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三五”时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
《房山区“十三五”时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十三五”时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房山区“十三五”时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8年2月前言1第一章能源发展步入新阶段2一、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2二、房山区能源发展新形势6第二章建设房山能源新体系9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9二、能源供求平衡分析11三、主要目标12第三章打好压减燃煤攻坚战14一、推进全区散煤治理14二、基本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4第四章增强能源设施保障能力16一、提升电网供电能力16二、完善燃气设施体系17三、提升清洁供热能力18第五章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20一、扩大绿色电力消费20二、充分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20第六章促进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21一、促进多种能源融合发展21二、推动能源智慧发展2
2、1三、促进储能运营发展22第七章深入促进节能降耗23一、深入推进节能降耗23二、精细管理能源运行24三、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25第八章政策保障措施27一、完善能源协同发展机制27二、协调推进规划落实27三、推进重大项目实施27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28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29刖S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建设绿色高效、安全稳定、覆盖城乡的能源供应体系是房山区城市运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三区一节点”战略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迈出坚实步伐,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时期。为实现上述目标
3、,保障能源供应,推动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利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平稳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依据北京市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区级重点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区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水平年为20162020年。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发(2013)27号)、房山区“十三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房山区十三五”时期供热发展
4、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第一章能源发展步入新阶段一、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十二五”时期,房山区能源领域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燃煤压减,能源结构加快调整,能源设施能力进一步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运行安全平稳,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确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能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三五”时期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供电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4050兆伏安,较2010年增长
5、61.55%。形成山西大同至房山3回500千伏和河北慈云至房山2回500千伏的外受电格局。累计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25座,35千伏变电站35座。110千伏变电站作为我区高压配电主干网络,多数变电站实现双向电源供电。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2015年,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198%。随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推进,居民的户通电率达到100%。“十二五”期间,在用电总量上升19.5%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用电量上升116.57%。供热能力量质同优。截止20152016采暖季,我区现有供热单位124家,锅炉房159座;供暖锅炉容量3094.43蒸吨,供热总面积
6、3263.9万平方米。新城五座集中供热中心建成并运行。居民供热管网总长1395公里。燃气供给能力显著增长。截至2015年,我区燃气管线总长度达到758.8公里,其中市政管道长度700公里,压缩天然气管道长度58.8公里。建成各类气站74座。可再生能源使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房山区太阳能、生物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21.49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4.7%。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约2451兆瓦,分布在长阳、青龙湖、窦店等17个乡镇(街道)。在23个乡镇(街道)的368个村安装太阳能照明灯35441盏,在23个乡镇(街道)50000农户家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
7、成太阳能公共浴室55座,在8个乡镇49个村推广家用生物质炉10790台,生物质地采暖24000平方米。(一)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全市各项产业政策,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节能,狠抓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0.26%的负增长支撑了GDP年均8.35%的较快增长。不变价单位GDP能耗五年间累计下降32.1%,年均下降6.4%,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19%的约束性目标,连续五年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双控目标。(三)能源运行安全平稳健全能源运行保障机制,统筹做好天然气、电煤、油品等能源供应和总量平衡。强化综合协调与专项调度,提前制定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方案。
8、强化能源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及应急保障,圆满完成重大活动、节日等政治保电任务。(四)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十二五”期间,通过压减燃煤、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品质,带动全区能源品种结构逐步优化。连续两年累计压减燃煤62万吨;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年的14%增加到2015年的17.6%,年均增长4.5%。其中,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到4.5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4%;电力消费量从2010年的52.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的60.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9%。(五)能源惠民取得实效“十二五”期间,聚焦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坚持能源设施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实施集中供热、送气下乡、煤改清洁能源、老
9、旧小区供热管网及电力设施改造等能源惠民工程,使得城乡居民用能品质得到较大提升。集中供暖,提品减排。大力实施供热设施整合提质,供热总面积达到3263.9万平方米,居民供热管网总长1395公里。建成鸿顺园、吴店等5座燃煤集中供热中心、2座蒸汽动力中心和窦店镇燃气锅炉房,整合拆除良乡组团和燕房组团43座、1173.5蒸吨分散燃煤锅炉。主要污染物SO2、NoX和PMK)排放分别比2010年下降24%、30.28%和21%,减排效果明显。清洁能源覆盖范围显著提升。“十二五”时期,“煤改清洁能源”累计完成415蒸吨,其中,工业供暖锅炉改造109蒸吨,实现了29个村13071户清洁能源改造。试点实施窦店镇河
10、口村煤改气工程,为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改造树立典范。“十二五”期间,燃气集团供应范围内的天然气居民用户数已达16.9万户,增加7万户,工商业719家。次高压A以上燃气管线约60公里,基本覆盖燕房新城、良乡新城及长阳镇、窦店镇、阎村镇等地区。“送气下乡”工程。完成河北镇、佛子庄乡等8个乡镇的“送气下乡”工程,供应居民12460户,年供气量达764.2万立方米,彻底改变了山区农民炊事用能方式,杜绝了散煤燃烧及乱砍滥伐。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及电力设施提质改造。完成月华、西潞园等5个小区配电设施改造,惠及4779户、14337人,完成49个小区31公里供暖管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居民用热供电品质,居民生活
11、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交通低碳清洁化。更新80辆天然气(LNG)公交车,71辆气电混合公交车,新增20辆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171辆。建成阎村乐活城充电站,可同时满足102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新增180个家用充电桩。在周口店客运站和良乡北客运站新建2个撬装加气站并投入使用。(六)能源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开展镇域供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2015年实施窦店镇中心区东区供热工程,按照“源网分开”,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分担及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展开区域供热社会投资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总的来看,能源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天然气管
12、网建设仍显滞后,仅覆盖新城范围及部分乡镇,大部分乡镇尚未使用管道天然气;电网建设仍需加强,特别是2017年平原地区“无煤化”的高要求,地区总体电力供应将出现“硬缺口”;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待提高,区域可再生能源覆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广泛、全面;能源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加强。二、房山区能源发展新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加快产业转型调整,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三区一节点”功能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转型、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时期。从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供需形势看,供需平衡的矛盾将有所缓解,但部分能源品种、局部区域、局部时段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新的形势对房山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3、,主要表现在:按照首都建设“四个中心、一个之都”的战略部署,深化丰富“一区一城”定位,充实内涵,适应新常态,融入京津冀,依托中关村,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将房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示范区、中关村南部创新城。这些都对能源转型发展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供需形势看,供需平衡的矛盾将有所缓解,但部分能源品种、局部区域、局部时段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房山能源发展需在更大空间实现协同。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融入京津冀发展的大局。加大与周边地区清洁能源合作力度,协同配合,实现能源优势互补、合作共
14、赢。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域外引入电源、热源,配合做好相关手续办理工作,确保能源跨境输送项目顺利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落实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要求,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从空间区域看,平原地区将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从能源品种看,彻底实施燃煤压减,强化天然气、电力保障,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将成为我区能源结构转型的主方向。提升城区治理水平,要求能源运行管理服务更加精细便捷。作为城市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在城市管理中加强智能化、精细化,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
15、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完善热电气联调联供机制,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能源服务需求。面对“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需主动适应,加强规划引导和制度创新,开拓进取,促进能源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发展质量的提升。第二章建设房山能源新体系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新总规赋予房山的“三区一节点”的功能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
16、常态和能源革命新趋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有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确保能源安全为核心,构建能源设施体系及运行调节机制,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以推进压减燃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重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着力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以推广现代能源新技术应用为手段,促进多种能源融合协同发展,提升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以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建设能源市场体系,提升能源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覆盖城乡、区域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二)发展原则坚持安全可靠。坚持建管并重、适度超前、提升品质,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快构建多源、多向、多点的能源设施体系,完善智能、精细、高
17、效的运行调度和应急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能源安全可靠。坚持绿色低碳。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及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以更大力度、超常规措施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压减燃煤总量,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新突破。坚持节约优先。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能源消费红线,改变粗放的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坚持智能高效。充分利用现代能源新技术,强化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探索应用能源互联网,试点打造“智能电网”、“智慧燃气“,提高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坚持改革驱动。探索电力、热力等重点领域的
18、改革,合理有序放开能源市场,逐步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多元竞争的能源市场主体,促进能源市场良性发展。强化能源市场监管服务,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坚持服务民生。围绕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等能源发展“短板”,着力提升设施保障能力和清洁用能水平,更好服务民生需求。“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要着力推动实现四个转变:更加注重从保障总量向保障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并重转变;更加注重从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供应保障向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变;更加注重从能源布局的区域内协调向区域内协调、区域外协同转变;更加注重从传统运行调控向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运行调控转
19、变。二、能源供求平衡分析(一)能源需求总量预测综合考虑“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产业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预计2020年全区能源需求总量约900960万吨标准煤。(一)主要能源品种供应潜力总体判断,“十三五”期间,能源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各能源品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受源头生产能力、调峰设施能力、极端气候、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不排除部分能源品种在部分时段、局部区域出现供应紧张的可能性。天然气消费比重增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十三五”期间,随着五大集中供热中心、燃煤锅炉和农村地区“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区年最高用气量可达到23.1亿立方米,高峰日用气量可
20、达到1056万立方米,液化气年用量可达到4.56万吨。但采暖高峰时段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必须加快储气库等调峰设施建设。电力设施稳步建设,需求侧管理仍需加强。“十三五”期间,建设南蔡房山500千伏、涿州-房山220千伏等2条外受电通道,新增受电能力380万千瓦。但在冬、夏高峰期间仍需加强需求侧管理,努力降低最大负荷需求。三、主要目标(一)总量控制目标在强化能源节约、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前提下,202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920万吨标准煤。(二)结构调整目标2017年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全面完成新城集中供热清洁能源改造,使优质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90%以上。(三)节能减排目标202()年单位地区生
21、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21%,2020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1960万吨。(四)能力保障目标电力。外受电能力增至7回,受电能力到达530万千瓦。形成220千伏分区供电,11()千伏链式供电,35千伏环式供电,10千伏互倒互带的格局,可支撑150万千瓦的最大负荷,10千伏配网户均供电能力由1.5千伏安增长至9千伏安。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为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发展提供支撑。新城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0%,户均年停电时间低于52分钟,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5%,户均年停电时间低于3小时。燃气。新建燃气管线140余公里,调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山区 十三 时期 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