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鹤壁市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扩建项Il项目代码2019-410621-30-03-01987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136*55建设地点浚县小河镇郝村村西300米路北地理坐标(114度23分24.569秒,35度33分38.524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其他建筑材料制品C3039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56、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303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0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
2、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2019-410621-30-03-019870总投资(万元)600环保投资(万元)51.5环保投资占比()8.58施工工期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口否0是:已建生产车间、储料用地(用海)面积(m2)2500筒仓和原料堆放区,已缴纳罚款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浚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审批机关:鹤壁市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及文号:浚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鹤政文201616号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一、与浚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相符性分析1、规划概述(1)城市发展总目标:以“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全省县(市)域发展前列”为总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全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增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鹤壁市域副中心,以发展农副食品加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山水秀美、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型城市。(3)第二产业发展规划: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中包括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生物产业。依托维多利生物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微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和生物育种,提升生物产业的竞争优势。服装产业。围绕富源制衣、爱菲梦制衣和卡丹路公司,壮大企业规模,积
4、极培育省级服装品牌企业。全面提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打造豫北服装制造基地。化工产业。依托环燕轮胎、佳吉轮胎、恒瑞橡塑、益民糠醛、农林制药等龙头企业,以发展精细化工为终端导向,重点发展轮胎、农药、糠醛、橡胶助剂等产业,全力打造豫北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机械制造业。围绕东风铸造、德曼斯金、福祥门业等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品质,发展成规模化、专业化的龙头企业。建材产业。围绕同创水泥、依山水泥等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新型环保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4)第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浚县产业集聚区、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和城南精细化工建材园区发展。浚县产业集聚区的一区三园建设。以
5、省道S215和县道X002(五浚线)为联系轴带,建设包括黎阳产业集聚区园区,王庄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和城南精细化工园区的一区三园。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和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浚县产业集聚区。黎阳产业集聚区园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医药园区、服装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和畜禽产品园区等五个园区,形成园中有园、分工相连、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格局,重点发展食品工业、生物产业和服装产业。(5)县域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水源近期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远期以南水北调水为主,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辅。地表水以区域内水库和河渠为主。规划确定浚县县城未来新建第一和第二两座水厂,总供水能力15.0万Pd,规划水源
6、以南水北调水源为主,以地下水为辅。第一水厂规划规划第一水厂的总供水能力为12.0万m3d,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采用南水北调水作为水源,新增供水能力3.0万m3d,于2015年前建成投产;二期和三期工程也采用南水北调水作为水源,分别再各新增供水能力3.0万m3d,于20152020年间建成投产;四期工程采用浚县城区东部的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再新增供水能力3.0万m3d,其建设进度应根据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后确定。规划第一水厂厂址位于浚县县城东南部,天宁路以东300米,怀禹路东延线以南600米处,占地面积5.0公顷,规划部门应予以控制预留。第二水厂规划规划第二水厂的供水能力为3.0万
7、d,采用浚县城区西部的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其建设进度应根据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后确定。规划第二水厂厂址位于浚县县城西南部,云溪路北侧,规划新永定路以西300米处,占地面积2.1公顷,规划部门应予以控制预留。2)排水工程规划城镇污水量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计算。至规划期末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100%o预测结果至规划期末浚县城镇平均日污水量为15.5万-16.9万nd,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为17万m3/d。3)燃气工程规划规划提高中心城区和各乡镇燃气供应水平,逐步改善农村地区能源使用结构。近期开始建设县城区燃气管道系统,在县城西建设燃气配气站,供应城区用气。远期逐步向重点乡镇生活用
8、气管道化推进。4)供热工程规划至规划远期(2030年),浚县城区的供热总负荷1058MW。规划采取区域锅炉房的方式实行集中供热,浚县生物质能热电站作为有益的补充热源。(6)环境保护规划1)综合对策与措施在城市布局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置各类工业用地,重点治理或有计划搬迁主要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使城市生态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健全地方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2)大气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强工厂企业及公众的环境意识。对工厂企业的废气治理除应配备先进的除尘设备外,还应逐
9、步推广脱硫工艺,这是根治SCh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限期治理或搬迁改造,尽量采用湿法除尘。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使用燃煤企业的建设,电力、建材和其他燃煤的工业企业应采用低硫煤。提高城市燃气气化率,推广使用民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高尾气达标率,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和其它清洁燃料。严格控制城区中心地带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环境影响大,且难以治理,居民反映强烈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措施。对新、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要加强管理,对其环保措施要逐一落实。3)水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对规划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加强保护,在集雨面积
10、范围内禁止建设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企业。加速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这是根治水污染的有力措施之一。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提高道路。工业污水原则上由各厂自行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各工厂企业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应保证正常运行。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保护好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在市域内减少建设耗能大污染严重或污水(废水)治理难度大的工厂企业。对市域内水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动态,及时调整水资源保护对策。4)声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噪声控制管理是关键,因而要
11、健全有关法规,明确职能部门,加重处罚力度,严格执法,严肃管理。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噪声达标区,使环境噪声的污染防治从点和线的治理转向区域性治理。从城市布局,加快城区道路及过境公路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为缓解交通噪声创造条件。加强工业噪声治理,改进内部工艺,搬迁扰民工业。加强社会、商业、娱乐业、建筑施工等噪声的管理工作。5)固体废弃物控制对策和措施建设节约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同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逐步推行工业废弃物集中处理与处置,推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同时减少堆物的二次污染,便于监督管理。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搞好产生量大的
12、废渣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并向分类收集方向发展,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厂。6)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空域进行功能分区,规定控制指标和规划目标。发射天线离人口稠密区的距离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限值。开展电磁辐射污染源的调查工作。7)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山体,提高植被覆盖率,特别是森林覆盖率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林业,营造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强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部分坡地应退耕还林,以保持生态平衡。依法管理土地,合理使用土地,规划生态涵养用地,建立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保护土地资源防止耕地污染,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
13、山、水、田,要与开发型农业相结合,开发、保护、治理、管理并重,通过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使生态环境转入良性循环。表1-1本项目与城乡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序号城乡总体规划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发展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全省县(市)域发展前列”为总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全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增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本项目投资600万元建成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扩建项目,向社会提供8个岗位,为增加群众收入作出贡献。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浚县产业集聚区、粮食精深加工园区和城南精
14、细化工建材园区发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产业、服装产业、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业、建材产业等本项目属于其他建筑材料制品行业,位于浚县小河镇郝村村西400米路北。符合础施基设1)浚县县城未来新建第和第二两座水厂,水源近期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远期以南水北调水为主,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辅。2)规划期末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100%。3)在县城西建设燃气配气站,供应城区用气。4)规划采取区域锅炉房的方式实行集中供热,浚县生物质能热电站作为有益的补充热源。1)本项目供水来自厂区自备井;2)项目无污水外排;3)本项目不使用天然气;4)本项目热源使用电能供给。符合境护生规W环保与态戈调整产业结构,
15、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声环境保护,进行固体废弃物和电磁辐射控制。本项目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建设相关环保设施,减少项目运营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本项目位于浚县小河镇郝村村西400米路北,由上表分析可知,本项目在城市发展目标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合,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上依托城市总体规划,上述方面本项目与城乡总体规划不存在矛盾和冲突。1、产业政策符合性其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扩建性质,建设单位利用现有闲置场地进行干混砂浆生产,新增2栋生产车间。项目已在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项目代码:2019-410621-30-03-019870),经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
16、024年本),扩建项目不属于该目录中淘汰、限制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备案确认书见附件2。2、与项目所在地“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环境保护部2016年10月26日发布了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2016150号),文中提出了“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1)生态
17、保护红线项目位于浚县小河镇郝村村西400米路北,根据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鹤壁网发布的2022年鹤壁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域除了So2、NO2Co年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外,PM25PMK)及03年均值均无法满足要求,主要超标原因为扬尘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本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目前,鹤壁市正在实施河南省2023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鹤壁市2023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将会逐步得到
18、改善,项目产生废气均经过处理后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浚内沟,根据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3年第5、6期水环境质量报告中汤阴五陵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鹤壁市正在实施河南省2023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本项目车辆冲洗水和过水池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废水经过厂区化粪池处理,定期清运肥田。生产设备经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后,四周厂界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产生的固废分类合理收集、处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沉淀池沉渣、除尘器收集的颗粒物、
19、生活垃圾以及废润滑油,其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沉淀池沉渣、除尘器收集的颗粒物属于一般固废,收集后回用于生产线;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危废处置单位处置。项目经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影响较小,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采用的能源主要为电,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废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措施,可使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处置。项目对资源的使用较少,利用率较高,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20、”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豫政(2020)37号),加快推进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0日鹤壁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鹤政(2021)12号),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相关要求,划定了全省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并实施分类管控。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30个,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优先保护单元,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全市划分优先保护单元11个。重点管控单元,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
21、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主要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全市划分重点管控单元17个。般管控单元,指除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衔接乡镇(街道)边界形成管控单元。全市划分一般管控单元2个。本项目属于浚县重点管控单元3,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ZH41062120003,项目建设与该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见下表。表1-2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行政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单元名称ZH41062120003善堂镇、新镇镇、小河空间布局约束1、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钢铁冶炼、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化工、建筑陶瓷等行业的高排放、高污染项目
22、。2、高污染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禁止销售、使用煤等高污染燃料,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改用清洁能源或拆除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禁止含重金属废水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本项目不属于钢铁冶炼、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化工、建筑陶瓷等行业;2、本项目不属于高污染行业;3、本项目不涉及高排放、高污染和高污染燃料的使用,本项目污水不含重金属且不外排。符合气布局敏感区重点管控单元3镇、卫贤镇、屯子镇、环境风险防控1、有色金属冶炼、铅酸蓄电池、化工、电镀、制革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60 干粉 砂浆 生产线 扩建 项目 环评可研 资料 环境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