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docx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石景山区“十四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2021年6月目录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形势-1-(一)“十三五”发展回顾-1-(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5-(一)总体思路-5-()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6-三、重点任务-7-(一)加强科普资源网络建设-7-(二)培育科普工作专业队伍-9-(三)组织重点科普示范活动-11-(四)推动科普产业创新发展-12-(五)提高科普创作传播能力-13-四、保障措施-15-(一)完善科普工作机制-15-(二)加强科普投入水平-15-(三)推进科普协同发展-16-(四)完善监测评估机制-16-序
2、言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发展理念,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国家“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科普条例)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石景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石景山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北京市十三五
3、”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为宗旨,围绕提升科普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丰富科普活动、打造科普精品等重点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普工作位居全国前歹U,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从2015年的15.8%提高到2020年的18%,完成“十三五”设定的目标,为我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的复兴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产城发展共融的城市发挥了促进作用。1.科普资源日益丰富石景山区科技馆发挥主阵地作用。区科技馆挂牌区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为石景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重要载体。在区域发展的新背景下,围绕虚拟现实技
4、术科普体验实施改造,成立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进一步完善科技馆科普服务功能。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科普基地3家,市级科普基地10家,区级科普基地24家。各类科普场馆达到50个,成为石景山区打造“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的重要载体,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社区科普影响更加广泛。充分发挥“社区科普体验厅”作用,使科普传播融入到百姓生活当中、使科技逐步改变百姓生活。科普工作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在区内重点学校建立石景山“校园科普体验厅”。科普活动室(包括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立总数162个,使用面积9600平方米。2 .科普人才队伍专业化科普专家队伍日趋壮大。鼓励各领域、
5、行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整合高能物理研究所、北方工业大学、中关村石景山园高新技术企业专家服务于石景山区科普事业。广泛开展科普专家校园行、企业行、社区行等系列科普活动,促进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基层科普工作者能力不断提高。面向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科普基地、科普社区及中小学校科技老师开展科普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邀请科普专家解析科普工作新形势,讲解创新科普工作方法,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科技传播能力和业务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持续增长。石景山区现有科普志愿者IlOO人,年人均参与活动达50天。充分发挥科普联席会各成员单位的作用,结合自身业务领域,调动在校学生、退休职工、专兼职技术人员等有关人群
6、投身科普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特长,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科普志愿人才队伍。3 .科普活动蓬勃发展组织围绕重大科技事件的精品科普活动。石景山区以科技周、科普日、地球日、环境日、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集聚区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教育成果面向公众广泛宣传展示,充分调动百姓积极参与体验、互动,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美好生活。提升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覆盖全区。石景山区以科普益民活动为抓手,激活基层科普教育基地功能,广泛拓展宣传渠道,营造科普宣传氛围。科普联席会各成员单位每年举办科普讲座5()()余场,听众达6万人余次。打造了区域特色科普品牌。依托市级资源,石景山区创建了科学技术普及与文化艺术表演相结
7、合“科普达人秀”活动。组织“科学探秘行”系列活动,促进区内外科普资源联动发展。“石景山区科普大讲堂”面向军营、社区、学校、企业,传播前沿科技、弘扬科学精神。“欢乐科普行”紧跟社会热点,围绕百姓关心、需要的领域提供公众科普服务。4 .科技创新与科普共进鼓励科技创新机构转化科普资源。创新平台载体相对丰富多元,鼓励科技创新机构将科技成果应用、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新产品落地有效转化为科普资源。积极推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大开放的力度,举办专题科普活动,接待社会公众参观。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石景山区国家级高新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中关村石景山园专利数量年增长率在30%左右,创新成果产出快速增长。5
8、,科普传播渠道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广泛覆盖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科学主题、内容新颖生动、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参与CCTV健康之路BTV我是大医生BTV生活面对面等科普节目的录制,营造出良好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石景山科普专刊宣传水平。初步打造形成区域科普自媒体平台。在“创新石景山”微信公众号开辟新科普栏目,致力服务于科技创新、弘扬创新文化。依托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发展线上展示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科普资源服务模式。依托联席会成员单位微信平台“北京石景山”“创新石景山”“科协微科普”“石景山教育”“青春石景山”“石景山女性”“石景山普法”等广泛开展科
9、普宣传。(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石景山区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会和公众的科普需求与科普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科学普及的载体要不断满足公众需求变化。新经济、新业态、新基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积极应对解决新问题,科普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一是新时代要求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经济将为未来科普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科普产业要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二是新时期要求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管理机制,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念,制定应急科普宣传预案和工作实施方案。三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持续提升,要提升科普资源对公众的吸引力,更加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掌握
10、科学方法。四是新基建对科普内容和传播手段提出新要求。新基建推进了信息传输领域的变革,促使科普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创新,适应信息社会公众泛在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科普需求新变化。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北京市决策部署为基础,围绕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总目标,服务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和美好生活需要;以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以创新文化培育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关切为主题,以科普信息化为抓手,建立跨部门分工联动、全社会
11、共同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供良好条件。(二)基本原则协同联动,共同参与。以科普联席会为纽带,加强科技、教育、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联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共享各种资源,形成开放、共享、协同的全社会科普大格局。整体推进,融合发展。以拓展科普内涵为抓手,打通科研、创新、科普的链条,促进科普与艺术、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有机结合,推动科普宣传与城市宣传深度融合,使科普工作与石景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形象建设统筹推进、交叉共融。科学评估,创新拓展。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为重点,以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为抓手,推进科普的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传播手段、运
12、行管理的全方位创新,大幅提高科普的呈现效果、传播水平和服务质量。(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2025年,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石景山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不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初步建成适应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互联网+科普和共建共享为核心现代科普体系,科普工作支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普资源:科普投入显著提高,人均科普经费社会筹集额增长不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科普投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每万人拥有科普展厅面积实现增长,实现存量提升,石景山区科技馆观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科普人才:建立由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科技教师、志愿者组成的科普人才梯队,实现科普服务覆盖范围有效扩大,科普服
13、务能力进一步高水平提升。科普活动:培育I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普品牌活动,多个独具地方特色的科普品牌活动,石景山区科普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科普产业: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理念推广服务机制。持续提高科普产业化程度,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产业集群。科普传播:持续提高科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打造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力、高水平的原创科普作品。三、重点任务完成五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科普资源网络建设,培育科普工作人才队伍,组织重点科普示范活动,推动科普产业创新发展,提高科普创作传播能力。(一)加强科普资源网络建设十四五期间要初步建成“1+N+1”石景山区科普资源网络,打破科普资源集中布局的
14、窠臼,探索分布式新模式,即以一个石景山区科技馆作为科普核心主阵地,带动个各级科普基地,加上一个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代表的区域特色科普资源,同时完善基层节点服务能力。1.加强科普中心阵地建设发挥石景山区科技馆的科普中心阵地作用。不断加强石景山区科技馆科普展教资源的研发与创新,引入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加强科技馆对观众的吸引力。实施融合科幻、科普、创新的改造方案,为公众带来融入新思维的科普诠释和体验。全面提高科技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科技馆的科技展示交流和科普教育功能,推动优质科普活动和科普教育走进来与走出去。增加科技馆每周开放次数,广泛组织科普活动,形成全区科普阵地建设示范辐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景山区 十四 时期 科学技术 普及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