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蒸发量计算的理论依据.ppt
《关于蒸发量计算的理论依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蒸发量计算的理论依据.ppt(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60,2024年5月6日,第七章 蒸发,7.1 概 述 在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性操作过程经常得到一些含溶质的稀溶液,为了得到符合标准的产品,常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7.1.1 蒸发分离的依据利用溶剂具有挥发性而溶质不挥发的特性使两者实现分离。7.1.2 蒸发操作的目的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半成品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程去除杂质。,260,2024年5月6日,7.1.3 蒸发操作的应用,在工业上,有三种情况:(1)制取液体产品。例如电解食盐水得到的NaOH稀溶液中,含有约18%的NaC
2、l,通过蒸发方法在除去大部分水的同时,将NaCl结晶而分离除去,得到规定的液碱产品;(2)生产固体产品。将稀溶液浓缩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冷却使溶质结晶与溶液分离,从而获得固粒产品。例如,食盐精制、制糖、制药等。(3)制取纯溶剂。采用蒸发方法使溶剂汽化并冷凝,使不挥发性杂质分离而得到纯溶剂,例如海水淡化制取淡水等。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它溶液,而工业上处理的溶液大多为水溶液,所以本章仅讨论水溶液的蒸发。,360,2024年5月6日,用来进行蒸发的设备主要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基本流程如图。蒸发器的作用是加热溶液使水沸腾汽化,并移去,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由传热管组成,中央设置
3、一循环管,加热用的饱和水蒸汽在加热室管间冷凝放热用于对管内水溶液进行加热;分离室在加热室上部,为一圆筒结构,使受热上升的溶液在此汽化并将汽液分离。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离室相通,其作用是将产生的水蒸汽冷凝而除去。,7.1.4 蒸发的流程,蒸发操作时,溶液由分离室底部加入,沿中央循环管流向加热室,在加热室垂直管束内通过时与饱和蒸汽间接换热,被加热至沸腾状态,汽液混合物沿加热管上升,达到分离室时蒸汽与溶液分离。为与加热蒸汽相区别,产生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被除去。溶液仍在中央循环管与加热管中进行循环,当达到浓度要求后称为完成液,从蒸发器底部排出。,1.加热室 2.加热管3.中央循环管4
4、.分离室 5.除沫器6.冷凝器,460,2024年5月6日,7.1.5 蒸发的分类,按操作压强分:加压蒸发、常压蒸发、真空蒸发真空蒸发的优点:1.减压下溶液沸点t1降低,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t=T-t1增大,因而,对一定的传热量Q,可节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S。2.蒸发操作的热源可采用低压蒸汽或废热蒸汽,节省能耗。P,T,t一定,Q不变3.适于处理热敏性物料,即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或变质的物料。4.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真空操作的缺点:1.溶液的沸点降低,使粘度增大,导致总传热系数下降2.动力消耗大。因需要有造成减压的装置。,560,2024年5月6日,按蒸发方式分:自然蒸发、沸腾蒸发自然蒸发:溶液
5、在低于溶液沸点的温度条件下汽化。汽化只在溶液表面进行,汽化面积小,传热速率低,汽化速率低沸腾蒸发:溶液在沸腾条件下汽化。汽化发生在溶液的各个部位。汽化面积大,传热速率高,汽化速率高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于分:单效蒸发、多效蒸发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多效蒸发: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的串联操作本章讨论沸腾传热,660,2024年5月6日,7.1.6 蒸发的特点,从蒸发的过程可以看出,蒸发操作总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分溶剂,而过程的实质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侧的溶液沸腾间的传热过程,溶剂的汽化速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故蒸发属于热量传递过程。同时
6、,蒸发器也是一种换热器。但蒸发操作和设备与一般的传热过程有所不同。蒸发具有下述特点: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溶液性质: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和产生泡沫;溶液的粘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加强。这些性质将影响设备的结构。,760,2024年5月6日,溶液沸点的改变(升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汽压较同温度下纯水的低,即在相同的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两者之差称为温度差损失,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差损失越大蒸发溶
7、液温度差:t=T-t蒸发纯水温度差:tT=T-T P一定时,t T t tT泡沫挟带:二次蒸汽中常挟带大量泡沫,冷凝前必须设法除去。否则既损失物料,又污染冷凝设备。能源利用:蒸发时产生大量二次蒸汽,含有许多潜热,应合理利用这部分潜热。,860,2024年5月6日,7.2 蒸发设备,7.2.1 常用蒸发器的结构与特点蒸发器组成:加热室:加热溶液使之汽化分离室:分离二次蒸汽和完成液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分为两大类:循环型(非膜式)单程型(膜式)7.2.1.1 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循环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
8、间长,溶液浓度接近于完成液浓度。根据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型蒸发器。自然循环:由于溶液在加热室不同位置上的受热程度不同,产生密度差而引起的循环运动强制循环:依靠外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运动,960,2024年5月6日,1中央循环管式(标准式)蒸发器,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心有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为其余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如图。加热蒸汽:加热室管束环隙内溶液:加热室管束及中央循环管内,受热时,由于中央循环管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小,使得溶液形成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其余加热管上升的循环流动。优点: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9、缺点:循环速度低溶液粘度大、沸点高不易清洗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1060,2024年5月6日,2悬筐式蒸发器,加热室像个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的下部,可由顶部取出。加热蒸汽由壳体上部进入加热室,在管间放热加热管内溶液使其上升,而沿悬筐外壁与蒸发器内壁间环隙通道向下循环流动。优点:溶液循环速度高,改善了管内结构情况传热速率较高缺点:设备费高占地面积大加热管内溶液滞留量大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溶液,1160,2024年5月6日,3外热式蒸发器,这种蒸发器将加热室与分离室分开,采用较长的加热管,如图示。优点: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高度,便于清洗和更换循环速度较高,使得对流传热系数提高结
10、垢程度小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处理量大的溶液,1260,2024年5月6日,4列文蒸发器,特点是在加热室上部设置沸腾室,加热室中的溶液因受到附加液柱的作用,必须上升到沸腾室才开始沸腾,这样避免了溶液在加热管中结垢或析出晶体。优点:流动阻力小循环速度高传热效果好加热管内不易堵塞缺点:设备费高厂房高,耗用金属多适于处理有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1360,2024年5月6日,5强制循环型蒸发器,在加热室设置循环泵,使溶液沿加热室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循环流动。优点:循环速度高晶体不易粘结在加热管壁对流传热系数高缺点:动力消耗大对泵的密封要求高加热面积小适于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溶液。,14
11、60,2024年5月6日,7.2.1.2 单程型(膜式)蒸发器,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只通过加热管一次蒸发即可达到要求的浓度。溶液停留时间短,操作时沿加热管壁呈膜状流动,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由于操作要求成薄膜流动且一次蒸发完成,因此对设计和操作要求严格。根据蒸发器内液体流动方向和成膜原因的不同,有以下几种型式,1升膜蒸发器特点是加热室内的加热管细而长。溶液预热到接近沸点时由蒸发器底部送入,进入加热管时立即受热沸腾汽化,溶液在高速上升的二次蒸汽带动下,沿管壁边呈膜状向上流动边蒸发。到达分离室后,完成液与二次蒸汽分离后由分离室底部排出。适于处理蒸发量较大的稀溶液,热敏性和易生泡沫的溶液;不适
12、于浓度高、粘度大、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蒸发。,1560,2024年5月6日,2降膜蒸发器,它的加热室与升膜式类似,但分离室设置在下部,见图5-9。溶液预热后由加热室顶部加入,经管端的液体分布器均匀分配在各加热管内,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内壁呈膜状向下流动,并进行蒸发。汽液混合物从管下端流出,在分离器内进行汽液分离后完成液由分离室底部排出。这类蒸发器操作的关键是设置良好的液体分布器,以保证溶液均匀成膜和防止二次蒸汽从加热管顶部穿出。常用的膜分布器见书。适于处理浓度、粘度较大的溶液不适于处理易结晶、结垢的溶液。,1660,2024年5月6日,3 升降膜式蒸发器,蒸发器由升膜管束和降膜管束组合而成,蒸发器的底
13、部封头内有一隔板,将加热管束分成两部分。溶液由升膜管束底部进入,流向顶部,然后从降膜管束流下,进入分离室,得到完成液。适于处理浓缩过程中粘度变化大的溶液、厂房有限制的场合。,1760,2024年5月6日,4刮板薄膜蒸发器,它是在加热管内部安装一可旋转的搅拌刮板,刮板端部与加热管内壁间隙固定在0.751.5mm之间,依靠刮板的作用使溶液成膜状分布在加热管内壁面上。溶液由蒸发器上部沿切线方向加入,在重力和旋转刮板带动下,在加热管内壁上形成旋转下降的液膜,在下降过程中通过接收加热管外加热蒸汽夹套中蒸汽冷凝热量而被不断蒸发,底部得到完成液,二次蒸汽上升至顶部经分离器后进入冷凝器。缺点:结构复杂,动力消
14、耗大,传热面积小,处理能力低。适于处理易结晶、易结垢、高粘度的溶液,1860,2024年5月6日,7.2.1.3 直接加热蒸发器,将一定比例的燃烧气与空气直接喷入溶液中,燃烧气的温度可高达12001800,由于气、液间的温度差大,且气体对溶液产生强烈的鼓泡作用,使水分迅速蒸发,蒸出的二次蒸汽与烟道气一同由顶部排出。优点:结构简单,不需要固定的传热面,热利用率高适于处理易结垢、易结晶或有腐蚀性的溶液。不适于处理不能被燃烧气污染及热敏性的溶液。,1960,2024年5月6日,7.2.2 蒸发器的选型,蒸发器的结构型式很多,选用时应结合生产过程的蒸发任务,选择适宜的蒸发器型式。选型时,一般考虑以下原
15、则:溶液的粘度:蒸发过程中,溶液粘度变化的情况,是选型时很重要的因素。高粘度的溶液应选用对其适应性好的蒸发器,如强制循环型、降膜式、刮板搅拌薄膜式等;溶液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差的物料,应选用滞料量少,停留时间短的蒸发器,如各种膜式蒸发器有晶体析出的溶液:选用溶液流动速度大的蒸发器,以使晶体在加热管内停留时间短,不易堵塞加热管,如外热式、强制循环蒸发器易发泡的溶液:泡沫的产生,不仅损失物料,而且污染蒸发器,应选用溶液湍动程度剧烈的蒸发器,以抑制或破碎泡沫,如外热式、强制循环式、升膜式等;条件允许时,也可将分离室加大。,2060,2024年5月6日,有腐蚀性的溶液:蒸发此种物料,加热管采用特殊材质
16、制成,或内壁衬以耐腐蚀材料。若溶液不怕污染,也可采用浸没燃烧蒸发器易结垢的溶液:蒸发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污垢产生,垢层的导热系数小,从而使传热速率下降。应选用便于清洗和溶液循环速度大的增大器,如悬筐式、强制循环式、浸没燃烧式等溶液的处理量:溶液的处理量也是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处理量小的,选用尺寸较大的单效蒸发,处理量大的,选用尺寸适宜的多效蒸发。总之,不同类型的蒸发器,各有其特点,它们对不同的溶液的适应性也不相同。P294表5-1列出了蒸发器的一些主要性能。应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蒸发器。,2160,2024年5月6日,7.3 单效蒸发,已知条件:原料液流量F(kg/h),原料液浓度xo(
17、质量分率)和温度to(),完成液的浓度x1(质量分率)(生产要求)过程选定:加热蒸汽压强p(或温度T),冷凝器操作压强p(或温度T);计算内容:单位时间内水分蒸发量W(kg/h),加热蒸汽用量D(kg/h),蒸发器的传热面积S(m2)。求解上述问题应用物料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和传热速率方程。,2260,2024年5月6日,7.3.1 物料与热量衡算方程,7.3.1.1 物料衡算 如图以蒸发器为衡算范围,取1h为衡算基准,作物料衡算:总物料:F=W+G溶质:Fx0=Gx1,2360,2024年5月6日,7.3.1.2 热量衡算,以蒸发器为衡算范围,衡算基准为1h,对进出蒸发器的热量进行衡算:D
18、H+Fh0=WH+(F-W)h1+Dhc+QL(7-1),式中:H、H、hc 分别为加热蒸汽、二次蒸汽和冷凝水焓值,kJ/kg;h0、h1 分别为原料液、完成液焓值,kJ/kg;QL 蒸发器的热损失,W,通常取传热量的百分数加以计算。在具体计算时,根据溶液特性分为两种方法进行热量衡算求加热蒸汽用量。,2460,2024年5月6日,1.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当溶液的稀释热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时,溶液的焓值可用比热计算。以0的液体为基准,则:原料液:h0=C0(t0-0)完成液:h1=C1(t1-0)冷凝水:hc=CW(T-0)因此,式(7-1)热量衡算式可写为:D(H-CWT)=WH+(F-W)C
19、1t1-FC0t0+QL(7-2)式中两比热使用不便,改用原料液比热C0代替完成液比热C1,溶液的比热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C=Cw(1-x)+CBx其中:Cw、CB分别为水和溶质的比热,kJ/kg。则:,2560,2024年5月6日,C0=Cw(1-x0)+CBx0=Cw+(CB-Cw)x0C1=Cw(1-x1)+CBx1=Cw+(CB-Cw)x1,将上式代入式(7-2)D(H-CWT)=WH+(F-W)C1t1-FC0t0+QL中,得:D(H-CWT)=W(H-Cwt1)+FC0(t1-t0)+QL若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且忽略溶液浓度变化对焓值的影响,即:H-CWT=rH-Cwt1=r
20、 则:,2660,2024年5月6日,说明,(1)从上式可以看出加热蒸汽提供的热量Dr用于:将原料液由t0升温到沸点t1:FC0(t1-t0)蒸发水分:Wr 过程热损失:QL(2)若原料液预热到沸点,即t0=t1,并略去热损失,QL0,则有D/W=r/r1,即每蒸发1kg水分大约需要1kg加热蒸汽,实际过程有热损失,且常在1.1左右。e=D/W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为每蒸发单位质量水分时,加热蒸汽的消耗量,kg/kg。e值是衡量蒸发装置经济程度的指标。(3)当x00.2时:C0=Cw(1-x0),忽略稀释热时加热蒸汽消耗量计算式,2760,2024年5月6日,例题7-1,在连续操作的蒸发器中,将
21、2000kg/h的某无机盐水溶液由0.1浓缩到0.3(均为质量分数)。蒸发器的操作压力为40kPa,相应的溶液沸点为80。加热蒸汽的压力为200kPa。已知原料液的比热为3.77kJ/(kg),蒸发器的热损失为12000W。设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试求1.水的蒸发量;2.原料液分别为30、80、120时的加热蒸汽消耗量。解:,2860,2024年5月6日,2960,2024年5月6日,2.溶液稀释热不可忽略,对某些水溶液(如CaCl2、NaOH等)在稀释时有显著的放热效应,因而蒸发时除供给汽化水分所需汽化潜热时,还需提供与稀释热相应的浓缩热,且溶液浓度愈大,温度愈高,这种影响愈显著。因此式(7
22、-1)中的h0、h1应由相应的焓浓图查取,计算结果才准确。据(7-1)热量衡算式,得加热蒸汽用量:,若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H-hc)=r为饱和蒸汽冷凝潜热,kJ/kg。因此:,3060,2024年5月6日,7.3.2 传热速率方程,Q=KAtm据此计算蒸发器传热面积A。其中tm、K、Q计算如下。7.3.2.1 平均温度差tm 蒸发属两相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故传热的平均温度差为 tm=T-t1当加热蒸汽选定时,蒸发计算需知道溶液的沸点t1,即可计算传热温度差,在一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t1较纯水的沸点T高。在实际生产中,已知的是加热蒸汽的温度T(或压强p)和冷凝器(或分离室)二次蒸汽的温
23、度T(或压强p)。(T-T)=tT称为理论传热温差。,3160,2024年5月6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溶液沸点升高使的实际传热温差(T-t1)较理论传热温差要小,其差值称为温度差损失:=tT-t=(T-T)-(T-t1)=t1-T因此实际传热温差t=tT-,即只要已知温度差损失就可得到实际传热温度差。造成温度差损失的主要原因是:(1)因溶质存在,使溶液沸点升高导致与纯水沸点之差;(2)蒸发器操作时需维持一定液位,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使沸点升高;(3)二次蒸汽由蒸发器分离室流动到冷凝器(或下一效蒸发器加热室)时产生压强降,导致的温度差损失(若T指分离室温度时,=0)。总的温度差损失为三项之和,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蒸发量 计算 理论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