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螨日化产品白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除螨日化产品白皮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螭类基础知识1 .除螭日化产品定义/22 .螭类的形态/23 .螭类的分类/44 .螭类的生殖/45 .螭类的生活史/56 .螭类的生活习性/67 .螭类的致病/98 .螭性疾病的流行/109 .螭类的防制/1110 .日化行业与螭类/11002第二章螭类相关研究进展1 .植物源杀螭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162 .人蠕形螭诱发头面部皮肤病的研究进展/16003第三章国内除螭日化产品的调研情况和现状分析1.国内除蛾日化产品的调研情况/24第一章螭类基础知识1除蜻日化产品定义除螭:指能够有效的杀灭、驱避或抑制螭类。行业: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日化产品:日
2、化产品全称“日用化学品”,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日用化学产品(中类268)属于制造业(门类C)中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大类26)。包括肥皂及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口腔清洁用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化学杀虫剂:具有杀虫(螭)效果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天然植物提取物:天然植物经提取而得到的含有有效成分的物质。2螭类的形态螭是一类具有4对足的小型节肢动物,大多数蜻的体型微小,体长250m800m,须借助显微镜观察。螭类体躯一般以围颗沟(circumcapitularsuture)为界,分为颗体(gnathosoma)和躯体(idiosoma)两部分
3、(图1)。颗体构成螭体的前端部分,其上生有螯肢(chelicera)X须肢(PalPUS)和口下板(hypostome)等。躯体位于颗体的后方,是感觉、运动、代谢、消化和生殖等功能的中心,可再划分为着生有4对足的足体(podosoma)和位于足后方的末体(OPiSlhoSoma)两部分;足体又以背沟(sejugalfurrow)为界,分为前足体(ProPOdOSOma)(足1、Il区)和后足体(metapodosoma)(足III、IV区)。末体(OPiSthoSOma)位于后足体的后部,以足后缝(postpedalfurrow)为界与后足体分开。有的学者把螭类的体躯分为前半体(Protero
4、soma)和后半体(hysterosoma)0前半体包括颗体和前足体,后半体包括后足体和末体。有的学者将螭类的体躯分颗体、足体(前足体和后足体)和末体(足后区);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前体和末体两部分,前体包括颗体和足体。(1)颗体:颗体一般位于螭体的最前端,其上生有口器和一些感觉器官,但是脑不在颗体中,作为重要感觉器官的眼也不在颗体上,二者都生长在后方的前足体上。颗体由口上板、下板、口器、螯肢和须肢等部分构成。(2)躯体:躯体位于颗体的后方,是螭体的主要部分。大多数为囊状,背面观呈椭圆形。雄螭比雌螭小,也有为蠕虫状的,例如蠕形螭(图2)。有些螭类躯体表皮较柔软,而有些则形成不同程度骨化的板,其中在
5、背面的称为背板或盾板。如,甲螭躯体全部覆盖着极坚硬的骨板,植绥螭科躯体背面为大型盾板所覆盖。叶螭科的表皮柔软,背面无盾板。表皮上有纤细或粗而不规则的皱纹,有时形成各种形状的刻点和瘤突。躯体背面与腹面均生着各种形状的毛,如刚毛状、分支状、棘状、羽毛状、柿状、鞭状、叶状和球状等。躯体上主要的外部结构分别与运动、呼吸、交配、感觉和分泌功能有关。图1螭类模式图(引自李朝品、沈兆鹏主编中国粉螭概论,2016)图2蠕形螭(引自李朝品主编医学节肢动物学,2009)3蜻类的分类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蛛形纲分为11个亚纲,其中蝎亚纲、蜘蛛亚纲和婢螭亚纲具有医学意义(图3)o螭与婢同属于婢螭亚纲,婢螭与蜘蛛同
6、属于蛛形纲,而昆虫属于昆虫纲,婢螭与昆虫的关系恰如脊椎动物门中兽类和鸟类的关系。婢螭、蜘蛛与昆虫的鉴别见表1。一粉螭亚目盲峨日一甲螭亚目蝠螭亚目一婢螭亚纲节腹蜻亚目寄螭目巨螭亚目-革螭亚目一婢亚目图3婢蜻分类(引自李朝品主编医学节肢动物学.2009)表1婢蛾、蜘蛛与昆虫的区别区别点昆虫纲蛛形纲蜘蛛蛾眼有单眼和复眼只有单眼有的有单眼足成虫3对成蛛4对成螭4对翅多有1或2对翅无翅无翅口器刺吸或咀嚼器吮吸口器吮吸、刺吸口器体躯头胸腹三部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颗体和躯体两部分腹节有明显节无明显节无明显节触角1对无无纺器多数无纺器成蛛有复杂纺器无纺器呼吸器气管呼吸以肺为主兼有气管呼吸气管或表皮呼吸4螭类的
7、生殖螭为雌雄异体的小型节肢动物,其生殖方式主要为两性生殖,有的蜻也进行单性生殖,即孤雌生殖。所谓单性生殖是指未受精的卵成长为成螭的生殖方式。螭的单性生殖有三种:产雄单性生殖:由未受精的卵产生单倍体的雄蜻,这种生殖方式在革螭亚目和前气门亚目的一些螭类较为常见。单性生殖所产后代均为雄蜻,这些雄螭还可以和母代回交,产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螭和雄螭,但以雌螭占绝对优势。产雌单性生殖:由未受精卵产生雌蜻,该生殖方式在某些革螭及辐蜻亚目中很普遍,也可见于硬婢和某些甲螭。产两性单性生殖:由未受精卵产生雄性和雌性的后代,这主要在辐螭亚目中有所报道。不同螭类的交配习性不同,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直接方式,就是雄
8、螭以骨化的阳茎把精子导入雌螭受精囊中;另一种则为间接方式,即雄螭产生精胞或精袋,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递到雌螭的生殖孔内。粉螭亚目的粉螭科和辐螭亚目的肉食螭科、叶螭科、细须螭科和长须螭科等以直接方式传递精子,雄螭在直接交配中以特殊的构造抓住雌螭,以利其顺利完成交配。革螭亚目、辐螭亚目及甲螭亚目等以间接方式传递精子。其传递方式各不相同:革螭亚目雄螭用螯肢将精子传递并压入生殖孔中;辐螭亚目及甲螭亚目雄螭通过产生有柄的精抱于物体上,再由雌螭自行拾起完成精子的传递。雌雄革螭性成熟后,雄螭用导精趾将精泡置于雌螭生殖孔内进行受精,革蜻为卵生,有的为卵胎生。恙蜻雄螭性成熟后,即分泌出液线,接触空气后硬化形成柄
9、,精抱放于柄上。当与雌螭的外生殖器接触时,就被雌螭摘取,并在体内受精,经23周开始产卵,一生可产100600个卵。辐螭亚目的其他蜻及甲螭均产有柄精抱于物体上,由雌螭自行摘取。蒲螭为卵胎生,在母体内经历卵、幼虫、若虫直至成虫,故所产出的螭即为性成熟的雌雄成虫,母体内发育成熟的雄螭先产出,并在母体末端膨大的末体上刺吸寄生;在后面产出的雌螭爬到母体生殖孔处时,雄螭就帮助拖拉使雌螭产出,一旦雌螭产出即行两性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一个雌性蒲螭可产200300个后代。5蜻类的生活史螭类的一个新个体(卵或幼体)从离开母体至发育成性成熟成体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代或一个世代。如为卵胎生种类,世代从幼螭(或是若
10、螭、休眠体、成螭)自母螭产出开始,到子代再次生殖为止。某种螭类在一年内所发生的世代数,或者由当年越冬螭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为止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史。螭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螭、若螭以及成螭四个时期,其中若螭又分为第一若螭、第二若螭和第三若螭。有的种类在若螭期中有一个休眠时期(第二若螭),此时成为休眠体,能够抵御外界不良环境。有的只有两个若螭期,雄螭往往不经过第二个若螭期即可发育为成螭(图4)o粉螭的生活史可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胚胎发育,自卵受精后开始至卵孵化出幼螭,此阶段在卵内完成;第二阶段为胚后发育,从卵孵化出幼螭开始直至螭发育成性成熟的成体。粉螭的个体发育期因种而异,营自生生活的粉螭
11、多数是卵生的,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螭、前若螭(第一若螭)、休眠体(第二若螭)、后若螭(第三若螭)和成螭等期。第二若螭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休眠体,有时可完全消失。在进入第一若螭、第二若螭和成螭之前各有一静息期,蜕皮后变为下一个发育时期。静息期螭类不食不动,其特征是口器退化、躯体膨大呈囊状、足向躯体收缩。幼螭静息期也叫第一静息期或若蛹;第一若螭静息期也叫第二静息期或第二蛹;第二若螭静息期也叫第三静息期或第三蛹。有些种类的雄螭可能不经过第二若螭,而从第一若螭直接变为成螭。螭类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因种类、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异,其中环境因子(如温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一种蜻类,在我国温度较高的南方,完
12、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较短,每年发生的代数较多;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较长,每年发生的代数较少。与此同时,南方温暖,螭类的发生期和产卵期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区别每一世代的界线比较困难;而北方寒冷,发生期和产卵期短,发生代数少,世代的界线比较容易划分。革螭生活史有卵、幼螭、第一若螭、第二若螭和成螭5期,具有这种完全生育期是自由生活型的特点。在有些寄生性的革蜻,幼蜻甚至第一若蜻均在母体内完成,雌螭直接产出幼蜻或第一若蜻,行卵胎生。因革蜻幼螭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死亡或被消灭,采取这种生殖方式可以降低后代的死亡率。恙螭生活史分为卵、前幼螭、幼螭、若蛹、若螭成蛹和成螭等7期
13、,即在幼螭前有个前幼螭,在若螭期前或者后均有一静止期,为若蛹和成蛹,其中幼蜻营寄生生活,而若螭与成螭则营自由生活。疥螭、蠕形螭和尘螭的生活史均分为卵、幼螭,第一若螭、第二若螭、第三若螭和成螭等6期。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第一若螭之后就出现休眠体,休眠体不进食,以抵抗无食物,温湿度不适、农药等恶劣环境,利于其在不良环境下生存。休眠体有两种,一种是活动休眠体,能自由活动,分散到各处,在肛门附近有吸盘,足上的爪发达,适于附着于其他物体上或抱握其他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另一种是不活动休眠体,几乎完全不能活动,常在第一若螭的皮壳中的等待外界环境好转。当环境情况好转时,就开始发育,称为第三若螭。蒲螭的卵、幼螭
14、、若螭均在母体内发育直到成螭才产出体外,因大量卵同时发育而出现一种膨腹现象,躯体能膨大若干倍,在膨腹内其子代受到较好的保护。图4蠕形螭生活史(引自李朝品主编医学节肢动物学.2009)6螭类的生活习性革螭生活史有自由生活型和寄生生活型两种,其食性也体现出这种生活史类型转变过程的特征,包括专性吸血、兼性吸血、腔道内寄生、捕食和腐食等。专性吸血:如皮刺螭科、巨刺蜻科为专性吸血;兼性吸血:如厉螭科多为兼性吸血,食性较广,即可吸食宿主血液和组织液,又可食虫、食有机质;腔道内寄生:如鼻刺螭科、内剌螭科等寄生于寄主腔道,吸食组织液;捕食与腐食:自由生活的螭类可借助其粗壮的螯肢、发达的齿来捕食,如巨螯螭科、寄
15、螭科、囊螭科、植绥螭科等。自由生活的革螭常栖息于草丛、巢穴、土壤或枯枝烂叶等处:有些革螭生活于植物上,捕食其他螭类。在寄生性革螭中,有些螭种大部分时间寄生于宿主体表,为体表寄生型,以寄生于啮齿类动物体外的种类最常见;有的寄生于宿主的腔道,为腔道寄生型,常见于鼻腔、呼吸道等;有些革螭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宿主巢穴中,为巢穴寄生型,只有吸血时才在宿主体上,饱食后即离开。恙螭的成螭和若螭主要营自生生活,食性较杂。有些种类有明显的杂食性甚或是单纯的腐食性,但多数种类主要喜爱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小节肢动物的卵和早期幼虫。恙螭幼螭则营寄生生活,利用“外消化”方式刺吸宿主体液。即先以螯肢插入皮肤注入涎液,溶解周围的
16、表皮组织,形成一根吸管即茎口,通过吸管吸入分解的组织和淋巴。幼螭在刺吸过程中,一般不更换部位,不中途转换宿主。其刺吸时间至少需要1天以上。恙螭孳生既需要有自生生活环境,又必须有宿主可以寄生的环境,如溪流河沟的两岸,沼泽和水塘的边沿,草原和耕地的边缘地带及地势低洼的居民点内。雌蒲蜻往往以刺吸某些昆虫幼虫或蛹的体液为食,多为昆虫体外寄生物,常见宿主为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及膜翅目昆虫,也可刺吮人体组织液。雄螭则终生寄生于母体膨胀的末体上。跑线螭多食真菌,亦可刺吸昆虫。肉食螭捕食小型节肢动物(如粉螭)及其卵。疥螭寄生于宿主表皮角质层下,啮食角质层组织。蠕形螭寄生于毛囊与皮脂腺内吸食皮脂液,并可刺吸细
17、胞内含物(图5)O图5疥螭在皮下挖掘隧道(引自李朝品主编医学节肢动物学,2009)大多数粉螭营自生生活,极少数种类营寄生生活。自生生活的粉螭多为植食性、腐食性和菌食性;寄生生活的粉螭多寄生于动植物的体内或体表。常孳生于房舍、粮食仓库、食品加工厂、饲料库、中草药库及养殖场等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其中尘螭为啮食性自生螭,喜食动物皮屑,若在饲养螭的饲料中加入皮屑和酵母则利于尘蜻生长(图6)。图6尘螭孳生于人类环境中人体蠕形螭寄生于人体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中,以额面部为主,躯体也有分布(图7)。人疥螭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多寄生于皮肤嫩薄处。蒲螭寄生于谷类或棉花的蝶蛾类昆虫的幼体上,多聚集在有蝶蛾类的稻草
18、、麦草、烟草、麻袋、棉子或谷物上。图7蠕形螭寄生于人体毛囊(引自李朝品主编医学婢螭学,2006)7致病螭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危害:由螭叮咬、吸血、毒害、寄生和致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疾病,一般称其为螭源性疾病,如疥疮、皮炎和螭性哮喘。一类是间接危害:由螭传播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如恙螭病。(1)直接危害1)毒害作用:人由于螭的叮咬及分泌的毒素注入体内而受毒害。如恙蜻幼螭叮刺后局部皮肤引起焦痂和溃疡导致皮炎;蠕形螭和疥螭可以在人体永久寄生,引起蠕形螭病和疥疮(图8、图9)。图8蠕形螭寄生于毛囊(引自网络图9蠕形螭寄生引起的座疮(引自网络https:/vista.ir/mag/i/1/i
19、31je.jpg)2)致敏作用:由于螭本身及其分泌物、蜕皮和尸体为过敏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如尘螭、粉螭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蜻、尘螭、革螭、蒲螭、肉食螭、跑线蜻等引起的螭性皮炎(图10)。螭虫是全球头号过敏源全球22%的人患有各种过敏嫡虫过敏占总过敏人数的性疾病70%婴儿出疹图10尘螭引起的过敏性疾病(2)间接危害1)病毒病:革螭和恙螭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2)立克次体病:恙螭传播恙螭病,革螭传播立克次体痘。3)细菌病:革螭传播兔热病。8流行螭性疾病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环节基本相同,其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是病原体赖以繁衍其种属的宿主机体。凡在体
20、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且能以某种方式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是传染源。螭性疾病常以受感染的人为传染源,如蠕形螭病和疥螭病等,其病原体常可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播。有些螭性疾病常以受感染的动物为传染源,而且多以野生动物作为主要传染源,如恙螭病。(2)传播途径1)经接触感染:有些螭可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人体,如蠕形螭和疥螭。2)经呼吸道感染:如吸入粉螭、跑线螭等引起肺螭病,吸入粉螭性过敏原,引起过敏原哮喘、过敏性鼻炎。3)经口感染:即食入污染有粉螭的食物而引起的肠螭病。4)经媒介传播:蜻媒性疾病均为媒介传播,其传播方式因各媒介的生活史、吸血习性以及病原体排出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革螭成螭多次吸血
21、,可传播病原体,亦可经卵传递病原体。(3)易感人群对病原体有感受性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一般说来,人体对螭性疾病为普遍易感。因此控制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开展个人和集体防护均非常重要。9螭类的防制螭类防制遵循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的原理,旨在综合各种防制手段组合成一套系统以最经济的策略对人、环境和有益生物造成最小损伤的前提下,最高效地控制有害螭类的种群数量。以往的防制策略希望能够达到灭绝有害生物的目的,但这样的策略不可行也没必要。综合防制主张将有害螭类控制在一定的种群数量阈值以下,达到对人类不造成危害的目的。综合防制
22、手段主要包括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遗传防制等。(1)环境防制环境防制是生态学原理的一个成功应用,即根据有害螭类的生物学特点,如螭类的取食、孳生、栖息、繁殖、和行为习性等,通过合理的环境处理、改造,减少或清除螭类赖以生存的孳生及栖息场所。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护益虫及天敌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控制螭类种群的目的。改变环境的温度、湿度、媒介等能够对害螭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尘螭通常以有机物为食,包括皮肤碎屑、真菌、酵母和细菌等。尘螭体内水分含量通常在75%左右,环境湿度在65%以上,它们才能通过吸收水蒸气来维持平衡。当湿度低于65%时,其开始出现失水,当湿度低于50%时,存活率和繁
23、殖率都会出现明显下降。尘螭在室内孳生在被子、衣物和沙发等物体上,根据螭类对高温敏感的特性,通常使用高温清洗这些物体以达到控制螭类数量的目的。具体来说,尘蜻在3540C温水中清洗存活率很高,当使用温度50的温水中洗涤,死亡率可达到100%。因此,建议将室内的衣物等置于55C以上的水中洗涤30分钟以上。(2)物理防制物理防制是利用机械力、热、光、声、放射线等方法,捕杀、隔离或驱走蜻类。目前使用较多的物理防制手段主要是吸尘,通过强力吸尘器将衣物和被子等物品中的螭吸出并杀死。不同的吸尘方法也会对尘蜻的吸出率的造成影响,研究者测试两种方法:第一种技术是将真空头单次穿过织物60、90或120秒;第二种技术
24、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对织物进行两次真空吸尘(横向,然后是对角线)。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吸尘技术和织物类型对吸出螭虫数量有很大影响。总体而言,第二种技术导致所有织物去除的尘螭数量最多(80%)。另外,将含有害螭的衣物等置于太阳下暴晒也是极其有效的物理防制手段。物理防制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不存在抗药性(图11)。图11太阳暴晒是一个有效的物理防制方法(3)化学防制化学防制系指使用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以不同的剂型和途径毒杀、驱避或诱杀医学节肢动物。化学防制虽然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它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适于大规模应用等优点,所以仍然是目前螭类综合防制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氯类
25、、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图12)。传统的化学杀螭剂尽管效果好,但是容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并且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安全,植物源杀螭剂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其具有广谱、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友好,对人和其它有益生物无毒无害等特性。这些具有杀螭活性的植物源成分包括除虫菊酯、川穹油和锡兰肉桂精油等。图12化学杀螭剂(4)生物防制生物防制是通过利用其他生物(如捕食性天敌、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等)或其代谢产物(如昆虫信息素等)来控制螭类的方法。生物防制特异性强、对非目标生物和有益生物无害,不污染环境,已成为目前螭类防制的方向之一(图13)o图1
26、3捕食蜻已用于蜻的生物防制(5)遗传防制遗传防制是通过不同方法改变或移换螭类的遗传物质,以降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种群的目的。遗传物质中蕴含了生物生长发育以及行为的全部编码信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与害螭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就能通过基因修饰的手段来定向地改造害螭,达到控制害螭习性和种群数量的目的。目前,这样的技术已经在其它有害生物上得到应用,如遗传改造的雄性不育蚊子,当不育系与正常雌蚊交配后不能产生后代。目前螭类的遗传防制尚处于实验阶段。10日化行业与螭类日化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蜻类主要是粉螭和蠕形蜻。粉蜻(ACraoidmite)分布广泛,可孳生在家居环境、
27、粮食仓库、中草药库、纺织厂及家畜家禽养殖场等环境中,可造成粮食、干果、中药材、纺织品及其他储藏物品质下降或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粉螭的排泄物、分泌物、代谢物、死亡的蜻体及裂解物均是重要的过敏原,可引起过敏性反应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显著上升,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据美国过敏反应学会报告,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为20%40%,已成为全美国第六大慢性疾病。据欧洲过敏反应学会报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欧洲的发病率为10%20%。中国约有30%的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有研究显示,在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十年来上升了64.84%。有专家预测,在15年内,全球
28、患过敏性疾病的人数占人口的二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需要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有文献显示,粉螭是目前最强过敏原之一,约有80%的婴幼儿哮喘和40%50%的成人哮喘由尘螭引起。而且有些粉螭还可侵染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可引起肺螭病(PUImonaryacariasis)肠螭病(intestinalacariasis)和尿螭病(Urinaryacariasis)等。因此,粉螭不仅是重要的储藏物害螭,而且还是重要的医学螭类。蠕形螭(Demodicidmites)是一种小型永久性寄生螭类,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螭有毛囊蠕形螭(Demodexfolliu
29、lorum)和皮脂蠕形螭(Demodexbrevis),主要寄生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蠕形螭人群普遍易感,不同人群,不同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感染率在在22%92%之间。其中以皮脂较丰富的颜面部感染率最高,如鼻尖、鼻翼、亥页、眼睑和外耳道等,也可寄生于颈、肩背、胸、乳头、阴部和肛周等。可引起皮肤疾病、眼睑炎、外耳道瘙痒症、脱发、外生殖器炎症甚至肿瘤等。第二章螭类相关研究进展1植物源杀蜻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螭虫是蛛形纲(AraChnida)小型节肢动物,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其危害广泛,并且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目前,我国记载的农业害螭有500余种,全国性或局部严重危害的约40种,主要分为叶螭
30、、糜螭、跑线螭、根螭等。其中以叶螭和擦螭的危害最为严重。农业害蜻对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有极强的破坏能力,可导致作物产量减少甚至死亡。我国每年因害螭危害而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螭类,诸如革螭、疥螭、恙螭、粉螭、蠕形螭、蒲螭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螭症、疥疮等,尤其粉螭,可在房舍和储藏物中大量孳生,污染人们的生活环境,其螭体、分泌物、排泄物及死亡后的裂解物都是致敏原,会引起多种过敏性疾病,且可通过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尿蜻病、肺螭病、肠螭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杀螭剂是防制螭虫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杀
31、螭剂登记信息显示,我国己登记的现有杀螭剂在结构上主要有:甲眯类、有机磷类、有机硫代磷酸脂类、氨基甲酸酯类、毗咤类、苯甲酰基类、睡嗪类、曙嘤类、唯嘤类、四嗪类、嗖嘤咻类、哦咯类、侨联二苯类和恶嘤咻类等。其中按来源分类又可分为人工合成产物及天然产物两大类,共计40余种化合物。天然产物即植物源性杀螭剂,具有低残留、低毒性、易降解、环境友好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人工合成产物即化学杀螭剂,其弊端较多,滥用杀螭剂是世界性的问题,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导致的药物残留污染人们的居住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各种各样的危害。多种杀螭剂品种之间存在交互抗性,由于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抗药性等
32、问题日趋严重。并且化学杀螭剂大多对人体具有毒性,不适宜用作居室和仓储环境中的杀螭。基于植物源性杀螭剂的多种优点,近年来对此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现有已发现的植物源杀螭活性物质做相关综述,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1)含杀螭活性物质的植物资源中国是植物资源大国,中药材的研究利用亘古至今,开发植物源性杀螭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期中国土农药就有植物性农药的记载。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目前植物源性杀虫剂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并且研究发现,很多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也具有一定的杀螭作用,主要有茄科、楝科、菊科、豆科、瑞香科、伞形科、唇形科等植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开发植物源性杀螭剂以替代化学药品,
33、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杨诗博证明百部乙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螭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处理浓度为1、2和4g/L时24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75.29%、85.88%和100%,且对雌成螭有产卵抑制作用和趋避作用,在处理浓度为4g/L时24h的产卵抑制率可达96.93%,1gL时12h的驱避率为90.42%。豆传娜研究了茵陈对家兔痒螭的杀灭活性,用正丁醇提取杀螭活性最为突出,50%浓度茵陈正丁醇提取物49min即可杀死全部供试螭虫,乙酸乙酯提取物83min可杀死全部供试螭虫,石油酸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和蒸镭水提取物在试验期内不能杀死全部供试螭虫。阮娜等(2005)发现丁香对家兔痒螭有良好的杀灭活性,对
34、丁香花蕾中的高效杀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经理化性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丁香的高效杀螭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石油酸部位提取物中,在50%浓度下体外杀死全部供试螭虫的时间平均为20min。郭宇俊(2018)对18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杀螭活性研究,发现用10mg/ml浓度处理二斑叶螭24h后,烟草、波斯菊、银杏杀螭作用较强,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银杏、波斯菊、烟草、四季海棠和紫花地丁的乙醇提取物对抑制二斑叶螭卵的孵化亦有较好的作用。赵娜娜等(2019)分析了4种菊科蒿属植物精油的杀螭活性,茵陈蒿、一枝蒿、篓蒿精油、黄花蒿精油对土耳其斯坦叶螭的触杀活性较好,
35、LCSO分别为17.49、18.17、22.26、54.00mgmLo刘婷(2018)发现肉桂和丁香提取物对螭虫杀灭效果较好,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螭LCSo是1.06gc11对伯氏生卡螭的LCSO是2.18gcm2。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螭LCSO是4.82gcm2,对伯氏生卡螭的LCSo是9.36Pgcm2o周明等(2018)筛选出龙葵根和泽漆根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杀螭活性,当浓度为200mgmL时,杀螭分别为95.5%和49.4%,且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提取物中。王娟娟(2017)测定了蛇足石杉乙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螭雌成螭的半数致死浓度(LCso)为026mgmL,对卵的LCSo为82mgmL,此
36、外还表现出一定的雌成螭驱避、内吸毒性,以及驱避和产卵抑制等活性。紫茎泽兰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会造成生态环境危害,但是利用从紫茎泽兰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却能很好的杀灭很多农业害虫和畜牧寄生虫,尤其对疥螭病和痒螭病杀灭活性效果较好。密花香菁在我国分布广泛,香味独特,其提取物在16mg/mL浓度下16h内能杀死所有兔疥螭,具有较强的杀螭活性,其活性优于2*伊维菌素。紫茉莉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南北各地常栽培,根、叶可供药用,有滋补、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的功效。赵赫南研究表明,紫茉莉乙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螭雌成螭的LCSo为4.078mgmL,对卵的LCSo为52.96mg/mL;在处理浓度为16mgmL时,24
37、h和48h的产卵抑制率达到97%。香樟叶,用于外伤出血、祛风,除湿,止痛,杀虫。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朱砂叶螭成螭、幼螭和卵都具有显著的触杀效果,驱避、抑制产卵作用以及残毒活性均良好。益母草是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于全国各地。生长于多种生境,尤以阳处为多,广泛用于治疗女性妇科疾病,且可治疗神经性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王睿研究发现益母草对粉尘螭触杀效果较好,且活性物质通过水提取得率最高。(2)植物源杀蜻活性物质中草药中成分复杂,分离出其中的有效杀螭成分不仅利于植物源性杀螭剂的研发,同时节约成本,并可以通过生物合成利于量产,为其产业化打下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植物源杀螭活性物质
38、的研究,已发现的杀螭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酮类、醇类、生物碱类、酚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1)酮类化合物鱼藤酮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一种植物源性广谱杀虫剂,亦可用于杀螭,存在于豆科鱼藤属植物根中,在一些中草药如苦檀子、地瓜子、昆明鸡血藤根中也含有。鱼藤酮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是无色的,当暴露于空气之中,则被氧化变成黄色,橙色,然后变成深红色,并可沉淀出对昆虫有毒的鱼藤二酮结晶和脱氢鱼藤酮。谢道燕等(2018)检测了其对朱砂叶螭成螭及卵的毒杀效果,均表现良好。姜黄素为中药植物姜黄中提取,具有抗炎、利胆、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王丹(2016)发现其对朱砂叶螭表现出较强的杀灭活性,经姜黄素处理后,螭出现体
39、表皱缩、大量失水等死亡症状,推测其杀螭机制可能为作用于螭的体壁结构导致其死亡。中国除螭日化产品白皮书172)醇类化合物B-谷图醇为植物笛醇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油、坚果等植物种子中。李金玲等使用玻片法和叶片法研究其对朱砂叶螭的触杀活性,致死率浓度均为LC3。为1.0mgmU.李美林(2021)研究发现,4-松油醇、香叶醇和芳樟醇在5%浓度下可导致疥螭虫卵死亡率超过90%,对疥蜻成螭亦有良好效果,其中香叶醇效力最强,05%浓度下的LL50值为48.1mino胡军华(2016)从柑桔提取物中分离出4-松油醇、芳樟醇,经测试对柑桔全爪螭的杀灭效力较强,4-松油醇LCSo值为0.
40、1112mgmL,芳樟醇LCSo值为0.1421mg/mLo3)生物碱类化合物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也是植物源杀螭剂的重要活性成分。根据现有研究,很多生物碱被发现具有杀螭作用。苦参碱为已商品化的植物源性杀螭剂,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果实、植株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一种生物碱。其杀螭效果稳定,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行结构修饰得到的一系列c15-亚胺类生物碱,可增强其杀虫杀螭功效。藜芦碱主要化学成分是瑟瓦定和藜芦定。藜芦生物碱存在于喷嚏草属和百合科藜芦属植物中,作为杀虫及杀螭剂的植物原料主要是喷嚏草的种子和白藜芦的根茎,目前主要用于农业害螭的防制
41、,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博落回为罂粟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杀螭活性。毛鹏(2004)对博落回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该部分所含的总生物碱在浓度为200mg/L时对山楂叶螭的杀灭率可达67.2%,并分离出4种生物碱,分别为二氢血根碱,乙氧基血根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王玉灵等(2019)从唐古特苴若地上部甲醇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苴若烷类生物碱单体,分别为樟柳碱和山苴碧碱。对朱砂叶螭和二斑叶螭均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其活性均高于鱼藤酮。4)酚类化合物香芹酚存在于百里香、牛至、冬季香薄荷等唇形科植物的精油中,是一种单菇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食品
42、添加剂、香料、抗氧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医药中间体等方面,目前研究已经证实香芹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多种生物活性,香芹酚对真菌、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因此,香芹酚作为一种安全广谱的天然抑菌剂已经被开发和应用到农业病害防治领域。丁香酚主要从富含丁香油的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中提取,主要用作配制丁香、康乃馨、香石竹等香精的主香剂,也可作食用香料,还可用作防腐剂和杀虫剂。近年来对香芹酚和丁香酚的杀螭功效研究逐渐深入,如李美林(2021)研究发现,香芹酚和丁香酚对疥蜻的杀螭效力较强,0.5%浓度下的15。值分别为6.701皿和33.8min,在5%浓度下可导致虫卵死亡率均超过90%。钟留情(2015
43、)研究了丁香酚对兔痒螭的作用,杀螭效果显著,具有下调兔痒螭gst基因表达的作用,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尚晓飞经研究推测,丁香酚通过与NADH脱氢酶链2结合,抑制氧化磷酸化途径中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1活性,导致螭虫死亡。5)香豆素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苯骈-毗喃酮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等农用活性。滨蒿内酯是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及抗炎、利胆、镇痛、平喘、抗凝、降血脂等作用。章冰川(2016)研究发现多数香豆素化合物都对朱砂叶螭雌成蜻有较好的触杀活
44、性,其中活性最好的为滨蒿内酯,其处理48h和72h的LCs0值分别达到284.8和122.2mgLL周宏亦从茵陈蒿中分离得到滨蒿内酯并证实了其对朱砂叶螭的杀灭活性。东苴若内酯为香豆素化合物,是茄科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类物质,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其中在茄科植物苴若根、颠茄以及伞形科植物安兴白芷等植物的根中含量较高。东苴著内酯可从黄花蒿等植物中提取得到,黄花蒿中的活性成分除了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青蒿素之外,还含有杀螭活性物质,张永强从黄花蒿中分离出东葭若内酯,发现其对朱砂叶螭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处理48h后LCSo为0J014mgmU0蛇床子素具有解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增强免疫功能及广谱抗菌作用,亦可
45、用于杀虫,张质斌等研究了蛇床子素和苦参碱对二斑叶螭的杀螭活性,两者的LCSo分别为1898.148mg/L和1770.504mg/LO将苦参碱和蛇床子素按照1:4.29的比例进行复配后LCSo为1276.656mg/L,共毒系数为146.6,两者复配的增效作用明显。6)其他化合物植物体内除含上述化合物外,还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刘婷从肉桂中提取分离出肉桂醛,确定其为有效杀螭成分,对腐食酪螭的LCSO是136ugcm2,对伯氏生卡螭的LCSO是2.45g/cm2,杀灭效果远高于两种杀螭农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甲酸节酯,且密闭熏蒸的杀蜻效果明显优于半开放触杀。邓云夏研究了几种中草药提取单
46、体对兔疥螭的作用,发现十八碳酸-3.4-四氢味喃二酯杀螭活性较强,瑞香素和对叶百部碱次之,青蒿素杀螭活性最弱。张倩(2014)从库拉索芦荟中分离出有效杀螭成分芦荟大黄素,为葱酿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螭具有较好的触杀活性、趋避活性和抑制产卵能力,对柑橘全爪蜻雌成螭亦有良好的触杀活性。胡军华等(2016)从柑桔提取物中分离出柠檬烯、柠檬醛、B-惹烯,对柑桔全爪螭的杀灭效果柠檬烯毒力最强,LCSo值为0.0592mgmL,其次为柠檬醛LCSO值0.0867mgmL.B-演烯LCSo值0.0981mgmLo韩俊艳从药用植物细辛中分离鉴定出其主要杀螭活性物质细辛脂素。试验表明细辛脂素对二斑叶螭的杀螭活性较强
47、,LCSO值为0.1237mgmL,毒力较细辛提取物有所增强。且能抑制产卵,还具有一定的胃毒毒性。AndreaDUrOfn等发现胡椒精油可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杀虫剂、杀螭剂和抗寄生虫剂,除螭活性主要表现为对尊麻疹叶螭的杀螭活性,LCs。在5.837.17gmL之间。化学成分因产地不同而不同,但苯丙素前萝脑是被引用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肉豆蔻素,1,8-校树脑和B-癸烯。(3)结束语使用杀螭剂是目前蜻类综合防制的主要措施,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杀螭剂有阿维菌素、丙浸磷、辛硫磷、快螭特、螺螭酯、哒螭灵、印楝素、鱼藤酮、苦皮藤素、苦参碱等,由于杀螭剂的成分种类不同及螭虫对杀螭剂的选择性,在使用杀螭剂时需先鉴定孳生的螭虫种类,选择最合适的药剂。可将杀螭剂喷洒于螭虫喜爱的植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的表面,或混合于食饵内,使螭虫食用后中毒死亡,也可大面积喷洒于房舍的墙壁、地面、家具等。若需用于粮食中螭的防制,需选取对人及动物无毒的成分,达到国家制定的允许残留标准。若螭虫孳生位置不易发现,还可使用熏蒸的方法有效除螭,螭虫无气门,利用其薄而柔软的皮肤进行呼吸,将杀螭剂通过熏蒸的方式进入螭虫的体壁内以达到杀螭的目的。绿色农业的不断发展使一些虽然防效较好但对环境威胁较大的杀螭剂面临退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