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的管理.ppt
《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的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的管理.ppt(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管理,概念,机械通气是一种利用机械装置进行人工呼吸气体的方法,这种装置被称为呼吸机或通气机。应用机械通气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减轻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潴留,所以机械通气的主要适应症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一、机械通气的目的二、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及适应症三、无创通气四、有创通气的基本模式:A/C、BIPAP、SIMV、PSV五、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六、人工气道的护理及管理七、常见报警的处理八、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九、呼吸机的撤离,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生理目的 临床目的,生理目的,1.支持或维护肺部的气体交换:维持正常肺泡通气,使PaCO和pH 保持
2、在正常范围。*例外:如降低颅内压可进行过度通气疗法。*急性或慢性呼衰时,可允许 PaCO升高(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维持正常动脉血氧合,使 PaO、SaO和 CaO保持在能接受的范围,SaO 90%,PaO 60 mm Hg。2.增加肺容量:在吸气末使肺部扩张:每次呼吸后使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以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并改善氧合和肺部顺应性。增加功能残气量(FRC):ARDS 时使用 PEEP 维持和达到 FRC 的增加。3.减少呼吸功: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增加时,机械通气可减轻呼吸功和呼吸肌群的负荷。,临床目的,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改善肺泡通气使PaCO2和pH得以改善,通常应使Pa
3、CO2和pH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者(如COPD)达到缓解期水平即可。2.纠正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SaO290%为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基本目标。3.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出现,呼吸功耗显著增加,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疲劳。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肌做功,达到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临床目的,4.防止肺不张:对于可能出现肺膨胀不全的患者(如术后胸腹活动受限、神经肌肉疾病等),机械通气可通气增加肺容积而预防和治疗肺不张。5.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保驾:接受手术或某些特殊操作者。6.稳定胸壁:某些特殊情况(肺叶切
4、除、连枷胸等),由于胸壁完整性受到破坏,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此时机械通气可通过机械性的扩张作用使胸壁稳定,并保证充分的通气。,二、机械通气应用指征,机械通气的适应症,1.神经肌肉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和骨骼 肌肉疾病2.肺胸疾病:肺炎、ARDS、哮喘、肺栓塞、肺纤维化、连枷胸、限制性肺疾病3.心脏疾病:心源性肺水肿、心跳呼吸骤停4.过度通气疗法:脑水肿5.手术中或手术前后:手术时全身麻醉、术后的气道管理 和呼吸支持,所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疾病,应用指征,1、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实施机械通气。E级 在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时,就应考虑机械通气。如果实施机械通气过晚,患者会因严重低
5、氧和CO2潴留而出现多脏器受损,机械通气的疗效显著降低。因此,机械通气宜早实施。呼吸功能障碍伴以下情况应实施机械通气:1、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2、意识障碍;3、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4、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机械通气禁忌症,2、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E级相对禁忌症: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疱和肺囊肿;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严重肺出血;气管-食管瘘。应在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尽快
6、行胸腔闭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等)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以避免患者因为严重CO2潴留和低氧血症而死亡。因此,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3、在应用机械通气之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效果、预后和撤机的可能性。E级 对于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不可治疗或终末期患者(如晚期肿瘤,严重多脏器衰竭等),即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其预后也很差,加之机械通气本身具有相当的副作用和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故在决定给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前应慎重考虑。,三、无创通气,无创通气,4、具有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并且无使用NPPV 的禁忌症均可试用NPPV。E级 5、NPPV可作为急性加重期COPD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
7、者的一线治疗手段。A级 6、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患者可首先试用NPPV。B级 7、应用NPPV12小时病情不能改善应转为有创通气。E级。,无创通气参数设置(BiPAP),四、MV基本模式,机械通气模式分类,根据吸气向呼气的切换方式不同可分为“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1、定容型通气:呼吸机以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即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量后停止送气,依靠肺、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优点:能够保证潮气量的恒定,从而保障分钟通气量。缺点:人-机的不协调增加镇静剂和肌松剂的需要,并消耗很高的吸气功,从而诱发呼吸肌疲劳和呼吸困难;当肺顺应性较差或气道阻力增加时,产生过高的气道压,易致呼吸机相关性
8、肺损伤(VILI)。,机械通气模式分类,2、定压型通气:以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当吸气达预设压力水平时,吸气停止,转换为呼气,故定压性通气时,气道压力是设定的独立参数,而通气容量(和流速)是从属变化的,与呼吸系统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相关。优点:PPV时潮气量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变;气道压力一般不会超过预置水平,利于限制过高的肺泡压和预防VILI;易于人-机同步,减少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易保留自主呼吸;流速多为减速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利于肺内气体交换。缺点:当肺顺应性较差或气道阻力增加时,不能保证容量,肺通气不足。目前,压控较容控更加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分类,根据开始吸气的机制分为控制通气和
9、辅助通气1、控制通气(Controlled Ventilation,CV):呼吸机完全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控制,呼吸机提供全部的呼吸功。CV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或伴呼吸暂停的病人,如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药物过量等情况。如潮气量、呼吸频率等参数设置不当,可造成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可能将导致低心排、低血压、分泌物廓清障碍等;长时间应用CV将导致呼吸肌萎缩或呼吸机依赖。应用CV时应明确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对于一般的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就尽可能采用“部分通气支持”,而不是CV。,机械通气模式分类,2、辅
10、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AV):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触发或开启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气,当存在自主呼吸时,气道内轻微的压力降低或少量气流触发呼吸机,按预设的潮气量(定容)或吸气压力(定压)将气体输送给病人,呼吸功由病人和呼吸机共同完成。AV适用于呼吸中枢驱动稳定的病人,病人的自主呼吸易与呼吸机同步,通气时可减少或避免应用镇静剂,保留自主呼吸可避免呼吸肌萎缩,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撤机过程。,常用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是辅助通气(AV)和控制通气(CV)两种通气模式的结合:当病人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或无力使气道压力降低或产生少量气流
11、触发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即以预置的潮气量及通气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CV;当病人的吸气用力可触发呼吸机时,通气以高于预置频率的任何频率进行,即AV,结果,触发时为辅助通气,无触发时为控制通气。特点:A-C为ICU病人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可提供与自主呼吸基本同步的通气,但当病人不能触发呼吸机时,CV可确保最小的指令分钟通气量,以保证自主呼吸不稳定病人的通气安全。,参数设置容量切换A-C(V-AC):触发敏感度、潮气量、通气频率、吸气流速/流速波形压力切换A-C(P-AC):触发敏感度、压力水平、吸气时间、通气频率,常用模式,2、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
12、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指自主呼吸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高压力水平(Phigh)和低压力水平(Plow)之间定时切换,且其高压时间、低压时间、高压水平、低压水平各自独立可调,利用从Phigh切换至 Plow时功能残气量(FRC)的减少,增加呼出气量,改善肺泡通气。特点:BIPAP通气时气道压力周期性地在高压水平和低压水平之间转换,每个压力水平,双向压力的时间比均独立可调,若Phigh 比Plow时间不同,可变化为反比BIPAP或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BIPAP通气时病人的自主呼吸少受干扰和抑制,尤其两个压力时相,持续时间较长时,应
13、用BIPAP比CPAP对增加病人的氧合具有更明显的作用;BIPAP通气时可有控制通气向自主呼吸过度,不用变更通气模式直至脱机,这是现代通气治疗的理念(万能模式)。,参数设置:高压水平(Phigh)、低压水平(Plow)即PEEP、高压时间(Tinsp)、呼吸频率、触发敏感度,常用模式,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是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相结合的呼吸模式,在触发窗内患者可触发和自主呼吸同步的指令正压通气,在两次指令通气周期之间允许病人自主呼吸,指令呼吸可以以预设容量(容量
14、控制SIMV)或预设压力(压力控制SIMV)的形式来进行。特点:通过设定IMV的频率和潮气量确保最低分钟量;SIMV能与患者的自主呼吸相配合,减少患者与呼吸机的拮抗,减少正压通气的血流动力学负效应,并防止潜在的并发症,如气压伤等;通过改变预设的IMV的频率改变呼吸支持的水平,即从完全支持到部分支持,可用于长期带机的患者的撤机;由于患者能应用较多的呼吸肌群,故可减轻呼吸肌萎缩;不适当的参数设置(如低流速)增加呼吸功,导致呼吸肌过度疲劳或过度通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COPD者出现动态过度肺膨张。,潮气量、流速/吸气时间、控制频率、触发敏感度,当压力控制SIMV时需设置压力水平,常用模式,4、压力支持
15、通气(PSV):属于部分通气支持模式,是病人触发、压力目标、流量切换的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即病人触发通气并控制呼吸频率及潮气量,当气道压力达预设的压力支持水平时,且吸气流速降低至低于阈值水平时,由吸气相切换到呼气相。特点:设定水平适当,则少有人-机对抗,可有效地减轻呼吸功,增加病人吸气努力的有效性,这种以恒定压力与流速波形的通气辅助,在病人的需要和呼吸机送气完全协调方面并不是理想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包括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一些研究认为5-8cmH2O的PSV可克服气管内导管和呼吸机回路的阻力,故PSV可应用于撤机过程;PSV的潮气量是由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和阻力决定,当呼吸系统的力学改变时会引
16、起潮气量的改变应及时调整支持水平,故对严重而不稳定的呼吸衰竭病人或有支气管痉挛及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应用时格外小心,雾化吸入治疗时可导致通气不足;如回路有大量气体泄露,可引起持续吸气压力辅助,呼吸机就不能切换到呼气相;呼吸中枢驱动功能障碍的病人也可导致每分通气量的变化,甚至呼吸暂停而窒息,因此,需设置背景通气。,五、MV参数设置,参数设置,1、潮气量(VT):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目前主张小潮气量通气。肺无病变:神经肌肉导致呼衰 f1618次分 VT1012ml/kg(体表)COPD 气体分布不均,生理死腔增加 f慢,吸呼比时间长,流速下降 VT810 ml/kg,1:22.5,改
17、善VQ限制性 间质性病变 容积小 VT 小78 ml/kg,f快,1824次分,参数设置,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RR 设置,接近生理呼吸频率,即 10 20 次/分。*呼吸机的运行过程中,应根据 PaCO和 pH 以及自主呼吸的情况,随时调整呼吸频率。通气治疗初需完全通气支持。按潮气量大小来决定 RR*每分钟通气量 呼吸频率 X 潮气量,参数设置,*COPD 患者,使用较慢的 R R,由于 R R 降低,可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呼出气体。这样气体陷闭会减少。*肺顺应性较差(ARDS)的患者可使用较快的频率,及较小的潮气量以防止因为气道压增加而产生的气压伤,参数设置,
18、3、吸入氧浓度(FiO)机械通气初,吸入氧浓度设定在较高的水平,FiO调至 0.7 1.0,保证组织适当的氧合。*测第一次血气后,FiO逐渐降低,使PaO维持可接受的水平,即PaO 60 mm Hg。PaO60 mm Hg时,SaO2可达到 90以上,同时 FiO0.5 时,氧中毒的可能性较小*如FiO在 0.6 以上才能维持一定的SaO2,应考虑使用 PEEP。*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能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作为调节依据。,参数设置,3、流速调节 常用的流速:40-60L/min之间,流速波形在临床常用恒流(方波)或减速波或方波。,参数设置,吸气时间/I:E设置:I:E的选择是基于患者的血流动
19、力学、氧合状态及自主呼吸水平,适当的设置能保持良好的人-机同步性,根据血流动力学、氧合、自主呼吸选择吸气时间或吸呼比,自主呼吸患者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控制通气患者,为抬高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可适当延长吸气时间及吸呼比,但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监测PEEPI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参数设置,触发灵敏度调节:压力触发:-0.5-1.5cmH2O;流速触发常为2-5L/min合适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将明显使患者更舒适,促进人机协调;一些研究表明流速触发较压力触发能明显减低患者呼吸功;若触发敏感度过高,会引起与病人用力无关的自动触发,若设置触发敏感度过低,将显著增加病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通气 人工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