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三、物资储备定额 四、物资供....ppt
《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三、物资储备定额 四、物资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三、物资储备定额 四、物资供....ppt(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三、物资储备定额 四、物资供应计划 五、物资采购和仓库管理 六、物流系统分析,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一)物资: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一般来讲,物资不仅是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各种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及配件、工具等,还应包括产成品。(二)物资的分类:1、按物资在生产中的用途分(1)主要原材料:指加工后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物资。a 原料:指未经工业加工的采掘业或农业的产品。矿石、石油、原木、原棉、粮食、甘蔗、甜菜等。b 材料:由加工工业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合金、钢材、面粉、棉纱、砖、瓦等。(2)辅助材料
2、:生产中起辅助作用,但不主要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接触剂、催化剂、染料、油漆、润滑油、皮蜡、清扫工具、照明设备、取暖设备等。(3)燃料:是指产生热能、动能的可燃性物资。(4)动力:是指用于生产的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5)配件:是指预先准备的用于更换设备中易磨损和老化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种专用备件。(6)工具:是指生产中消耗的各种刀具、量具、卡具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企业制定物资消耗定额,计算各种物资需要量,计算产品成本和核定储备资金定额等.,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按物资的自然属性分(1)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如钢、铁,有色金属如铝、铜等。(2)非金属材料,包括化工产品、石油产品、纺织产品、建材
3、产品等(3)机电产品,包括电机、仪表、机械设备、仪器、液压配件和电线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企业编制物资供应目录,也便于物资采购和保管。3、按物资的使用范围分(1)基本建设用的物资(2)生产产品用的物资(3)经营维修用的物资(4)工艺装备用的物资(5)科学研究用的物资(6)技术措施用的物资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计划,也便于企业按使用方向进行物资核算和平衡。,(三)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存储、供应和使用等一系列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的内容:1、编制物资计划(1)制定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2)做好物资综合平衡,搞好物资计划,
4、充分挖掘潜力。2、料源组织(供应管理)选择供应商,做好订货、采购、运输、物资分配等工作。3。存货管理 选择正确的库存方法,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使物质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和服务水平。4、仓库管理 在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存放、发料、送料、帐务统计等工作中实行科学管理。5、使用和回收管理 科学使用、做好物资回收、修旧利废。6、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物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计划管理制度、采购制度、仓库管理制度、限额供料制度、验收制度、统计制度、定额制度等。,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物资管理的意义:1、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可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按规定的计划实现。2、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
5、产品成本的降低 3、加强物资管理,建立合理的而不是过多的物资储备,可以更好地利用流动资金。4、物资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二、物资消耗定额(一)含义和作用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它是企业的重要基础资料和标准数据之一,对加强企业物资管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物资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1、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定额 需用量 储备量 采购量 2、科学的进行物资供应管理的重要基础。3、监督、指导、控制物资的合理使用及促进节约的有力工具。4、促进企业提高技术、管理和工人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第
6、十一章 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1、经验估计法 根据生产人员及技术人员亲身的生产技术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文件和产品实物,以及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变化等因素制定。简便易行,但准确性差。M=(a+4c+b)/6 2、统计分析法 根据统计资料,经分析研究,并考虑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改善等因素来制定。方便简单,计算工作量不大,但容易重复过去的错误。准确性、可靠性差。3、技术测算法 是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并充分考虑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技术计算来确定物资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比较准确可靠,但工作量大。4、实际测定法 它是运用现场称量、计算来制定消耗定额的方法。,第十一章 物
7、资管理,(三)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其它材料 1、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 按产品或零件制定(1)主要原材料消耗构成,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有效消耗 是指构成产品或零件净重部分的材料消耗,也是保证产品达到规定的功能和技术要求所必须的材料消耗。工艺性损耗 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为改变它们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损耗,如机械加工中的铁屑、锻造中的飞边、铸造中的冒口等。非工艺性损耗 指由非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而造成的损耗。(2)制定 原材料消耗定额=产品净重+工艺性损耗 发料和进行核算的依据。物资供应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1+物资供应系数)计算物资总需
8、要量和采购的依据。,2、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品种多、用途广,间接法。(1)按单位产品确定 包装用辅助材料(2)按产品面积或重量确定 电镀、油漆、热处理(3)按设备开动时间确定 润滑油、冷却夜、磨料等(4)按工种确定(5)按与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例确定 型砂、填料、溶剂 3、燃料消耗定额的确定 按不同用途确定(1)工艺用燃料(2)动力用燃料(3)取暖用燃料 4、动力消耗定额 按不同用途确定 5、工具消耗定额 按工具的耐用期限和使用时间确定。,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三、物资储备定额(一)含义和作用 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最经济合理的物
9、资储备的数量标准。1、它一般有三种形式:(1)经常储备(2)保险储备(3)季节储备 2、作用(1)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2)掌握和监督库存动态的重要指标。(3)核算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4)确定库存面积、仓库数量及仓库定员的依据。,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二)制定方法 1、经常储备定额的计算 经常储备 又称周转储备,它是指在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内为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建立的储备。供应间隔期法 某物资经常储备定额=平均每日需要量合理储备天数 其中:平均每日需要量=计划期物资需要量/计划期天数 合理储备天数=平均供应间隔天数+验收入库天数+使用前准备天数式中:平均供应间隔天数=经济订购批量法
10、n0=,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保险储备定额的计算 保险储备 是指企业在厂外物资供应和厂内生产可能发生意外变化的情况下,如交货拖期、运输迟误、退货(进厂物资不合质量要求)、废品产生过多等,为保证生产仍能正常 进行,不受其影响而需保持的储备。某物质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 其中:保险储备天数=平均误期天数 3、季节储备定额的计算 某物资的季节储备定额=平均每日需要量季节性储备天数,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每次误期天数每次误期时入库数量)每次误期时入库数量,=,最高储备量=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最低储备量=保险储备量平均储备量=(经常储备量/2)+保险储备量,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经常
11、储备量,最低储备量=保险储备定额,最高储备量,平均经常储备量,平均储备量,相邻两次供应间隔时间,四、物资供应计划(一)编制物资供应目录 按照物资分类的顺序,进行汇总,并详细说明各物资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标准、计量单位、价格以及物资的供应来源。(二)确定物资需要量(以主要原材料为例)某种物资需要量=计划产量(1+允许的废品率)单位产品物资消耗定额计划回用的废料数量,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三)确定物资供应量,编制物资平衡表 1、确定物资供应量 按品种和规格分别确定 物资供应量=某物资需要量+计划期末物资储备量计划期初物资储备量 其中:计划期末物资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50%75%)+保险
12、储备量 计划期初物资储备量=实际库存量+预计到货量 预计耗用量 2、编制物资平衡表 某种物资采购量=该物资需要量+期末储备量 期初储备量 企业内部可利用的资源,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物资平衡表,12,11,10,9,8,7,6,5,4,3,2,1,丁,丙,乙,甲,协作调剂,市场采购,其它,基建,科研,技措,维修,生产,合计,备注,措施,平衡差额,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需要量,计划期初库存量和其它内部资源量,计量单位,规格型号,名称,序号,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四)物资库存储备的补充 1.定量法订货点法 当物资储备下降到某一规定数量时,由仓库立即发出订货要求,物资供应部门及时组织
13、订货,以保证消耗掉的经常储备得以再次建立。订货点法就是由预先制定一个订购点的库存量水平,当库存量降低到订购点的库存量水平时,即自动发出某一固定的补充用订购单。,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定量法补充库存储备示意图,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定期法 这种方法下订购时间固定不变,因此物资进入时间间隔相同,每次定货数量则以进货时能使物资储备恢复到最大储备量为原则来确定的。,定期法补充库存储备示意图,五、物资采购和仓库管理(一)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是指为取得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而进行的采购行为。1、采购活动的目标和责任(1)确定和评价供应地区和厂家。(2)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3)寻求新物资及其供应商(4
14、)经济地购买物资(5)购买分析 购价分析和成本分析(6)维持和发展各种物资关系(7)为领导提供物资信息。,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采购步骤(1)获得物资需要量及需要信息(2)了解各物资的技术要求和等级(3)按不同的供应商将物资分类编组(4)对特定物资进行招投标(5)按质量、价格、交货期进行评标(6)选择供应商(7)订货、催货,掌握供货进程(8)检查到货进度和质量情况(9)评价供应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3、采购的决策行为(1)生产前的购料分析 是指在购料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为避免或尽量减少原材料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由采购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共同对生产用料的质量、品种、价格、
15、市场供应情况等进行分析,以谋求最佳的采购成本。采用了此物资,是否可以提高价格?物资的利用价值,是否可以抵偿其成本?此物资是否在所有方面均认为有必要?此物资是否具有其它更有利的用途?对于必要部分,是否有较低成本的制造方法?对于必要部分,是否可以采用标准件?材料、加工费、制造费及利润是否能补偿成本并有余额?是否还有更低廉的材料场所?,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决定适当的质量 采购人员在决策质量时必须考虑:购料的用途,是否可用代用品?物资本身的特性 物资的采购规格(3)决定适当的采购数量 一次购入的数量过多,会多占流动资金,增加存储费用和库存成本;一次购入的数量太少,会增加订购次数而增加订购费用。采
16、购到底以多少为宜,可用经济订购批量法。即:n0=C:单位物资的年保管费用 Q年订购总量 A:每次订购费用,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二)仓库管理 1、仓库管理的主要工作(1)物资的验收入库 提货、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过程。(2)物资的保管 四号定位、五五码垛 摆放科学、数量准确、质量不变、消灭差错。(3)物资的发放 及时、迅速、准确的发放。限额发料制(4)清仓盘点 做到帐、卡、物相符。,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库存物资价值分类方法ABC分类管理法 ABC分类法 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揭示的社会现象“20-80”规律,告诉人们在进行库存控制时,应该抓住关键的少数,集中精力控制
17、少数重要的、关键的物资。ABC分类法把库存物资按照其占用资金的多少,即价值的多少,分为三类:A类物资,B类物资,C类物资,ABC库存分类,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物资ABC分类法的实施 列出所有产品及其全年使用量(预测值),将年使用量乘以单价求得其价值,按价值的高低标明各种物资的大小序号;按序号大小将物资重新排序,并计算累积年使用金额和累积百分比;进行整理,即可得到ABC分类汇总表。,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不同类型物资的库存管理策略a A类物资 采用连续检查系统,并严格控制订货点与订货量,保持最完整的、准确的记录数据,保持较高的预测监控状态,提高需求预测准确度,采购订货由高层领导审批。b B类物资
18、采用较长库存检查周期,或采用混合的库存系统,适度增加采购批量。c C类物资 采用长的库存检查周期,简化库存管理手续,采用大宗采购方式。,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六、物流系统分析(一)物流的概念 1.物流 物流是指物资由供给一方向需要一方物理性的转移过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空间状态的变化,使物资产生空间效果(运输);二是时间转移,使物资产生时间效果(储存)。物流是包含物质资料的废弃与还原,连结供需主体,克服时间与空间距离,而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2.物流的分类 按照物流作用范围分类,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流通领域中的物流,属宏观物流,范围广,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物资和物资管理二、物资消耗定额三、物资储备定额 四、物资供. 物资 管理 消耗 定额 储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