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饮茶属性与行业支持——以陆羽二十四器为中心.docx
《唐代的饮茶属性与行业支持——以陆羽二十四器为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的饮茶属性与行业支持——以陆羽二十四器为中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唐代的婶属性与亍业3漪一以陆羽二十四中心饮茶当然是饮食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与饭菜相比,不是维持生命必需的部分,基本属性是嗜好品消费,而茶器是体现饮茶的嗜好品消费特性的重要物质途径。迄今为止,描述茶器之美、饮茶之雅的文章数不胜数,本文从饮茶生活的属性出发,通过梳理中国茶史上唯一完整总结的茶器体系陆羽二十四器所涉及的行业,探讨饮茶生活属性在茶器上的体现,同时也从茶器制作所涉及多个行业及其高度的工艺水平管窥饮茶生活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识意义。1唐代饮茶生活的嗜好品消费属性在维系人类生存的饮食中,茶可有可无,可是在慰藉心灵上饮茶却是举足轻重,陆羽总结各种饮料的功用时说:“至若救渴,饮之以浆;
2、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1茶与酒虽然功效不同,甚至在生理反应上还有相反的表现,但都不是用于满足生理需求的饮料。陆羽在茶经中引用了桓温、陆纳的故事: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晋书以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数十人馔。安既至,所设惟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惟下七奠样茶果而已。2进而还明确定性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3上升到了品格的高度。可见陆羽对于魏晋茶文化精神的认可与继承关系。陆羽在对饮茶生活寄托社会责任的同时,全书主要篇幅围绕着感
3、官审美功能,用二之具三之造两章总结茶叶加工技术,用四之器五之煮两章总结茶汤加工技术,用六之饮规范饮用方法,用八之出总结全国的茶叶生产情况,茶叶的品牌化、饮茶的审美化都得到实践总结与理论提炼。不过陆羽认为这些要素固然重要,但是社会文化基本理念最根本,并且担心出现舍本求末的问题,于是又回过头来通过九之略肯定达不到感官审美要求的饮茶,这也是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并且没有建设性的技术主张,但是却又必须设这个章节的根本原因。结果就是陆羽事实上建立了两个茶文化体系,一个是都市王公游艺的茶道,另一个是乡野隐土信念的茶道。“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4对于茶器的态度成为区分生活雅玩的茶和社会、人
4、生信念的茶的重要标志。茶器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意义。实用性是基本要求,很容易满足。至今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没有像样的餐具,但是与餐具种类齐全的民族一样完成了种的延续。堪称当今茶文化标杆的日本茶道的茶碗到17世纪才开始国产化,出现日本自己加工的产品和物,而和物的成熟也是日本茶道诞生的标志之一。日本从平安时代(中国唐代)就尝试引进饮茶生活,可是到了镰仓时代(中国宋元)上层武士才实现使用唐物(中国工艺品)饮茶。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饮茶人口增加,进一步扩大茶器范围,吸收相对廉价的朝鲜物、南蛮物满足市场需求。到了战国时代(中国明末),等到千利休横空出世才找瓦匠做茶碗,由此诞生了乐茶碗。至于成套
5、的日本茶器要等到清代前期才完成,其中漆器的飞来一闲为躲避明清之交的战乱才从杭州逃亡日本。这个漫长的过程完成的不是器物的发明,而是器物审美性的实现。正如陆羽所云,饮酒也是非日常饮食,商周青铜器堪称酒器的最杰出的代表。不过,商周青铜酒器精美绝伦的特征虽说根本上也是取决于饮酒的嗜好消费特性,但是这个嗜好披着神的外衣,从礼仪需要的角度提出,商周青铜酒器的根本性质是礼器。饮酒的技术过程单纯,对于消费者来说酒是成品,只要消费就行。而消费者购买茶叶回家时,茶叶只是半成品,要实现消费,需要自己完成茶汤的加工,而且这个加工对于茶汤质量的意义不亚于生产环节,于是专业化技术性要求进一步促使茶器分工明确、制作精致。虽
6、然审美需要与酒器并无二致,但是功能各异的各种茶器都要达到高度审美无疑大大提高了饮茶生活的难度。下面看看唐代各个行业是如何支撑起饮茶生活的。2唐代手工业与二十四器关联行业从茶经四之器也可以看出陆羽对于茶器形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研究积累,唐代茶器生产的专业性还不完全为后人所知。下面通过考察唐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看看唐代茶器的生产能力。2.1 唐代手工业概况唐代手工业高速发展,不同阶段有很大的差别。唐代前期的官营手工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工匠主要依靠征集,二是人数众多,生产规模巨大,产品种类丰富,三是原材料主要由地方进贡。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的工匠可以缴纳代役钱,免除在官营作坊劳役
7、性质的工作。(大历)八年正月诏,诸色丁匠,如有情愿纳贤课代役者,每月每人任纳钱二千文。”6于是私营手工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想得到代替服役的这份货币,必须生产销售更多的商品,由此也促进了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带动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商品种类的丰富以及经济意识,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也刺激了消费欲望。生产、销售的发展促使行业组织形成,其中有工商业组织的行和手工业组织的坊。但是现实生活中并往往不这么泾渭分明。“市列为行,市列造金银器贩卖,率般他物以求赢,俗谓之行作。”7尽管是行会,却也制作加工金银器。”杨元英,则天时为太常卿。开元中,亡巳二十载,其子因至冶成坊削家,识其父蚌中剑,心异之。问削师,何得此剑
8、。云:有贵人形状衣服,将令修理,期明日午时来取J8锻造刀剑的工匠称削师。作坊不仅制作新产品,还有修理服务,杨元英的儿子去冶炼作坊当然是去采购,但是这时看到了为去世的父亲陪葬的宝剑。前店后厂的传统工商模式恐怕非常普遍。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都有生产者,也就意味着有相应的作坊生产,有相应的行会调节、管理。在首都长安有东西两市。“当皇城南面朱雀门有南北大街,曰朱雀门街。东西广百步。万年、长安二县以此街为界。万年领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领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9其中东市“南北居二坊之地”,“东、西、南、北各六百步,四面各开二门,定四面街,各广百步。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由是商
9、贾所*奏,多归西市。西市有口焉止号行,自此之外,繁杂稍劣于西市矣”。10在东都洛阳,“市南临洛水,跨水有临寰桥。桥南二里,有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薨宇齐平,四望一如,榆柳交阴,通渠相注。市四壁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11曾毅公根据房山石经总结的行会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椒笋行、炭行、生铁行、磨行、染行、布行、卷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小彩行、丝绵行、丝帛行、丝绵采帛绢行、丝绢采帛行、总绵丝绢行、总绢帛行、幔头行、靴行、杂行、杂货行、新货行、诸行,12一方面是史料特色,另一方面是地方性城
10、市的信息,所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行业状况。作坊的分类反映了分工的细腻,而细腻的分工无疑针对不同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商品种类的丰富性。以“掌供天子皇太子及群臣之冠冕辨其制度而供其织务”的织染署为例:凡织红之作有十(一日布,二日绢,三日余色,四日纱,五日绫,六日罗,七日锦,八日绮,九日,缄,十日褐),组绶之作五(一日组,二日绶,三日绦,四日绳,五日缨),线之作四(一日黜b二日线,三日弦,四日网),练染之作六(一日青,二日绛,三日黄,四日白,五日皂,六日紫)。13再看一个具体的例子,“阎立德,雍州万年人。隋殿内少监毗之子也。其先自马邑徙关中。毗初以工艺知名,立德与弟立本早传家业。武德中,累除f
11、衣奉御,立德所造衮冕大裘等六服并腰舆伞扇,咸依典式,时人称之。”14阎立德是技术性的大臣,不仅负责工艺管理,还具有实质性技术能力,家传技艺在身,似乎这个朝廷大臣的职位也有家族继承特色。其弟阎立本以绘画著称,家业的艺术基础非常深厚。同类手工艺品还有集中在一个坊里生产的趋势。在首都长安,乐器生产就集中在崇仁坊。“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崇仁坊南赵家修理。大约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二赵家最妙。”15这些手工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麓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
12、贱通用之。”16可见茶器生产的行业己具坚实基础。2.2 二十四器的关联行业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总结的末茶饮茶器具总称二十四器,包括多种原材料和相应的技术,涉及以下几个主要行业:金属冶炼:风炉、炭槌、火策、馥、漉水囊的格、则等使用了铁、铜、银。瓷器烧制:蹉箧、熟盂、碗。陶器烧制:风炉、馥。竹器编织:莒、夹、罗、合、则、漉水囊的格、揭、札、具列、都篮。木器制作:交床、碾、水方、漉水囊的格、瓢(牺杓)、合、涤方、滓方、具列。丝麻纺织:罗、漉水囊、巾。藤草编织:莒、畚、札。石器打制:三o其它:纸囊的炎IJ藤纸、纸配的物纸、拂末的鸟羽、则的海贝、蛎蛤、瓢的瓠、漉水囊上的细翠钿、以及漆。17二十四器的使用反
13、映了陆羽制定的饮茶程式具有非常强的权威性,也是末茶饮用过程复杂的真实表现。相关行业支撑着饮茶生活,真实、具体地反映了作为饮茶生活的综合性以及实施的难度,是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生活方式。3唐代茶器相关行业及其产品行业发展水平是茶器生产的基本保障,下面看一下相关行业的生产状况。3.1 制纸业茶器中出现了两次刻藤纸(刻纸),分别是粉碎前包裹饼茶的纸囊和防止茶碗震动摩擦导致破碎的配。物藤纸在历史上名噪一时,尽管其技术早已失传,但还是作为优良纸品的代名词,不久前还在北京琉璃厂南纸店的招牌上写着“刻藤蜀茧”。物藤纸就是以浙江炎IJ溪一带为中心、用藤本植物制造的纸。藤纸似乎质量更好,范宁在文书教中说:
14、“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18规定文书一定要使用物藤纸,不得使用土纸。谢安向身为地方官的王羲之讨要,而王羲之竟然把库存所有的纸都给了他,以致受到桓温的批评。“裴启论林曰:王右军为会稽令,谢公就乞笺纸。库中唯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逸少不节。”19同样也说明会稽的纸非常有名。唐代炎U藤纸仍然是全国著名品牌,“纸则有越之刻藤、苔笺,蜀之麻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薄重抄,临川之滑薄。又宋亳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又有茧纸。”20而且继承晋代继续作为公文用纸,以致被称为“刻牍”。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免三公宰相命将,日制,并用白麻纸
15、,不用印。凡赐与、征召、宣索、处分,日诏,用白藤纸。凡慰军旅,用黄麻纸并印。凡批答表疏,不用印。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凡诸陵荐告上表、内道观叹道文,并用白麻纸。21“异日过数十百郡,洎东雒西雍,历见言书文者,皆以利纸相夸。”22正是因为炎IJ纸备受欢迎,才使得炎IJ溪延绵四五百里的古藤采伐过度,即便到了春天也毫无生机,这才是舒元舆撰写悲炎IJ谿古藤文的宗旨。之后物藤纸的加工技术连续发生了变化,竦志:“刻藤纸名擅天下,式凡五:藤用木椎椎治,坚滑光白者日碰笺,莹润如玉者日玉版笺,用南唐澄心纸样者日澄心堂笺,用蜀人鱼子笺法者日粉云罗笺,造用冬水佳敲冰为之日敲冰纸。今莫有传其术
16、者J23不过制纸传统仍在,苏轼还特意向人强调自己购买了越纸,“告为买杭州程奕笔百枝及越州纸二千幅。24到了嘉泰年间,刻藤纸完全没落了。“今独竹纸名天下,它方效之,莫能彷佛,遂掩藤纸矣。”25刻藤纸的没落或许真与过度采伐有关。物藤纸是著名品牌,从一个角度体现了陆羽选择茶器的标准。而物藤纸与茶的关系还不止于此,宋代的绍兴地区还是著名的散茶日铸茶的产地,由于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炎IJ藤纸的加工也成为茶农的另一个重要行业。所谓“刻川非沃野,地僻民更篓。趁时务撷茗,余力工捣楮。”26现在绍兴使用日本的技术生产抹茶,是中国重要的抹茶产地,物藤纸也得到创新性复原。3.2 木器加工二十四器中的木制品种类丰富,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 饮茶 属性 行业 支持 陆羽二 十四 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