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相关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ppt
《静脉输液相关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相关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ppt(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静脉输液相关法律法规及风险管理,主要内容,静脉输液相关法律法规,Inc.,职业防护,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一,二,WS/T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380 号医疗废物处理管理条例,GBZ/T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针刺伤防护操作按GBZ/T 213执行,解读GBZ/T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推荐性的代号WS/T国家卫计委推荐性的代号,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本标准的
2、主要依据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指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应,宜,可,解读,静脉法规内容,静脉治疗护士应具备资质,PICC穿刺者应为PICC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从事临床工作五年以上,依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从事基本输液治疗的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静脉治疗操作遵循的依据,第三章术语和定义,条款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执业范围:医师,导管末端位于
3、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执业范围:护士,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执业范围:医师,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条款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
4、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解读包括:1.无菌环境设施、2.无菌设备器材、3.人员无菌操作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条款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紧急状态下的置管:
5、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卫生部办公厅印发,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脂肪乳渗出,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条款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化疗药物,解读1.抗肿瘤的腐蚀药2.血管活性药3.高渗透压药,基本要求,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静脉
6、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解读1.洁净度指洁净空气中空气含尘(包括微生物)量多少的程度2.清洁级管理标准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整洁卫生、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WS/T368-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4.2空气净化卫生要求4.2.3治疗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解读实施静脉治疗人员1.注册护士2.医师3.乡村医生培训频率和规模要求1.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2.规模以国家、省
7、、市级继教项目,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解读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1.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2.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3.院级PICC资质认证,PICC专业知识1.血管解剖2.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3.CRBSI预防及诊断4.置管风险因素评估,PICC专业技能1.PICC置管操作2.置管中问题分析3.PICC维护流程4.并发症处理,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解读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1.静脉治疗时间、用药安全、对血管损伤2.导
8、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活动、洗澡、避免受压)3.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教育(维护频率、重要性、导管观察),操作 程序,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解读:识别方法:姓名、身份证号、病案号、腕带不应:单独使用床号、房间号操作时:使用4种识别方法中2种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有无过敏史,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解读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易发生血
9、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解读医护人员属职业感染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病病区、艾滋病区,应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例:无针接头、密闭型留置针、无排气管的输液器等,解读1.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排泄物后2.手卫生原则: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3.洗手环节: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不低于15秒,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解读1.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63
10、%、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2.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3.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解读专用护理包:物品全、按流程摆放有序,操作取出方便。自己制作的专用护理包,考虑这方面少。,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解读2%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75%酒精溶液的优势:皮肤杀菌剂、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
11、粘贴、持久抑菌、便于观察,第六章基本原则,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二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解读,解读1.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2.消毒剂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第六章操作前评估,条款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解读:头皮钢针的适用范围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腐蚀性药物如:阿霉素、氮芥、柔红霉素等,避免使用钢针以免造成外渗,第六章操作前评估,条款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解读:留置
12、针适用范围1.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2.不适于外周静脉-短导管的治疗包括:持续发疱剂治疗、胃肠外营养液、pH小于5大于9的补液体、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第六章操作前评估,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解读:1.可用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高渗性、PH值极限等药物2.耐高压注射导管:可耐受最大压力=300psi,且不受加压注射次数的限制,第六章操作前评估,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
13、导管除外)。,第六章操作前评估,条款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解读PORT不可以测量血液动力学检测,没有时间限制,PVC穿刺时应注意事项:,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PVC穿刺时应注意事项,条款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应建立输液操作前评估的内容,PICC穿刺时应注意事项,条款 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
14、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肘下二指,PICC置管前评估,第六章静脉注射,条款 应根据药物及病情选择适当推注速度。,解读1.根据病情选择推注速度,过敏性休克患者、低血糖患者需快速推注地塞米松、葡萄糖2.根据药物性质决定推注速度,西地兰、葡萄糖酸钙、氨茶碱、安定等应缓慢推注3.推注时一定要关注说明书,随时有更新,各科建立自己的药物静脉注射流程,第六章静脉注射,条款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解读1.应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如:有无
15、胸闷、心慌2.观察注射部位局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外渗3.观察患者用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皮疹、发热寒颤)等,第六章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条款 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解读1.刺激性药物:高渗药物:AA2.腐蚀性药物:阿霉素、长春新碱等3.观察回血:用带有少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只要看到回血,马上用盐水冲管,确保导管在静脉内,必须做到的,第六章静脉输液,条款应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解读1.应根据药物性质调节滴速:钾的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抗肿瘤药物、甘露醇等2.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对重度脱水、血容量不足、休克、心衰、肾衰、肺水肿、脑水肿3
16、.按照年龄调节滴速:成年、老年、小儿、新生儿,第六章静脉输液,条款 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要有巡视的标准,第六章PN,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配好的PN标签上应注明科室、病案号、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时间。,PN,条款宜现用现配,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存放应放在4冰箱内的PN,应复温后再输注。,解读1.PN放置时间及离子浓度直接影响其稳定性,应在24小时输完,2.复温应在常温环境中复温,正常粒径0.3um,粒径5um,第六章PN,AA,CHO,FAT,三通,病人,4-7H,3-5H,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相关 法律法规 风险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