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学习构建情境课程.docx
《为儿童学习构建情境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儿童学习构建情境课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为儿童学习构建情境课程ConstructionofContextCurriculumforChildren,sLearning作者:李吉林作者简介:李吉林,情境教育创始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江苏省荣誉教授(江苏南通226000)o原发信息:中国教育学刊(京)2016年第201610期第4-7页内容提要:当前.,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变革,以“情境”为中心体现了当代课程变革的走向。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教育的弊端是儿童成长的羁绊和身心发展的桎梏。由此,引发了为儿童学习进行的情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四大领域:野外情境课程的萌生、幼小衔接过渡课程顺其自然地生成、从优化结构到主题性大单元综合
2、课程的诞生和显示新的生命力的核心领域学科情境课程的创生。“情智”交融的情境课程,实现了儿童主动快乐的发展。情境课程的独特优势源于“意境说”民族文化的滋养。关键词:儿童学习/情境课程/课程改革期刊名称:中小学教育复印期号:2017年03期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6)100004-04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来看待,这个领域中的实验与研究一直没有停息过,倾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无论是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课程论还是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论,无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论还是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在某一个历史时期都显示了其先进性,产生过广泛的世
3、界性影响。这些课程流派在世界课程论的改革中都曾各领风骚。一、以“情境为中心体现了当代课程变革走向世纪之交,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变革。众多的课程流派和课程实践模式纷纷涌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课程开发的一些趋势。各流派或主张课程经验以社会为中心,或主张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当代课程变革则越来越致力于三种关系的和谐统一,于是出现了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论。英国课程论专家丹尼斯劳顿(DeniSLaWton)是其代表。劳顿的情境课程论试图吸取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问题(社会)中心论三种理论中的长处,主张教育要发展儿童的自主能力,使他们学会适应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多种
4、情境。劳顿把自己的课程论称为情境中心论,可以说劳顿的思想反映了西方当代课程变革的一种走向。纵观世界课程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众多的课程论专家都聚焦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等一系列围绕着情境的全新课程观。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满于学校现存的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而强调生活与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所具有的感受性、主体性、合作性、情境性。这与传统的校内学习的个体化、抽象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成为20世纪90年代教育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上所述的国际课程改革动态,尤其是劳顿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对我构建情境课程以极大的影响与启发。当时恰逢“十五期间开始的新一轮
5、课程改革,其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基础教育的园地,一时间风生水起。国家教育部也随之出台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开拓了课程开发的广阔空间。国家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为我正在探究的情境课程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大背景,让我更深地卷入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随着国家乃至世界新一轮课改的方向继续向前迈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而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情境教育通过课程在更多中小学校得到推广,让更多的儿童从中获益。二、为儿童学习需求进行情境课程的系列改革情境课程的建构,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走进一年级教室,深切地意识到,学习是每一个儿童至高无上的大事,因为对于儿童来说,上学是神圣的。学龄前的儿童往往满怀美好的
6、憧憬,期盼着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今他们背着书包来上学了,感到无比快乐。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当他们入学以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黯然伤神的神情,让我的心沉重起来,并为之焦虑。这时,我意识到教育的弊端是儿童成长的羁绊,是他们身心发展的桎梏。于是心里琢磨着怎么让课堂丰富、生动起来,怎么顺乎儿童天性,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鲜明的目标驱动我开始了情境课程的开发。历经18年的实践、探究与全面梳理,在1996年全国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我揭示了已成体系的“情境课程的四大领域和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并遵循国家课程改革着力综合与实践、沟通书本与生活世界、理
7、论与实践应用结合的崭新的课程理念和态势,逐步建构了情境课程的框架及其具体操作体系。(一)野外情境课程的萌生:走出封闭课堂,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相通当时的封闭灌输式课堂现实与儿童理想中的学习王国相距甚远。于是我毅然带领儿童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精心从客观外物中优选场景,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相通。野外宽阔的空间,不胜枚举的美的景、美的物呼唤着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春夏秋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雪、冰雾雷电,都是孩子们乐意观察和欣赏的客体。他们沉浸其中,每每乐而忘归,流连忘返。观察后写的习作,描写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做到言之有物,甚至言之有情。这些都表明,万
8、物生长的田野是儿童学习的生动课堂,野外教育对于儿童是成长的需要,有益而有效。由此我发现了儿童学习的巨大智库,找到了天赐的儿童学习的活的且永不枯竭的源泉,深感大自然是本不能随意掩卷的天书。整个小学阶段的五年,我以满腔热情有序地进行着野外活动,把野外教育排进课程表,成为备受孩不门欢迎的新课程。这使我认识到,针对教育现实中的弊端,满足JL童的需求,促进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野外教育课程的开发,成功地将课堂学习和大自然链接,将符号学习与生活结合,逐渐培养起儿童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生命的珍爱、对环境的关注以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不仅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
9、情感活动及意志的培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场景和丰富资源,而且为新型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搭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野外情境课程的萌生,让我在改革初期便收获了情境作文教学的喜人成果。由此促使我进而改革阅读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儿童的热烈情绪,让情感伴随着儿童的认知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由抽象文字符号写成的教材。而且,鲜活的野外观察为儿童的大脑积累了鲜活生动的表象,成为儿童思维活动、想象活动的生动材料,从而开发了儿童潜在智慧,培养了学习力,第一轮儿童母语情境学习喜获成功。回顾起步阶段中的体悟及初步揭示的儿童课堂学习的规律,为此后核心领域的课程改革打下重要的基础。(
10、二)幼小衔接过渡课程顺其自然地生成:迈出浮阶段儿童快乐学习的第一步第一轮五年的探索与研究喜获硕果。到第二轮实验,又迎来一批一年级新生。为了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我提前到幼儿园兼课,由此方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是一个陡坡。孩子在幼儿园每天只有半小时的室内课,而上小学几乎上、下午都在教室里学习各门功课,显然落差太大,使学龄初期的儿童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现实告诉我,幼小之间的“衔接过渡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于是,我便顺势开设幼小衔接过渡性情境课程,提出室内短课与室外观察相结合的原则,减小坡度,精心设计,使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既接近于幼儿园,又高于幼儿园的教学要求。情境过渡课程使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小学阶段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学习 构建 情境 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