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术 .ppt
《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术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术 .ppt(7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术,主要内容,心肺复苏概述,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及亮点,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录像,双人心肺复苏、电除颤配合演示,沙法与詹姆斯埃兰医生(James Elam)共同创造了由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徒手胸外按压组成的心肺复苏术。沙法于1957年出版了急救ABC(ABC of Resuscitation)一书,该书为在大众开展CPR普及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73年,ABC步骤急救培训法被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所采纳,并公布了CPR标准,概 述,现代心肺复苏之父彼得.沙法,
2、五十年历程,概 述,经过50年,形成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紧急救治”的生存链,因而挽救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正是这些被挽救的生命证明了CPR的重要性。2000年第一部国际CPR-ECC指南发布后,科学循证证据的评价使指南成为临床推荐方案的支撑点;随着医学证据的不断充实,指南更新也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关注点。,2005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EMS)中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平均约为6%(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
3、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据调查:仅15%30%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了目击者的CPR,概 述,2010年达拉斯共识,2010年1月31日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共同举办:2010年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暨心血管急救治疗推荐会对2005年到2010年五年间研究实践作一科学总结2010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于10月刊登于循环和复苏期刊,2010年1月31日至2月6日在美国达拉斯州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证据评估流程,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2010年指南是由29个国家的356位心肺复苏
4、专家通过现场会议、电话会议和网络会议(webinars)评价、分析、辩论和讨论研究和假说后得出的.专家们制作了包括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总结,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CPR与ECC指南变化及亮点,新增了两部份:心脏骤停后治疗培训、实施和团队,CPR目标,初级目标:尽快恢复ROSC(自主循环)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终极目标:提高出院存活率,CPR新亮点,将“A-B-C”改变为“C-A-B”,生存链延长至五个环节,简化基本生命支持流程,高级生命支持强调综合救治,复苏后仍要积极的救治,生存链延长至五个环节,“四早生存链”,早识别、呼救,早徒手CPR,早电除颤,早A
5、CLS,2010年的五个链环,早识别与激活EMSS,早实施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新增加了心脏骤停后的综合处理组成五环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环节,则目睹的院外室颤(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可达约50%,基本生命支持(BLS)CPR 2010年 国际新指南,美国911中心已作出指示,要求全美紧急救护员(EMT)和急救医疗助理(Paramedic)按照新指南技术要求进行工作,2005年,2010年,将“A-B-C”改变为“C-A-B”,2010 CPR和ECC指南的最新进展是对成人和儿科患者(除新生儿外)基础生命支持(BLS)的顺序从将“A-B-C”(开放
6、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改变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医务人员根据CA的最可能的原因而改变急救程序是合理的新生儿仍推荐传统CPR,即A-B-C(心脏病因导致的CA除外),原因一,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患者存活率最高的是那些有目击的初始心律是VF(室颤)或无脉性VT(持续性室速)CA患者。CPR关键是初始的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原因二,在A-B-C顺序中,由于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设备过程中,会延迟胸外按压改为C-A-B顺序,对那些不能或不愿实施人工呼吸的施救者,至少能完成胸外按压,0,20,40,80,100,Survival Rate(percent),
7、5,10,15,20,25,每延迟1 分钟 存活率降低10%,Time(minutes),突发心跳骤停关键的最初几分钟,简化基本生命支持流程,达拉斯CPR流程,简化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基础生命支持(BLS),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基础生命支持(BLS),BLS是挽救CA患者生命的基础成人BLS包括快速识别突发的CA激活急救反应系统早期高质量CPR尽早电除颤,一、早期识别并启动EMSS,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识别并启动急救系统EMS(立即),2010年: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还应同时获得两点信息: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
8、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根本不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即仅有濒死喘息),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如果医务人员在10秒内没有触及脉搏,施救者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因溺水等原因导致窒息性骤停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并进行人工呼吸,在5个周期(大约两分钟)后再启动急救系统,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再重要。如患者突然倒地,无意识、呼吸或呼吸异常,施救者不查脉搏,(非医务人员可以不查)而必须假定是CA触摸颈动脉搏动(10秒内)食指与中指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在喉节),再旁开23cm的软组织深处 单侧触摸、力度适中。若确定无脉搏,立即胸外按压,二、C 胸外心
9、脏按压,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要做到在复苏过程中始终将注意力放在速率、幅度和胸廓回弹这三项特征上,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2010年指南要求事项(1)按压速率至少每分钟100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次(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5)避免过度通气,关于按压频率,虽然施救者常用推荐的按压频率,但按压中断常常发生,结果导致实际按压次数减少实践表明每分钟按压次数是自主循环恢复、神经完好的决定因素由于增加胸部按压频率可提高生存率,因此推荐胸部按压至少100次/分,要极少中断,按压时胸壁回弹,在分
10、析CPR不成功时,除胸外按压深度不到5cm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能完全使胸壁回弹,这种现象很普遍,评价按压效果,按压有效指标扪及大动脉搏动,血压维持在8.0kpa(60mmHg)以上,皮肤颜色转红,瞳孔变小,眼睫毛反射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按压无效指标心脏按压时摸不到大动脉搏动,已出现的指标又消失,瞳孔始终散大或进行性散大,三、A 开放气道,取消:一看、二听、三感觉,舌根后坠,推颌法,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推下颌尖抬下颌角,口咽管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适应证:只能用于昏迷病人禁忌证:清醒病人;口腔及上、下的创伤、咽部气道的占位性病变或异物梗阻主要作用:口咽通气管常为中空扁圆形,可将下坠而贴于咽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术 急救 技能 复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