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1三、规划期限1四、规划依据1五、规划重点3第二章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4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4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8第三章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发展战略12三、发展目标13第四章旅游业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15一、旅游业发展定位15二、空间布局16第五章发展重点18一、建好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打造国际一流的度假目的地18二、开发四城,打造房山旅游的重要增长极20三、优化生态黄金旅游圈,构建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22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25五、加强旅游市场开发,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
2、28第六章重点旅游项目安排32一、旅游综合体项目32二、旅游文化创意项目33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33四、乡村旅游项目35五、基础设施项目35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7一、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37二、完善旅游产业配套政策38三、强化旅游行业管理39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40附件41一、房山区旅游资源评价41二、“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项目表50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也
3、是房山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大力实施“三化两区”战略的关键时期,编制好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全局性、前瞻性部署,意义十分重大。二、规划范围房山区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25个乡镇、街道、地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1三、规划期限20112015年。四、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7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8 .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9 .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I国土部门最
4、新二调数据,全区面积为1994.83平方公里(二)行业规范1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3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4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16766-1997)5 .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997)6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7 .绿色旅游饭店(LB/T007-2006)(三)政策文件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 .北京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3 .北京市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
5、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4 .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5 .北京市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6 .房山区关于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四)相关规划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 .北京市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3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项目建设规划(20092020)4 .北京市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20102020)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6 .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20042020)8 .房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 .房山区旅游业发展
6、近中期实施规划(2005-2015)10 .房山山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发展规划(20102020)11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12 .房山区旅游用地规划(20102020)13 .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总体规划14 .房山区旅游产业项目规划(20092020)15 .房山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062015)16 .房山区温泉旅游度假区专项规划(20052015)17 .房山区各乡镇总体规划18 .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20052020)19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五)主要参考文献1 .房山区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 .市、区级其它有关规划资料和旅游
7、区规划资料3 .现场踏勘、访谈所得到的基础资料五、规划重点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对“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安排部署。第二章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房山区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三化两区”发展战略,按照“主攻一个目标,构建一个新格局,实施五项战略”的“115”发展思路,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为引领,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产业地位明显提升,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发展环境有效改善,市场促销成效显著,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
8、三化两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主要成就1 .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止到2010年,全区旅游企事业单位发展到276家,民俗旅游村发展到60个,民俗旅游接待户达到4671户,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带动间接就业5.4万人,日接待住宿、餐饮能力分别达到2.6万人和6.8万人。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99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6亿元,与“十五”末期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5.7%和16.9%,实现了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同时,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商业等产业结合更加紧密,产业领域不断拓展。2 .旅游品牌质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新评定A级旅游区6家,总数达到20家,居全市第二;新
9、评定星级饭店10家,总数达到39家,居京郊第三;市级民俗旅游村达到30个,市级民俗旅游户达到1387户,均居全市第一位;房山岩溶洞穴及峰丛地貌被批准为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四马台村、水头村等5个民俗旅游村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养生山吧、乡村酒店、山水人家等新型旅游业态在全市推广。特别是2006年,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使北京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2010年,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评估,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誉。2008年,成功申报了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成为北京市首家以历
10、史文化为内容的旅游集聚区,进一步扩大了房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3 .投资拉动效果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0.8亿元,先后启动了102个重点旅游项目。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如期竣工并开馆运营,云居寺文化景区、京南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有效推进,世界地质公园功能区建设正在全面提速;圣莲山老子文化园、河北颐年山庄、大石窝美石谷、张坊仙栖驿站、十渡汽车营地等项目相继建成,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加强了与港中旅集团、温德拉集团、山东龙岗集团等大企业的合作,长阳温泉城、青龙湖国际红酒城、石花洞梦幻乐园等高端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南北沟主干路两侧环境整治工程进展顺利,主要交通沿线可视
11、环境明显改善;六石路、108国道复线、石花洞景区联接线等道路工程竣工通车,新建旅游咨询服务站12个、停车场59个,新增旅游标识8000余块,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4 .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扩大坚持以“走进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主题,全面融入北京市旅游全球营销战略,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营销活动,不断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持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拍摄旅游风光宣传片4部,并在全国36家电视台展播,扩大了房山旅游的影响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通过组织旅游大篷车巡展、百家旅行社考察、旅游进社区、进院校等形式,提高了房山旅游的知名度;以每年一届的“房山旅游文化节”为支撑,连续举办了北京国际长走大会、
12、云居寺浴佛节、青龙湖龙舟赛、长阳音乐节等特色旅游活动180个,进一步增强了房山旅游的吸引力。“十一五”期间,我区旅游客源市场逐步拓展,河北、山西、内蒙、东北及东南亚等地游客比例逐年增加。2010年,外埠游客占全区接待总量的27%。5 .旅游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旅游发展管委、地质公园功能区及拓展区管委,形成了旅游发展合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组织编制了房山山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发展规划、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房山区旅游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等9个全区性旅游规划和9个乡镇旅游规划、8个重点景区规划、17个专项产品规划,形成了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以规划为引领,争取政策性投入近10亿元,有力推动了
13、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按照“安全第一”的要求,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深入开展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应急救援演练,保障了全区旅游安全;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完善旅游执法联动机制,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保证了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以提高旅游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开展了旅游行业培训,培训从业人员近万人次;精心组织了旅游职业技能大赛和宾馆饭店美食大赛,推出了特色菜谱,规范了持证上岗,全区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二)主要经验1 .抢抓机遇、融入大局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必须把旅游业发展融入到全区发展战略,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善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不断开
14、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2 .投资拉动、强化基础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必须把投资拉动作为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强化多元投资,加大旅游基础投入,才能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大项目落地,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3 .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必须把改革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只有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4 .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保障。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理念创
15、新不够是首要问题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在提升,但一些单位和部门对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融合带动功能认识不足、思路不清、定位不准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理念、文化理念、人本理念融入不足,创新不够,标准不高,已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2、投资拉动不强是核心问题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投资相对滞后,要素引进、开放开发力度不够,缺乏高端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整体规模小、景点散、效益低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急需引进培育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3、运行机制不活是根本问题全区旅游改革亟待深化,重点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企业
16、经营机制不活、市场主体不强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同时,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导致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运行质量不高。4、旅游环境不优是关键问题部分通往景区的道路标准低,一些重点路段在旅游高峰期拥堵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景区主干路两侧可视环境较差,景区周边建筑风貌缺乏特色,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道路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遗迹保护、服务设施建设任重道远。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一)比较优势1 .资源优势房山区旅游资源总量在北京位居前列,拥有旅游资源类型全、分布广、级别高、潜力大等特点,具备成为首都旅游经济大区的
17、发展条件。目前全区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道路及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旅游资源评价见附件)。2 .品牌优势房山区集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旅游品牌为一体,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一域,具有极强的品牌竞争力。在全球首都城市中,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比较优势;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房山区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的相对优势;在北京郊区县中,房山区的人文生态优势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在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之后,已成为房山旅游走向世界的一块金字招牌。3 .市场优势房山区府所在地良乡距市中
18、心仅22公里,距河北省仅一步之遥,拥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近2000万人,天津、河北两省市常住人口已近8300万。未来京津冀的市民消费水平将开始赶超台湾和韩国,休闲消费在市民生活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京津冀三小时旅游休闲圈将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一)发展机遇1 .全球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机遇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8%以上,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之-O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旅游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把旅游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9、的优势产业、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2 .国家提升旅游业发展地位的机遇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国家层面提升和凸显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我国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在近30个国务院和区域发展文件中,也将旅游业作为发展重点,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定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我国人均GDP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刚性需求和重要载体,旅游业大众化、散客化、自助化、信息化、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十二五”将是中国旅游高速增长、
20、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期。3,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机遇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正在朝着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迈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作为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怀柔区等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和确立了房山区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为房山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4 .首都加快西南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既是房山区加速融入首都经济发展、参与首都经济分工、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组
21、成部分、实施“三化两区”战略、打造“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功能定位、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房山发展史上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决战期。房山旅游面临着北京市加快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支持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实施城南行动计划、促进生态涵养区发展、加强永定河生态走廊治理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审批以及财政、税费、土地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三)主要挑战1 .环境建设的考验旅游业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和突发性事件冲击。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时期,将给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特别是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市场秩序、文化素养等问题将更加凸
22、现。增强抵御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好自然山水和生态环境,营造安全、便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营造文明、好客、诚信的人际交往环境,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其挑战和难度更大。2 .结构调整的考验房山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特别是山区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旅游经济总量不足,缺乏大项目支撑,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型替代产业尚处于培育当中,劳动力再就业、农民增收和人口迁移压力很大。3 .市场竞争的考验目前,各地都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独树一帜,各具特色。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高层次的旅游形象、体现个性和特色的旅游产
23、品以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房山要在北京和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4 .人力资源的考验加快旅游业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市场规则、业务管理的精兵强将。目前,房山区旅游人才队伍素质急需提高,特别是高层次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人才缺乏。能否加速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尽快改变现有旅游人才队伍结构,鼓励人才竞争,造就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氛围,是当前面临的一大现实考验。“十二五”时期,是房山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面对发展压力和竞争挑战,全区上下要增强发展大旅游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中,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为建设“三化两区”铸就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房山区 旅游业 十二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