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锡业的兴衰往事.docx
《老重庆锡业的兴衰往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重庆锡业的兴衰往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老重庆锡业的兴衰往事盛行于明清锡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记载:“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联龌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文中将江南金锡与用犀角、象牙做的器具,后宫的美女,高大优良的骏马和西蜀的颜料相提并论,可见其珍贵。新唐书食货志中有“元和初,天下银冶废者四十,岁采银万二千两,铜二十六万六千斤,铁二百七万斤,锡五万斤,铅无常数”。从中可知,当时锡的产量远远低于铜、铁的产量,但高于白银产量。如果说锡在唐代主要用于铸造五铢钱或其他铜钱合金的制品,那
2、么到了宋代,锡器已经成为一种金属加工类别,街市上有专门的锡匠铺承领锡器制作。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三中写道:“向者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中瓦前皂儿水,杂货场前甘豆汤、戈家蜜枣儿染红王家胭脂铺、淮岭倾锡铺”可见制锡为器,宋代即有。及至明清,锡器制作逐步迈入鼎盛。乾隆时期,重庆城中有大小锡匠铺数十家,名日坐铺,所制锡器自产自销。此外,还有摊贩肩挑锡担走街串巷,可定制锡器也可应顾客要求上门制作,日用器、礼器、装饰器等应有尽有。由于购销两旺,重庆城中教场一带形成了一个专门售卖锡器的市场。为了打压锡匠游摊售卖,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初八,巴县正堂颁布告示:“嗣后不许私在宅站打造锡器,沿街并教场摆
3、卖。”但并未收到良好效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游街贩卖锡器的现象愈演愈烈,对锡匠铺的生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十二月初三,巴县正堂再次发布告示:“嗣后不许私在宅站打造锡器,沿街并教场摆卖。倘敢不遵,许各铺户扭赴本县,以凭重责,各宜凛遵毋违。”这才使外来锡匠游摊售卖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与城中其他行业一样,制锡业也有官府摊派的公务。锡匠或是为每年的乡试提供器具,或是为官府提供一应用度。由于摊派的公务数量庞杂,匠人们苦不堪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锡匠萧吉泰、吴耀南向县衙抱怨:“凡各衙门以及迎官考试等项,具系蚁等轮流值月当差,每失去锡件,苦难尽言,累折血本。”轮流值月由锡匠铺组建的行会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兴衰 往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