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ppt
《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ppt(10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血管壁的解剖结构 1.内膜层内皮细胞、内皮下层、内弹力层 2.平滑肌(动脉为主)3.外膜(营养血管、神经末梢),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内膜层:内皮细胞层:组成:单层内皮细胞特点:1.此层最薄2.覆盖血管壁内层,纵向排列,与血流平行3.细胞间隙小,受刺激后间隙增大胶原暴露4.静脉内皮细胞表面有绒毛有利于氧气吸收,内皮细胞机能:内皮细胞表面呈强大负电荷,与血液负电荷相同,二者相互排斥内皮细胞受损带正电荷的胶原暴露与血小板的负电荷相吸附血栓,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内皮细胞机能:正常内皮细胞含有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花生四烯酸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微血
2、管的机能解剖内皮细胞机能:内皮细胞合成、释放ADP酶ADP分解抑制血小板凝集,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内皮细胞机能:内皮细胞储存抗凝血酶第因子(体内主要抗凝因子),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内皮细胞机能:内皮细胞能摄取分解血管收缩物质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微血管的机能解剖内皮细胞机能:内皮细胞含血管舒张因子,血管壁的解剖结构内皮下层紧贴内皮细胞层,纤维蛋白具有强大正电荷强的血栓形成作用,血管壁的解剖结构内弹力层:位置:在内层与中层之间组成:薄层弹力纤维形成的膜特点:环形,膜上有小孔作用:维持血管弹性,血管壁的解剖结构中膜层:组成:由2040层平滑肌纤维组成特点:其收缩与松弛受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作用:调节血管口径的
3、大小,血管壁的解剖结构外膜层:组成:结缔组织,含有营养血管与丰富的 神经纤维,以供应肌层为主主要功能:维持血管弹性。,重要原则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其抗凝功能避免过多的剥离血管外膜,显微镜下操作的特点,景深小,易出现模糊动作范围小,不断调整位置除学者需一定时间的手与眼肌训练,镜下操作训练,肘、腕与手的位置手的训练:器械握持与操作操作训练:血管游离、断端处理、缝合眼肌的调节与训练,显微镜的一般特点,光亮度好,视野大景深好,清晰度强操作距离适中,易于调节放大6-25倍(8-10倍比较常用)操作距离:20-30cm,显微外科器械,血管夹血管靠拢器显微镊子显微剪刀显微持针器血管扩张器平针头
4、,显微外科器械,要求体积小、纤细、轻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清洗去磁,缝针与缝线,血管口径不同,缝线不同3mm 以上用7-0缝线 1-3mm用9-0缝线1mm左右血管用11-0缝线,显微外科缝合技术,一般原则解剖要清楚:血管游离长度适中,分支结扎血管应在正常部位吻合选择口径相当、相似的血管吻合,显微外科缝合技术,一般原则适当的血管张力操作要稳、准、轻、巧适当的边距与针距适当的外膜处理,显微外科缝合技术,一般原则进针、出针与打结要准确、适当保持适当的内膜外翻保持血管分离、缝合过程中的湿润防止血管的扭曲、受压,血管吻合训练,常见的血管吻合方式端端吻合端侧吻合盘侧吻合侧侧吻合镶嵌吻合,血管吻合过程,以
5、端端法为例分离血管放置血管夹断端与外膜的处理断端冲洗缝合血管,血管吻合的方法,平行二定点法缝合针数:4、6、8、10、12 4 7 3 6 5 8,12,三定点法,操作特点:避免缝合对侧血管旋转少距离难掌握 1 2 3,等距四定点法,与平行二定点法相似 3 4 5 1 2 7 8 6,连续缠绕缝合法,适用于大血管漏血少血管缝合后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不适合于小血管,口径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小血管剪成斜面鱼口状,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危象的处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范存义,血管危象的原因 1.血循环量不足 2.血肿压迫 3.位置异常 4.机械刺激 5.疼痛、寒冷刺激 6.药物刺激 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游离组
6、织移植的成功率我院显微外科平均为93血管危象原因:大部分为血栓有关文献报导,达8595,有14.725发生血管危象,80为血管栓塞如何防止血栓形成,这是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之一,血栓形成的条件 1.血管壁结构的改变 2.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3.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凝固性的改变血小板与胶元、纤维与缝线等成分接触释放反应ADP、5-HE与组胺促进血小板凝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Poiseulle公式 F=r4(P1-P2)/l1.F与血管半径4次方成正比2.F与吻合口压力差成正比3.F与血管长度成反比,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对策1.使用口径大的血管2.避免使用高压返流的受区血管3.减少的长度4.避免
7、血管的扭曲、压迫,血 管 危 象 的 预 防,血管痉挛的预防1.良好的麻醉2.补足血容量3.恒定的室温(25)4.减少对血管的刺激5.避免缩血管药物应用6.彻底清创冲洗炎性渗出物7.保持血管操作时的湿润,抗凝药物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等,抗凝药物作用机理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20000-40000 作用:1.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三因子2.增加红细胞与白细胞的负电荷,抑制红细胞之间、红细胞与血管壁的黏附与纤维蛋白结合3.一定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抗凝药物作用机理,低分子右旋糖酐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5.减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6.降低周
8、围循环阻力,改善微循环,抗凝药物作用机理,低分子右旋糖酐作用特点: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用法:低右500ml+丹参8ml,静滴,2次/日,6-7天停药,儿童减量,抗凝药物作用机理肝素:强力的抗凝剂1.为内皮细胞提供负电荷基质2.为AT-提供活化复合物3.为内皮细胞的修复提供必要的的条件4.阻断血管痉挛的物质,显微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肝素成分:是一种异原性粘液多糖作用:抑制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作用特点:抗凝迅速,维持时间短,无积蓄作用剂量:1mgkg,成人每日在200mg以内,肌肉注射一次50mg,每46小时一次 50mg或100mg放入5葡萄糖溶液中稀释点滴,每分钟控制在1530滴之间,显微
9、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阿斯匹林作用:1.抑制二磷酸腺苷所引起的胶元和凝血酶的聚集 2.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血小板内抗肝素因子(血小板第四因子)释出,改善微循环 3.同时有退热与止痛作用用法:肠溶型,成人每日150mg,分三次口服,显微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阿斯匹林作用机制:用法:肠溶型,成人每日150mg,分三次口服,显微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潘生丁机理:1.抑制二磷酸腺苷2.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因子的释放3.扩张血管,能使平滑肌松驰4.潘生丁与阿斯匹林合用,有增强抗凝作用用法:每日34次,每次25mg,口服,显微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复方丹参:扩血管药物应用:210ml,放在低分子右旋糖酐中
10、作静脉点滴,血管危象的治疗,术后血管危象常见原因最早表现为血管痉挛1.室温过低2.血容量不足3.手术创伤4.麻醉不满意5血管吻合口质量欠佳6血管游离时损伤或血管变异有关,常用解除血管痉挛的方法1.减少对血管的刺激2.提高室温3.检查有无尿潴留3.局部用温盐水纱布包裹4.输血补充血容量5.血管表面点滴2利多卡因或6.25硫酸镁6.节段性液压扩张,常用解除血管痉挛的方法以上方法应用后多数血管痉挛可以解除顽固性痉挛:1.检查血管吻合口有无狭窄2.缝合的张力是否过大3.血管有没有受压,血管早期栓塞的处理征象:反复采用解除血管痉挛的措施后,移植组织血循环暂时好转,又突然苍白有初步血栓形成的可能处理:早期
11、一般在吻合处发生,一经证实,则需取出栓子或切除有血栓的一段血管,再重新吻合,血管危象的分类,血管危象可分为静脉回流受阻及动脉供血不足,动脉供血不足(痉挛),时间:术后1-3天处理:1.提高室温 2.止痛 3.肌注罂素碱60mg 2030分钟缓解,若无效,应怀疑为栓塞,手术探查:血管表面应用罂素碱 顽固性痉挛:外膜剥离、对抗牵引或液压扩张,供血不足(血栓),原因:1.血管清创不彻底 2.血管吻合质量差 3.血管张力大 4.血肿压迫 5.局部感染 6.持续性痉挛,动脉供血不足(血栓),探查1.良好麻醉2.拆除缝线,检查吻合口3.栓塞段血管作外膜剥离,上下3mm,清创血管4.取出栓子,冲洗血管腔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显微 外科 基本理论 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