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其对策分析研究—以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为例电子商务管理专业.docx
《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其对策分析研究—以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为例电子商务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其对策分析研究—以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为例电子商务管理专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键词1英文摘要1英文关键词1弓I言2一、跨文化冲突的概述21 .跨文化冲突的概念22 .跨文化冲突表现形式3(1)制度文化冲突3(2)价值观冲突4(3)显性文化冲突4二、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中跨文化冲突案例分析51 .澳优并购海普帚凯过程52 .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中跨文化冲突表现6(1)第一阶段并购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7(2)第二阶段并购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7三、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中跨文化冲突的原因81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82 .行为规范上的差异93 .价值取向上的差异94 .语言交流上的差异9(1)语言形式上的差异7(2)语言内涵上的差异7四、解决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冲突的对策91 .培养跨文化意识9
2、2 .掌握跨文化的商务技巧103 .注重文化融合,求同存异104 .加大宣传,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1结束语12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其对策-以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为例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之汇总,还在经济方面呈现出了快速上涨的趋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不可避免的遇到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合作中,文化差异对各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跨文化合作是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上的合作。本文以澳优乳业在并购海普凯诺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为例,通过案例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研究国际商务合作总跨文化冲突的现象及产生原因,基
3、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妥善解决跨文化冲突起到借鉴作用。关键字:国际商务合作;跨文化;文化冲突;对策InternationalBusinessNegotiationsInterculturalConflict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SinceChinasreformandopeningup,theintegrationofChinasintegrationintotheworld,seconomicenvironmenthasalsoshownarapidriseintheeconomy.Withtherapidd
4、evelopmentoftheeconomy,Chineseenterprisesinevitablyencountercross-culturalconflictsininternationalbusinesscperation.Ininternationalbusinesscperation,culturaldifferencesareachallengeforallparties.Cross-culturalcooperationisacollaborationbetweendifferentcultures,differentwaysofthinking,behavioralnorms
5、,andvalueorientation.Thisarticlelakesthecross-culturalconflictintheprocessofmergerandacquisitionofHepuKenoinAustraliaasanexample.Throughcasestudies,comparativeanalysis,induction,andothermethods,thisstudyexaminesthephenomenonandcausesoftotalcross-culturalconflictsininternationalbusinesscooperation,ba
6、sedontheseissues.Thispaperproposesfeasiblesolutionsandcountermeasures,andhopestoserveasareferenceforChinesecompaniestoproperlyresolvecross-culturalconflictsin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Keywords:Internationalbusinessnegotiations;cross-cultural;culturalconflict;policy.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我国在国际商
7、务交往中从规模和层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国际商务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与国外的商务洽谈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多种文化要素的影响,而在众多文化因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则是文化冲突因素。不同文化差异造就的障碍早已渗透到了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所以全面的了解文化冲突因素并采取恰当的策略,对提高我国外贸商务的水平和促进国际商务健康有序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不同文化模式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导致跨国企业并购中容易引起纠纷,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异,能否解决跨文化冲突关系企业合作的顺利还是坎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跨国企业的并购和合作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不同文化的贸易中
8、,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适应异国文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即消费者偏好理论),而需求是受文化背景制约的。在对外贸易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去适应特定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成功。本文以澳优乳业在并购荷兰百年乳业巨头一一海普凯诺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为例,运用案例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研究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导致的后果分析澳优如何应对跨文化冲突的措施。本文首先对跨文化冲突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概述,其中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制度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显性文化冲突三个方面,为后文的研究分析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然后以澳优并购海普诺凯这一案例进行
9、分析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冲突,详细分析了澳优并购海普诺凯的过程以及并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跨文化冲突表现;再然后针对澳优并购海普诺凯案例分析其产生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在案例中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行为规范上的差异、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语言交流上的差异四个方面;最后根据澳优并购海普诺凯案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为企业并以及跨国商务谈判提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妥善解决跨文化冲突起到借鉴作用。一、跨文化冲突的概述1 .跨文化冲突的概念从体系的角度来看,文化较为复杂,它不仅包含了习俗、道德以及艺术,还融合了法律、信仰以及知识。它是人类获取社会中各类能力与习惯的一种手段。文化是社
10、会发展到一定形态的产物,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多样性以及滞后性的特点。而跨文化冲突,即不同类型的因素、精神以及物质的相互抨击的过程,其概念不仅体现在利用西方文化在中国进行经营,从而与中国文化理念产生相互冲突,还体现在不同背景员工于其他地域工作,从而与该地域文化产生的产异性冲突。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因素以及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因而出现了理解的偏差。,跨文化冲突则指异质文化(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乃至排斥的过程。具体到跨国企业,则指在东道国经营时由于文化观念和形态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以及在同一公司内部由于员工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冲突。2 .跨文化冲突表现形式(1)制度文化冲突人
11、们在追求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基础上而成立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比如行政管理机制、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法律体制和民俗礼仪等均包含在制度文化范围内。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来看,公司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领导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例如美国和日本在制度上就有很大的差异,美国企业雇佣制度一般是以短期为主,而日本则是终身服务的长期关系,具体情况如表IT所示:表1-1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制度文化美国日本雇佣制度短期契约关系,雇佣双方是对劳动力和技能的租赁长期契约关系,终身服务企业决策方式个人决策,谁决策谁负责集体决策,上下级关系紧密管理机制依照规章制度、法律条文进行上下级管理控制运用企业运营理念,比如宗旨目标、
12、企业精神和人情关系进行管理晋升机制能力至上,严格的绩效考核年轮排序,论资排辈员工职业发展阶梯式发展内部培养,内部轮换流动与员工关系公事公办,不涉及个人隐注重员工私事,以“情”维私系关系(2)价值观冲突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事物、辩别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是基于人的思维感官而产生的理解、认知、判断或抉择。价值观具有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内条件不变时,看法也是维持不变的。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状况,进而对自身行为动机具有导向作用。每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这些基础的价值观念在以往的企业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保证了该企业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
13、,维持基本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统一了企业内部成员的思想意识,实现了企业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一体化。由于其被广泛传播和反复实践而在员工思想中强化起来,有的甚至转化为常规和惯例。当企业发生购并行为时,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的刚性和连续性特点,很难把原企业的价值观统一于新组织的价值体系中。特别是一个企业的主导价值观被一种新的价值观取代时,原企业成员就会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3)显性文化冲突跨文化沟通在编码,传送和解码三个步骤过程中,由于高低语境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导致人们在跨国企业的跨文化交流中对对方的意思理解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最直接表面的表现为语言的直接和宛转性。
14、低语境的国家语言表述直接,不拐弯抹角。而高语境的国家语言表述更为委婉曲折,话外有话。显性文化即通常所说的由于表达方式(主要指语言)所含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者,相同的表达方式由于沟通渠道和信息传播所含的意义不同往往也会引起冲突。二、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中跨文化冲突案例分析2.1 澳优并购海普带凯过程澳优就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澳优,前身是于2003年9月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澳优乳品(湖南)有限公司,为中国市场营运公司。在坚持全球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策略的全球战略下,澳优一直在整合南北半球最优秀的乳业产业链资源。澳优先后在澳大利亚寻求最大的乳企MG和百年乳企塔图拉,以及法国婴幼儿
15、食品企业一一诺帝柏欧作为自身的战略奶源伙伴。在整个乳业行业内,澳优是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中国市场领先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商、五大国际品牌之一,并在该五大国际品牌中唯一由中国企业家创办的企业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社会认同方面,澳优更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并先后在2008获得澳大利亚商业推广大奖;澳优一一2010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0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第八名等等殊荣。在澳优有条不紊的国际化征途中,上游奶源供应链企业无疑是澳优合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从2010年开始做出并购海普诺凯决定到正式拿下海普诺凯51%的股权,再到2015年全面实现海普诺凯余下49%的股权并购,至
16、此,澳优全球产业链全部形成,澳优真正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表27澳优并购海普诺凯过程时间事件2011年3月29日正式签订收购意向书,以1600万欧元收购海普诺凯51%的股权,成为海普诺凯控股股东,澳优乳业改名为澳优海普诺凯乳业集团2011年11月30日澳优乳业公布通过全资子公司澳优荷兰与DDI及澳优海普诺凯签订了收购意向书,吸纳澳优海普诺凯100%的股份。2015年1月13日澳优向DDI收购澳优海普诺凯余下49%权益至全资拥有,收购以2,013万元现金及2亿股新股支付作价,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6.85%o澳优海普诺凯成为公司全资拥有附属公司。2.2澳优并购海普诺凯中跨文化冲突表现(1)第一阶
17、段并购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第一阶段的并购过程主要指从2010年向海普诺凯方正式提出收购意向到2011年3月29日正式签订收购意向书,1600万欧元收购海普诺凯51%的股权,成为百年乳企最大的控股股东。在这个并购过程中跨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 .制度文化冲突西方社会是法治社会,一切都用外在的非人际关系的硬件力量去约束,因此在企业管理上就表现为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追求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中国社会重伦理,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了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以情治理使员工对制度的执行比较松懈,以致规章制度往往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德克是荷兰海普诺凯集团莱福工厂的副厂长,在听到澳优
18、有提出并购要求后,提出了辞职意向。其辞职的理由是担忧亚洲式的管理模式介入会使海普诺凯集团管理混乱,不能实现海普诺凯的长远平稳发展。海普诺凯集团虽数次易主,但并购方均是西方的管理模式,还未被亚洲企业的东方管理模式掌控过,中国企业管理中注重“人情”和“关系”会让企业误入歧途。2 .人事和价值观冲突人事指企业用人包括的相关内容,如招聘、薪酬、绩效和员工关系等等。价值观是指在不同的管理实践,包括组织中的评价、选择、奖惩、上下级关系、群体的行为的不同等。从工作方式上看,西方员工普遍喜欢就工作问题及时与上层沟通、交流,让工作更有效率和成绩,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中国员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
19、一事,埋头苦干,不给上级增添麻烦的想法会更加墨守成规的完成工作任务,很少将工作问题直接抛给上司,除非到万不得己才会询问上司对工作的意见问题,而这些往往是外方的管理人员无法理解和接受的。销售副总监理查德认为,如果澳优并购了海普诺凯,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雇员来占用了荷兰员工的工作岗位,造成荷兰员工被裁员。同时他觉得中国员工不喜欢问老板太多的问题,这与欧洲员工喜欢与上级讨论正面沟通交流的工作习惯和方式完全不同。如果工作中有问题而不积极询问交流,那工作一定做不好,企业看不到希望。(2)第二阶段并购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第二阶段的并购过程主要指从2011年3月29日收购海普诺凯51%的股权后,到2015年
20、1月13日澳优收购澳优海普诺凯余下49%权益,届此,海普诺凯集团正式成为澳优全资拥有附属公司。整个并购过程也完美落下帷幕。然而,在这过程中并购双方的跨文化冲突反而更加多。1 .制度文化冲突西方企业习惯于在法律比较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经营管理,会用法律条文作为行动的依据;而中国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上级的条文、指令、文件便是企业的决策依据和办事章程。澳优在成为海普诺凯的控股股东之后,开展了欧洲年产十万吨奶粉的“绿色工厂”项目的过程中,澳优部分领导存在自己是并购企业“老大”的认知,在工作上依旧坚持中国式领导风格-直接以老板的命令式姿态来指使海普诺凯工厂的员工必须如何
21、加工生产完成工作任务,这与荷兰员工“个性强、爱竞争、不受约束的主动自由风格”完全不符,导致员工不满、生产不快,不配合工作。这些在制度文化上的细节和行为使荷兰海普诺凯的国外股东以及员工产生中国人工作方式比较粗暴,无视他人想法的不满情绪。2 .价值观冲突荷兰是一个高福利,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且张弛有度的国家,作为全职员工每年都可享受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假期,法定的带薪休假制度给予了雇员充分享受生活的权利,且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同时在荷兰的H大产业工会组织即荷兰工会联合会(FNV)、荷兰基督教工会(CNV)、白领雇员工会(MHP)会员等也会积极代表雇员的利益,当利益受损时会努力为其争取权益。对于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商务 合作 中的 文化 冲突 及其 对策 分析研究 并购 海普诺凯 电子商务 管理 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