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项目全站接地施工方案.docx
《变电站项目全站接地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项目全站接地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适用范围及概述3二、施工依据3三、人员组织4四、主要作业资源5五、施工作业流程6六、施工工艺及要求6七、安全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16八、安全施工措施17九、环境保护措施18十、方案涉及的强制性条文18十一、标准工艺要求25一、适用范围及概述K本施工方案适用于牟平50OkV变电站工程接地施工工作,并规定了相关施工依据、人员组织、作业资源、作业流程以及作业工序的要求、标准和安全措施等。1.2、本期接地工程量主要包括:集中接地装置8组,垂直接地体83根,水平接地体-70义8(镀锌)100OO米;接地支线-70义10(镀锌)5000米,镀锌扁钢980米,等电位地网接地线-25义4(铜)2500米等
2、。1.3.施工总体计划第一阶段(在土建施工前期)接地施工以配合土建施工为主,做到不耽误基础、道路、排水等施工,且能够按照图纸预埋。第二阶段(主要设备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从22OkV区、500kV区、主变及35kV区顺序施工,包括水平接地网、构支架引下及垂直接地体。第三阶段电缆沟内等电位敷设、设备接地。二、施工依据2.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 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电气部分1.3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1.4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40
3、0号)1.1 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基建质量(2010)100号)2.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手册一变电工程分册2.7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三、人员组织全站接地施工由电气班负责,一次队内配备施工人员10人,项目副经理张学凯,项目总工刘林田,技术负责人焦平文,质检负责人彭晋,安全负责人崔青山,施工负责人夏志明。各人员职责及组
4、织机构图如下:。牟平500kV变电站工程接地施工主要人员职责序号姓名职务负责项目主要工作职责1项目经理安全第一责任人、总协调人负责整体协调本部门负责的所有安装中问题2项目总工技术、质量总负责组织技术方案编审、施工方案讨论、技术交底3技术员技术负责人编写施工技术方案、现场技术指导4专职质量员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检查工作5专职安全员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安全工作6安装总负责施工负责人负责接地施工所有材料的清点、检查和安装工作,负责接地施工工作。组织机构图如下:全站接地施工组织机构图四、主要作业资源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电焊机台22钢材切割机台23挖掘机(机械铲宽度400mm)台14台钳台25台钻台26钢
5、锯把2锯条若干7钢卷尺把28热熔焊接工具套19接地电阻测试仪台1五、施工作业流程六、施工工艺及要求本工程接地施工工艺严格遵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变电工程部分0102080101接地安装要求施工。6.1、 施工准备6.1.1. 1.k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6.1.2. 1.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镀锌扁钢、铜带、铜绞线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并时必须具有出厂质保资料;焊接用的模具、焊剂、焊条等辅助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6.1.3. 环境:施
6、工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社会环境对施工没有不利影响。6.1.4. 施工用图纸必须经技术人员审核,确保使用有效版本。6.1.5. 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已进行。6.2、 镀锌扁钢、圆钢焊接施工要求6.2.k镀锌扁钢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6.2.2,钢接地体的搭接应使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该符合以下规定:6.2.2.K扁钢一扁钢: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6.222圆钢一圆钢:搭接长度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6.2.2.3、扁钢一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6.2.2.4.在“十”字搭接处,应采取弥补搭
7、接面不足的措施以满足上述要求。6.2.3、 主控通信楼的避雷带按设计要求设接地引下线数量,并设置断接卡,断接卡放置在L6米处。6.2.4、 建筑物内的接地网采用暗敷的方式,按设计在适当的位置留有接地端子。6.2.5、 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设置补偿器,预制成弧状。6.2.6、 防腐要求6.2.6.1、 焊接结束后,首先应去除焊接部位残留的焊药、表面除锈后作防腐处理。6.2.6.2.镀锌钢材在锌层破坏处也应进行防腐处理。6.2.6.3.钢材的切断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6.3、 接地沟土方开挖要求6.3.1、 根据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6.3.2、 按照设计要求的接地深度
8、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余度。6.3.3、 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以便于记录完成情况,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6.4、 隐蔽验收要求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6.5、 接地沟土方回填6.5.1、 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室外接地回填宜有100-30Omm高度的防沉层。在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应在土沟中至少回填100mnl厚的净土垫层,再敷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实回填。6.5.2、
9、填土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和使用的压(夯)实机具性能而定,一般应进行现场碾(夯)压试验确定。下表为压实机械和工具每层铺土厚度与所需的碾压(夯实)遍数的参考数值。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打夯机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6.6、 接地成品保护主接地网敷设完成后,在基础、排水等开挖施工中做好保护措施,开挖过程专人负责。若遇挖断部分,及时恢复,严禁私自掩埋。6.7、 构支架及设备接地安装6.7.1、 与设备连接的接地体应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6.7.2.设备接地体
10、应能使引上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6.7.3、 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6.7.4、 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体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6.7.5、 每个单独区域设备接地的高度一致,朝向一致,架构南北布置,所有设备支架东西布置接地。6.7.6、 高压配电间高、低压配电屏柜,静止补偿装置,设备围栏等门的绞链处应采用软铜线连接,保证接地的良好。6.8、 水平、垂直接地体敷设6.8.1、主地网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横向和纵向接地体相互交叉处焊接在一起,水平接地体埋深0.8m(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
11、跨道路时可为1m,进所大门处设两条于接地网相连的帽沿式均压带。6.8.2、 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6.8.3、 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敷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6.8.4、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为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6.8.5、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严禁使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6.8.6、接地装置的人工接地体,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12、,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不得小于设计要求.6.8.7、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6.8.8、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6.8.9,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马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外IoOmnl处做防腐
13、处理.6.8.10、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6.8.IK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6.8.12、 电抗器及其支架的接地引线经直埋与主地网连接,电抗器的接地引线不得连成闭合回路。6.8.13、 主控制楼和各个保护室内的微机保护和监控装置的工作接地(逻辑地),应接于专用的铜接地网,敷设方法如下:在主控制楼的监控
14、室及载波机、光纤机房和各个保护室使用25X4的铜排铺设专用的环形铜接地网,并将各个保护屏、监控屏下部的接地铜排与铜接地网可靠连接;将主控制楼和各个保护室内的环形铜接地网,用两根BV-1*120铜芯电缆连接成一体,并在保护室内与主接地网一点焊接。6.8.14、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6.8.14.K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6.8.14.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1.1.1.1、 14.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1.8.14.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1.
15、8.14.5、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6. 8.14.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 8.14.7.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分部;6.8.14.8、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气(Gl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6.8.14.9、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6.8.14.10,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6.8.14.11.互感器的二次绕组。6. 8.15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8、 15.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
16、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6.9、 15.2、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6.8.16、 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6.8.17、 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6.8.17.K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6.8.17.2、接地网内应敷设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6.8.17.3、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6
17、.8.18、 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6.8.19、 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6.8.20、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6.8.2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O.6mo角钢、钢管、铜
18、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分外侧100rn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6.9接地线引上线及明敷接地线6.9.1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无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接地线的安装应美观,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线截面减小、强度减弱、破坏镀锌层,容易生锈;6.9.2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L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11l6.9.3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现象.相同设备区及临近设备
19、引上接地应高度一致.6.9.4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6.9.5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6.9.6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6.9.7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当设备杆为金属时,做设备保护帽需要注意,接地引上线要与设备杆留有间隙,否则整体浇注后,断接卡无任何作用。6.9.8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
20、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跟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6.9.9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6.9.10变电站电气装置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接地母线连接:6.9.10.1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6.9.10.2高压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6.9.10.3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
21、器等的接地端子;6.9.10.4GIS接地端子;6.10接地体(线)为铜与铜或铜与钢的连接工艺采用热剂焊(放热焊接)时,其熔接接头必须符合下列规定:6.10.1被连接的导体必须完全包在接头里;6. 10.2要保证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连接牢固;6.10. 3热剂焊(放热焊接)接头表面应平滑;6. 10.4热剂焊(放热焊接)的接头应无贯穿性和气孔。6.11模具与模夹的准备和注意事项6.11.1 每次开工前用加热工具(如烘干箱或喷灯)烘烤模具,驱除水气。久未使用的模具内含有水分,尤其是前次使用完后仍留在残渣的模具,水分更多。6.11.2 使用软毛刷或其他软性物品清洁模具。6.11.3 模夹是用于
22、开合模具的,模夹的紧密度对熔接的效果有影响,请在熔接开始之前认真检查模夹,并作适当调整。6.IL4根据焊接类型、连接的材料及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6.11.5部分模具由石墨制成,较脆弱,无法承受抛甩与强力冲击。不可将超出模具铭牌所示尺寸的熔接物强行放入模具,或使用金属物质、坚硬的工具等来清除残渣。6.11.6石墨模具如按上述步骤保养,使用寿命可达50100次以上。6.11.7在焊接之前清洁连接表,去除表面的水、油、污渍等。6IL8对有附着物的表面宜使用砂轮、粗目铿刀等工具清洁。6.11.9镀锌焊接点表面需去除镀层后再焊接。6.IL10焊剂应用时的注意事项6.11.10.1焊剂出厂时对于其防潮已采
23、取多层保护,但建议仍需妥善保避免受潮。6.11.10.2焊剂的计量单位以克计,焊剂的牌号标示其剂量克数,因此如果现有的焊剂牌号与模具标志的剂量不匹配时可视实现情况增减。6.11.10.3焊剂牌号需与模具铭牌上注明的焊剂用量一致,使用前需仔细对照确认。6.11.10.4焊剂倒入模具反应腔内后,用物品压实。6.12接地回填土6.12.1 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室外接地回填宜有100TOOmni高度的防沉层。在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应在土沟中至少回填100nmI厚的净土垫层,再敷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站 项目 接地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