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3.ppt
《新生儿黄疸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黄疸3.ppt(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表现。,骨髓、脾、肝,肠肝循环,胆红素代谢,衰老 RBC,吞噬细胞,血红蛋白,胆红素(游离),白蛋白,Y,Z,Y,Y,UDPGT,胆管,肠道,细菌,尿(粪)胆元,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肠壁吸收入血,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两种胆红素的特点比较,游离胆红素脂溶性容易透过生物膜不能直接经肾排泄引起核黄胆,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可直接经肾排泄,【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胆红素生成较多:宫内低氧,红细胞生成多;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寿命短;旁路胆红素生成多2、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酸中毒影响白蛋白与胆红素联结;白蛋白含量较低(早产儿),3、肝功能发育不完善:摄取:Y、Z蛋白含量低(510天);结合:UDPG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脱氢酶)含量及活性低(一周);排泌:胆汁郁积4、肠肝循环增加:刚出生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肠道中-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肠肝循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衰老 RBC,胆红素(游离),白蛋白,Y,Z,Y,摄取,UDPGA,结合,结合胆红素,胆管,肠道,排泄,细菌,尿(粪)胆元,随粪便排
3、出体外,经肠壁吸收入血,胆红素生成较多,肝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饥饿、缺氧、脱水、便秘、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分类,(1)出现:生后23天(2)45天达高峰:足月儿205mol/L(12mg/dl)早产儿257mol/L(15mg/dl)(3)及时消退: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4)一般情况好,(一)生理性黄疸(Physiologic Jaundice):,(1)出现早:24小时内(2)进展快:85mol/L/d(5mg/dl)(3)程度重:足月儿 205mol/L;早产儿257umol/L或 CB 34mol/L(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4、2周;早产儿 34周(5)退而复现具备其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病理性黄疸,(二)病理性黄疸(Nonphysiologic Jaundice),病理性黄疸分类,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 胆汁排泄障碍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所致,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红细胞61012/L,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压积65%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及IDM等 血管外溶血较大的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 同族免疫性溶血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胆红素生成过多,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
5、肠肝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饥饿和喂养延迟等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儿,黄疸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喂母乳3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可能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UCB生成,新生儿败血症(sepsis),病原菌:我国以金葡菌、大肠杆菌为主,近年来条件致病菌感染增多;国外以B族链球菌、表皮葡萄菌等条件致病菌较多。,感染途径:产前、产时、产后;产后感染最常见,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精神不振 萎靡、嗜睡,食欲不佳 不吃,哭声弱 不哭,体温异常黄疸:迅速加重、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重者有核黄疸多器官系统损害:呼吸
6、、循环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多有感染灶,胆红素生成过多,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Hasharon等;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红细胞膜异常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破坏,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缺氧窒息和心力衰竭等UDPGT活性受抑制 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UDPGT缺乏)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酶完全缺乏,酶诱导剂治疗无效,很难存活 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酶活性低下,酶诱
7、导剂治疗有效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功能障碍黄疸较轻,伴UDPGT活性降低时黄疸较重,酶诱导剂治疗有效,预后良好,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妊娠后期孕妇血清中存在一种孕激素,抑制UDPGT活性有家族史,新生儿早期黄疸重,23周自然消退;药物磺胺、水杨酸盐、VitK3、消炎痛、西地兰等某些药物,与胆红素竞争Y、Z蛋白的结合位点;其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功能低下和先天愚型等常伴有血胆红素升高或黄疸消退延迟;,胆汁排泄障碍,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乙型
8、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及EB病毒等常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酪氨酸血症、糖原累积病型及脂质累积病(尼曼匹克氏病、高雪氏病)等有肝细胞损害;Dubin-Johnson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肝细胞分泌和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所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管阻塞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是新生儿期阻塞性黄疸的常见原因;胆汁粘稠综合征胆汁淤积在小胆管中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见于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肝和胆道的肿瘤压迫胆管造成阻塞;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
9、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胆道闭锁(畸形),()生后2周出现黄疸,CB显著升高()皮肤黄绿色,大便灰白色()肝脏进行性增大,肝硬化(3个月),新生儿肝炎(hepatitis)()宫内或产时感染:CMV、HBV()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波动、双向升高()肝炎症状:厌食、呕吐、体重不增,肝大,尿色深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统计:新生儿溶血中,ABO溶血病占85.3%,Rh溶血病占14
10、.6%;ABO血型不合中约1/5发病,RhD血型不合者约1/20发病。,A、B型胎儿,50%发生在初次妊娠,O型血母亲,A型血母亲,B型血母亲,A、AB型胎儿,红细胞溶解,ABO溶血发生机理,其实质是抗原抗体反应,抗A、B抗体,红细胞溶解,B、AB型胎儿,抗B抗体,红细胞溶解,抗抗体,RhD+胎儿,RhD-母亲,RhD+红细胞,初次妊娠,RhD-母亲,RhD-母亲,RhD+红细胞,B,浆细胞,抗RhD抗体,初次分娩后,RhD-母亲,RhD+胎儿,红细胞溶解,再次妊娠,Rh溶血发生机理,其实质是抗原抗体反应,Rh溶血,ABO溶血,胎儿红细胞溶血重,心力衰竭,髓外造血,肝脾肿大,胎儿全身水肿,低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黄疸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