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宁波市盛甬海洋技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05953676444)二。二三年八月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项目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项目性质公益性()经营性O用海面积2.7287公顷投资金额14596万用海期限40年预计就业人数占用岸线总长度Om邻近土地平均价格1235.5万元/公顷自然岸线-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人工岸线填海成本309万元/公顷其他岸线海域使用类型用海方式面积具体用途建设填海造地0.0825公顷道路建设填海造地2.646
2、2公顷道路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用海位置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选址位于泥螺山围区西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23)407号)。(2)用海内容拟建滨海东路长约2.9km,横断面24m。道路北起望海路,中间穿越已确权海龙路,规划海凤路,南至规划海呈路。全线含桥梁2座,同步实施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照明、绿化等。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海陆分界线从道路中间穿过,道路东侧部分涉及用海。(3)用海需求用海类型:交通运输用海(编码3)路桥用海(编码34);用海方式:填海造地(编码1)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3);用海面
3、积:2.7287公顷;用海期限:40年。2、用海必要性项目建设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镇海片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围区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本项目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是对存量围填海的有效利用、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另一方面其建设有利于落实城市规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建设,保障该区域后续各类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周边存量围填海使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用海是必要的。3、6W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项目属于杭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代码A3J)。本项目将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对于保障工业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该
4、区的主导功能,在落实围填海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符合“杭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各项海域管理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本项目建设符合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函。4、占用岸线情况项目不占用岸线。5、利益相关者协调情况本项目建设可能对泥螺山围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泥螺山围垦塘(二线)、海龙路(二线海塘一线海塘)工程、
5、*供电工程、*公司*产业集聚项目等用海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宗海界定需做好与周边相关工程的权属衔接工作,同时安排好施工时序,避免交叉施工,在划定的范围内实施,做好施工协调工作、营运期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相关安全保护措施。本项目主要建设于泥螺山围垦塘(二线)基础上,需按二线海塘报废相关要求进行建设。本项目建设单位已取得各利益相关单位及协调部门同意项目实施的意见。6、资源生态影响性及生态保护修复措施(1)生态评估项目用海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中围区对海域水动力、冲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工程主要占用原有潮间带滩涂,造成堤线附近边滩的淤积,对外围影
6、响甚微;工程占用人工岸线,工程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岸线资源,不会造成岸线侵蚀,不会影响通航安全。根据2022年实测水下地形及历史地形数据分析,由于海堤外侧属淤涨型海涂,新泓口及泥螺山工程完工后,在无新建工程影响的情况下,冲淤量小。受杭甬高速复线建设的影响,围区东堤外侧与高速间区域呈现显著的淤积态势,高速外侧海域冲淤变化较小,局部有所冲刷。工程主要造成围区内的生物掩埋,对围区外生态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运行以来海域环境和生态系统逐步稳定和平衡。工程对周边的生态保护红线没有明显影响,且没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工程所在海域符合该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的管控要求。(2)资源影响分析项目用海面积为2.7
7、287公顷,原围填海造成的滩涂资源减少2.7287公顷,本次道路建设不会再对滩涂资源造成损失。道路所在的历史围填海工程实施直接占用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栖息地,使这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直接灭亡;围填海工程范围水域内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也失去生存栖息地,导致该范围内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损失,这些影响是不可逆的。本报告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估算结果,并根据项目用海面积与泥螺山围区面积的占比,计算项目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失得到造成鱼卵、仔鱼、游泳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一次性生物损失量分别为1.74X103个、0.87X104尾、0.25kg
8、、1.44X101。CelIs、1.35X107个、0.4t2.52kg0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害总额约为15.5万元。(3)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围区内建设不会影响外侧水动力、冲淤、生态环境。施工期、运营期做好相应环保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对外侧海域水体环境和沉积物环境影响基本无影响。道路工程用海占用的历史围填海区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6.52万元/年。(4)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作为区域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围填海工程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项目生态修复措施且已纳入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本项目道路需占
9、用部分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划定的生态修复空间。经矢量叠置,本项目用海范围占用生态绿廊约594m2o另外本项目位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线向陆一侧的部分也占用生态绿廊307m2o根据该区域控规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泥螺山围区将新建海创路河、海蓝河和海凤河等生态空间,这些拟建河道面积较大,约13.19公顷,可置换围区内其他工程占用生态修复方案中拟建的生态空间,不影响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面积、质量。7、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选址于泥螺山口围区内,现状已成陆,属于历史围填海区域,非新增围填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
10、泥螺山区域围填海项目纳入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已完成的生态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作为开发利用计划中的“道路”项目。道路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开发的保障,其实施有利于加快推进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根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本项目规划的用地性质为道路,项目选址与总规相符合,与泥螺山围区处理方案开发利用计划相符合。本项目在泥螺山围垦塘(二线)基础上建设,该二线海塘已进行报废论证,海塘管理部门已同意本项目建设。项目选址与所在区域的区位、社会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宜,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宜,不
11、存在潜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因此,本项目用海选址合理。8、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本项目道路布置按照区域总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等要求确定道路性质、等级、设计速度等,之后根据道路设计规范确定道路宽度、与工业用地的连接道路,道路宽度在满足车辆、行人通行顺畅、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用海范围。本项目在围涂区内,在成陆区建设道路工程,对围涂区外海域水动力和冲淤环境无影响,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均按环保规定收集处理,不直接排海,对外侧海域生态环境无影响。项目布置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宜。总的来说,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9、项目用海方式合理性本项目在泥螺山围区的成陆区内采用填海造地的用海方
12、式建设道路,对外侧海域海洋水动力和冲淤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无的影响,整个泥螺山围区已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各项修复工程正在开展,本项目建设的道路工程符合所在区域的主导功能,有利于减小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用海方式是合理的。10、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为该区域的市政道路,以生产性交通为主,实现片区对外交通便捷,对内交通接驳转换合理。本项目定位、性质、功能、选址、布置根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确定,用海选址、布置合理,与周边已建、拟建、规划道路相衔接,呈南北向直线布置,长度无法再减小。
13、道路宽度、横断面布置等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等相关行业规范要求,根据本项目道路通行车辆性质,增加机动车道宽度,同时减小路侧带的宽度,以保证交通安全。本项目道路宽度已是规范要求的最小宽度,无法再减小。项目用海面积界定和量算科学合理,与周边已确权或规划项目范围无重叠、交叉情况,界址点量算符合海籍调查规范的要求,项目用海面积合理。因此,本项目用海面积合理。11、项目用海期限合理性本项目为镇海区泥螺山围区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属于公益事业用海,前期填海工程建设量大,建设投资大。因此,本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用海最高年限40年申请用海期限是合理的。综上。根据上述
14、各项海域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项目用海可行。目录摘要I1榻况11.1 论证工作由来11.2 论证工作等级及范围21.2.1 论证工作等级21.2.2 论证范围313论证重点3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42.1 项目所在围区现状42.2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42.2.1 项目位置与概况42.2.2 建设内容62.3 工程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92.4 施工方案92.5 项目用海需求102.6 项目用海必要性102.6.1 建设必要性IO2.6.2 用海必要性11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133.1 海洋资源概况133.1.1 岸线资源133.1.2 港口资源133.1.3 航道资源133.1.4 渔业资源133.1
15、.5 滩涂资源133.1.6 旅游资源133.2 海洋生态概况143.2.1 气候气象143.2.2 海洋水文153.2.3 地形地貌地震163.2.4 工程地质163.2.5 海洋生态164资源生态影响分析194.1 项目所在围区生态评估194.2 资源影响分析194.2.1 岸线滩涂资源损失量194.2.2 生物资源损失量204.3 生态影响分析20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225.1 开发利用现状225.1.1 社会经济概况225.1.2 海域开发利用现状225.2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225.2.1 对泥螺山围区及围区内项目的影响分析235.2.2 对新泓口围区的影响265.2.3
16、 对围区外其他项目的影响265.3 利益相关者界定265.4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265.4.1 利益相关者265.4.2 协调部门276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296.1 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296.2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296.2.1 与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296.2.2 与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符合性分析296.2.3 与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296.2.4 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符合性分析306.2.5 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符合性分析306.3
17、 与政策符合性分析316.3.1 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符合性分析316.3.2 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函符合性分析31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33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337.1.1 与区位、社会条件适宜性分析337.1.2 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适宜性分析347.1.3 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适宜性分析347.1.4 选址不存在潜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357.2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357.3 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357.4 占用岸线合理性分析367.5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67.5.1 用海界址界定和面积量算36
18、7.5.2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427.6 期限合理性分析428生态用海对策措施438.1 生态用海对策措施438.1.1 生态保护对策438.1.2 生态跟踪监测438.2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458.2.1 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458.2.2 本项目占用围区生态修复空间的置换平衡469结论471概况1.l论证工作由来(1)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位于宁波平原的东北部,杭州湾南岸出海口,距镇海区城区约68km,包括泥螺山北侧围垦(一期)工程和新泓口围垦工程两个围填海项目。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围填海总面积为1286.44公顷,围堤总长10565
19、m。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等文件,历史遗留围填海需开展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完成具体处理方案编制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办理用海手续。2018年12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组织编制的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报送至自然资源部。2022年,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新修测海岸线与原有海岸线之间区域管控要求的函(自然资办
20、函(2021)2401号)要求,结合镇海区“两线区域”中的“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情况,针对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补充介绍“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情况,并采用2022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和2021年海洋生态调查资料进行数据比对验证,组织编制了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并于2022年4月15日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根据2018年围填海现状调查结果和最新海岸线修测成果,镇海区泥螺山围区(即泥螺山北侧围垦(一期)工程围填海区,以下简称泥螺山围区)中365.6391公顷已办理用
21、海手续(海堤、公益性道路、*电厂等项目)。纳入处理方案面积404.5499公顷,包括历史围填海遗留问题中“未批己填”22.4001公顷、“两线区域”中“未批围而未填”382.1498公顷。2023年2月镇海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上报自然资源部,2023年3月6日该处理方案取得自然资源部复函。(4)论证工作由来城镇建设道路先行,为完善片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加快泥螺山围区的开发建设,宁波市中浦石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开展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于2023年5月完成立项。本项目道路规划红线被海洋功能区划海陆分界线从中间分
22、开,靠海侧部分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为涉海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使用权,同时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文件。根据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号),项目属于“十三、公路交通设施用海一一1.公路线路、桥梁、交叉工程、隧道和渡口”,可以通过用海审批的方式申请获得海域使用权。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开展该道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之后成立了项目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了踏
23、勘、调查和测量,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洋环境及其附近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布局及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等最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客观反映项目可能对海域资源、自然环境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我单位在以上基础工作上,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和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镇海区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现呈送相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并组织专家评审,为用海手续办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统称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内一线海塘所在围区为泥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泥螺山片区 配套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滨海 东路 海路 海呈路 工程 海域 使用 论证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