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保护3.ppt
《农业环境保护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环境保护3.ppt(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家一起说环保问题,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态平衡第三节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 应用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减少与保护,第一节 概述,一、生态学 1、定义 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2、发展 一方面,当前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能源、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五大问题,正在向科学界挑战,要求科学家们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生态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第一节 概述,另一方面,多学科的互相渗透,特别是新系理论、现代控制论、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及方法论,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诞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
2、、经济生态学、系统生态学、自然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等。,第一节 概述,二、种群 1、定义 种群是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具体地说,种群是在特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中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生物群落的组成单位,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图1四川卧龙大熊猫种群图2昆仑山野耗牛种群 图3朱鹮种群,2、种群的特征空间特征 任何种群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数量特征 任何种群都有一定数量的个体。通常,数量特征与空间特征结合,构成种群密度指标,即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目。这是衡量种群繁荣发展的重要指标。遗传特征 任何种群都要不断繁殖以维持种群存在。繁殖既遗
3、传种群基因库的基本信息,又积累个体变异完成进化实现种群对环境的适应。,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3、种群的基本参数 影响种群密度指标的,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参数。4、种群的增长 种群增长即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节 概述,三、群落 1、定义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结构单元。根据关注对象的不同,生物群落可简单地称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在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
4、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有一个别称-“地球之肺”。,植物群落,动物、植物群落,第一节 概述,2、群落成员的地位 群落中的各种群地位或重要性并不相等。可以根据综合种群的若干个数量、空间指标计算得的种群重要值或优势度,确定种群的地位。重要值或优势度大的种群称为优势种,重要值或优势度小的种群称为附属种。,第一节 概述,3、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群落内部各种群排列在环境的 不同高度而成层分布,称成层现象。水平结构 群落内部各种群排列在环境的不同水平位置而镶嵌分布,称镶嵌现象。季相变化 群落外貌随昼夜节律、季节节律而变化,称季相变化。,第一节 概述,4、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群落的形成 指在
5、相对平衡的条件中,若干种群在一 定环境中传播、定居、竞争、稳定的过程。群落演替 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现实的生物群落都是群落演替链上的一环。,第一节 概述,四、生态系统 1、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由生命系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环境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是由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能量的有一定大小结构的复合体。通俗地说,生态系统是有一定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空间结构。,第一节 概述,生态系统类型1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2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A.河流生态系统B
6、.湖泊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上述生态系统定义有四个基本含义:1、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间、空间方面的特征2、由生物成分和微生物成分组成3、以生物为主体4、各成员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功能。,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2、组成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主要组成成分。,生产者,指能制造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少数能自营生活的菌类(如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呢?,第一节 概述,消费者(异养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
7、有机物的异样生物,一般指动物。消费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还原者)是能把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的异样生物,一般指微生物、也称还原者。,非生物部分(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源泉及活动场所。组成(1).太阳辐射能。(2).无机物质,如氧、氮、二氧化碳、矿物质和水等。(3).非生命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 腐殖质等(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4).岩石和土壤。作用(1)、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2)、为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节 概述,3、功能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环境保护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