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超声诊断.ppt
《眼科超声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超声诊断.ppt(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眼部超声检查,3,眼超声的发展史,1956年、美国Muadt和Hughes将A超用于眼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1958年、芬兰的A Oksala首次报道用于眼科视网膜剥离的诊断;1958年、Baum和Greenwood利用超声波仪诊断眼内疾病,1963年、上海的燕山发表用5MHZ超声诊断眼科疾病。1989年 Erickson首先报道了用于眼眶病变的彩色多谱勒检查分析;1991年,pavlin设计并应用 UBM 检查眼前节1998年 超声造影检查应用于眼科肿瘤的诊断,4,眼部B型超声波的检查方法,一.检查前的准备1.病人的准备 体位:仰卧位 坐位2 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及探查部位,5,2.探头的
2、准备 B型超声探头上有一个标记:一个点或一条线 B超图像为上下显示的,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上方;B超图像左右显示,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的左侧。3.耦合剂的准备,6,二.眼球的检查方法 眼内扫查有3种基本方法 横切扫查 纵切扫查 轴位扫查,眼球的基本检查法,7,横切扫查:探头的标记方向与角巩膜缘相平行的扫查方法,包括水平横切、垂直横切、斜行横切举例:探头横行置于6:00子午线,标志向鼻侧,其图像中央所显示的是眼底12:00子午线的图像,称12:00子午线横扫查。如探头垂直置于9:00角膜缘,标志向上,则声束横扫3:00眼底子午线,这就称3:00子午线横扫查。,横切扫查,9,纵切扫查:探头的标
3、记方向与角膜缘始终垂直的扫查方法。例:探头置于12:00子午线 标志向角膜中央,声束沿6:00子午线扫查,这就称6:00子午线纵扫查。扫查过程中探头可沿子午线从角膜缘向穹窿部滑动(如眼睑闭合,则中央向眶缘滑动)以扫查更前或更后的位置。,纵切扫查法,11,轴位扫查:探头置于角膜中央,声束经晶状体中央和视神经。水平轴位扫查时探头标志朝向病人鼻侧,所得声像图黄斑部位于视盘下方,垂直轴位扫查其探头标志向上,斜行轴位扫查其标志向上。,轴位扫查,H:水平轴位V:垂直轴位O:斜形轴位,13,轴旁扫查:方法与轴位扫查平行且避开晶状体的扫查方式。充分、详尽的轴位扫查是轴旁的前提,可以避开晶状体对声波的衰减效能,
4、达到清晰显示眼底图像的作用,14,三.一般检查顺序:1.开始检查眼内时先用高增益纵扫4个主要子午线(12:00,3:00,6:00,9:00)。2.探头先置于角膜缘附近纵扫查眼后极部。然后向赤道部移动扫查眼周边部。一般先扫查眼上部,然后再纵扫查下部。发现病变后再仔细检查。3.为检查周边部可令病人眼向检查侧注视以便扫查周边部。扫查时应高、低两种增益结合,较高增益易于发现玻璃体混浊或病变大体情况,而低增益(实际提高了分辨力),可更好地显示相对扁平眼底病变或较大体积病变的局部形态。,15,眼眶的B型超声检查:(1)眶软组织(2)眼外肌(3)视神经2、眼眶扫查又分为两个检查途径:经眼扫查(即扫查声束经
5、过眼球)和眼旁扫查(不经眼球)。经眼扫查主要用于眼眶后部的病变,眼旁扫查用于眼球周围浅层的眼眶病变(常在眶周围可触及肿块,如副鼻窦和泪腺等)。,眼眶的检查方法,16,一、眼眶的经眼扫查:经眼横扫查 经眼纵扫查 经眼轴位扫查,17,二、眼眶的眼旁扫查眼旁横扫查 探头置于病人闭合眼睑的眼球和眶缘之间,探头声束平行于眶缘和眼球,如探头置于眼睑横扫6:00,称眼旁6:00横扫查。如前所述,横扫查时标志向鼻侧,垂直扫查时标志向上。,19,眼眶眼旁扫查,眼旁纵扫查 探头置于眼球和眶缘之间眼睑上,与横扫查垂直90,声束前后扫查,同时显示眼球周边和前部病变,如探头置于1:30,则称眼旁1:30子午线纵扫查。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科 超声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