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房屋结构破坏的认识与我们的责任.ppt
《地震对房屋结构破坏的认识与我们的责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对房屋结构破坏的认识与我们的责任.ppt(8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震对房屋结构破坏的认识与我们的责任,工程抗震知识教育与培训,一、对地震的认识,1、地震的成因,地球表层是由一些板块合并而成.这些板块就像浮在海面的冰山,在熔融的地幔岩浆上漂浮运动。所谓板块构造,讲的就是这些坚硬的岩石板块以及它们的运动体系。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是坚如磐石,其内部是稳定的,地壳处于比较宁静之中,而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激烈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岩层的挤压褶皱及断裂。,如果一个或者两个板块边缘都是很薄的海洋岩壳,那么,一个板块就可能滑向另一个,当两个板块运动到一起时,它们之间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剧烈运动,因而产生地震带。海洋下沉岩壳向更深层地壳运动,在接近热
2、核(hot core)深层时融化,然后融化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现象。如果这两个板块携带着大陆,那么,它们将相互接近。大陆壳比海洋岩壳密度小,所以,如果一个大陆接近一个下沉板块边缘的时候,就不会滑向另一块岩壳的下面,所以,就会防止它下面的板块继续下沉。如果两块板块各具有一片陆地,相互碰撞时都不会塌陷退让,撞击的结果形成长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就是由于4000-4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撞形成的,现在仍然在缓慢上升。,2、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 震级是指地震能量释放的大小;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们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
3、不只一个,一般而言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烈度的大小还和地质情况的差异有有很大关系,比如是否是在断裂带上。我们经常听说,这个建筑能抗几级地震,实际上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所以施工图纸上都是说明地震设防烈度,比如合肥地区就是7度抗震设防。,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或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
4、来回摆动。面波 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3、地震对土木工程的破坏,唐山大地震7.8级,95%的房屋被摧毁,1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次地震有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震后唐山一片废墟,倒塌房屋530万间,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震时列车出轨,桥梁坍塌,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系统破坏。
5、,3、2008年汶州大地震(重点介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发生80级的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l度,东经1034度。此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给震中和地震波及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而造成损失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房屋建筑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
6、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汶川大地震过程中地表位移场的变化,汶川地震时地表破裂位移滑动过程,5月14日航拍的地震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市遵道镇鹏花村在地震发生前后的对比图,5月14日,绵竹市汉旺镇。亲人们在死去的孩子身边痛哭。,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灾区5月17日频繁发生余震,岷江两岸多处因山体滑坡和塌方形成危险的堰塞湖。,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或者其他次生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第二位,给无数的家庭带来永久的伤痛。比如1906年4月18日凌晨
7、5时13分,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8.3地震,无数房屋倒塌,水管、煤气管道被撕裂,遇到明火,发生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烧毁了520街区近3万栋楼房,死亡6万余人。房屋结构由于地震的作用造成的破坏大致由以下几种原因1、选址不当,如果房屋选址距离地质断层、断裂带很近,就会造成房子的破坏,而这种地层断裂或者错位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几乎没有土木工程能够抵抗。比如台湾集集地震导致的水坝溃坝;比如四川省彭州市白鹿中学断裂带通过。,石岗大坝拦截大家溪,是台中县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全长700米,兴建于194-1977年。9.21地震中受断层作用北段三跨泄洪道断塌,断裂处南侧拱起约9.8米,北侧约2米。,2、不当的设
8、计与施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要求设计合同签订最低含钢量,导致很多建筑都只能满足规范各项最低标准,将各项最低标准叠加,必然导致结构安全度降低,设计和施工时间不断压缩导致了不科学的建设周期,加之普遍存在的施工低价中标,又叠加了施工最低标准。施工中的不规范就太多了,主要是指工序操作层面的,有很多是大家在施工操作中经常性、习惯性的。3、还有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正确的使用,比如装修中擅自破坏结构等发现问题不及时加固。等等。作为建设者,工程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选址、设计、使用等环节我们左右不了,但我们的操作环节质量决定了工程的实体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下就着重就不当的施工容易造成结
9、构薄弱部位,影响结构抗震安全,结合图片和地区工程实际,与各位共同探讨,以期引起各位重视,自觉认真执行规范。,四、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通病及防治措施,1、框架结构柱、梁端箍筋加密区、节点核心区箍筋设置、钢筋非连接区段、焊接与连接质量保证等。“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节点更强”等,是结构设计的一个原则,其目的就是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优良的抗剪功效,实现延性屈服机制,保证结构不倒塌。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破坏有整体倒塌、局部垮塌、房屋倾斜等,特征主要为:底层柱柱端混凝土剥落、压碎,柱纵筋压曲、梁端弯剪破坏、梁柱节点破坏等等。,框架结构房屋破坏发生局部垮塌、整体倾斜的主要原因是柱(尤其是底层柱)的破坏。底层柱上下
10、端均出现塑性铰,但还有一定的承载力时,房屋底层发生整体倾斜。当地震作用时间增长,幅度增大,尤其是这次地震有时间间隔不长的二次主峰作用,使得已严重受损的主要承重构件再度遭受水平作用,致使房屋底部楼层发生垮塌。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房屋大多是:底层为大空间,隔墙很少,上部为住宅,隔墙较为密集,引起上下层刚度突变,底部成为薄弱层,严重破坏。,北川县城多层办公楼在遭受大震时完全倒塌,各层重叠,框架梁柱节点破坏,框架柱倒塌至水平位置,汶川县映秀镇中学五层教学楼整体倒塌,各层柱剪断形成阶梯,都江堰市区底层为商铺,上部四层为住宅。图中原为五层,一、二层倒塌,上部基本完好。,都江堰市区酒店式公寓楼,框架,底部为架空
11、层,隔墙少上部为五层内走廊式公寓,隔墙多。图中为底层柱上下端出现铰,倾斜。,框架柱破坏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地震中柱端弯剪破坏比较多,尤其是底层空旷,填充墙较少时破坏更加严重。主要表现有:柱端混凝土压碎、钢筋裸露、纵筋压屈或箍筋拉断、柱折断。短柱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内力计算值得到的剪跨比MC/(VCh0)不大于2、反弯点在柱子高度中部、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Hn/h不大于4。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由于实心粘土砖填充墙对框架柱的约束,如:框架柱间砌筑不到顶的隔墙、窗间墙以及楼梯间休息平台使框架柱变成短柱。还应注意计算的方向,柱子的截面高度应选取沿填充墙平面内的柱子截面尺寸,而不是选取柱子截面尺寸最大值
12、(尽管这二者有时可能会相同)。短柱的几种类型1.错层短柱。出现于楼层不同标高相连接的柱。2.夹层短柱。出现于带走马廊的夹层中。3.全层短柱。,4.填充短柱。这是柱被硬质装修所约束形成的短柱。虽然柱身较长,在构造上仍应按短柱对待。国内外历次震害调查报告和模拟实验结果均表明:短柱容易发生沿斜裂缝截面滑移混凝土严重剥落等脆性破坏。其破坏特点是裂缝几乎遍布柱全高,斜向裂缝贯通后强度急剧下降,破坏非常突然。尤其是同一层同时存在长住和短柱时,常由于短柱率先失效,而导致建筑物的局部乃至整体倒塌。11G101-1图集中规定:当柱净高(包括因嵌砌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的值Hn/h
13、c4时,箍筋沿柱全高加密。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的剪力墙。矩形小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时,箍筋应全高加密。这些部位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过大、梁柱纵筋锚固不满足,混凝土骨料级配不好以致节点区或上下端混凝土压碎,其危害告诉我们工程中的问题,看似小问题,施工中怕麻烦,一味贪图方便,想省一点人工,结果常常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都江堰市一在建小区的独栋别墅错层处短柱混凝土碎裂、剥落、钢筋裸露等严重破坏的情况,这是都江堰市区一小区商住楼底层柱上下端箍筋间距偏大,间距不均匀,地震来袭击时,纵筋压屈、混凝土压碎的情况。,都江堰市一工业建筑底层柱上端箍筋间距偏大,柱纵筋压屈,青川,三
14、层框架结构,施工时该处箍筋偏位,间距过大,底层柱上端纵筋压屈,楼梯二、三层间的平台处的斜向框架梁梁柱节点的破坏,其箍筋间距偏大甚至漏设,节点处混凝土不密实,施工缝处的连接也很差。地震来袭时,终未能幸免于难。,汶川映秀镇五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箍筋放置不均匀,纵筋在地震力作用下呈现灯笼状鼓出。,汉旺,三层框架结构,二层梁柱节点处箍筋间距过大,主筋鼓出,混凝土剥落,2、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剪力墙身发生剪切破坏或边缘构件压弯破坏,以及墙身沿施工缝滑移错动的水平施工缝剪切破坏;框架部分梁、柱或节点出现裂缝。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接槎处的清理和交接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房屋结构 破坏 认识 我们 责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