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ppt.ppt
《磁共振成像.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共振成像.ppt.ppt(1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4/28,1,磁 共 振 成 像 设 备,2024/4/28,2,MR现象的发现,1.MR现象是1946年分别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Bloch教授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教授领导的小组同时独立发现的。2.由于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上具有重大意义,Bloch和Purcell共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现象发现者帕塞尔(Edward Purcell),核磁共振现象发现者 布洛赫(Felix Bloch),2024/4/28,3,MR基本原理,当处于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RF电磁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
2、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即所谓的MR。原子核接收了RF电磁波的能量,原子核就会发生偏转,当RF电磁波停止激励时,吸收了能量的原子核又会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MR信号。通过测量和分析此MR信号,可得到物质结构中的许多物理和化学信息。,RF,MR信号,2024/4/28,4,磁共振成像原理,自然界中原子核内部均含有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带有正电荷。但具有偶数核子的许多原子核其自旋磁场相互抵消,不能产生磁共振现象。只有那些含奇数核子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才能产生磁矩或磁场,如1H(氢)、13C(碳)、19F(氟)、31P(磷)等。以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为例,其原子核中只含有
3、一个质子而不含中子,最不稳定,且带正电荷并可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在自然状态下 氢质子有沿自身轴旋转的自旋运动(Spin),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质子距原子核中心有一段距离,因此质子自旋就相当于正电荷在环形线圈中流动,在其周围形成磁场,称为核磁。人体内无数的氢原子核杂乱无章的运动,漫无方向的排列,使其磁场相互抵消,整个人体不显磁性。,MRI原理,2024/4/28,5,磁共振成像原理,如果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又称主磁场或静磁场),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有序排列。但有序排列的质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作快速的锥形旋转运动,即原子核在绕着
4、自身轴旋转的同时,又沿着主磁场方向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质子磁矩的这种运动称之为进动或旋进。进动速度用进动频率表示,即每秒进动的次数。进动频率决定于质子所处的外磁场场强。外磁场场强越强进动频率越高。,磁性核在磁场中的进动,2024/4/28,6,MRI发展简史,1967年,约翰斯等人首先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成功地检出动物体内分布的氢、磷、和氮的MR信号。197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达马迪安对已植入恶性肿瘤细胞的老鼠进行了MR实验,发现正常组织与恶性肿瘤组织的MR信号明显不同,而且受刺激组织的偏转磁矩回复至稳定状态的过程中,会发出两类不同信号:T1、T2弛豫信号。,全身核磁共振装置创始人达马迪安
5、(Raymond Damadian),2024/4/28,7,MRI发展简史,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劳特伯(Paul Lauterbur)进一步指出,用MR信号完全可以重建图像,他提出了MRI的方法,即把MR原理与空间编码技术结合,用一定方法使空间各点磁场强度有规律地变化,MR中的不同频率分量即可同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即可实现MRI。1977年达马迪安等人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MRI设备,并于1977年7月3日取得第一幅横断面质子密度图像(用时长达4小时45分钟)。,核磁共振空间定位方法开拓者(Paul Lauterbur),2024/4/28,8,MRI设备发展
6、回顾,近年来,MRI技术飞速发展,高性能梯度磁场、开放型磁体、软线圈、相控阵线圈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显示出MRI设备的硬件发展趋势。超高磁场MRI设备发展十分迅速,3T全身MRI设备已用于临床。,GE 7T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2024/4/28,9,MRI设备发展回顾,低场强MRI设备,不论是永磁型、常导型或超导型都已采用开放型,其性能大幅提高,图像质量、成像功能也有很大改善,成像时间亦有所缩短,且病人舒适、减少了幽闭恐怖感,又便于操作和检查,而且还便于介入治疗。中场强开放式MRI设备也已应用。,永磁开放式磁共振系统,磁共振导航介入治疗系统,2024/4/28,10,MRI设备发展回顾,在梯
7、度磁场方面,为了提高梯度磁场强度,已开发出双梯度系统(twin gradient),最大梯度磁场强可达80mT/m,其切换率可达150mT/m/ms,提高了成像速度。在RF系统方面,多元阵列式全景线圈的发展十分迅速,支持并行扫描的线圈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能支持最优化的4、8、16、32、64个接收通道的配置,支持34倍的图像采集速度。在图像重建方面,非笛卡尔的重建、不完整数据的采集、与并行成像技术有关的重建方法都是当前十分活跃的领域。,2024/4/28,11,并行成像技术简介,并行成像技术,又称为灵敏度编码技术(SENST)或阵列转换处理技术(ASSET),能大幅度缩短MRI扫描时间。采
8、集速度是传统方法的49倍,可达到50层/(1020s,是一种能显著提高MRI速度的技术。实现方法:利用多元阵列线圈同时采集信号,经过多个接收通道按适当的方法编码步数,在不降低MRI图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情况下能大大缩短扫描时间。SENST技术优点:提高成像的时间分辨率;在扫描时间不变时提高空间分辨力;减少运动及敏感性伪影。,GE 磁共振的XV极限成像技术在并行成像基础上融入独特的“填零”算法,实现了扫描速度与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2024/4/28,12,弛 豫 时 间,在静磁场中当磁化强度受到满足共振条件的射频磁场的作用时,它就会偏离热平衡状态,当该射频磁场作用停止后,磁场强度会从偏离热平衡状态
9、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磁化强度的弛豫过程,其经历的弛豫过程称为弛豫时间。弛豫时间分为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2024/4/28,13,纵 向 弛 豫 时 间,T1为纵向弛豫过程,其实际上是原子核与周围环境(晶格)相互作用,使得高低能级上原子核数目逐渐恢复到热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称为自旋晶格弛豫过程。T1亦称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常数。影响自旋晶格弛豫过程的因素很多,因此不同物质的T1值不同。对于液体,比如水,分子可自由运动,与原子核碰撞机会大,T1较短,为0.110s;对于固体,分子运动受到限制,与原子核碰撞机会小,T1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样品中若有顺磁性物质存在,将使T1大大减
10、小。因为顺磁性物质带有未成对电子,电子磁矩比核磁矩大3个数量级,所以其对样品原子核弛豫的作用很大,用造影剂增强磁共振成像组织对比度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2024/4/28,14,横 向 弛 豫 时 间,T2为横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过程原因有二:一是组成磁化强度的原子核,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自旋自旋相互作用;二是非均匀的静磁场作用,使得各原子核受到的磁场作用不同,因此磁共振频率不同并产生了相位差。该相位差随时间而增加,使得众核磁矩的水平分量相互抵消,磁化强度的水平分量为零。所以横向弛豫过程是自旋自旋作用和静磁场的非均匀性共同引起的。磁化强度的弛豫时间常数T1、T2是物质磁共振的重要参数,对磁共
11、振图像的信号强度、组织对比度有直接影响。,2024/4/28,15,磁 共 振 成 像 参 数,1.时间参数,a.重复时间(TR),b.感兴趣区(FOV),c.反转时间(TI),2.分辨率参数,a.扫描矩阵(Matrix),b.回波时间(TE),c.层面厚度,3.其他参数,a.翻转角(Flip Angle),b.信号平均次数(NAQ),2024/4/28,16,重复时间(TR),重复时间是指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出现到下一个周期同一个脉冲出现时所经历的时间。在MR扫描中,每个相位编码步需要一个周期,因此在扫描分辨率确定的前提下,TR是扫描速度的决定因素。此外TR还是图像对比度的主要控制因子。,重
12、复时间的定义,2024/4/28,17,回波时间(TE),回波时间是指从第一个90脉冲到回波信号产生所需要的时间,如图,在多回波序列中,90脉冲到第一个回波信号出现的时间称为TE1,到第二个回波信号出现的时间为TE2,依此类推。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序列中,TE和TR共同决定图像的对比度,因此TE是上述两类序列的重要参数之一。,回波时间的定义,2024/4/28,18,反转时间(TI),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间隔称为反转时间。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检测对象主要是组织的T1特性,因此TI长短对最终的信号和图像对比度都有很大影响。,2024/4/28,19,扫描矩阵(Ma
13、trix),脉冲序列中的扫描矩阵具有双重含义。规定了显示图像的行和列,即确定图像的大小;限定扫描层面中体素的个数。图像重建后,原始图像的像素与成像体素一一对应,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扫描矩阵越大,图像的分辨率越高。,2024/4/28,20,感兴趣区(FOV),FOV是指实施扫描的解剖区域。FOV的大小以所用线圈的有效容积为限,当扫描矩阵固定时,FOV越大,体素的体积就越大,但空间分辨力随之降低。,2024/4/28,21,层面厚度,指成像层面在成像空间第三维方向上的尺寸。由于它与扫描矩阵和FOV一起决定着体素的大小,因而是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两个图像质量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层面越厚信噪比越高
14、但空间分辨率下降。,2024/4/28,22,翻转角(Flip Angle),在RF脉冲的激励下,宏观磁化矢量M将偏离静磁场B0方向,其偏离的角度称为翻转角。在梯度回波等快速成像序列中,经常采用小角度激励技术,此时系统恢复较快,能有效地提高成像速度。,2024/4/28,23,信号平均次数(NAQ),又称信号采集次数:它是指每个相位编码步中信号收集的次数。当NAQ大于1时,序列采用叠加平均的方法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但相应增加扫描时间。,2024/4/28,24,磁共振成像加权图像以及常规扫描序列简介,1.MRI加权图像 实现方法:在扫描过程中,调节TR、TE、TI或翻转角等脉冲序列参数,达到突出
15、图像中某一对比度的目的,这样所得到的图像称为加权像(Weighted Image,WI)。常见的加权像有三种: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2.常规成像序列 指在日常磁共振成像中普遍使用的序列,与其他成像方法相比,这类序列具有对机器硬件要求低、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多层面、多回波和小角度激励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常规成像序列的扫描速度已经大大提高,主要有自旋回波(SE)、反转恢复(IR)、梯度回波(GRE)序列三种。,2024/4/28,25,T1WI,在扫描序列中采用短TR和短TE就可得到所谓的T1加权像。取短TR进行扫描时,由于脂肪等短T1组织的进动频
16、率最接近于Larmor频率,因此脂肪质子的弛豫较快;而脑脊液等长T1组织在TR时间内弛豫程度相对较少。因此在下一个RF脉冲出现时对能量的吸收程度也就不同。短T1组织因为吸收能量多而显示强信号,长T1组织因饱和而不能吸收太多能量而表现出低信号。这种组织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必然使图像的T1对比度增强。由于检测信号是在横向进行,采用短TE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减T2弛豫造成的横向信号损失从而排除了T2的作用。,2024/4/28,26,T2WI,通过长TR和长TE的扫描序列来取得。在长TR情况下,扫描周期内纵向磁化矢量已经按T1时间充分弛豫;采用长TE后信号中的T1效应也被进一步排除。长TE的另一个作用是突出
17、液体等横向弛豫较慢的组织信号。需要补充的是一般病变部位都会出现大量水的聚集,用T2加权像可以非常满意地显示这些水的分布。因此T2WI,在确定病变性质方面有重要作用。,2024/4/28,27,质子密度加权像,使用长TR和短TE的脉冲序列扫描就可获得反映体内质子密度分布的图像。这里的长TR可以使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在下一个激励到来之前充分弛豫,削减T1对信号的影响;短TE作用主要是削减T2对图像的影响。可见这时图像的对比度只与质子密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加权,均会包含一定的质子密度和T1、T2对比度。因为纵向磁化矢量总是受质子密度的影响;同时在可供测量的信号出现之前,一定程度的T1、T2弛豫
18、已经发生。然而序列参数的选择,能使图像中的某种对比度得以突出,同时使其他对比度的影响大大降低。,2024/4/28,28,自旋回波脉冲(SE)序列,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是指以90射频脉冲开始,后续以180相位重聚脉冲,以获 得有用信号的脉冲序列。一般来说,SE序列的执行过程可分为激发、编码、相位重聚和信号读出四个阶段。根据SE序列中TR、TE时间的改变,能反映组织的T1WI、T2WI和质子密度三个物理特征。SE序列是目前临床磁共振成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时序图,2024/4/28,29,反转恢复脉冲序列(IR),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是在180射频脉冲的激励下,使层面的宏观磁化
19、矢量翻转至主磁场B0的反方向,并在其弛豫过程中施以90射频脉冲,从而检测MR信号的脉冲序列。如图所示,TI为反转时间,它是IR序列的重要参数。很显然,采用IR序列时,纵向磁化量是从M0开始的,因此其纵向恢复时间较长,也就是说有更大的动态检测范围,对组织的T1分辨力相应增加。IR序列可以测得组织的T1WI和质子加权像且对分辨组织的T1值极为敏感;适当的选择TI时间还可以获得良好的液体抑制和脂肪抑制图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IR),2024/4/28,30,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又称场回波,它是目前MR快速扫描序列中最为成熟的方法,它不仅使扫描时间明显缩短而且空间分辨率和信噪
20、比均无明显下降。梯度回波技术的产生主要依赖以下两点:一是小角度激励;二是扰相梯度的引入。如图所示采用小于90的小翻转角,可将部分磁化矢量翻转到横断面内。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让纵向磁化矢量完全恢复,然后在进行下一次激发。扰相梯度取代了180恢复脉冲,不仅有利于使用短TR实施扫描,更重要的是它有效地减少了受检者的射频能量沉积。通过GRE序列可以获得T1WI、重T2加权像及质子密度像。但不能获得纯的T2图像。,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2024/4/28,31,MRI技术进展,平面回波扫描成像(EPI)使MR的成像时间大大缩短,通常每秒可获取20幅图像,30ms内采集完成一幅完整的图像。EPI特点
21、:瞬时成像;可去除运动伪影;高时间分辨力便于动态研究。临床应用:可清晰观察胆囊、呼吸器官等的断层图像,不需要门控即可显示心脏的动态图像,由于单激发EPI的时间分辨力高和特殊的图像对比度,可进行人体组织功能方面的应用,如颅脑部的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质功能区定位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在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2024/4/28,32,MRI技术进展,近年发展的动态增强MRA(DCE MRA),是一全新的MRA技术。其方法是应用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明显缩短了血液成像时间,避免了扭曲血管和慢血流所致的信号丧失。,磁共振脑血管成像,磁性纳米晶体用作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磁共振血管成像(MR
22、A):不需要对比剂即可得到血管造影像。,2024/4/28,33,MRI技术进展,FMRI技术:指对人体功能进行研究和检测的MRI技术,可检查到形态未变但功能已改变的病变,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FMRI技术包括血氧水平依赖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弥撒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应用在大脑皮质功能区定位的研究中,2024/4/28,34,MRI技术进展,消除伪影技术:如空间预饱和技术、梯度磁矩衡消技术和快速成像技术等;上述消除伪影的技术可有效消除人体的生理运动如呼吸、血流、脑脊液脉动、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引起的磁共振图像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使得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23、2024/4/28,35,MRI设备的优点,1.无电离辐射危害2.多参数成像3.高对比度成像4.具有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5.无需使用对比剂6.无骨伪影的干扰7.可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2024/4/28,36,无电离辐射,MRI设备的激励电源为短波或超短波的电磁波,无电离辐射损伤。从成像所用的RF功率看,尽管MRI设备的峰值功率可达数千瓦,但平均功率仅为数瓦。经计算,其RF容积功耗低于推荐的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标准。在一定的场强及场强变化率范围之内,静磁场和线性梯度磁场也不会引起机体的异常反应。,MRI设备无危害人体的电离辐射存在,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Back,2024/4/2
24、8,37,多参数成像,一般的医学成像技术都使用单一的成像参数。如CT的成像参数:X线吸收系数;超声成像参数:组织界面所反射的回波信号。,MRI是一种多参数的成像方法。从理论上讲,它可以是多核种的成像,而每种核多有各自的成像参数。,目前使用的MRI设备主要是用来观测活体组织中氢质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弛豫时间的新型成像工具,用以成像的组织参数至少有氢核密度N(H)、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及体内液体的流速等四个。上述参数即可分别成像,也可相互组合获取对比图像。质子密度N(H)与MR信号的强度成正比,所以N(H)成像主要反映欲观察平面内组织脏器的大小、范围和位置。T1、T2参数则含有丰富和
25、敏感的生理、生化信息。选取一定的成像参数,并选用适当的RF脉冲序列进行MRI扫描,是临床MRI诊断医师获取诊断信息应具备的基本技能。,Back,2024/4/28,38,高对比度,在所有医学影像技术中,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力最高。人体含有占体重70%以上的水,这些水中的氢核是MR信号的主要来源,其余信号来自脂肪、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中的氢质子。由于氢质子在体内的分布极为广泛,故可在人体任意部位成像。另一方面,因水中的氢质子与脂肪、蛋白质等组织中氢质子的MR信号强度不同,故MR图像必然是高对比度的。,磁共振成像之肝脏检查,Back,2024/4/28,39,任意方向断层,MRI设备具有任意方向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磁共振 成像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