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性疾病.ppt
《营养代谢性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代谢性疾病.ppt(1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disease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课程大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第三章 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第四章 微量元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第五章 维生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第六章 常见饲料毒物中毒第七章 药物及饲料添加剂中毒第八章 饲料霉败变质对动物机体的危害第九章 其它常见复杂疾病,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营养代谢病的研究现状一、畜禽营养代谢病研究热点营养的合理搭配与畜禽健康营养与免疫力营养与畜禽的生产性能营养与畜禽产品品质营养与环境污染营养与生物安全,二、小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研究热点,营养与抗氧化抗衰老营养与免疫(抗病力)营
2、养与皮肤健康营养与心血管疾病营养与消化安全营养与关节灵活性营养与口腔健康营养与理想体重,三、临床常用处方食品,食物过敏处方食品疾病恢复期处方食品肠道疾病处方食品肥胖症处方食品糖尿病处方食品尿石症处方食品癌症处方食品,心脏病处方食品肾病处方食品肝病处方食品口腔健康处方食品关节处方食品脑衰处方食品,四、关于动物营养的几个误区:1.偏重饲料内蛋白质数量,较少考虑氨基酸平衡。2.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纤维素添加越多越好。3.片面增高和追求饲料中脂肪食量。4.饲料中能量越高越好,体重增加快。5.盲目夸大饲料调味剂功能,对其非营养性及过量危害缺乏足够认识。6.只注意增加饲料产量,轻视产品加工工
3、艺的改进和提高。真相:营养是关键,营养均衡、加工科学最好。,五、相关教材,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面向21世纪教材),南京农业大学王小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家畜内科学(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建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兽医内科学(面向21世纪教材)南京农业大学王小龙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兽医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华中农业大学郭定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兽医临床诊断学(第四版,“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兽医临床检验技术,华中农业大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节 营养素的组
4、成及作用一.概念营养(nutrition):生命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素(nutriment):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和水。,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一)蛋白质生命的物质基础1.构建和修复组织细胞(神经、肌肉、血液、内脏)2.为机体提供能量3.构成酶、激素、抗体以及神经递质等4.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血浆蛋白)5.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6.输送氧气及营养物质(运铁蛋白、钙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7.维持肌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蛋白质缺乏: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容
5、易疲劳,免疫力下降、贫血,容易休克,严重者产生水肿,视觉差等。创伤、骨折后不容易愈合,病后恢复慢,营养性水肿等。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亡(禽痛风)。,蛋白质的来源,1.动物性蛋白质:以乳类、肉类、鱼类、蛋类、虫类为其主要来源。2.植物性蛋白质:以豆类、谷类、硬果类为其主来源。一般绿色蔬菜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浅色蔬菜。,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数种。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多糖主要有淀粉、糊精、糖元(动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菌类多糖等。,(二)碳水化合物生命活动
6、的主要能源,生理功能:,1.储存和提供能量(60-70%)2.构成组织及多种生命物质,参与细胞代谢3.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血糖低可导致昏迷)4.保肝解毒(肝糖原贮存充足,解毒)5.帮助脂肪代谢6.节约蛋白质7.增强肠道功能(纤维素、果胶),碳水化合物与疾病:摄入不足,则表现热能缺乏,出现消瘦、生长缓慢、低血糖、头晕、无力、甚至休克;长期摄入过量,可导致肥胖、血脂升高。食物来源:多糖类主要来自谷类、薯类、根茎类食物,单糖与双糖类除部分来自天然食物外,大部分以制成品的形式(如葡萄糖与蔗糖)直接摄取。,脂肪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两类,由脂肪酸构成,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花生四烯
7、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又叫必需脂肪酸。中性脂肪的生理作用 1.供给和贮存能量 2.供给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调节体温,保护内脏的作用 5.构成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细胞膜、磷脂和糖脂等)6.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三)脂肪生命机体高能量来源,类脂的生理作用 类脂是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和原生质成分,尤其神经组织细胞内含量丰富,对生长发育非常必要。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和脂蛋白。1.磷脂包括脑磷脂、卵磷脂和神经鞘磷脂(1)细胞膜结构的最基本原料,是多种组织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生长发育和神经活动有良好作用(2)卵磷脂有强乳化作用,使得脂肪和胆固醇颗粒变小,便于机体利
8、用。(3)降胆固醇作用: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结合形成胆固醇脂,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着。,2.糖脂:由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氨基醇组成的化合物,也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等,是大脑白质和神经细胞的重要成分。3.固醇:包括胆固醇和植物固醇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可以合成类固醇激素,是合成VD3、胆汁酸的原料;在血液中是维持吞噬变形细胞、白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有抗癌作用。植物固醇:麦芽、大豆和酵母中存在,有降血脂的作用。,1.构成机体组织: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钠、钾)3.维持组织细胞渗透压(Na K Cl)4.维持酸碱平衡5.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细
9、胞膜的通透性6.构成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参与酶系统的激活:如Fe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细胞色素中的成分。7.参与机体代谢:P能量代谢;I甲状腺的成分,参与新陈代谢。,(四)矿物质参与代谢和调节的作用,各种矿物质概述1.钙 Calcium 构成骨骼牙齿,参与凝血和体内酶的活化,维持神经传导,调节心率,促进铁代谢。2.磷 Phosphorus 构成骨胳、牙齿及软组织;调节能量释放;构成生命物质;构成酶;参与物质活化;调节酸碱平衡。3.铁 Iron 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及某些呼吸酶,参与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的呼吸过程;参与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参与药物在肝脏中的解毒。4.钾P
10、otassium 维持体内的水平衡,酸碱平衡与渗透压,加强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跳规律,参与物质代谢。,5.钠Sodium 维持体内的水平衡,渗透压与酸碱平衡,加强肌肉的兴奋性。6.镁Magnesium 激活体内多种酶,抑制神经的兴奋性;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与体温调节;维持心脏、脑、肾、肝与其它器官的健康。7.铜 Copper 参与铁代谢;参与蛋白质交联;参与超氧化物转化,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超氧离子的毒害;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8.铬Chromium 激活胰岛素,增强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清胆固醇。9.锌Zinc 活化含锌金属酶;维持皮肤健康;促进伤口愈合;维持血维生素A的正常水平。,
11、10.碘 Iodine 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调节甲状腺的功能,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从而促进和调节代谢及生长发育。11.锰Manganese 活化硫酸软骨素合成的酶系统,促进生长,促进成骨作用。12.硒 Selenium 保护生物膜,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解除重金属中毒;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促进生长;抗肿瘤等。13.氟 Fluoride 牙齿与骨骼的成分。预防龋齿和老年骨质疏松症,加速伤口愈合,促进铁的吸收。14.钴 Co参与铁的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发育等。,维生素是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生命机体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
12、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维生素大部分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五)维生素维持生命活动,脂溶性维生素 V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V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V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VK:止血。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水溶性维生素,VB1(硫胺素):维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
13、胃肠道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与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和神经衰弱。VB2(核黄素):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VB3(泛酸):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VB4(胆碱):预防脂肪肝,合成肾上腺素,使身体各功能保持最高效率。VB5(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VB6:有助于蛋白质的代谢,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和放射性呕吐等。,VB7(生物素):有脱羧和固定C02的作用,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糖的代谢。同时还可1影响骨骼的发育,羽毛色素的形成,以及抗体的生成等。VB15(潘氨酸):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
14、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VC:与细胞间质形成有关;抗氧化,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还有抗癌作用。VM(叶酸):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VT: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VU:治疗溃疡,1.体液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构成细胞、组织和血浆的重要物质;2.运输的媒介: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介质;3.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4.溶解多种营养成分,(六)水机体生命的海洋,(七)纤维素利于通便和消化,1.利于通便: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结肠炎、直肠炎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2.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咀嚼时长,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排便,消化正常进行。3.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防
15、止动脉硬化及胆石形成4.调节热能摄入,控制体重、防止糖尿病5.阳离子交换作用:糖醛酸的羧基,可以结合Ca、Fe、Mg和Zn、,第二节 营养代谢病概论,一.概念 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nutrition disease)和新陈代谢(metabolism disease)紊乱性疾病的总称。一般认为,营养性疾病是指动物所需要的某类营养物质(nutriment)的缺乏、不足或过多(包括绝对和相对性)所引起的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机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二特点,1.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诊断困难;2.发病率高、多呈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3.不会发生接触性传染
16、;4.缺乏特征性症状,体温正常或偏低;5.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6.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7.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低;8.某些代谢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三.营养代谢病的一般病因,1.日粮中营养物质不全、量不足及比例不当;2.与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关;3.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4.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作用;5.污染因素(包括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当,尤其抗生素)6.饲料、饲养方式和环境的突然改变;7.动物种类、品种和生产类型的不同;8.参予代谢的酶缺及内分泌机能异常。,四.诊断与亚临床监测,1.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2.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3.饲、草料分析:对一些针对性营养素进行分析,如矿物质
17、、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4.实验室检查: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Bun、PCV、血清Ca、P、Mg及Fe、Cu、Se和相关的血清酶等;5.防治试验。,五.生化结果解释,1.健康机体内,蛋白质摄入与红细胞、血浆蛋白、BUN等有直接关系;2.PCV、Hb及Fe在非泌乳牛要比泌乳牛高,总蛋白随年龄增加,而白蛋白、P、Mg、Na等随年龄下降;3.血钙变化范围很小,但孕期缺钙危险,亚临床缺镁较为普遍,特别是怀孕肉牛,冬季更容易缺Mg;4.奶牛的血液指标受季节,产奶量及泌乳阶段影响;5.血糖在泌乳早期及冬季低。,六.综合防治原则,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配日粮,保证全价饲养;2.开展营养代谢病
18、的监测;3.防重于治,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第二章 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低血糖症糖尿病脂肪肝痛风酮病,黄脂病肥胖母牛综合征营养性衰竭症瘤胃酸中毒高血压,第一节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 Syndrome),一.概念 低血糖症(hypoglycaemia)是指空腹血糖浓度低于某一极限,临床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浓度太低引起的症候群。临床表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肢体颤抖、饥饿、恶心、头晕、心慌、疲倦,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二.病因 1.饥饿导致生理性低血糖 2.持续剧烈运动 3.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4.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 5.因神经调节失常,迷走神经兴奋
19、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6.胃肠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入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起 7.胰岛B细胞瘤,严重肝病、癌症、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可致器质性低血糖症,三.症状1.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出冷汗、体温降低、肢体颤抖、脉博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2.脑供能不足,起初精力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出现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表现。病情继续,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瘫痪,昏迷、直至死亡。,四.病理生理学 1.低血糖症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和脑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儿茶酚胺分
20、泌增多,诱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水平增高,又可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心动过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和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转下页),2.葡萄糖是脑部(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量有限,又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虽然脑组织在缺糖时尚能利用酮体,但酮体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五.诊断 1.有较为明显的低血糖症状2.有发生低血糖症的危险者3.及时详细检查,准确测定血糖,六.治疗1.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2.胰升糖素3.糖皮质激素4.病因治疗,一.概念 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Baby pig disease)或憔悴猪病(Fading pig disease
21、),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因饥饿导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血糖降低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营养代谢病。临床特征是:血糖显著降低,血液非蛋白氮含量增多,虚弱,平衡失调,体温下降,肌肉不自主运动,甚至惊厥死亡。,仔猪低血糖症(Hypoglycaemia of Piglets),二.发病原因,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母猪泌乳不足或不能泌乳;2.母猪患有以下疾病:传染性胃肠炎、子宫内膜炎、链球菌感染、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3.新生仔猪消化机能障碍;4.新生仔猪因为发育不好,有先天性疾病(外翻腿、脑积水、膈痉挛、衰弱等)不能吮乳;,5.新生仔猪体内贮存的葡萄糖、脂
22、肪酸及酶类的缺乏和不足,生糖和糖异生作用延迟成熟;6.仔猪因各种原因吃不到奶:窝猪头数比母猪奶头数多,母猪栏设计不合理。7.圈舍潮湿阴冷及其它环境不良因素刺激。8.其它:仔猪吸吮初乳后引起过敏反应。,三.发病机理,仔猪在生后7d内,体内缺乏糖异生作用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代谢调节机能不全。此期间,血糖主要来源于胚胎期肝内糖元的贮备和母乳中获取。如胚胎期缺糖或吮乳受限制,加上出生仔猪活动增加,能量过度消耗,糖元贮备迅速耗竭,血糖浓度迅速下降,最后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四.临床症状,1.症状:多在出生后13天内发病,病初表现为不安怕冷,不吮乳,喜相互挤钻或钻在母猪的腹下,继而卧地不起,四肢绵软无力
23、,出现阵发性神经症状。最后,小猪呈现惊厥,流涎,角弓反张,眼球震颤,昏迷和死亡。2.血液检查:血糖降低到50150mg/L,最低的仅为42mg/L(正常为14001740mg/L),血液尿素氮升高。,五.诊断,1.根据母猪泌乳不好,饲养环境低劣,仔猪饥饿、昏迷、绵软及血糖浓度显著降低等综合情况不难诊断。2.治疗性诊断:腹腔注射葡萄糖疗效显著。3.鉴别:如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脑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链球菌感染等相区别。其中血糖浓度降低、体温下降两项,与上述疾病完全不同。,六.治疗,1.补充糖分2.促进糖原异生3.加强护理4.去除母猪产后无乳、乳少和乳汁过稀的原因,七.预防,1.加强妊娠母猪的
24、饲养管理,保证母猪营养充足,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2.新生仔猪喂奶要早,要勤;3.注意圈舍清洁舒适,温度适宜,防止新生仔猪受冷和消化障碍;4.特殊情况可考虑仔猪出生后46h补充葡萄糖溶液。,第二节 糖 尿 病(Diabetes Millitus),一.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代谢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糖代谢障碍和继发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特征为血糖过高及糖尿,临床上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主要特征。,二.病因,1.长期过食高营养食物和肥胖者易发;2.持续的强刺激(惊吓),引起应激反应,可促进高血糖和多尿;3.药物诱发:黄体酮;4.造成胰岛素分泌障碍的疾病:
25、慢性胰腺炎、胰脏萎缩、胰腺肿瘤、外伤等。5.遗传性,可能与多基因遗传缺陷有关。,三.分类目前将糖尿病分成四种不同的临床类型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型)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型)3.妊娠糖尿病4.继发型糖尿病,四.发病机理(1)胰岛素生物活性作用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代谢紊乱。(1)糖代谢:由于胰岛素不足,葡萄糖在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因而发生高血糖。(2)脂肪代谢:胰岛素不足可导致脂肪合成下降,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四.发病机理(2)(3)当胰岛素极度不足时,机体动员和分解脂肪,最终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生成的速度超过组织利用和排泄的速度时,使酮体大量积聚,发生酮症甚至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 代谢 性疾病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