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主流警匪片创作研究.docx
《新世纪以来主流警匪片创作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以来主流警匪片创作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世纪以来主流警匪片创俯开究内容提要主流警匪片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中国警察英雄形象、表现警匪冲突的类型片。它是在反特片、公安片的基础上,借鉴了香港和好莱坞警匪片的类型经验,适应中国观众需求而产生的一类票房潜力较大的类型片。主流警匪片创作的关键有七点:以类型规则处理涉案题材并融合主流价值观;重点铺排警匪斗智斗勇的情节;塑造丰满立体、有私人情感、有“弧线”的英雄形象;融合现实主义的生活质感和虚构的戏剧化叙事;杂糅善恶两面,呈现心灵煎熬,颂扬善良人性;将谍战片的戏剧性元素融入警匪片;拓展大陆之外的故事空间,拓宽题材尺度。一、主流警匪片创作的演变和制约因素(一)警匪片创作的常规警匪片是强盗片(犯罪
2、片)的派生类型,其与强盗片的主要差异在于将警察也塑造为影片的主人公,并将叙事重心向警察倾斜。根据学者郝建的界定,警匪片是将警察或执法人员、不法分子一起塑造为主人公,描写他们之间冲突的电影类型。在郝建警匪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对警匪片的概念和剧作常规也有一些论述:警匪片一般表现正与邪、光面与黑暗的斗争,往往再现了社会问题和冲突但又给予一种想象性的解决,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来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正面的叙事,维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然,也有部分警匪片的结局不是正义战胜邪恶,但这样的警匪片在我国基本不存在。警匪片的常规叙事模式,常常以塑造警察英雄和反派枭雄为基础,以表现两者斗智斗
3、勇的冲突对抗,作为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的基础。这样就为展示具有娱乐性的犯罪、侦破和暴力情节提供了故事空间,也往往能起到宣泄不良社会情绪的作用。经典警匪片的叙事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核心内容:一是表现警察智慧、英勇、正义的英雄形象。影片中的歹徒虽然强大,但是最终警察还是能凭借着强大的意志、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将其绳之以法或者直接击毙。二是表现警察与匪徒之间、正义和邪恶势力之间紧张激烈的对峙冲突和曲折起伏的较量。三是展示侦破和犯罪的过程和细节,或是暴力和动作等刺激性奇观场面,这形成了警匪片的特定吸引力。(二)主流警匪片的演变警匪片可以很好地弘扬主流价值观,颂扬正义力量、善良人性,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有效
4、承担纾解社会压力的功能:而且因其强情节、多悬念、有奇观镜头的特点,也是娱乐性强、市场好的类型。我国的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警察英雄正面形象、表现警匪冲突、结局积极向上的类型片,可以称之为主流警匪片。其中有的注重人物塑造,有的注重冲突情节,有的注重侦破过程,有的注重悬念营造,有的注重动作场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根据笔者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备受观众欢迎的“反特片”可以看作是主流警匪片的前身或替代产品,代表作有前哨冰山上的来客等。这一类型的影片往往表现国家安全机构或者国安系统的隐蔽战线和敌特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不少警
5、匪题材电影,这类电影更准确地说应当叫“公安片”。公安片主要表现公安干警侦破犯罪案件的过程,涉及刑警侦破走私、盗窃、凶杀等案件,如405谋杀案蛇案死亡追踪银蛇谋杀案等。这类公安片,既是主流警匪片的前身,也是其中一个亚类型,是一类最具大陆特色的主流警匪片。新世纪以来,市场化的主流警匪片开始缓慢生长,并在好莱坞和香港警匪片的刺激下,逐步摸到了市场的脉搏。早期的一些作品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如西风烈有“景观大于叙事”的毛病,硬汉硬汉2中也存在线索不集中、冲突不强烈、仪式功能不完备的缺憾。千钧一发神探亨特张等以人物为主的写实警匪片,以质朴真实取胜,欠缺警匪片的戏剧性冲突和情感力量。惊天大逆转非凡任务新警
6、察故事2013痞子英雄系列和反贪风暴系列属于中规中矩的警匪片,套路熟练,但亮点不多。比较特殊的是边境风云(2012),该片是一部另类的作者警匪电影,罪犯所占戏份较大,且叙事和影像充满个人化的作者风格,虽票房惨淡,但口碑不错。从毒战(2013)开始,在香港导演适应内地监管和市场需求,且大陆优秀导演涉足警匪片领域之后,主流警匪片屡有佳作问世。在北美电影市场,警匪片是占比较大的常规类型,但大陆的主流警匪片由于内容监管严格,一直鲜有佳作。香港题材警匪片虽然娱乐性较强,但港味浓厚,使大陆观众终究感受不到那种贴近生活的质感和痛感,在情感共鸣上也总有隔膜。毒战的出现是一个突破。毒战就像是一瓶“香港瓶装的大陆
7、酒”,类型规则和影像风格还是香港警匪片的感觉,但主体内容是内地元素主导的警匪故事,获得了用港片经验提升大陆主流警匪片水平的效果。该片以街头枪战、暴力、吸毒、死刑等充满刺激性的“重口味”内容,改变了大陆以往温和的警匪片面貌;以精彩的斗智斗勇情节提升了娱乐性,以展示和反思人性之恶的方式为传统上以展示正面形象为主的主流警匪片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内涵。毒战之后的烈日灼心杀破狼2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和“大人物等影片,在艺术上各有胜场,从不同侧面将国产主流警匪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主流警匪片创作的制约因素大陆主流警匪片发展滞后,经过了多年探索,才出现了较为成熟的作品。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涉案题材电影内
8、容监管较为严格。在监管规则方面,2011年6月,广电总局联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公安题材影视节目制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广发(2011)52号),规定:“所有涉及公安题材的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有利于鼓舞士气、激励公安队伍的斗志,树立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有利于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2018年3月,公安部宣传局内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安题材网络影视作品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一些公安题材影视作品由于在主题定位、题材开掘、人物塑造上把握不当,存在着违反公安工作实际、泄露公安工作秘密、过多过
9、细展现暴力血腥场面等现象,损害了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形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要重点审查作品中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表述是否准确;跟踪、窃听、网侦等公安侦查手段是否泄密;巡逻、抓捕、审讯等公安执法执勤情节是否规范;警容风纪、法言法语、警用枪支车辆使用和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场所标识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公安工作实际;是否存在渲染暴力色情、过多过细展示犯罪过程等情况,确保公安工作秘密不泄露,维护民警良好形象。”以上两个文件的核心精神有两点:一是以符合实际的方式正面表现公安干警,但不能泄密;二是不能过多展示犯罪过程、暴力色情。除了这两点核心精神之外,就编剧导演创作的常规而言,以大陆为背景
10、的警匪片创作要遵守的行规是:政治立场正确、讴歌英雄、鼓励表现集体英雄、鼓励表现刑侦和缉毒之外的缺少刺激性元素的基层干警题材、谨慎触碰反恐题材、尽量不要给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尽量不要有坏警察和有魅力的匪徒。对比政府明文规定和电影创作常识,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警匪片最吸引观众的侦破、犯罪过程、暴力动作内容、积极主动的个人英雄、强大的匪徒等内容,恰恰是主管部门监管和审查的重点。编导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遇到麻烦。严格内容管制对编剧们深入挖掘罪案题材产生了一定阻碍。在现有监管制度框架内,警匪题材中的负面内容、厉害的匪徒、坏警察等很难有足够的表现空间。这导致警匪片最重要的一条创作原则一二元对立原则由于缺乏足够
11、强大的匪徒,难以展开复杂的冲突情节,也难以衬托出警察的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因为警匪冲突难就难在表现为复杂纠葛、多个回合的对抗。而匪徒太弱小、不够彪悍凶残、缺乏对抗和反击能力,警匪冲突就不够精彩刺激。由此,不经过克服千难万险、冲破重重障碍、费尽九牛之力,当故事结尾警方获得胜利的时候,观众也很难获得酣畅淋漓的观影快感、情感的宣泄释放、意义的满足感。对比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中作为反面人物的退休警察、退伍军人强大的制造危机的能力,我国警匪片中的匪徒的能力与强大的人民警察并未形成有效的对抗。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有的主流警匪片不得不用感情冲突戏来填充没有警匪冲突戏份的银幕时间。诚然,动作情节线需要感情戏
12、来舒缓节奏,来塑造丰满立体的英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让警察职业同其家庭或情感之间的冲突喧宾夺主,侵占动作情节线的主导地位,影响动作戏塑造英雄和展开冲突的效果。这样的冲突设计会让观众以为敬业的警察总是会为了顾全大局、全力办案而罔顾亲情、爱情和家庭。这样的设计将英雄功绩的完成建立在对家人和爱人的牺牲上,不但从价值观上将个人意志和感情置于可牺牲的地位,显得违背基本人性;而且从叙事上看,也难以解决由于缺少强悍敌人而导致的冲突不精彩、悬念弱化、观众分心的问题。这有悖于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根本特性,违背了电影为观众制造英雄梦的娱乐诉求,削弱了此类英雄对观众的感召力。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家人和爱人卷入警匪
13、冲突,将办案擒匪的动作情节线和拯救家人爱人的感情线叠加在一起,这样不但从价值观上更能引发共鸣,而且从剧作技巧来看也符合主线和支线交叉并进、高潮汇合的规律。三、主流警匪片的艺术经验国产(包括合拍)的警匪片从整体上看,在市场中属于常规产品,虽有不少成功之作,但类似于湄公河行动的爆款却寥寥无几。如果再去掉香港特色浓郁的扫毒系列之类的港产合拍警匪片,那么其实适应大陆市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主流警匪片,成功案例还不太多。口碑较好的只有烈日灼心杀破狼2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和“大”人物等少数几部。但这些影片确实在监管要求和观众需求的夹缝中,为主流警匪片的创作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其艺术经验的要点有七个。
14、(一)以类型规则处理涉案题材并融合主流价值观传统主流电影的主要功能是教化观众,将主流价值观灌输给观众;而类型片则以娱乐功能为主,为观众提供情感抚慰、宣泄和替代性满足。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电影市场化、替代娱乐产品丰富化的中国,传统主流电影已经难以吸引观众。在创作原则上,以类型规则改写主流题材,融合主流价值观,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警匪片的创作上,学习勇闯夺命岛生死时速虎胆龙威变脸等好莱坞警匪类型片的经验,积极探索主流价值观和警匪片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已成为主流警匪片艺术创新的重要选择。国产主流警匪片已探索出了一些思路,比如“大”人物塑造的紧盯罪犯、不屈不挠、正气凌然的小刑警,令观众既尊敬又喜欢。而这个
15、小人物英雄警察之所以能塑造成功,离不开片中跋扈残暴、肆无忌惮的房地产商、“富二代”所制造的困难和障碍。该片在人物塑造和冲突设计上完全传承了经典警匪片的常规,但又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由一个老百姓所痛恨的房地产恶势力二代来担任背负骂名的强大反派角色,可谓是一个合格的本土化主流警匪片。(二)重点铺排警匪斗智斗勇的情节警匪片是强情节类型片,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是就是警察与匪徒的斗智斗勇衍生出的激烈冲突。早期的港产警匪片常常热衷于表现斗勇情节,如成龙、甄子丹主演的警察故事重案组导火线等多部警匪片。杀破狼2升级了早期港片中的动作戏,吴京和托尼贾扮演的警察与张晋扮演的悍匪的劲爆打斗戏,拳拳到肉、干脆利落、紧
16、张刺激、扣人心弦,令观众大呼过瘾。湄公河行动继承了这一特点,张涵予和彭于晏扮演的警察与毒贩军队的火爆枪战戏,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观众对此类影片的期待。在斗勇之外,还有斗智。随着高智商犯罪案件的增多,警匪片中的斗智情节逐步增多。警察利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洞察力、应变能力、破案经验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进行破案,也成为观众喜欢的戏份。比如盲探(2013)为观众塑造了一位在办案中丧失视力可是智力超常的警察庄土敦(刘德华饰),因公致盲的庄士敦在办案过程中善于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揣摩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比如毒战中,孙红雷扮演的张雷得知犯罪分子“昌哥”和“哈哈哥”从未见过面,于是便玩了一回角色扮演,
17、冒充买家分别与“昌哥”与“哈哈哥”见面。当“哈哈哥”拿出白粉试探他时,他便以品质不好为由吹了白粉而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吸食,与“昌哥”见面时又以一段真实吸食白粉的桥段获取了他的信任。两次冒充中,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机敏冷静。而在两次的身份转换过程中,能否瞒天过海达成目的,始终是一个悬念。当观众终于看到张雷及其同伴巧妙地瞒天过海后,才松了口气。巧设的悬念,从主创看是故意设置的斗智情节;从观众看则是代入主角之后,跟随主角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这一假扮情节的设置,既突出了缉毒擒匪任务的困难和危险,又彰显了警察英雄的勇气和机智,既是警匪冲突情节,也是人物塑造,剧作完成度非常高。精彩的斗智斗勇情节,是
18、警匪片的精华。主流警匪片在适应大陆审查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特点。警匪片创新难度大,强化匪徒,提高斗智斗勇的难度是一条出路。湄公河行动中,糯康极其残暴凶悍,派来谈判的手下也是既凶悍又狡猾,谈判中途发现了情况不对,果断开枪,以至于在枪战中警察重伤。这样的匪徒作为反派,具备给英雄制造障碍和阻力的充足条件。甚至,糯康派出娃娃兵带着炸弹,以人肉炸弹的方式爆炸袭击警察机关大楼,导致警察死伤惨重。这已经给主角英雄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令情况更加恶化的是,糯康的手下背叛,在我方围捕糯康的关键时刻,竟然玩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阴谋,为我方警察抓捕糯康陡增困难,以至于最后主角之一壮烈牺牲。正是因为塑造了强悍的
19、匪徒,才使得该片斗智斗勇的情节更加精彩刺激。随着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他们对警匪双方斗智斗勇的激烈、新奇、复杂的要求越来越高。无间道能够长期居于华语警匪片口碑第一的位置,其中由“卧底”主导的高智商警匪对抗是最大的原因。该片以卧底于黑帮的警察和卧底于警局的匪徒这二者之命运为赌注,暗战对抗情节精彩刺激。而且正反派一号人物都很有魅力,让观众有代入感,为他们的命运提心吊胆,为他们谁能胜出而揪心不已。这种一宜维持的悬念制造的紧张感和强烈的情感代入,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其实,塑造有魅力的匪徒,正是提升警匪片吸引力的另一个手段。一般的匪徒或贪婪凶残,或凶悍狡猾,但有的匪徒却盗亦有道,有情有义,且智勇水平和
20、警察旗鼓相当。这样的匪徒会让警匪斗智斗勇的情节更加有趣。暗战盗火线中的反派就是此类人物,并且一位由刘德华扮演,一位由罗伯特德尼罗扮演,充满了个性魅力。这样的匪徒,会将观众的情感从英雄警察身上争夺一部分过来,以至于最后他们的黯淡结局会令人唏嘘不已,也为警匪片增添了别样的情感和韵味。(三)塑造丰满立体、有私人情感、有“弧线”的英雄形象对主流警匪片来讲,题材和主题是确定的,情节虽有千变万化,但基本套路是固定的。在情节的吸引力之外,重点是怎样让英雄具备道义上的感召力和情感上的感染力。警察英雄,占据道义高地是必然的。赋予道义上的浩然正气,设定为正义使者,不难;难的是如何不让政治和道德理性压抑了情感和欲望
21、,让人物接地气,丰满立体。在杀破狼2中,在激烈的动作戏中间紧凑地穿插了两段亲情戏:托尼贾扮演的狱警和生病女儿的感情,任达华和吴京扮演的警察间的叔侄感情。由于该片节奏紧张、动作燃爆,其中的亲情戏一方面调节了节奏;另一方面更提升了英雄选择的难度,有效地塑造了丰满立体的英雄形象。在拆弹专家中,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因为职业的危险性而与心爱的女人分手,婚恋的困境从侧面表现了英雄的无奈;在后来遇到炸弹威胁时,他救出女友并和好;他在最后生死关头真情表白,但没想到成了最后的遗言,五百公斤炸药将英雄炸成了粉末的镜头和女友感动的镜头交叉剪辑,彰显了爱情的美好和牺牲的悲壮。三段情感戏,以支线情节的方式辅助塑造了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世纪 以来 主流 警匪片 创作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