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PPT地基承载力.ppt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PPT地基承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PPT地基承载力.ppt(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基承载力,土力学与地基基础,5.4,地基承载力,二、按塑性区的发展深度确定承载力,三、地基极限承载力,四、按原位试验确定承载力,五、根据地基土强度指标确定承载力,一、地基破坏的模式,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地基应力状态改变,地基变形,地基失稳,地基破坏的模式,地基变形与地基土的压缩性有关,建筑物基础沉降或沉降差,上部结构倾斜、开裂或损坏,沉降,倾斜,开裂,地基失稳与地基土的强度有关,地基土发生滑动剪切破坏,上部结构倒塌,在粘土地基上的某谷仓地基破坏情况,1940年在软粘土地基上的某水泥仓的倾覆,水泥仓地基整体破坏,蓝粘土,石头和粘土,地基土可能的滑动方向,岩石,黄粘土,地基土不堪重负而滑动,地基
2、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数值上用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来表示。,极限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数值上等于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容许承载力,保留足够安全储备,且满足一定变形要求的承载力。,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稳定要求:荷载小于承载力(抗力),变形要求:变形小于设计允许值 SS,与土的强度有关,与土的压缩性有关,地基承载力,沉降计算(分层总和法),地基土体因承载能力不足出现的破坏均为剪切破坏,浅基础的地基剪切破坏的模式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整体剪切破坏的特点,整体剪切破坏:是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连续剪切滑动面的破坏模式。由普朗德尔(Pran
3、dtl)在1920年提出。,整体剪切破坏,多发生于土质坚实,基础埋深浅的地基。,pcr,a,阶段1弹性压密阶段,当ppcr时:,p由0逐渐增大;,ps为线性关系;,地基土逐渐压密,但不出现破坏;,基础下沉;,F,p,阶段2局部破坏阶段,pu,b,当pcrppu时:,随p逐渐增大;首先在基础边缘出现破坏区域,ps为曲线关系;,破坏区域的范围随p增大而发展;直至连成片。,基础沉降增大;,阶段3完全破坏段,当ppu时:,随p逐渐增大;地基土体沿形成的滑动面向外滑动;,基础四周地表隆起:,基础急剧下沉:,PS曲线特征具有明显的转折点;不会发生过大的沉降;一般发生在密砂和坚硬的粘土中;破坏有一定突然性。
4、,破坏特征产生近似线弹性变形;在基础的边缘以下土体首先发生剪切破坏;剪切破坏区也逐渐扩大;连续的滑动面,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的特点,局部剪切破坏:是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某一范围内发生剪切破坏区的破坏模式。由太沙基(Terzaghi)在1943年提出。,局部剪切破坏,多发生于土质松软,基础埋深较大的地基。,在荷载逐步施加的初始阶段,ps就呈非线性关系并无明显的拐点。,随p逐渐增大;基础下的破坏区域不断发展,连成整体。,pu,当压力增加到pu时,剪切破坏面将继续延伸到一定位置,但未到达地表。基础四周土被挤出,地面稍有隆起。,破坏特征基础的边缘以下土体首先发生剪切破坏;剪切破坏区也
5、逐渐扩大;基础两侧土体有部分隆起;滑动面没有发展到地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或倒塌。,ps曲线特征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其直线段范围较小;是一种以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破坏模式。,冲剪破坏的特点,冲剪破坏:是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发生垂直剪切破坏,使基础产生交大沉降的破坏模式。由德贝尔(De Beer)在1958年提出。,冲剪破坏,多发生于土质松软,基础埋深大的地基。,随着压力的增加,基础持续下沉;,因为地基土的较大压缩以至于基础呈现连续刺入。,ps曲线从开始就呈非线性,没有转折点;,地基不出现连续滑动面,基础侧面地面不出现隆起,因而基础边缘下的地基垂直剪切破坏。,破坏特征基础产生连续沉降;基础周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力学 地基基础 教学 PPT 地基承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