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测.ppt.ppt
《梅毒检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毒检测.ppt.ppt(8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及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简介,背景介绍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技术进展梅毒实验室检测策略探讨梅毒检测技术规范(上报稿)简介,主要内容,背景介绍,(一期和二期梅毒更加真实反映梅毒疫情趋势),全国梅毒流行状况,5,MSM人群梅毒和HIV感染率,卫生部于2010年6月3日下发了关于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卫生部2011年2月12日下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到国务院即将下发的中国预防控制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21011-2015年),6,卫生部下发相关政策/规划文件,主要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开展综合防治,阻断
2、梅毒传播提高监测检测质量,开展主动检测,促进梅毒早期发现提供规范化梅毒医疗服务预防和控制先天梅毒加强国际合作和应用性研究 围绕规划防控策略,提出相应的工作设想,7,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意义,临床服务 筛查、确定现症梅毒患者;判断疗效。梅毒筛查筛查梅毒感染者,尽早发现梅毒患者(保证安全用血 预防经血传播病原体和抗体)流行病学监测掌握梅毒流行趋势;了解不同高危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发病率。(MSM、FSW),概述-梅毒病原体,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m,粗细0.2m有6 12个规则的螺旋基本结构为一原生质的圆柱体,为两层膜所围绕行动
3、缓慢而有规律-围绕其长轴旋转中前后移动-伸缩其圈间之距离而移动-全身弯曲如蛇行,概述-传播途径,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到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母 婴 传 播 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概述-梅毒的诊断,梅毒的诊断必须依靠病史、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梅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常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查,原理:一期、二期梅毒时,取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
4、部位组织液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有暗视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法和直接荧光法,病原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病原学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在临床可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的特点。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佳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16,梅毒血清学检测分类,(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梅毒
5、抗体)两类方法。问题1:为什么梅毒实验室诊断需要两类血清学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梅毒螺旋体一旦感染人体,宿主迅速对螺旋体表面的脂质作出免应答,在3周-4周产生抗类脂抗原的抗体(反应素)。抗体主要是IgM和IgG混合抗体。未经治疗的病人,其血清内的反应素可长期存在。经正规治疗后,反应素可以逐渐减少至转为阴性。问题2:临床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什么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原理,所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抗原基本成分都是一样方法包括:(1)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6、VDRL)等。基本成分是心磷脂 卵磷脂和胆固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被肉眼所见上述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基本相似,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原理,VDRL试验USRRPR/TRUST,VDRL试验抗原组成:0.03%心磷脂 0.21%卵磷脂 0.90%胆固醇抗原需新鲜配制 不能保存待检血清需灭活目前主要用于脑脊液检查显微镜观测结果,USR试验是VDRL试验的改良抗原组成:同VDRL,另含(1)乙二胺四醋酸(EDTA)使抗原可长期保存,能维持一年;(2)含有氯化胆碱 对血清能起到化学灭活的作用 不必加热灭活(3)制成试剂盒 使用方便,RPR试验在USR试剂成分的基础上 加入黑色碳
7、颗粒 作为沉淀的指示物 用白色的硬纸片替代玻片血清不需要灭活不需要显微镜观测结果可作定量试验有现成的试剂盒 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原理,TRUST其原理和成分与RPR试验相同用红色的甲苯胺红替代了碳颗粒 其余的特点均与RPR相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示意图,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操作要点,1、仪器:水平旋转仪。,2、定性试验加样:吸取0.05m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针头加1滴抗原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3、定量试验稀释夜准备:在圈内加入50u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
8、稀释度),勿将盐水涂开。加样:吸取50uL血清(浆)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下同定性试验。,RPR,TRUST,VDRL,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判断,滴度:出现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临床意义,早期梅毒(一期、二期)经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后3个月,VDRL试验抗体滴度下降2个稀释度,6个月下降4个稀释度。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 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晚期梅毒 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临床意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早期
9、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性。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点,非梅毒患者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此现象称为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技术性假阳性反应 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点,梅毒假阳性反应的处理技术性假阳性反应一般是由于操作错误引起的假阳性反应,经过重复试验即可除外。对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应做TPHA(TPPA)等试验进行排除。,非梅毒螺旋体抗
10、原血清学试验特点,前带现象 指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中,有时血清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反应的结果,而临床上又象二期梅毒,此时将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了阳性的结果,该现象称为前带现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点,耐血清性(血清固定)指经抗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在一定时期内不阴转。早期的耐血清性常与治疗量不足或不规则治疗、复发、再感染或有神经系统梅毒等因素有关。,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梅毒螺旋体特异蛋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血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一旦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呈阳性,则患者终身阳性
11、。问题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的定量试验在梅毒诊疗中有意义吗?,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RT)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TPPA/TPHA,TPPA试验原理与TPHA试验基本相同。TPPA试验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替代TPHA试验中致敏羊红细胞,此致敏颗粒与人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明胶粒子为洋红色,在操作部步上也较为方便,出结果较快
12、。,+,Sheep red cell,T.pallidum,+,Sensitised cell,Sensitised cell,Specific Antibody,Hemagglutination,TPPA(TPHA)试验原理示意图,TPPA试验检测流程,试验前期准备微量振荡仪试剂检查25l移液器、吸头记号笔、废物缸有盖湿盒工作服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生物安全柜,TPPA试验检测流程,使用前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室温放置30分钟。在96孔U型板上编上相应的待检样本的编号。按标签标明量(0.6ml)向每瓶冻干致敏粒子(C液)和未致敏粒子(D液)各加入溶解用液(A液)复溶,置室温不得少于30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毒 检测 ppt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