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的风格特点、成因及后世影响.docx
《苏轼词的风格特点、成因及后世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的风格特点、成因及后世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轼词的风格特点、成因及后世影响才商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风格鲜明,极具个人色彩,对后世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轼的词有壮怀激烈的,也有婉约闲适的,这种充满着矛盾与复杂的情感表达与苏轼的人生观、政治态度、个人成长经历等有很大的关系。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十分精彩,不仅经历了仕途的贬谪,也经历过流放的艰难困苦。而他的诗词就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有感而发,具有浓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基于此,文章将通过对苏轼词作风格特点的探析,了解苏轼词的风格成因以及苏轼词的后世影响。关键词:苏轼;风格;特点序百北宋时期的文学到苏轼这里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苏轼的词将
2、宋代文学推向了高峰。在这期间以北宋欧阳修为代表的文人发起了第二次古文运动后,北宋文人开始将文学创作同生活时弊结合在一起,“词”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起来。宋词介于唐诗和元曲之间,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中国文学由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工。“词”本质上是歌词,词牌名就是通过一种固定的曲调将不同的词哼唱出来的文学体裁。宋词的代表人物苏轼就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作,到今天依旧被广为传唱。学习苏轼的词,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苏轼个人的人生经历、理想抱负、思想性格等进行品读,苏轼的创作个性与其本身的个性相一致,因此,可以从剖析其所在的社会现实、个人经历、政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苏词的风格特点。1苏轼词
3、的风格特点苏轼创作的词风格多变,文笔流畅自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意境,也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婉约情调,还有“人生要得意,壮士多旷荡”的清旷豁达人生态度。他的每一首词都饱含人生哲理,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因此深入分析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能够更好地把握苏轼的思想情感,感受他坎坷复杂的一生。1.1 风格丰富多样1.1.1 豪放苏轼的词中豪放是其中主要的风格特点之一。这里的“豪”可以理解为气魄,而“放”则是恣意放纵,无拘无束的意思。苏轼的豪放词场景宏大,气势磅礴,是其远大理想抱负和进取精神的抒发。苏轼的豪放词往往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来让人感受其中的磅礴大气。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
4、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墨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苏轼为人本来
5、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也是通过宏大的长江奔流而下的壮阔场景和磅礴的气势来感慨历史的兴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下片用周瑜的事迹来作对照,感慨周瑜34岁早早地建功立业,而自己已经47岁却早已白发满头,毫无建树,被贬沦落。两种不同的人生犹如梦境,只能借酒浇愁。这首词有山、有水、有人,通过苏轼的联想让其成为豪放派的经典作品,推动了豪放词
6、的发展。1.1.2婉约苏轼的词也有婉约的风格。婉约词主要是通过抒发儿女情长和离别相思愁绪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很多婉约词往往声律优美,行文流畅清丽,能够将词的音乐学和文学性进行很好的结合。苏轼的婉约词在继承传统男女之情的基础上,内容和题材上都有所创新,例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苏轼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片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片写的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
7、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项在黄州,春夜行薪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眩,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雪。障泥未解玉聪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歆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西江月顷在黄州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婉约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上片写的是苏轼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醉酒之后的放松心态。下片则是表达了苏轼对美好景物的喜爱和怜惜。这首词作描绘了一幅极具诗情画意的人间月色美景。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出了苏轼当时的物我
8、两忘、超然物外的空灵心境,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苏轼乐观豁达、享受当下的宽阔胸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苏轼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词作,创作于熙宁八年。情感细腻,犹如夫妻之间的喃喃低语。上片诉说虽然妻子已经去世十年,很少想起,但是那份情谊始终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我满腹的凄凉如何才能向你倾诉。纵然我们再次相逢你可能也很难认出我了吧,现在的我四处奔波早已是满面尘,两鬓如霜。下片昨日我梦回故地,看见你正坐在小屋的窗边
9、梳妆打扮。你我相视默默不语,唯有泪水洒下千行。料想你年年思念我的地方,在那月明之夜,在那长满短松的山岗。这种悲苦的情绪即使现在也仍然让人闻之落泪,生出肝肠寸断之感。苏轼的婉约词是有生命的,情感真挚,富有韵味。通过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苏轼的失意、悲苦、愉悦、相思、沉郁等复杂情感通过这种含蓄婉约的风格展现出来,意境深远,独具特色。苏轼的婉约词不仅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扩充,也渗透着作者的感情色彩,有着作者这样或那样的寄意。他丰富了词的情调,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突破了千人一面的传统写作模式,不管是内容,情调、语气、句法和风格等都有所进步。他的词内容是具体生动的,作词风格犹如诗歌,感情更是真挚且富有色
10、彩,语调句法的安排,词境的构思等都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一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这首词婉约中带着沉郁,情感的渲泄象曲道小溪,迥环曲折,一旦到了汇聚点,渐次倾泻而出。写对方思念自己,也是反衬自己思念对方,假借思妇口吻表达思念。诉说的是夫妻离别,简单的时间,地点交代却透露出妻子这期间的期盼和等待,不见丈夫归来,其中的思念,凄婉溢出了词句,不禁让人叹息。“飞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妙笔生花,冬去春来又一年,犹不见还家,让久别的情味更为深长。琥珀装腰佩
11、,龙香入领巾。只应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一苏轼南歌子(同前)这首词讲述的是苏轼对于美丽女子的赞美和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女子的装饰和举止,展现了她的娇美和灵动,以及她所引发的美好景象和情感。腰间佩戴着琥珀,衣领间散发着清香。舞姿轻盈,仿佛像是前世的赵飞燕一样。她十指纤细白皙,舞姿轻盈动神情优雅甜美,不免让人痴迷。她们个个身段优美,舞姿轻盈,似春风柳絮:她们衣着亮丽,红脸细腰,好似梅花争傲雪个个都是那么的让人着迷像是百花争艳,如果能得到周郎一顾那比给颗珍珠还要高兴百倍。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动人之处,通过景物的
12、对比和对周郎的期盼,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和爱情的追求。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力和对细节的敏感,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女性的审美和追求之情。因此,苏轼的婉约词往往是含蓄的、委婉的,感情是有节制的,描写是有分寸的。1.2辞气清旷洒脱苏词的“清旷”不仅仅表现在苏轼的个性清高,自命不凡,也是苏轼对周遭景物和事件所秉持的一种内心安宁的独特意境,更是苏轼所悟儒家思想的一种随性发挥。首先从个性特征上看,苏轼的词表达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这种洒脱和不羁与苏轼的经历息息相关,苏轼一生经历了由“人生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大起大落,因此苏轼的“清旷”是他看
13、尽世间世态炎凉之后的无奈选择。这种洒脱背后隐藏着悲愤和寂寥“叫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第一句是对人生恍如梦境的感慨,第二句依旧在加深这种感慨,其中的迷茫,困惑不言而喻。“几度”二字流露出人生短暂之感,“秋凉”一则点中秋之题,二则与“人生”连用,暗喻挫折磨难,充满惋惜和悲叹。下片通过“酒贱”和“妨”字暗喻了自身被陷害,无人到访的悲惨境地。但是他又渴望着被人理解,渴望亲人的支持与慰藉,一个“凄然”可见希望之渺茫,心绪之寥落。苏轼的这类作品大多是有感于政治的黑暗和仕途不顺
14、而作,重在抒发个人的情怀。其次,从意境方面看苏轼的清旷词有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率性美感。一方面苏轼善于运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借景抒情,通过情景交融表达自身对美的追求。因此苏轼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往往角度独特,有着独特的美感皿。例如:“凉簟碧纱橱,一枕清风昼唾余。”一南乡子中用“一枕清风”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的其他词中也多次用到“清风”这种意向,例如“何如大舰日高眠,一枕清风过苕雪”一观杭州铃辖欧育刀剑战袍以及“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一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除了“清风”之外,苏轼还常用“明月”“飞雪”“高山流水”“山野荒疏”等景象来赞叹景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词 风格 特点 成因 后世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