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9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浙江润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678044986()3)二o二三年H一月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项目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项目性质公益性(/)经营性()用海面积0.120Ihm2投资金额6638万元用海期限穿山泵站主体工才40年,施工围堰匚理申请用海年限为口请用海期限2年。预计就业人数3人使用岸线总长度90m邻近土地平均价格3400万元Zha自然岸线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1000万元人工岸线90m填海成本万元Zha其他岸线海域使用类型特殊
2、用而海岸防护工程用海新增岸线Om用海方式面积具体用途构筑物一一非透水构筑物主体工程用海面积0.1121hm2泵站临时围堰用海面积0.0080hm2临时围堰注:邻近土地平均价格是指用海项目周边土地的价格平均值。目录摘要11概述51.1 -vIcitI*彳.I.I51.2 论证依据61.2.1 法律法规6122标准规范71.2.3 项目技术资料81.3 论证等级和范围91.3.1 论证等级91.3.2 论证范围91.4 论证重点11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2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122.2 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132.3 项目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182.3.1 施工条件182.3.2 施工方案
3、182.3.3 施工人员、设备及进度232.4 项目用海需求262.5 项目用海必要性292.5.1 项目建设必要性292.5.2 项目用海必要性30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3.1 海洋资源概况313.2 海洋生态概况313.2.1 区域气候与气象313.2.2 海洋水文333.2.3 海域地形地貌与冲淤状况543.2.4 工程地质553.2.5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553.2.6 海域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613.2.7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13.2.8 生物体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33.2.9 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现状调查与评价633.2.10 区域生态系统以及重要水域的分布特征643.
4、2.11 海洋自然灾害644资源生态影响分析614.1 生态评估614.2 资源影响分析614.2.1 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影响614.2.2 海洋生物损失情况624.3 生态影响分析634.3.1 对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的影响634.3.2 对水质和沉积物环境的影响644.3.3 对海域生物的影响66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615.1 海域开发利用现状615.1.1 社会经济概况615.1.2 海域使用现状625.1.3 海域使用权属815.2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815.3 利益相关者界定845.4 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845.5 项目用海与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865.5.1
5、与国防安全和军事活动的协调性分析865.5.2 与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866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816.1 所在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基本情况816.1.1 宁波市北仑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816.1.2 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划816.2 对周边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的影响分析1076.2.1 宁波市北仑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1076.2.2 项目周边海洋功能区划1076.3 项目用海国土空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086.3.1 宁波市北仑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1086.3.2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
6、划的符合性分析1096.4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Ill6.4.1 与浙江省海岸带与海洋空间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Ill6.4.2 与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Ill6.4.3 与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的符合性分析1126.4.4 与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符合性分析1126.4.5 与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的符合性分析.1136.4.6 与宁波一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的符合性分析.1146.4.7 北仑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符合性分析114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107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1077.1.1 区位条
7、件和社会条件的适宜性分析1077.1.2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1087.1.3 选址与周边用海活动相适宜1097.1.4 选址不存在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1097.1.5 小结1107.2 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07.3 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Ill7.4 占用岸线合理性分析1137.5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1137.5.1 用海界址界定1137.5.2 宗海图绘制和用海面积量算1147.5.3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1147.6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1198生态用海对策措施1198.1 生态用海对策1198.2 环境监测计划1208.3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1218.3.1 生态保护措施1218.
8、3.2 生态补偿方案1219.结论133摘要一、本项目工程概况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芦江大河入海口,现状穿山噢附近,中心坐标为*,*。穿山泵站工程主要由排涝泵站和管理房组成,泵站主要建筑物包括进出水池、泵房和厂区道路等。泵站设计排涝流量70m3s,安装高程*九二、本项目用海基本情况本项目主体工程和临时围堰用海类型均为“特殊用海一一海岸防护工程用海”,用海方式均为“构筑物非透水构筑物”。本项目构筑物总长度约112m(主体工程和临时围堰构筑物长度分别为8Om,32m);总用海面积0.1201hm2(主体工程和临时围堰用海面积分别为0.1121hm
9、2,0.0080hm2);穿山泵站主体工程申请用海年限为40年,临时围堰申请用海期限2年,使用人工岸线90m。三、用海必要性穿山泵站作为宁波市北仑区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是提升改善北仑区河网水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相应措施包括泵站翻水、硬闸排水等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河水自净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穿山泵站可增加北仑区预泄和排涝能力,提高水利工程调度的能动性,缩短预泄历时,是提升改善北仑区河网水环境,推进“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四、规划符合性根据宁波市北仑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本项目位于“临港产业片”和“芦江大河”,项目建
10、成后可为陆域后方产业提供安全保障,工程仅在项目区施工,不占用自然公园,因此工程与宁波市北仑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相符;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201*2020年)本工程位于“北仑港口航运区(A2-3)”、“北仑港口区(A2-3-1)项目建设可增加北仑区预泄和排涝能力,提高水利工程调度的能动性,工程建设有利于城镇建设,本项目在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海洋功能区影响小。项目用海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本工程不涉及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中的生态保护
11、红线和永久基本基本农田范围,与浙江省海岸带与海洋空间保护规划、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62020年)、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17-2022年)、宁波一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和北仑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相符。五、利益相关者协调情况本工程利益相关者主要协调部门为宁波市北仑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和宁波市北仑区农业农村局,建设单位已取得相应的协调意见,上述利益相关者主要协调部门均同意本工程的建设。六、资源生态影响(1)资源影响本项目使用岸线为人工岸线,泵站建设不改变使用岸线的岸线类型;本项目对港口、航道、岛礁等海洋空间资源无影响,工程实施会造成
12、部分海洋生物资源损失。施工期主体工程造成再造成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永久损失分别为1326kg、12kg,临时围堰造成底栖生物永久损失0.42kg;鱼卵一次性损失13604ind,浮游植物一次性损失797743978479hk浮游动物一次性损失65.31kg,成体动物一次性损失34.97kgo(2)生态影响工程施工仅对项目周围16-25m海域的水文动力有0.01ms0.03ms的减小,工程施工产生的冲淤影响主要集中在泵站周边,淤积量0.0505m,4-5年达到平衡;本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随施工结束,影响逐渐减小;本工程施工期污染物统一收集处理,运营期不产生污染物,对附近海域水质、沉积物和生态环
13、境影响很小。七、本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基础设施完善、区位条件良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规划条件适宜,与所在地社会条件相适宜。本项目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影响很小;施工期污染物统一收集处理,运营期不产生污染物,对海域资源生态影响很小,与所在地自然条件相适宜。泵站工程为水利项目,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风险,与周边用海活动相适宜。本项目选址合理。八、平面布置合理性穿山泵站工程在符合设计规范和满足防潮和排涝标准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小用海对海域环境的影响,工程大部分构筑物均位于陆域,仅抛石防冲槽、导流墙和临时围堰位于海域位于海域,总用海面积0.12(Hhm2(其中主体工程用海0.1121hm2,临时
14、围堰用海0.0080hm2),用海规模较小,对海域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极小,也体现了节约集约用海;施工围堰分期布置,减小排涝影响,也减小了环境影响;本工程实施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可协调。本项目用海平面布置合理。九、用海方式合理性本工程主要新建穿山泵站,若采用透水构筑物、港池蓄水等其他用海方式无法保证其功能发挥,因此非透水构筑物的用海方式具有唯一性,本工程施工简单,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不改变周边海域的自然属性,不对海域基本功能影响较小。本项目用海方式合理。十、占用岸线合理性本项目泵站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穿山泵站工程将必不可少的占用海域,同时泵站建设实施需开缺已建海堤,破堤建泵站后,仍为人工岸线
15、,并提升了防潮排涝标准,而且泵站相对于海堤,还具有通水功能。临时围堰采用钢板桩进行围堰,位于海域一侧,施工结束后围堰拆除,围堰不占用岸线。项目占用人工岸线合理。十一、用海面积合理性本工程根据海岸线、工程设计范围和临时围堰设计范围界定用海范围,符合防洪标准、泵站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项目宗海界址采用2019年修测岸线作为海陆分界线,因此根据泵站及围堰的设计外缘线确定本项目宗海界址边界线;为尽可能减少用海,工程主要结构均布置在现状岸线内,仅抛石防冲槽、导流墙和临时围堰占用海域;临时围堰用海时间短,施工结束后即拆除,用海范围根据施工需求确定。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标准规范的要求确定,海域使用面积已无法再
16、减小。十二、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最高用海期限和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使用年限,本项目主体工程申请用海期限定为40年是合理的;临时围堰使用时间13个月,考虑到围堰施工建设拆除时间、施工延期等问题,施工围堰申请用海期限定为2年。根据上述各项海域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本项目用海可行。1概述1.1 论证工作来由北仑区地处浙江省陆地最东端,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地理坐标介于东经*至*,北纬*至*之间。东部峙头洋面与普陀区交界;南部梅山港洋面与普陀区、堇B州区交界;西部自甬江至象山港洋面与郸州区接壤;西北部以甬江中心线与镇海区交界;北部金塘洋面与大榭开发区和舟山
17、市交接,陆地边界线全长44公里。近年来,宁波市防洪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距离城市发展的保安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短板。穿山泵站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芦江大河入海口,现状穿山娱附近。穿山泵站是芦江水系排涝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仑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和北仑区水利综合规划推荐实施完善区域防洪排涝体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改善北仑区河网水环境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强北仑区预泄和排涝能力,大大提高水利工程调度的能动性,缩短预泄历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提升改善北仑区河网水环境,推进“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的重要手段。据此,宁波市北仑区海
18、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拟于现状穿山碘左岸侧新建穿山泵站工程。2023年4月10日,北仑区发展和改革局对本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见附件2)。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基本位于陆域,仅下游右岸空箱式导流墙、抛石防冲槽位于穿山港海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
19、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使用权,同时在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时,必须出具海域使用论证资料,分析工程使用海域的可行性,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涉海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次穿山泵站工程属于涉海工程,计划对泵站涉海区域及临时围堰用海区域申请海域使用权证。根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号),穿山泵站工程属于“(十一)水利设施用海”中的“5.水闸、泵站、涵洞、桥梁、道路工程及其管护设施”,因此,本项目涉海区域可通过申请审批的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关于规范海域使用申请审批管理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8
20、)2号),建设单位应准备海域审批材料,报省政府批准项目用海。为此,本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我单位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见附件1)O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建项目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了踏勘、调查和测量,收集了与本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洋环境及其附近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布局及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等最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客观反映该项目用海可能对海域资源、自然环境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编制完成北仑区防洪排涝提升及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穿山泵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1
21、.2 论证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8年7月31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2017年11月5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修订,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6年11月7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22、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修正);(6)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2月);(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2017年8月1日修订);(8)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2017年9月30日修订);(9)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2017年9月30日修订);(1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321号令,自2014年3月13日起施行);(11)用海审批目录(浙海渔发(2(H7)3号,2017年4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仑区 防洪 排涝 提升 水资源 综合治理 工程 泵站 海域 使用 论证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