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教学.ppt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教学.ppt(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内容与深度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条文形式。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肯定,利于具体操作。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文本字数2000字左右。,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强制性内容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以及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市域内必须严格控制的地域范围;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强制性内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包括: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强制性内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和界线等;城市防灾减灾。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布局等内容;,2.城市总体规划文本首页文本审批机关:XXX人
3、民政府文本批准文号:XXXXXXXXX文本批准日期:2011.XX.XXX文本审查部门:XX规划局.建设厅等文本编制单位:XX规划设计院等文本编制日期:2011.XX.XXX,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市域城镇发展与建设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第六章城市用地及布局第七章城市道路与交通第八章城市能源,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 第九章城市给水与排水第十章城市邮政与电信第十一章城市绿地系统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十三章城市风貌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第十五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分区建设,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 第十七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第
4、十八章近期建设第十九章规划实施管理第二十章 附则,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 第二十一章 附录 附录一: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附录二: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一览表 附录三:XX市城市规划区用地汇总表 附录四:XX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录五:XX市区工业企业布局调整一览表 附录六:XX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目录 附录七:XX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目录,4.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举例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6年-2020年.节选)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指导重庆在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根据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5、、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第二条 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一)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重点控制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规模。协调城市群的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大、中、小城镇的有机结合;(二)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第三条 1983年编制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990年的调整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它所确定的城市结构形态、城镇体
6、系发展战略及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对重庆市十多年由改革开放带动的城市高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四条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城镇体系,开拓新有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建设适应山城特点的交通运输体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的历史环境风貌;加强以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作好城市的防洪、消防、人防、防治危岩滑坡等城市防灾部署。第五条 修编的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期限为1996年-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00年,中期安排期限至2010年。远景展望到下世纪中叶。第六条 本规划按三个空间层次划
7、分主城:东起铜锣山,西至中梁山,北起人和、唐家沱,南至小南海、钓鱼咀,面积约平方公里,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都市圈:东起迎龙、南彭,西至缙云山、白市驿,北起两路、鱼嘴,南至西彭、一品,面积约平方公里。市域:重庆直辖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万平方公里。第七条 重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同都市圈范围一致。,第八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展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匀应执行本规划。规划区以外的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大型厂矿、跨区县建设工程,重要的能源、交通、国防工程,涉外保密工程和易燃、易爆等涉及环境安全的建设工程,重要的工程管网设施等,以及其
8、它不在规划区范围内,但属于国家规定须纳入的用地内容,视同规划区范围纳入管理。本规划对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都市圈以外的各城镇规划区,由各自的城镇总体规划具体划定。第九条 本规划图件由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及其附件和各种规划图纸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第十条 本规划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重庆市规划局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第十一条 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都市圈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富有历史传统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二条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以高新技
9、术产业为先导、工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第三产生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十三条 以大融通、大流通为目标,高起点快速发展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第十四条 按照产业关联度强、经济带动性大、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发展壮大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
10、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三大现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建筑、旅游和食品四大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掘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开辟新的工业用地。,第十五条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持粮食及主要农副产品的稳定增长,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发展,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第十六条 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科技为先导,教育为基础,确保科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和科技成果。建立新型科技体制,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重点实施农业技术进
11、步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科技扶贫工程、绿色技术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五大工程,加快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第十七条 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扩大地区间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和出版事业。完善和加强大中型体育设施建设,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举办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创造条件。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保健和医疗并重,形成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发展和完善城乡社会化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八条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做好三峡移民和城镇搬迁工作,促进库区经济综合发展,实现开发三峡、振兴重庆的目标。第十九条 全面改
12、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山城、江城的自然景观,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二十条 重庆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第二十二条 1996年全市总人口3002.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0.13万人,城市化水平18.99%。2000年全市总人口31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6万人,城市化水平28.5%。2010年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2020年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水平.。第二十三条 控制主城人口规模,1994年主城人口规模242万人
13、,2000年250万人,2010年320万人(包括暂住人口30万人),2020年万人(包括暂住人口)。第二十四条 重庆市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现已利用土地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平方公里、林地平方公里、城镇用地平方公里。第二十五条 1994年重庆市主城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平方米,2000年主城建成区面积,2020年总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均建成面积平方米。,第四章 城镇体系 第二十六条 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及目标:以市域产业布局为依据,都市圈为核心,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逐步形成以重庆都市圈为中心,万州、涪陵、黔江等城市为地区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建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14、-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重庆市域城镇体系。第二十七条 根据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城镇布局和经济发展带主要沿以下六条轴线展开。(一)沿长江横贯重庆东西的长江发展轴。(五)沿乌江、渝怀铁路、国道319线组成的东南发展轴。(六)沿渝万高速干道、渝巫公路干线组成的东北发展轴。第二十八条 根据市域城镇及其区域形态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市域规划为四个较大的区域形态: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区、万州城镇群、涪陵城镇群和黔江城镇群。,第三十一条 按照五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分别确定各主要城镇的职能结构如下:(一)市域中心城市 重庆城市规划区范围即都市圈范围,包括主城和外围组团,是重
15、庆城市的本体,是全市城镇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是重庆直辖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和全市的交通、通信、文化、科教、金融、商贸中心。(二)地区中心城市 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市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1、万州:是重庆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之一,长江三峡的门户和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基地,是以盐气化工为主导工业的沿江开放城市。2、涪陵:是重庆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为主的沿江开放城市。3、黔江:是重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6、,渝鄂湘黔四省边区的商贸重镇,以卷烟工业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三)县域中心城县域中心城是县(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发展县域经济和促进全县文教、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地。1、荣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市畜牧教育科研基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建材工业为主的工贸城市。2、大足:全县政治、文化中心,以国家级石刻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山水城市。3、潼南: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加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4、铜梁: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城市。(四)县域中心镇(五)一般建制镇,第五章 都市圈用地布局 第三十三条 都市圈范围内的城
17、市用地按其地理位置和结构形态的不同分为主城和外围组团。(一)主城的用地结构分为三片区,十二组团。嘉陵江以北为北部片区,包括大石坝、观音桥、唐家沱三个组团;长江以东为南部片区,包括弹子石、南坪、李家沱三个组团;嘉陵江以南、长江以西为西部片区,包括渝中、大杨石、大渡口、中梁山、沙坪坝、双碑六个组团。十二个组团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十二组团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整体。(二)主城是整个城市的主体,以渝中组团为市中心,分别在北部片区的观音桥(含新牌坊),南部片区的南坪,西部片
18、区的沙坪坝和大杨石设立四个城市副中心,集中布置市一级的商贸、娱乐、办公、科技、文化、教育设施。(三)外围组团十一个,第三十四条 主城十二个组团的范围、规模和功能如下:(一)渝中组团:东起朝天门,西至鹅岭、浮图关一带的半岛地区,规划建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55万,是全市的政治、金融、商贸中心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二)观音桥组团:嘉陵江以北,人和以南,鸿恩寺、红岩水库以东,被绿化和江水环抱的大片地区,包括观音桥、龙溪镇、龙头寺、江北城,规划建成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60万,主要发展金融、贸易、信息产业,规划新牌坊地区为全市远期中央商务区(CBD),龙头寺地区为对外交通枢纽;,第六章 主城及
19、社区建设 第三十六条 主城建设应当控制旧城改造的强度,加强新区开发的力度,从以旧城开发为主转向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旧城区的改造要着重功能的完善,加快危旧房改造;新区开发应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保证配套设施和环境质量。第三十七条 旧城区的改造主要集中在渝中组团、江北觐阳城、沙坪坝中心区和南岸上新街、弹子石。第四十一条 社区建设必须把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把社区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建设的标准必须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住宅建设近期以实现小康水平为目标,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远期应当增强住宅的多样化、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社区建设必须严格按现代化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20、,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住宅开发用地应有一定规模,严禁“见缝插针”,提高住宅成套标准,今后不再审批新建“一室户”。住宅区内必须按规定设置停车场、库,车道必须通达每一栋住宅。社区内绿地面积必须达到规定指标,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2平方米,精心设计社区环境,建造园林式社区。,第七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四十四条 重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三峡文物,独特的山水风貌,众多的陪都遗址,鲜明的建筑风格。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处理好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突出“巴渝文化”、革命文物、三峡文物和陪都遗迹的保护,突出表
21、现山城、江城的风貌特色,不断丰富和拓展城市景观。第四十五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必须依法加强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大足北山摩崖造像、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巫山龙骨坡遗址等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园、杨 公墓、石宝寨、白帝城、张恒侯庙等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1075处市、县级文物单位的保护。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在其范围内,严禁新建任何项目,不得改变和破环文物建筑原貌和历史上形成的格局及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范围的外围,要根据文物古迹的高度、景观、视廊等要求划定建设控制区。建
22、控区内的建设应严格控制,不得修建对文物古迹有危害的项目,新建项目的性质、规模、高度、体量、造型、色彩等要与保护对象相协调。,第四十七条 重庆主城,围绕巴渝文化、革命文物和陪都遗迹三条主线,加强对历史地段和街区,历史建筑和标志物的保护。规划对两个传统街区,八个历史保护片进行重点保护:(一)划定“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和“磁器口”两个传统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主要保护湖广会馆和东水门城墙,以及街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周围建设工程应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磁器口街区保护范围从沙磁公路桥头起,包括清水河两岸三条传统街道之间的区域,对上述区域的街巷和民居不宜大拆大建,维护街巷的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对有文物价值
23、的古建筑应重点保护;第四十八条 都市圈建立博物馆、陈列馆系列,规划文博展馆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八个保护片和渝中区枇杷山、渝北区老牌坊,江北嘴五大板块为主,新建、改造、扩建六大类博物陈列馆系列:(一)综合性及古代历史博物馆、陈列馆系列:重庆市博物馆改、扩建陈列总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巴文化博物馆,重庆名城及文物陈列馆;第四十九条 城市风貌是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按规划对主城城市总体景观、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的要求,进行以下十个方面的建设。,第八章 环境保护 第五十二条 优化城市布局,控制开发强度,限制用地规模,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合理划分环境功能区,
24、按功能要求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地,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建立一批环保骨干工程,辅之以必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一)按照划分的环境功能区要求,加速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二)优化城镇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清洁能源并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大煤电转换比例,2020年全市城镇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近期大力推行清洁燃煤技术,对高硫煤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利用。改变工业区分散供热的方式,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加快城市居民和第三产业气化步代,推广使用清洁燃料,逐步禁止原煤散烧。重点保护好居民文教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三)现
25、有工业企业应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污染防治。(四)对城镇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电磁波进行监控并有效治理和处置。(六)大力加强三峡库区城市污水的综合整治,保护三峡库区水资源。.,第九章 环境卫生第十章园林绿地与风景旅游第五十七条 全市绿化从大环境概念出发,以市域大绿化为背景,以建立生态型的都市圈为目标,在都市圈范围内,构成四个层次的绿化体系。(一)第一层为主城绿地系统,包括街头绿地、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的核心区绿化体系;(二)第二层包括主城东、西两山的绿色屏障,南、北两端的绿化工程,构成两山屏障,南北浅围的环主城生态绿化圈;(三)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总体规划 文本 说明书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