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的合理选用.ppt
《感冒药的合理选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冒药的合理选用.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冒药的合理选用,感冒的症状,鼻塞、流清鼻涕、喷嚏;眼睛发红、流泪;发热、头痛;咽喉痛、声音嘶哑;咳嗽或夜间干咳;肌肉酸痛、持续乏力。不同患者其症状有所偏重,前两项属于粘膜炎症状,可合称为卡他症状,是感冒诸症状中最常见的。,感冒的病因,病因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的急性感染。超过200种病毒可侵犯鼻咽部而引起感冒,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主,常见的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等,它们都是RNA病毒。,发病原理与过程,病毒侵入人的鼻腔或咽喉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和扩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细胞损伤,造成局部病变或病毒血症。接触感冒患者,抵抗力低下时,如受寒、过度疲劳、精神紧
2、张等,就容易感冒。患过感冒后,会对该种感冒病毒产生免疫力,但免疫时间不长,易再犯。由于小儿对大多数病毒都没有免疫力,故有的小儿1年会感冒许多次。感冒常为良性和自限性。若1-2周内症状尚未消失,甚至加剧,即提示鼻窦、耳、气管、支气管或肺已继发细菌感染。潜伏期 14天,最初3天,患者具传染性,需采取隔离。,易混淆的疾病,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干咳、咽痛较轻,但头痛、关节疼痛、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呈暴发流行。化脓性扁桃体炎 发热较高,咽痛明显,扁桃体红肿、化脓。流行性腮腺炎 开始症状象普通感冒,继而腮腺肿痛,高热不退。流行性脑膜炎 冬春季发病,传染
3、性强,早期表现为鼻塞、流涕、全身酸痛,以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颈部抵抗、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如链球菌咽峡炎、化脓性鼻旁窦炎、细菌性肺炎)这些细菌性感染一般起病急,发热热度高,分泌物常呈脓性,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好。,以下患者劝请就医,新生儿(2月龄以下)出现感冒症状。儿童、老人、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者患严重的感冒。高热(385-40)。伴颈部发硬、严重头痛、呕吐、嗜睡、意识模糊、皮疹、腹痛、腹泻、不能进食等较严重的症状。严重的感冒症状已持续2天以上没有减轻的迹象。伴严重的咳痰(疑似支气管炎)。发热持续超过34天,休息时气短或胸痛(疑似肺炎)。只从一个鼻孔流
4、出分泌物,或鼻腔分泌物粘糊、呈黄绿色或有异味(疑似鼻窦炎)。患者伴有面部疼痛或耳朵疼痛(疑似中耳炎)。患有其它疾病而又患感冒。,感冒药选用总的原则,掌握药物的不适应证比其适应证更重要。顾客只有单一症状的,就选择单一药物,不选复方药。顾客有多种感冒症状,应对症选择有针对性配方的复方药。感冒是由RNA病毒感染引起的,除非已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宜应用抗生素。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可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但不能清除病毒。要选用抗RNA病毒药,不要选抗DNA病毒药。对特殊人群,选药应特别注意。,解热镇痛药选用原则,小儿、老年人、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低下者,需退热、镇痛时,不应选用阿司匹林或含水杨酸盐制剂。上
5、述人士应用阿司匹林,易引发瑞氏综合征。体温升高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它使身体成为一个不利于病毒或细菌生存的宿主。低热时(37.438.4)不予退热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快地消除感染。儿童退热应以舒适为目的。宜单选一种而不要合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解热镇痛药。不要长期应用解热镇痛药,疗效不显著者宜就医检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本品是复方感冒药中应用最多的成分。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疼痛、头痛、四肢酸痛等。用于镇痛和退热时与阿斯匹林疗效相同,但胃对其耐受良好,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授乳妇女应用正常剂量,对婴儿无危险。与右美沙芬合用,可提高解热镇痛疗效3035%。,对乙酰氨基酚注意事项
6、,若患者嗜酒,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或在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或苯妥英、异烟阱、氯霉素、口服避孕药等,不推荐使用本品。本品能通过胎盘,孕妇慎用或禁用。应于高热时(38.540.0)或痛时给药,再次用药须隔46小时。过量应用可出现大汗淋漓、虚脱以及肝、肾功能损害。成人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宜超过10天。12岁以下小儿每24小时不超过5次量,疗程不超过天。用药期间多喝开水,不要饮含酒精的饮料。应用感冒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信其成分中不含本品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常用量下,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或反应轻微。如出现皮疹、发热、咽痛、呼吸困难、眼睛变黄,应即就医。,布洛芬,本品解热作用与阿斯匹林相当,镇
7、痛作用较阿斯匹林强,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反应弱于阿斯匹林,肝脏毒性弱于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小儿解热,疗效确实而安全。,布洛芬注意事项,本品能使哮喘患者支气管收缩,能使各种降压药降压作用减低,抑制苯妥因的降解,因此哮喘、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注意。若出现胃部不适,可与食物、牛奶同服。用药期间多喝开水,不要饮含酒精的饮料。从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活动时应慎用(本品可致头昏或嗜睡)。服药期间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本品可增加光敏性)。,双氯芬酸与阿斯匹林,双氯芬酸 镇痛、消炎、退热作用较阿斯匹林强2550倍。不良反应发生率估计为30%,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失眠、嗜睡、激动,呕血、转氨酶升高。本品是
8、感冒通的主要成分,有人统计了653例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由感冒通所致的血尿有485例,占74%。儿童居多。儿童器官发育未成熟,不宜应用。肾功能损害、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妊娠头3个月禁用。阿斯匹林本品在复方感冒药中用得很少,可致胃肠隐性或急性出血。妊娠期妇女使用会发生早期流产,分娩期使用使产程延长。,抗组胺药,本类药物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减少流涕、流泪,但不能解决鼻充血(鼻塞)。大多数抗组胺药有不同程度抗M胆碱作用,局麻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有止咳作用,对哮喘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抑制,由轻度困倦至沉睡不一。对于从事思维机敏和运动协调的患者应禁用。小儿对抗组
9、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可预测,6岁以下儿童应严密观察下使用。本类药物因M受体阻断,可视力模糊、尿潴留、心动过速、便秘、口鼻干燥、痰稠,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本类药分为镇静性和非镇静性两类:前者服后可致嗜睡,不利于患者集中注意力,但利于患者休息,恢复体力。,氯丙那敏(扑尔敏),本品是最强的抗组胺药之一,抗组胺作用超过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中枢抑制作用较二者弱,抗感冒药复方制剂中应用很多,与伪麻黄碱联用比单用伪麻黄碱更有效缓解鼻粘膜充血。本品同样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M胆碱受体的不良反应,但比其它第一代抗组胺药轻,儿童和老年人也较多应用。服药期间不要驾车、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不要饮酒。
10、服药期间就医,尤其要做皮试者,须告知医生。从平躺或坐位站起应缓慢,以防出现头晕。可引起嗜睡、头昏、头痛、食欲降低、胃部不适、视力改变、口鼻干燥。,苯海拉明本品只有用到巳有明显镇静作用时才有镇咳效果,镇静作用明显。妊娠早期服用有使胎儿腭裂发生率增多的可能,孕妇禁用。哺乳妇女、新生儿、早产儿也禁用。特非那丁本品很少有中枢抑制作用,嗜睡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口服吸收快,作用持久,达12小时,无困倦感。吡咯吡胺能迅速控制感冒的过敏症状,如喷嚏、流涕等,无思睡作用。,鼻减充血剂,鼻减充血剂使鼻粘膜中舒张的血管收缩,解除感冒时的鼻塞症状,有助于咽鼓管与鼻窦的畅通。局部喷雾鼻减充血剂,症状缓解作用最大,不良反
11、应比口服小,但能引起反跳性充血。局部应用以35天为限。口服时少有发生反跳性充血,需长期治疗时以口服为宜。由于鼻血管对肾上腺素能药物敏感性不比其它血管更高,故口服量大到足以使鼻充血减轻时,其它血管床也会收缩,易感者可能发生明显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甲状腺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皆需慎用。,伪麻黄碱,本品是麻黄碱的立体异构体,性质与麻黄碱相似,但对哮喘无效。不良反应与麻黄碱相似,中枢神经刺激及血压暂时升高者发生较少,程度也较轻。新康泰克以伪麻黄碱替代了康泰克中的苯丙醇胺(PPA、去甲麻黄碱)。怀孕或哺乳,患干燥性鼻炎、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癲痫,或在用茶碱、尿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冒药 合理 选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