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点分类比较训练.docx
《古诗鉴赏点分类比较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点分类比较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鉴赏点分类比较训练【训练版】一、比较鉴赏点(内容理解)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登赏心亭”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己流。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相同点:不同点: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秋暮
2、书怀谢榛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盘。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注】樽棘:酒杯。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B.颔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D
3、.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2)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2021题。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唾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苏轼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人不知其贵,诗人视其为知己。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棠开头两句正侧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写出了海棠的高洁、
4、柔美,把读者带入一个优美朦胧的境界。B.海棠中诗人点燃高烛,想让海棠振奋精神,一改衰颓状态。诗人运用拟人等手法,重在表达爱花惜花之情。C.看叶正值百花凋零芳草不香之际,诗人携杖出行,漫步池边,感慨春天逝去,为下文“看叶”做铺垫。D.海棠看叶都撷取自然界时序变化中的实景,借物喻人,写出诗人经历人世风波的心境,典雅蕴藉。(比较阅读题型)(2)苏轼独怜海棠,可罗与之却认为“看花应不如看叶,你认为罗与之这种心理反常吗?请结合看叶简要分析。(6分)二、比较鉴赏点(形象意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赤壁怀古(宋)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噪,千艘列
5、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问题: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答案:手法::念奴娇满江红O:念奴娇;满江红。用意:念奴娇;满江红。满江红则借周瑜来表达对时世的感伤。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千湖怀古张孝祥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渔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施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好,烽烟息。通辂传,销锋铺。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
6、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注】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投降派主张宋金和议而被弹劾罢归期间。巴滇绿骏:指晋明帝所乘的骏马。老奸:指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渡江天马:指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倍感凄凉,只有作者为千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8. “巴滇绿骏”五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王敦的嘲讽。C.下阅“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D.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2)
7、本词中的“销锋铺”,与过秦论中“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销锋铺”有不同的表达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闻子瞻重游南山苏辙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呜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苏轼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注】鸣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逋:欠。(I)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送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也从
8、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滔、吟诗作赋。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苏轼欣然相赠,两人一唱一和,情意融洽。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首联对比开篇,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比较阅读题型)(2)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解析。(6分)三、比较鉴赏点(思想情感)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三、比较鉴赏点(思想情感)夜泊水村陆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这首诗作于溥照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步岁。新
9、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问题: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同:夜泊水村中和书愤中,都抒发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表达了陆游异:夜泊水村诗书愤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 千条弱柳垂青顼, 剑佩声随玉墀步,禁城春色晓苍苍。百噬流莺绕建章。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贾舍人早朝杜甫五夜漏声催
10、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在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注】这是一首奉皇帝命令所作的“应制诗”,题或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大明宫:皇宫殿名。国家大典,皇帝朝见百官多在此举行。朝天:有版本也作“熏天二玉墀:宫殿前台阶上的空地,也指台阶,亦借指朝廷。凤池:即凤凰池,后为中书省的别称。世学丝纶:指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3分)A.贾诗首联紧扣一个“早”字。大臣出发去朝见皇帝的时候,长街烛灯通明;进到宫城内,才是黎明。B.贾诗颔联在首联的基础上,随时间的推进,从视觉和听觉入手,为人
11、们描绘了宫苑里的明媚春色。C.杜诗颔联描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景观,渲染了早朝时的威武壮观,歌颂了开明时代的祥和景象。D.杜诗是奉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而作的,但构思上自有特色。贾诗多写早朝时和散朝后的情况,杜诗多写早朝前的景色。(比较阅读题型)(2).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春夕酒醒皮日休四弦才罢醉蛮奴,郡醵馀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和袭美春夕酒醒陆龟蒙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炉。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注:皮日休:字袭美,与陆龟蒙均为晚唐诗人,二人因诗酒结为好友,常效仿竹林七贤放达纵饮。人称“皮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鉴赏 分类 比较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