科学的法律规定
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追究,接受法律制裁,这才是真正法治的实现。2 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是指一个国家对某一群体或者某一组织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以及教育,使他们在意识中形成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法律知识理念。特别是人们在学习法律时,人们形成法律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作用和方法分为两个领域:一方面,必须通过立法对公众进行影响和教育来有效地执行和实施法律。培养公民权利意识、形成法律观念、提高义务意识、建立责任感和自律观念,乐于遵守法律,并提高人们对使命的认识。另一方面,涉及教育场所和教育机构,例如中小学和大学。该组织针对相关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并组织法律基础培训I,以
6、使公众能够理解适用的社会法律,体现和宣扬的法治精神被赋予了合理的思想信息并设定了合理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初中生法治教育初中生法治教育以初中生为主体对象,以国家宪法为核心,把基本法律法规作为为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坚持法治理念、建立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以坚守法律原则和培养法律精神为价值导向,使学生在法治教育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法治教育成为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法治教育初中生能够在法制社会中做到学会法律、遵守法律、了解法律并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7、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人的才能、志向、兴趣、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我国法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根基。这一理论为我国法治教育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多方面启示:一是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一致的,过去的理想已经成为了今天的现实,但我们的理想永远是高于现实的,要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相结合;二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个人集体主义的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是生活在集体当中的,总是会受到集体的影响,集体的兴衰对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
8、用,因此,个人要增强集体意识。这就要求国家和社会大力宣传集体主义观念,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法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4 .支架理论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能力更强的成年人的指导下展现其发展水平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知识概念和知识框架,来教授一些难理解的知识,“支架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使学生得到受益终身的启示是为了学生能够完成更为有难度的知识框架的构造。而普利斯里认为学习知识是分为多个单元内容的,这些学习单元不仅仅来臼教师,还有来源于校友和亲人。初中
9、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同样能采用支架教学,学生学习的内容的教授由教学点单位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中生要将法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加强初中学生对法治的了解,使他们具备的法治思想,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支架理论中将学习列出了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教学。意思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直接教学,目教学方法比较保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更少的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不足,更多的是直接公布问题的答案和见解。二是中介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间接的从一些非课堂学习的活动中得知学生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的进行思考,从思考中得到答案。另一方面,在法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判断违法的行为并引导其从中得
10、到的启示。由于初中生的法治知识较为表面,最好的办法是用基础的道德价值观来辅助其认识问题,必须运用判断力来分析问题。支架理论在初中生法治学习中不仅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也要注重其育人的质量。二、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反思初中生开展规范的法治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接二连三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表明,我国青少年法治意识较为薄弱,缺乏法治观念,因此对初中生定期开展法治普及教育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法治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现实问题:(一)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现状1 .部分学生法治认同度偏低“认同是指认可与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和行为,是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环节。”法治认同则要是对
11、法律规范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接受法治蕴含的价值,并且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思维偏感性,在为人处事方面难以做到客观全面。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持续的校园暴力时,初中生的表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学生选择隐忍,既不告诉家长老师,也不报警,结果导致施暴者为所欲为,受害者自身也遭到更加严重的伤害;另一种学生选择报复,采取以暴制暴的形式,循环往复,双方都受到严重的伤害。可见,在面对校园暴力这样的违法行为时,初中生倾向于自行处理,而没有意识到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遇到这样的事情报警是没有必要的,警察不忙琐事,报警太大材小用。这说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在他们看来法律对他们的意义
12、不大,甚至存在法律无用论,对法治的认同度不高。2 .教师缺乏完备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师是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关键,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工程师,教师的法律素养1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UL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4):41.深刻影响着初中生的法制教育。目前我国思政课的法治教育以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要渠道,而思政课的教师在校期间鲜少有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在入职之后学校也没有组织专门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教师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执教能力,影响初中生法治教育的学习质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讲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时,也就只会依照教材内容做简单的解释,知识讲解不
13、够深入,宛如照本宣科。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能力也不是很强,教学模式单一,执教过程中缺乏灵活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初中生法律知识学习教育的范围有限,法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有限,缺乏法治观念和实践体验。3 .法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缺乏实践性和逻辑性当前我国法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缺乏实践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缺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当前我国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教材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进行有关法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且教师在迸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即灌输式教学,教学形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没能灵活的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执教能力开展角色扮演、话题辩论、模拟法庭等
14、创新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同时,学校不重视法治意识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初中生在面对自身利益受损时,缺乏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切实利益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在法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中法律逻辑不明显。一是编写道德与法治等法治教育教材的人很多是缺乏雄厚法学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的教师或教育研究人员,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能很好的把握初中生法治教育的核心原则,没能抓住法治教育内容的精髓,教材中的法律逻辑不明确。二是法治教育主线缺失。初中生法治教育教材应该要以弘扬学生法治理念,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为主要目标的,理论性较低,理论内容较少的法律知识,而不应该是具要细节性知识的、
15、庞大的法律百科全书,如此只会导致法治教育主线的缺失,影响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二)初中生法治教育的问题成因进入新时代之后,法治教育这一词在我国普遍盛行。但是,新时代的初中生法律素养普遍低下,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认识不足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初中法治教育的传授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通过分析初中生法治教育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对新时代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1 .学生法治实践参与度低当前我国提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现阶段各个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发展并不容乐观,传统式教学的背景下,学校大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只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却忽视学生在法治教育这一方面的指导。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初中生在法治
16、实践行动参与不足,认为学习才是当下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对法治实践这一板块充耳不闻。还有传统式教学的方式影响下,教师对法律知识讲解刻板僵硬,对教材的讲解只是照搬照讲,教师即使想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小型的法律活动,显而易见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不会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使课堂氛围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不上来,日积月累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也会逐渐认识不够彻底。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一种学习倦怠的精神倾向。所渭学习倦怠,即“学生对学业没有兴趣或者缺乏动力却又为外部因素所迫不得不为之时,其对学习的有关认识就会发生改变,从而感到厌倦、疲惫、沮丧、挫折和缺乏热情等身
17、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以消极或者逃避的态度对待学习的一系列行为。”例如教师在法治教育课程讲授时,开展一些涉及法律课堂活动的时候,学生大多是因为不想收集信息或收集信息的能力低,在课堂活动中作出负面反应并且参与较少,导致课堂活动开展不顺利,所以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2 法治教育师资配备不足专职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也没有高度专业的知识。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每所初中至少有一名经过专业培训或经过特殊培训的教师可以但任法治教育工作。但是初中在这一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缺口,初中主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实施法治教育,但部分学校法治教育教师数量不足,一个教师担任多个班级或多个年级的教学,并且任务艰巨。同时,教师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代初中生法治教育优化研究10000字论文 时代 初中生 法治 教育 优化 研究 100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