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5篇.docx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5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5篇篇1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基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从学理角度进行深入梳理,更加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国家必须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发展理念的思想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3、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方面取得瞩目发展成就奠定了基础。创新驱动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对GDP增长的责献度从39%提升到超过6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高被引”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探月工程、火星探测计划、载人航天工程等顺利实施,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取得突破,数字经济占比接近40%。协调发
4、展取得长足进展。我国收入基尼系数改变了持续提升的趋势,2021年与2012年相同,保持在0.47左右的水平;城乡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倍下降到2021年的2.50倍;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46.1%提高到2021年的53.3%o绿色发展发生全局性变化。2021年全国她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至约85%;能耗强度累计降幅超过26%,2021年清洁能源占比上升到25.3%,能源消费中的煤炭占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
5、发电装机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能源消费增量有三分之二来自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50万台减少到10万台;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约88%,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森林覆盖率提升约3%,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淘汰包括钢铁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吨的落后过剩产能,为降低能耗和排放打下坚实基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2019年至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10.8%,高于全球9.1个百分点;商品进口年均增长13.7%,超过全球5.7个百分点
6、。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责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o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加到39.1万亿元,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到13.5%,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共享发展取得历史性成绩。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10.3亿人、13.6亿人,参
7、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比2012年分别增加7733万人、9277万人和8323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人类发展指数大幅提高。上述5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再次证明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规律,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任务进行了科学研判,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8、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的工作必将面临很多困难和难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仍需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群众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破解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可能按照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来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完成增长动力转型、实现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增长;其二,中国
9、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必须依靠“共享发展”而不能靠单纯的分配政策或单纯的市场化措施来实现;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将协调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碳减排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采取开放发展的理念,通过开放与合作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进而超越西方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有效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项战略举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
10、了战略部署,包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面印证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明确要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集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些战略举措和战略要求,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和行动先导的重要地位。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让创新
12、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篇2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作为民政部门党员干部,要围绕“五个牢牢把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要聚焦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推动民政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认真对照党
13、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梳理涉及民政工作的目标任务,不断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展示民政担当。一、深刻理解“五个牢牢把握。确保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意义,更加坚定拥护核心,汲取前进动力。要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
14、民政工作。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把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把握好“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做好为民爱民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新理念新思路破解民政发展难题;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全局谋民政,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研究,将民政工作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主要内容、战略安排、坚持原则等内容,躬身入局、阵厉奋发,把握
15、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兜底夯基的基本定位,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到民政各项工作之中;要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民政工作提出的要求,聚焦“一老一小”,构建河南特色的关爱服务体系;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分层分类的救助保障体系;聚焦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聚焦群众期盼,构建专业贴心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聚焦安全发展,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本领。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思想建设,用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制度规范,自觉维护党章权威,严格落实各项监督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高素质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在全面学习、系统把握、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逐项量化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各项工作,阵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深入把握民政工作根本遵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民政工作深度嵌
17、入人的全生命周期,最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在民政,最基层的服务和治理平台在民政,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民政,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也在民政,幼有优育、弱有众扶、残有善助、婚有和谐、老有颐养、逝有所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有为才能有位,要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多民政责献。新时代民政工作的着力重点。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业务多元,范围广泛,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五个指头都伸开就散了,攥指成拳才更有力度。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和党委、政府中心任务,谋大事、想大事、抓大事。要聚焦特殊群体,突
18、出民政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聚焦群众关切,及时高效回应群众期盼,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要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要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
19、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念兹在兹、须臾不忘,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深刻把握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党忠诚、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民政干部民政工作关系民
20、生,紧连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干部职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把艰苦看成一种磨砺,把拼搏当成一种快乐,把创新铸成一种品格,把名利化成一种淡泊,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用实效检验,用实际行动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能,在新征程中彰显民政人的风采,谱写民政事业的新篇章。一是对党绝对忠诚。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百年奋斗的第一条宝贵经验。作为民政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21、、政治执行力具体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要牢固树立民政部门是政治机关、民政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基本定位,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更好履行“三基”职责,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出行动诠释。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民政干部要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坚决打破安于现状、小进则满的思维,让标兵越来越近、追兵越来越远。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强化底线思维,牢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做好民
22、政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守护好民政服务机构安全。三是提高能力本领。民政干部要增强“补钙加油、补课充电”的急迫感,拿出“起而学之、学必有果”的劲头,不断强化学习提升。要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更好地认识把握规律,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多用“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切实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程序、完善评价体系,确保做到环环相扣、无缝连接,不断追求专业规范、精细精准、务实高效。四是高效快速行动。民政事业的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必须用行动说话,以实绩取信于民。民政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开展
23、工作的主要方式,处室负责同志要带头干、往前站,既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工要树立“有为才有位”观念,让“在状态”成为常态,工作中既要长计划、又要短安排,既要保持定力、更要只争朝夕,绝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民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件接着一件办好百姓的“关切事”,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部门落地生根。篇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24、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伟大的中国人民苦苦追寻、不懈探索、接续奋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贯彻 二十大 精神 专题 党课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