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症状学.ppt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的症状学.ppt(1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病态或属异常,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志的控制。
2、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的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精神症状具有以下特点:,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存在哪些精神症状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各症状之间的关系,原发/继发,与病因的关系症状之间的鉴别诱因、原因、影响因素,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发现精神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而得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基础。,精神症状的表现受到一下因素影响:,1.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民族、信仰、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人格特征 2.环境因素 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文化背影,人类的正常精神活动,可以按心理学概念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
3、程和意志过程。精神疾病的症状也按这三个过程的障碍来分别加以讨论。,认知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和气味等。知觉:是一事物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整体的映像。正常情况下感知觉映像与外界客观事物相一致。,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 性降低,感觉阈值降高。多见于抑郁 木僵状态,癔症。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癔症。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
4、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特点是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知觉障碍,.错觉: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可纠正。“杯弓蛇影”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知觉障碍,幻觉:虚幻的知觉。按照不同的感觉器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感受器幻觉。幻听:最常见 非言语性幻听属于原始幻听: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叫声,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言语性幻听:常具有诊断意义。幻听的内容通常是对患者命令、赞扬、辱骂或斥责,因此患者常为此苦恼和不安,并产生拒食、自伤或伤
5、人行为。幻听常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幻听可见于 多种精神疾病,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知觉障碍,幻视:为常见的幻觉形式。内容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场景等。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多见于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幻视见于精神分裂症。,知觉障碍,幻嗅: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腐烂食品、烧焦物品、尸体、粪便或化学物品的气味等。如患者坚信她所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强化了被害妄想,可表现为捏鼻动作和拒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
6、,知觉障碍,幻味:患者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接进食。常继发被害妄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幻触:也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感到皮肤与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麻木感、刀刺感、通电感、虫爬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在可卡因中毒的病例中,幻触常与被害妄想并存而构成为所谓的“可卡因狂”。,知觉障碍,内脏性幻觉: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运动性妄想:这是关于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
7、觉。有的病人虽然沉默不语,但本人感到自己的唇、舌在运动,在讲话,此类幻觉称之为“言语运动型幻觉”。,特殊形式幻觉,(1)思维鸣响/思维化声/思维回响:幻听的内容就是病人当时所想的事。(2)机能性幻听:幻觉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引起机能性幻听的现实刺激的声音一般多半是单调的声音。例:病人听到自来水龙头流水声中有说话声。(3)反射性幻觉:当一种感官收到现实刺激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例:病人在听到狗叫时,感到小腿剧痛,象被狗咬了一口一样。(4)自视性幻觉:看见自己头像(5)域外幻觉:看见站在身后的人(6)小人国幻觉:酒精.可卡因中毒(7)入睡前幻觉:酒精中
8、毒.谵妄状态(8)心因性幻觉: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知觉障碍,就幻觉的外部形象来看不成形的幻觉:(原始性幻觉)缺乏具体的形态和明确的结构,如看见一道亮光或红的火花或不明确的声响,象嗡嗡的声响等。成形的幻觉:指的是具有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觉形象,如见到完整的动物等。,知觉障碍,就幻觉的性质真性幻觉:病人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觉不仅位于外在空间(例如院外或邻室),而且,又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的。病人通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病人常常容易坚信不疑,并对幻觉做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假性幻觉:特征为(1)幻觉形象轮廓不够
9、清晰不够鲜明和生动,它不具有真性幻觉那种客观现实性,幻觉形象又往往不完整。(2)这些幻觉的形象并不位于客观现实,而只是存在于病人的主观空间之内。(3)所有这些幻觉并不是通过病人的感官而获得的,病人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鉴别,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这一事物(包括病人躯体本身)的某些个别属性,例如形象.大小.颜色位置.距离等,却产生与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1)视物变形症:此时病人感到某个外界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以及体积等出现改变。病人看到家里养的小猫象老虎一样大,(视物显大症)。而他的父亲在
10、他看来却比他七、八岁的表弟身材还要矮小,(视物显小症)。,知觉障碍,(2)空间的知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事物变得接近了或离远了。如:有位病人不敢伸腿,他担心一伸腿会把一米多远的茶几给踢翻了。(3)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的,甚至是僵死的,或者相反,感到周围一切都在急速地猛烈变化着。“我感到周围的东西似乎都变了,好像隔了一层东西似的”“好像都是假的”(非真实感)。,知觉障碍,(4)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体形障碍是指病人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他的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轻重、粗细、形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所谓“窥镜自赏”症状可见于精神
11、分裂症早期,病人一反常态照镜子,长时间凝视,有时还转动头颅或做某些表情,这是由于,病人感到自己的形象变了。,思维障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所获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之为思维。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主要表现是思维联想的障碍,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妄想,超价观念及强迫观念。,思维障碍,1.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碍:(1)思维奔逸: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叙述脑
12、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出来,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多见于躁狂症。,思维障碍,(2)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联想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简短、语量减少、速度缓慢、语音低沉。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症。,思维障碍,(3)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
13、不知道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障碍,(4)病理性赘述: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其主要特征。反应了抽象概括和理解能力低下,一般是智力障碍的症状,主要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例如:问:“你们工厂几点上班?”答:“我每天七点起床,洗脸,漱口,到厂对面的锅炉房打水,那里的开水很热,锅炉房有值班的老头,六十多岁了,他有一个外孙,大概是七八岁样子,孩子的妈妈常来,提着一个篮子,里头放的吃的东西,我打开水是见过她,洗完脸后才去食堂吃饭,人很多,要排队,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饭两个馒头,三角钱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饭打乒乓球,我不会打,所以吃完饭就
14、上班了,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思维障碍,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的障碍:(1)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沈渔邨:在精神分裂症早期,病人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可发展为破裂性思维。杨德森:指每句话都通顺,结构完整,意义可以理解,而整段谈话或写作没有中心思想,上下文联系松散,谈了半天,不知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许又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交谈中一般并不是完全离题,用比喻来说,病人谈话倾向于“打擦边球”,他的话和我们的提问往往的沾上点边,接着就离题,而接下去病人往往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沾上边,也就
15、是不切题但并非完全无联系接触性离题。,思维障碍,(2)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在病人的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文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之间,甚至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词的杂乱堆积,称“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杂拌,思维障碍,(3)思维不连贯:如果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之为思维不连贯。例如:例如:“鸡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爷(病人姓周),宝莲灯,保养身体”。多见于感染中毒,颅脑创伤所致意识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思维障碍,病例 男
16、23岁 精神分裂症问:“你在哪里工作?”答:“这是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马马虎虎,掏掏浆糊。”问:“你近来好吗?”答:“我不是坏人,家中没有房产,计算机病毒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思维障碍,(4)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话题。若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作思维被夺。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思维障碍,(5)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
17、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若患者体验到强制性的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两症状常常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义。,思维障碍,思维逻辑性方面的障碍:(1)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的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如某患者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正常人的象征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的,彼此可以理解的,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思维障碍,患者 男 34岁 精神分裂症 患者 经常双臂舞动,有时将左腿放在右腿上,有时以右腿放在左腿上,有时双手捧着肚子或者抱着头
18、,患者对此行为不予解答,病情好转后回忆左臂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右臂代表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双臂舞动代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左腿代表依靠群众,右腿代表克服困难,左腿放在右腿上代表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右腿放在左腿上克服困难代表依靠,双手捧着肚子代表保护人民,抱着头代表保护领导。,思维障碍,(2)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创造一些文字、图片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扌市”代表狼心狗肺,“%”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思维障碍,(3)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病人思维与现实世界完全隔离,
19、称为非现实性思维或内向性思维。如一患者说“因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等。,思维障碍,病例 患者 女 26岁 精神分裂症 患者大专毕业后长期休息在家,和母亲相依为命,相处较好,半年来认为母亲对自己态度生硬,家中的事也不告诉自己。患者说:“我认为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由于2008年转换到2009年对地球的磁力发生改变,这种磁力影响了我的妈妈,使妈妈对的态度发生改变,妈妈现在疏远我。,思维障碍,(4)诡辩性思维:是思维联想过程表象和概念在逻辑论证上的联想障碍。特点是认识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所议的课题,常是想入非非的事情。病人却无限制的运用一些空洞
20、缺乏意义的词句,长篇阔论,侃侃而谈,并拒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似是而非,进行诡辩的印象,但语句的文法结构是正确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思维活动形式的障碍:(1)持续言语:思维不仅是粘滞,而是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多见于器质性及癫痫性精神障碍。(2)重复言语:多见于器质性及癫痫性精神障碍。(3)刻板言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4)模仿言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思维障碍,2.思维内容的障碍:妄想:妄想是一种在病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然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所受的教育水平,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21、。有以下特征:(1)歪曲信念、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2)妄想是自我卷入的。(3)妄想是个人独特的。(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思维障碍,妄想按其起源与其它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它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患者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使他迷惑不解,而且对他有特殊意义或不祥预兆,但很快就发展为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
22、有重要价值。,思维障碍,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或情感因素如感动、恐惧、情感低落、情感高涨等,或某种愿望(如囚犯对赦免的愿望)为基础产生的。常见的继发妄想有:(1)先有幻觉,妄想是对幻觉的解释。(2)先有情感障碍,如抑郁状态下出现的自罪妄想,躁狂状态下出现的夸大妄想。(3)先有内感性不适,然后出现疑病妄想(4)先有意识障碍,尤其是意识障碍逐渐恢复过程中发展妄想。(5)先有记忆障碍,尤其是近记忆减退,记不得东西放在哪儿,患者便认为是别人偷窃了或故意跟他作对。(6)轻度或中度等痴呆病人由于推理判断的缺陷而产生一套妄想性解释。(7)继夸大妄想出现的被害妄想,或继被害妄想出现的夸大妄想,继疑病观念
23、出现的被害妄想等,都是继发性妄想。,思维障碍,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1)关系妄想:又称牵连观念,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他本人有关。把别人所说的话、不相识的人的举动,都认为对他有一定关系。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2)特殊意义妄想:可在关系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病人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平凡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且赋有特殊意义。如别人给她一本名叫恐怖谷的书给他看,她认为是“暗示”他将遭到惨杀。一次到某地被招待去参观烈士陵园,病人认为这是“暗示”她如何选择前途。此种妄想结构多较抽象和脱离现实。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病例 女 22岁 精神分裂症 患者近半年来自感
24、痛苦,不愿与人接触,也不愿去上班,说:“马路上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我,有的人看到我就咳嗽,甚至吐痰,就是看不起我,故意贬低我;有的人看到我就冷笑,认为我这种人没有修养,素质差;商店里的营业员对我的态度也很生硬,说我这人很小气,没有派头;单位里同事也指桑骂槐,说我这人是垃圾,故意扫地,赶我出门。”,思维障碍,(3)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例如患者认为他吃的饭菜中有毒,家中的饮用水中也有毒,使他腹泻,邻居故意要害他,患者受妄想的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卫、自伤、伤人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思维障碍,病例 男 38岁 精神分裂症偏
25、执型 患者近半年来觉得上下班的路上有好几个人装扮成便衣警察跟踪自己,说“我乘公交汽车他们就跟着上车,我换乘地铁他们也换乘地铁,我提前下车他们也下车”。并认为这些人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微型摄像机监视自己的行动,说:“他们怀疑我是间谍,盗窃国家机密,吓得我不敢外出。”,思维障碍,(4)影响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均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操纵,或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了某种不舒服的感觉。如患者认为自己的大脑已被电脑控制,自己是机器人。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思维障碍,病例 男 42岁 精神分裂症在偏执型 患者三年来始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疾病 症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