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急诊护理学发展概述培训.ppt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急诊护理学发展概述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急诊护理学发展概述培训.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2.了解专科护士的发展;3.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4.掌握院急救的原则、运行模式与设置。,建立:随着急诊医学和危重症医学的建立与发展,急危重症护理学得到同步成长与发展。概念:以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康复,减少伤残,提高生命质量,以现代医学科学及护理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及管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起源与发展,一、国 际 1、南丁格尔时期 2、20世纪50年代 3、20世纪60年代 4、20世纪70年代,二、国内 1、20世纪70年代末期 2、20世纪80年代 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专科护士
2、,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发展状况,美国专科护士最早在美国提出并实施。1900年美国护理杂志中一篇题为“Specialties in Nursing”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专科护理的概念。从1954年开始,在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形势的驱动下,美国专科护士的培养逐渐定位于硕士以上水平的教育,并扩展到临床的许多专业,包括ICU护理、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造瘘口护理、癌症护理、临终护理、感染控制等各领域。,加拿大、英国:加拿大、英国等在60年代也开始实施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3、但与美国所不同的是专科护士的培训并非全部定位于硕士学历教育,而是根据专科特点,设置包括理论、实践、研究等方面在内的专科教育课程进行培训。日本1993年,日本护理协会成立了专科护士认定制度委员会,并开始在ICU护理、糖尿病护理、感染管理、癌症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等13个护理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香港1992年成立了13个护理专家组,开发了21个专科护理领域;1993年年底开设了专科护士的职位;1999年34个专科共有185名专科护士;2003年在抗击SARS时期,香港仅感控护士就有53人。管理架构:直属中央护理部或在部门运作经理的领导,每个医院根据需要,在不同的专科分别设1-2名,每个专科护
4、士下面有多名专责联络护士。由医院提出计划,医管局统一聘用。工作范围以本专科为主,根据转介请求,到相关专科查房、巡查指导。工资待遇同病区经理等同。,中国内地 我国内地现有的少量专科护士中,多数为大专学历,中专次之,本科最少。根据我国护士队伍学历结构的现状,如果把专科护士的学历要求定位于本科及以上,则很难同时满足“具有丰富的专科临床工作经验”的条件,而这一条件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专科护士的学历要求放宽到大专学历及以上,允许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专科护士的执业资格,同时要求34 年内完成高一级的学习,亦即获得本科、硕士学历(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结业。,急诊专科护士,国 外 美国急
5、诊专科护士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2004年有美国护士执业联盟出台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正式文件,要求急诊护士的学历必须是硕士或博士。新加坡:一开始发展即锁定在急诊专科,由新加坡大学统一培训。,国 内: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到,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病人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5年间,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主要任务,协助完善急救网络(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危重症救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急诊护理人才培训和科研,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起源与发展,1964年1月,英国医
6、生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市首次创立了以救护车为运输工具的流动监护病房。1973年,美国科学院和国家研究院开始评估、分析和总结院前急救工作,同年经美联邦政府及运输部的批准,建立了具体体现院前急救的急救医学服务体(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并于 1981年交付于各州政府管理。,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强调急诊的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主要是应对紧急医疗救治。,国外发展 法国最早,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后完善了EMSS。国内发展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救
7、护站。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并发展。,院前急救:急诊的突击队。院内急诊科诊治:急诊的桥头堡。重症监护病房(ICU):大本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主要参与人员 1.第一目击者:参与实施初步急救,并能正确呼救。2.急救医护人员:指救护车应配备的急救人员12名。3.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进一步的诊治,抢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建立急救医疗服务通讯网络 现代的急救医疗服务通讯联系,可以说是EMSS的灵魂。救护车,救护站,医院急诊科应配备无线通讯,有条件者应建立救护车派遣中心,急救呼叫专线电话。,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改善救护站条件,提高院前急救的内涵 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 医疗 服务体系 急诊 护理 发展 概述 培训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