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24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第24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8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第一节 概 述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第二节 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损伤 一、自身抗原 二、免疫调节异常 三、遗传因素,第三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由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 三、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第四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检测 一、自身抗体的特性 二、抗核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三、抗ENA抗体谱的检测与应用 四、与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 五、与RA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六、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七、与
2、桥本甲状腺炎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八、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 应用,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般原则 二、实验室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确认,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 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二、淋巴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三、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四、循环免役复合物检测及临床意义,思考题小结,第一节 概 述,自身免疫耐受(autoimmune-tolerance):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自我”,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反应,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此为自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是指机体免疫
3、系统针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出现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抗体(autoantibody):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内成分的抗体。,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分类,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或器官非特异性或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或局限性自身免疫病,按疾病累及的系统区分,按器官特异性分为两类,结缔组织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内分泌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皮肤组织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桥本甲状腺炎 扩张
4、性心肌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粘液水肿 恶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干燥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胃炎 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类风湿关节炎Addisino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绝经过早(少数病例)硬皮病1型糖尿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男性不育(少数病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交感性眼炎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硬化症 溃疡性结肠炎 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 系统性血管炎脱髓鞘疾病 克罗恩病 抗磷脂综合征 寻常型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肺肾出血综合征,自身免疫病的“病谱”,1.多数病因不明2.患者以女性居多,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有所增加3.有
5、遗传倾向4.患者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致敏淋巴细胞存在,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5.疾病有重叠现象,即一个病人可同时患一种以上自身免疫病6.病程一般较长,多迁延为慢性7.病损局部可发现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8.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在某些情况下,机体的自身耐受遭到破坏,禁忌细胞株活跃,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某些自身组织成份产生了免疫应答,就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第二节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损伤,隐蔽抗原的释放 自身成分的改变 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一、自身抗原,淋巴细胞旁路活化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自身致敏T细胞与自身抗原应答,二、免疫调节
6、异常,三、遗传因素,第三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理性的自身免疫应答可发生在体内任何组织器官,临床上常以病理损害的机制来区分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的发生髻之密切相关,因此,可分为由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由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身免疫病出现混合的临床表现时,称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抗血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AIHA;ITP)抗细胞表面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MG;Grave
7、s disease)细胞外抗原的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ood pasture综合征),一、由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二、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DM1;MS,三、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第四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是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重要特征之一,某些自身免疫病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分类:脏器特异性自身抗体 脏器非特异性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高滴度存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参与免
8、疫病理性损伤,一、自身抗体的特性,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实验检测,1948年 Haragraves等发现 LE 细胞现象 1957年 Holborow等应用IIF检测ANA 1961年 Beck等发现ANA不同荧光染色模型 6070年代IIF、ID、CIE应用新的自身抗体 1979年 Towbin等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身抗体 80年代IB、RIP应用蛋白多肽水平认识自身抗原 1987年DNA基因重组技术开始应用自身抗体研究 近十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自身抗体研究发展简史,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LISA免疫印迹法(West
9、ern-blot)酶免疫斑点法,检测自身抗体常用的方法,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A),常检测的自身抗体,抗核抗体:以真核细胞(如HEp-2细胞、肝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所检测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二、抗核抗体的检测与应用,抗核抗体谱,以首先检出该抗体的患者名字命名,如抗Sm、抗Sa 抗体等;以相关疾病命名,如抗Scl-70、抗SS-A、抗SS-B 抗体等;以抗原的部位命名,如抗核仁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膜抗体、抗细胞浆抗体等;以抗原的化学名
10、称分类命名,如抗DNA、抗RNP、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抗核抗体谱的分类和命名,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酶免疫斑点法 ELISA 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抗核抗体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示意图,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均质型 核糖体型 肌蛋白型 中心体型 斑点型 线粒体型 波形纤维蛋白型 纺缍体型 核仁型 高尔基体型 细胞角蛋白型 纺缍丝型 着丝点型 溶酶体型 原肌球蛋白型 中间体型 周边型 颗粒型 纽带蛋白型 PCNA型 核点型(dots),IIF检测ANA荧光染色模型,斑点型(nRNP/Sm),高
11、滴度的抗U1-nRNP为MCTD的特征。抗Sm抗体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斑点型(SSA/SSB),抗SSA最常出现于SS及新生儿红斑狼疮(100%)。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女性,可出现于SS和SLE。,均质型,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抗ss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nucleosome),周边型,可见于胶原病、PBC、CAH等患者,核点型(DOTS),见于SLE、SS、PBC、风湿病,抗着丝点型,PSS局限型标志抗体,抗原纤维蛋白型,仅见于5%10%的PSS,男性高于女性,抗RNA多聚酶型抗体,仅见于硬皮病患者,阳性率为4%,抗PM-Scl(PM-1)抗体,见于重叠
12、综合征(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 DM/弥漫性PSS),抗Scl-70型,PSS 弥漫型的标志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型(PCNA)SLE特异性抗体,与发生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抗核糖体P蛋白(rib-P)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SLE标志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标志抗体,抗Jo-1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多发性肌炎(PM)标志抗体,偶见于SLE和SS,抗肌动蛋白抗体,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型肝炎,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与细胞核DNA(外围区)脱氧核糖磷酸框架结合。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其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有相关性,抗体滴度的动态测定为监控治疗提供
13、了有效的实验室手段。,抗双链DNA抗体,检测方法及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常规检测抗dsDNA抗体最常用的方法。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可达95%100%,但其敏感性仅为30%50%,因此抗dsDNA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检测方法及应用,抗dsDNA抗体,SLE特异性抗体,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抗核小体抗体,核小体(nucleosome)是真核生物细胞核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凋亡细胞是核小体的重要来源,当SLE患者的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能力受损或降低,导致核小体在患者体内大量存积,激活B细胞产生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
14、uA)。,检测及应用,AnuA的检测通常采用ELISA检测法。AnuA具有同抗ds-DNA抗体相同的诊断特异性,可达到95%,在系统性硬化(SSc)病中可有20%50%低浓度阳性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该抗体均为阴性。AnuA的表达与SLE病情活动分数相关。,检测及应用,抗ENA抗体谱: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总称 临床常检测的抗ENA抗体谱主要包括:抗Sm 抗U1-RNP 抗SSA 抗SSB 抗Jo-1 抗Scl-70 抗rib-P蛋白,三、抗ENA抗体谱的检测与应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双向免疫扩散(ID)对流免疫电泳(CIE)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ELISA 酶免疫
15、斑点法,ENA检测方法,免疫印迹法,SDS-PAGE电泳,转移电泳,酶免疫检测,免疫印迹法,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Sm抗体:SLE标记性抗体(20%30%)抗nRNP抗体:MCTD 95%100%(高滴度)抗SSA抗体:PSS 60%75%,其它CTD 抗SSB抗体:PSS 10%40%,其它CTD 抗Scl-70抗体:SSc 25%75%,标记性抗体 抗Jo-1抗体:PM/DM 25%,标记性抗体 抗rRNP抗体:SLE特异性抗体(10%3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是一组以人中性粒
16、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与临床多种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四、与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 体检测与应用,荧光染色型,靶抗原,胞浆型(cANCA),蛋白酶3(PR3)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核周型(p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组织蛋白酶G(Cath-G)乳铁蛋白(LF)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非典型型(aANCA),兼有两种特性,ANCA荧光染色型与靶抗原,周边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主要见于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主要见于Wegeners
17、肉芽肿及微小多动脉炎,ANCA临床应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坏死性新 月体型肾小球肾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相关,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主要见于肺部炎症性疾病 并与长期慢性绿脓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蛋白酶3(PR3)与Wegeners肉芽肿(WG)密切相关。仅cANCA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0%,联合PR3 可超过95%,活动期几乎100%阳性。,组织蛋白酶G(Cath-G)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可见于SLE、IBD、PBC、PSC等,RA早期诊断相关自身抗体 抗角质层蛋白抗体(AKA):1979年 Young等报告 靶抗原:filaggri
18、n(40KD)抗核周因子(APF):1964年 Nienhuis等报告 靶抗原:profilaggrin(37-41KD)及其降解产物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1993年Simon等报告 靶抗原:filaggrin(40KD)抗Sa抗体:1994年 Despres等报告 靶抗原:50/55KD非酰基多肽,半抗原-瓜氨酸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1998 Schellekens,五、与RA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为抗变性IgG Fc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M型 致病机理:RF与体内变性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或被
19、吞噬细胞吞噬,产生炎性介质导致组织炎性损伤,使患者发生骨关节炎及血管炎。,1.胶乳颗粒凝集实验 定性、半定量,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测定IgM-RF 2.速率散射比浊法(ARRAY、IMAGE)定量、准确、快速,测定IgM-RF 3.ELISA 定量、准确,可测定不同类型的RF,检测方法,(1)RF在RA、SLE、PSS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均可被检出。,临床应用,(2)RF滴度与RA患者临床表现呈正相关,IgM-RF效价80IU/ml并伴有严重关节功能障碍时通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3)IgG-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症状密切相关,常伴随IgM-RF同时出现,在正常人及非RA患者
20、中很难检出。(4)IgA-RF与RA患者关节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骨质破坏有显著相关性。,AKA主要见于RA,阳性率36%59%,特异性95%99%,其出现可以先于临床表现;高滴度可预示较严重的RA类型。,抗角蛋白抗体(AKA),常用方法:ELISA临床意义:RA特异性自身抗体,敏感性65%85%,特异性为94%98%;高浓度抗CCP抗体是RA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因子之一,定量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特殊类型的肝病,其诊断和治疗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21、)重叠综合征,六、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在多种累及肝胆疾患的自身免疫疾病中,自身抗体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相对特异性自身抗体谱 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自身抗体谱,疾病类型 相关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型AIH ANA/ASMA 型AIH anti-LKM-1 anti-LC-1 型AIH anti-SLA(可溶性肝抗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AMA(M2/M4/M8/M9)anti-gp210,sp100 ACA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ANCA,自身免
22、疫性肝病及其自身抗体谱,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H-R Ab),七、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重症肌无力(MG)自身抗体谱:抗骨胳肌抗体(ASA)、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多发性硬化(MS)自身抗体谱: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抗脑苷脂抗体、抗神经结苷脂抗体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自身抗体谱:抗髓鞘糖脂抗体、抗髓鞘硫脂抗体,八、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大多数自身免疫患者血清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特别是有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已纳入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
23、准中,自身抗体检测已是临床免疫检测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指标。,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筛查性试验与确诊性试验项目的合理组合选择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切忌盲目的全面检测 实验中应同步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一、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般原则,95%99%可排除SLE()SLE治疗缓解 病情特重(大量IC沉积消耗抗体)()低滴度 常见于RA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高滴度可作为诊断SLE的依据ENA抗体谱检测()不能排除抗dsDNA、Sm、rib抗体()可帮助诊断,ANA初筛,二、实验室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确认,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出率,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因有多
24、种自身抗原的存在,自身抗体的种类也可有交叉重叠现象,故实验中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时还必须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II型及III型自身免疫病消耗补体补体 监测病情,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及临床意义,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反应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状态,二、淋巴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细胞因子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或应用治疗监测病情或指导治疗,三、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CIC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 辅助诊断疾病,四、循环免役复合物检测及临床意义,1.区分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几类?其代表性疾病有哪些?3.ANA有哪些种类?它们在AID及SLE诊断中的价值
25、如何?4.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5.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超敏反应类型可分为几类,代表性疾病有哪些?6.常见的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的核型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7.抗ENA抗体谱的可检测自身抗体项目包括哪些?有何临床意义?8.SLE和RA诊断的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分别是什么?9.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分别有哪些?10.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有哪些?,思考题,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应答引起的疾病,其体内产生针对自身成份的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IIF检测的ANA结果及其荧光模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重要的筛选试验,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抗Sm抗体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高滴度的抗RNP抗体是诊断MCTD的重要血清学依据;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与干燥综合症密切相关;抗Jo-1抗体常见于多发性肌炎;抗Scl-70抗体几乎仅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其他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还有:与小血管炎相关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与RA相关的RF、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小 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