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讲义.ppt
《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讲义.ppt(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提 纲一、国外类似工程治理经验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内容及设计理念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一、国外类似工程治理经验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刚刚起步,但是国外类似的河流工程工程进行了很多年,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德国“河川生态自然工程”;日本“多自然型建设工法”;台湾“野溪复育”,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内容及设计理念(一)建设内容1、指导意见总则中明确提出:(五)工程建设内容要避免与市政园林建设相混淆,生态措施只能放在护岸、护坡、堤防等河道治理工程上,不用于绿化、靓化等市政园林工程。河道治理工程
2、与市政、园林工程结合实施的项目,应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六)中小河流治理中涉及到的占地和移民安置、交通桥梁、环境影响等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省(区、市)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工作。,2、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办法第二条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指为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综合性治理项目。,3、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P89(二)目标与任务 通过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河段防洪能力得到增强,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农田保护区等防
3、洪标准有较大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治理河段的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本规划根据保护对象和建设所在地,结合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分为县城防洪、乡镇防洪、农田及乡村防护等。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堤防护岸加固和建设、河道清淤疏浚、排涝工程等单独或结合工程措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要合理确定河道控导线,禁止侵占行洪通道。堤防护岸以原有工程除险加固为主,必要的堤防护岸建设工程应在河流治导线已经确定、不侵占河道的前提下安排;河道清淤疏浚是针对河道设障或淤积所采取的恢复原有河道过水能力的措施,河道清障按照河道管理办法进行;,排涝工程是指为扩大洪涝结合河道的排水能力的疏浚工程,排
4、涝泵站及设备等内容由相关专项规划安排。县城防洪工程与城市道路、城市景观等结合的项目只计列防洪工程部分投资;近年已安排部分投资的项目,只计列剩余工程投资;在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中产生的占地和移民投资,由地方负责。中小河流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和水库项目列入有关水利专项建设规划,不列入本规划建设内容;其中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一期建设工程国家已经批复立项建设,单独实施,可提高中小河流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洪水预警能力。,总结:建设内容重点是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不包括城市建设和景观、移民占地、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楼堂馆所等建设内容和投资。,(二)设计理
5、念 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中治理目标均提出“兼顾河流生态环境”或者“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设计理念。矫勇副部长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握好防洪与生态的关系:“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要注重生态治理的理念,处理好防洪与生态的关系严禁侵占河道,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尽可能恢复河道功能,维护河流健康;严禁裁弯取值,要与周围环境及生态景观相协调,积极营造亲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堤防建设和护坡护岸,要积极采用天然材料以及生态复核材料,切忌千篇一律搞河道硬化、白化、渠化;河道清淤疏浚要妥善处理好淤泥堆置问题,要防止污泥的
6、二次污染,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土地整理与圩堤建设,合理布置堤防,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在平原河网地区,要加强河道的清淤疏浚,尽量采用植物措施护坡,保护湿地,同时要注重加强水系的连通,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提高河道综合整治水平。”,如何理解“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这一设计理念?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河流治理中把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贯彻到设计的每个细节,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国现阶段限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刚刚起步,面广量大,所需资金庞大,因此本次中小河流治理未涉及水质保护、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及河流景观工程等方面内容,但是要求摒弃过去以防洪为单一目的,随意对河道进行裁弯取值、渠化天然河道、硬化河
7、底河坡、侵占滩地加高堤防缩窄河床等设计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河流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同时应注意不可将天然河流治理等同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尽可能保留河流的,天然生态。另一方面,设计方案也要为河流的进一步治理留有余地。兼顾河流生态环境,包含了许多方面。矫部长的讲话概括的很全面。首先要保留河流的天然形态,不应随意进行裁弯取值、渠化天然河道、硬化河底河坡、侵占滩地加高堤防缩窄河床,要恢复河道原有功能;其次是护坡措施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再次还要加强管理,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侵占滩地等。有些人认为采用生态护坡就做到了兼顾河流生态环境,
8、这是片面的认识。概括起来说:兼顾河流生态环境,就是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实现人水和谐创造条件。,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常见问题1、提高堤防防洪标准;2、建设内容不符合本次治理原则,把城市建设和景观项目、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以及楼堂馆所等纳入建设内容;3、堤线布置不合理,存在随意裁弯取值、渠化河道、利用滩地、缩窄行洪断面等现象;4、堤身断面、护坡、护岸设计简单套用以往堤防加固设计经验,硬护坡、护岸过多,兼顾生态环境不够等等。,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下面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条款,对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部分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一)堤
9、防等级和建筑物级别报告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堤防等级2、穿堤建筑物级别3、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建筑物(如桥梁等),应提出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4、抗震设防标准,指导意见:1、堤防工程级别划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执行,一般为4级或5级堤防。提高或降低堤防工程级别时,应充分论证。,说明:(1)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中小河流洪水是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洪水的来源,中小河流治理要符合流域防洪规划,其防洪标准除应考虑本身洪水及灾害特点,更应注意与大江大河及其支流防洪标准相协调。,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中小
10、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中小河流治理对大江大河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中小河流治理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年20年一遇。(相应堤防等级为45级)。对于以保护人口为主的县城防洪和乡镇防洪工程,治理标准一般在20年一遇左右;(相应堤防等级为4级)。对于保护农田结合保护乡村人口的农田防护工程,治理标准一般为1020年一遇,(相应堤防等级为45级)。其中农田排涝工程(平原河网清淤疏浚)标准一般为5年一遇。,(2)个别堤防,当堤防等级与保护对象、洪水标准不一致时,报告应说明理由。堤规2.1.2规定: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堤防工程,其级别可适当提高;遭受洪
11、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的临时堤防工程,其级别可适当降低。采用高于或低于规定级别的堤防工程应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当影响公共防洪安全时,尚应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穿堤建筑物级别 2、穿堤建筑物(涵管、涵闸、泵站等)的建筑物级别不应低于所在堤防工程级别。防洪墙的建筑物级别应与相应堤防级别相同。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穿堤建筑物一般应同时提出防洪标准。堤规2.1.5规定:堤防工程上的闸、涵、泵站等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3、抗震设防标准 3、中小河流堤防工程一般可不进行抗震设计;对
12、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重要防洪墙及穿堤建筑物应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堤规1.0.7条规定: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的1级堤防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应进行抗震设计。因此,中小河流堤防工程一般可不进行抗震设计。,报告经常漏掉抗震标准或写法不规范。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工程区的地震基本烈度,而是主要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及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二)堤防工程报告中该部分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堤防工程现状 包括堤身断面型式及主要参数(堤顶宽度、坡比、高度、护坡型式等)、堤身填筑材料及质量、历次险情及除险加固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2、
13、堤身安全复核 包括堤顶超高计算(现状堤顶高程、堤顶超高、设计堤顶超高、加高高度等)、堤身稳定和渗透稳定计算复核(重点是堤身堤基隐患部位、堤身填筑较差和堤基特殊地质段)。,3、堤线选择 新建堤防应从地形地质条件、河势及治导线、拆迁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合理提出推荐线路;局部退堤段或裁湾取直段应说明理由。推荐堤线应说明起始点位置、经过的主要地方、桩号范围、长度等基本特性。4、堤型选择 新建堤防应结合具体地形地质条件和拆迁占地等条件进行比选,不要泛泛地比。推荐防洪墙型式的堤段要重点比。,5、堤身断面设计 加固堤防,提出加高培厚范围、加高高度、帮宽宽度、帮培方式(内帮还是外邦);提出设计堤
14、顶宽度、内外边坡坡比,是否加设戗台。新建堤防,提出设计堤顶宽度、内外边坡坡比,是否加设戗台。横断面一般间距50200m;测宽范围一般200500m,应能反映堤防、护岸、河底等全貌。需要进行堤基处理、护岸的断面应标示地层分布情况。,6、堤身填筑设计 提出填筑材料的来源及其填筑质量要求。注意要与设计料场一致。7、堤身护坡 采用硬护坡和生态护坡堤段要进行护坡型式比选,提出各种护坡范围。护坡结构设计包括厚度、垫层、压顶、脚槽等,给出结构尺寸。8、堤身隐患处理 根据堤身填筑质量和险情资料,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方案比较。注意处理措施一定要与堤身填筑质量和险情资料。报告应列出处理措施范围、布置。
15、,9、堤基隐患处理(堤基渗控设计)根据堤基地质条件和险情资料,选取典型断面进行渗透稳定计算(措施前、后对比),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必要性进行方案比选。报告列出处理措施范围、布置,附断面图。填塘固基,报告应说明填塘固基原则、渊塘分布(距堤脚距离)、长度、宽度、深度等基本参数。,下面结合指导意见,说明每项设计应注意的事项1、一般原则(1)堤防工程设计应遵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执行。(2)堤防工程的堤顶超高值根据规范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大于1.0m。堤顶道路宽度可结合防汛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一般不大于4.0m,堤顶道路路面结构宜采用泥结碎石型式。,说明3条:1、该规范1.0.
16、2款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加固、扩建、改建堤防工程的设计。因此,中小河流堤防工程设计同样要遵照执行。2、堤顶高程 6.3.1条 堤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或设计高潮位加堤顶超高确定。堤顶超高应按下式计算确定。YReA(6.3.1)2.2.1条 堤防工程的安全加高值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和防浪要求,按表2.2.1的规定确定。1级堤防重要堤段的安全加高值,经过论证可适当加大,但不得大于1.5m。4、5级不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安全加高值分别为0.6 m、0.5 m。,3、堤顶宽度 堤规规定3级及以下堤防堤顶宽度不宜小于3m。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土质、交通状况都不相同,如背水面有平行堤防的交通道路,堤顶宽
17、就可以减小;堤身高度大,土质为少粘性土,可适当增加堤宽。指导意见提出堤顶道路宽度可结合防汛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一般不大于4.0m,,2、堤防加固(1)对未达标的堤防,应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复核堤顶高程、堤身和堤基的抗滑及渗透稳定性。说明:1、报告中应对堤顶高程进行复核,提出现状堤顶高程、堤顶超高、设计堤顶高程及需加高高度等。2、稳定计算选取的典型断面有足够、有代表性,采用的计算模型、抗剪强度指标应与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相匹配。3、应重视渗透稳定分析,堤防破坏大多是渗透破坏。特别是堤身、堤基出现险情的堤段,应对加固前后的渗透稳定断面分别计算。,(2)现状堤坡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建材、占地、交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河流 近期 治理 工程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