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其预防.ppt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及其预防.ppt(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第三节 职业危害的管理及防护,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一节 概述,一、职业卫生,1.概念:又称为劳动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及其环境居民)健康影响以及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消除,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学科。,2.职业卫生的研究任务 研究和识别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及环境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职业危害因素),为改善劳动条件提出措施及卫生要求。研究和确定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的病因,提出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研究和制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并付诸实施。,3.职业卫生问题的特点 对人造成的
2、危害一般是慢性的、累积性的、渐进式的,达 到一定程度才会表现出来。职业卫生问题的危害涉及到现场的所有人员。职业卫生问题可能会危及下一代。,二、职业危害因素,1.概念 在生产劳动场所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的因素,均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可能产生三种不良后果:可能引起身体的外表变化,俗称“职业特征”,如皮肤色素沉着、胼胝等;可能引起职业性疾患,如职业病及职业病多发病;可能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的抵抗能力。,2.分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2)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业方式、使用工具、不良体位、人-机间
3、不匹配等造成紧张和劳损。,2.分类(3)生产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的有害因素,如太阳辐射等;工艺要求的不良环境条件,如冷库、烘房等;不合理生产工艺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管理缺陷,造成作业环境不良,如照明不利、地面湿滑,空间狭窄等。,三、职业病和法定职业病,1.概念,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为10大类115种。尘肺(5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病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4、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政府主管部门列入“职业病名单”的是法定职业病。,2.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及职业危害因素明确,在控制病因或改变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率。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如能早期诊断,进行合理治疗,愈后较好,康复较易。,四、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中国职业病防治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四、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 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2
5、.二级预防 即早期发现职业危害作业点及职业病病症。3.三级预防 对已经患职业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对确诊者,调离、治疗,防止病情发展、恶化。,第二节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一、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2.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固体加工;空气中微粒凝结;有机物不完全燃烧,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无机性粉尘 有机性粉尘 混合型粉尘 4.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光感应型;感染性;致癌性;尘肺。,二、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1.概述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2.生
6、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职业中毒:主要有三种形式 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所致。慢性中毒:长期小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蓄积作用的毒物。亚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带毒状态:接触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器官中所含毒物量(或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上限。其他职业病: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 对生殖功能及下一代影响,3.常见的职业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苯中毒(教材p150)刺激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中毒,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噪声 定义: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不需要的、杂乱无章的、使人烦恼的声音。,特点:局限性 分散多发性 暂(瞬)时性 感觉性: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乐
7、音:听起来是舒服悦耳的声音,是由持续而规则的频率所组成(上图)。噪音:令人感觉到不舒服的声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频率所组成(中下图)。,噪音的相关知识,噪音的量度(分贝),分贝仪,生产性噪声的种类,生产性噪声的种类及来源空气动力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机械性噪声: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震动所产生的噪声。各种机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电磁性噪声:由于电磁场脉冲,引起电气部件震动所致。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生产性噪声:由于机
8、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2024/4/30,第八章 劳动保护安全知识,20,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噪音危害,听力损伤对睡眠干扰对交谈、通讯、思考的干扰,引起疾病 神经系统-衰弱 心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对人体生理影响 内分泌-功能减弱 消化系统-紊乱,食欲溃疡病 其他生理方面-透光敏感性 烦恼、易怒、纠纷增多心理影响 疲劳、影响工作效率 掩蔽效应:造成工伤、使人不易察觉危险信号,对动物的影响对物质结构的影响,2.振动及振动病(1)接触生产性振动的机会 锤打工具;手持转动工具;固定轮转工具;交通运输与农业机械。(2)振动病 是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受外界振动影
9、响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全身振动 局部振动,3.电磁辐射及其所致的职业病,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自从一百多年前麦克斯韦用理论形式证明其存在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在不断扩展着。它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从古至今她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阳光,闪电,被加热物体散发出来的热能等。阳光,波长在100nm760nm,是我们视觉系统感知这个世界的信号基础,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生态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磁波来源示意图,内容: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生活中的微波炉和通讯用的无线电波都是非电离辐射。,1)非电离辐射 含义:是指波长大于100nm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
10、水和组织电离,只会令物质内的粒子振动,温度上升。故称非电离辐射。,内容:高速带电粒子有:和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射线,2)电离辐射 含义: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天然辐射:人造辐射:医用设备、放射性燃料、日常消费,:穿透力较小,在空气中易被吸收,外辐射对人的伤害不大,但电 离能力强,进入人体后会因内照射造成较大的伤害。:带负电的电子流,穿透能力较强。X射线和 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对人的危害最大。,、和中子的穿透能力,3)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来自阳光:强烈紫外光会造成人体烧伤及眼睛失明;烧伤;皮肤增厚乃至皮肤癌;“电弧眼”。红外线
11、:主要是热效应,烧伤;体内液体损失;眼睛受伤。激光:视网膜可能会受到损坏。电离辐射 放射性职业病:是人体受各种电离辐射照射而发生的各种类 型和不同程度损伤(或疾病)的总称。全身性放射性疾病:急慢性放射病;局部放射性疾病:急慢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所致远期损伤:如白血病。,众多的家用电器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电磁辐射源,阅读材料1.关于手机辐射问题,手机辐射也是电磁辐射,它属于微波的中波频段。但由于手机使用频繁且就在耳边,如此近的距离躲也躲不开,电磁辐射无疑会 作用于人脑。手机比一般电话辐射场要强大十几倍,如果长期使用会直接影响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活动,会出现头昏,乏力,脸色发暗,皮肤
12、干燥等现象。在中国环境卫生监测所做的对使用手机和不使用手机的人群调查发现,常打手机的人比不打手机的人更容易神经衰弱、头疼、失眠、睡眠 多梦。,打手机如何减少电磁辐射,每一位手机拥有者都面临着电磁波的侵害,加强自我保护是必要的。这里告诉你几条具体的防护措施:1.移动电话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容易致癌,所以移动电话响时,一秒后再听手机。2.如果身边有其他电话可用,就不要使用手机。3.在使用手机的同时,采用可靠的电磁波防护产品。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4.使用手机时,尽可能使天线远离人体,特别是头部。5.尽量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6.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危害 及其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