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其拉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
《红其拉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其拉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红其拉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明确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1.2 编制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规定、喀什地区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1.3 适用范围适用于红其拉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领导、指挥和控制。1.4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基本原则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2组织领导成立红其拉甫海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
2、长:毛荣刚关长、党委书记副组长:陈鹏德党委委员、副关长甫拉提依盖木拜尔地党委委员、副关长成员:红其拉甫海关各科室全体人员、九州公司全体人员3述语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出入境人员和国境口岸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发生鼠疫、霍乱、黄热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乙类、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或多人死亡的;发生罕见的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等疫情的;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趋势或可能蔓延趋势的群体性疾病的;中毒人
3、数10人以上或者中毒死亡的;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国境口岸的。“乙类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4、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染疫人”指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海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经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染疫嫌疑人”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感染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隔离”指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留验”指将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进行诊察和检验。“就地诊验”指一个在海关指定的期间,到就近的海关或者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去接受诊察和检验;或者海关、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到该人员的居留地,对其进行诊察和检验。4应急处理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准备4.1.1 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岸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应急 处置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