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1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之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绿地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第四节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第五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方法及实例介绍,建筑之家,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目标及原则,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及城市自身的生态要求,国民经济计划,生产、生活以及城市发展等,研究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及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种指标。3、选择和合理布局各项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使其与整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4、指出各类绿地调
2、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进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及计划。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及文件。6、对重点的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以备详细规划使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是近期出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完成的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是在对规划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总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划分保护的层次,做出生物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的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生态管理对策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等。,建筑之家,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城市绿
3、地系统具体规划前,首先应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目标的制定针对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即应别提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此外,由于城市的性质、规模与现状条件各不相同,其目标确定也有较大差别。绿地系统规划总的目标为:使各级各类绿地以最适宜的位置和规模,均衡地分布于城市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同时使各类绿地本身能正常持续的发展。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学的观念,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的特点,实
4、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进行。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筑之家,第一,在城市绿地类型的规划上,根据城市不同特征,各类绿地占有不同的比例。其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和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其公共绿地面积大一些,而一些工业城市卫生防护林的面积会加大。,第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方式应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方式进行。如合肥、西安等城市环形绿带的形式,和城市本身保留的环城的河道和城墙等条件密切相关。北京、上海等城市块状绿地的形成,则与这些城市旧城区建筑密度大,绿化只能见缝插针成片状、块状分布于其间的原因有关。第三,在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的制定上,各城市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新星城市和历史老城,其
5、现状的绿地指标相差很大,如深圳、珠海等,1999年公共绿地人均指标分别为34.29m2和27.11m2,绿化覆盖率为43%和43.4%,而重庆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仅为2.37m2,绿地覆盖率为20.13%。由此可见,各城市的指标确定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4、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满足全体市民的休闲需要。5、城市绿地系统应在统一规划下,分期实施,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及质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为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远期规划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为5年。,建筑之家,远期规划是对远期规划年限内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以及各类绿地进行综合布署,并提出实施措施。近期规划是在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短期内各类绿地的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城市绿地系统的近期规划和建设必须与此远期规划相协调。城市的旧城区一般建筑密度较高、卫生及生活设施条件较差,在改造这些地区时,应结合新区的规划保留足够的绿地,待条件成熟时,可迁出居民,拆除旧建筑,形成城市中心公园绿地。在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的情况下,一些远期规划的公园地段正处在现地城市的边沿地带,为了防止远期公园用地被其他用地侵占,可在近期规划中将该地段规划为苗圃用地,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园用地的完整性,又可为远期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绿化基础,保证近期绿化水平的提高。,建筑之家,6、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经营管
7、理中,除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社会效益外,还可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城市绿地系统经济效益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良好的绿化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理想的绿化环境其地产价值可提高6%,有的甚至可提高15%。第二,通过绿色植物的一系列生态效益,可节约能源以创造经济价值。日本的有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每升高1,东京变电站管辖范围内用空调的耗电量达120万KW,通过绿化降低温度,则可节约电力,创造经济价值。另外通过湿地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同样可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第三,可因地制宜地在某些地段种植果树、芳香、药用、油料等经济作物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之家,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指标,城
8、市绿地指标是指能体现城市绿色环境数量及质量的量化标准。包括城市绿地各种计量单元的选择以及指标高低的确定。一、城市绿地指标的作用1、通过城市绿地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城市环境的好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优劣。2、依靠城市绿地指标,可以将城市绿地量化获得的数据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也可用于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3、通过城市绿地指标可计算出各类绿地的规模,估算城建投资计划,保证绿地能按规划实施。4、城市绿地指标的制定,有利于在统计及研究工作中统一计算口径,为科学研究积累可靠数据。,建筑之家,二、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城市绿地指标的高低与国民经济水平
9、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水平较低时,处于只能解决人民温保问题的状态时,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这时期的绿地指标也相应较低,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的时候,城市绿地也随之提高。2、规划的时代潮流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划的重点在城市道路、建筑的布局以及城市的生长扩张。这时对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视不够,城市绿地指标也随之定得较低。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带来的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时规划的重点转向控制城市的无序生长及野蛮扩张,提倡城市中文化、历史和绿色环境的融合,注重城市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市绿地指标自然会有所提高。,建筑之家,3、城
10、市性质,不同性质的城市对于不同类型的绿地及指标有不同要求。如一些以风景游览、休养性质为主的城市,公共(园)绿地指标定额较高;一些工业及交通枢纽城市,由于环境旅游保护的需求,防护绿地的指标相应较高。(1998年统计数据)承德 旅游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66m2/人 绿地率27.3%绿化覆盖率28.65%杭州 旅游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78m2/人 绿地率29.54%绿化覆盖率33.18%鞍山 钢铁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4m2/人 绿地率27.05%绿化覆盖率31.6%重庆 工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9m2/人 绿地率17.98%绿化覆盖率19.97%上海 工业金融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4
11、m2/人 绿地率13.35%绿化覆盖率15.56%,建筑之家,4、城市规模,规模较大的城市一般人口密集,建筑密度较高。为了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城市问题,应该有更多的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但现实中的大城市的绿地指标往往较低,这已带来了城市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在大城市新区规划中,应更加充分重视绿化,提高绿地指标。5、城市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绿化水平一般来说相应较高。在南方的城市,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有利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也丰富。北方多数城市由于气候寒冷,干旱多风,自然条件不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也较单一,因此绿地指标往往相对较低。因此,绿地指标的制定还应从城市的自然条
12、件出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6、城市现状城市现状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绿地指标的制定。如北京、杭州、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山水条件也好,同时还有发展绿地的潜力和余地,这些城市的绿地指标则较高。另一些古老的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等,旧城中的建筑密度大,用地紧张,本身的绿地基础差,旧城中另外开辟绿地难度也较大,这些城市的绿地指标也就相应较低。,建筑之家,三、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制定,城市绿地指标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殊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指标定额,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个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确定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深入研究和总结才能获得。下面对国内外绿地系统指标的
13、制定情况做一个介绍1、前苏联前苏联1990年起实施的新的建设法规中对有关绿化用地指标做了以下规定:(1)生活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必须以干道或不小于100m的绿化带将生活居住用地划分为若干面积不超过250hm2的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按规定每人不得少于3-5m2。居住小区的某些地段面积要有休息场所、儿童游乐园、步行小道。这些地段面积不超过30%。(2)在生产用地中要有1000m以上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与生活居住用地隔开。(3)景观游憩用地,在城市和农村居住点必须考虑一个连续不断的绿化用地和其它开阔空间系统。在城市建筑区范围内,各绿地的比重不应小于40%,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小于25%。公共绿地:人均绿地
14、面积m2/人,建筑之家,大城市:全市性10m2/人,居住区6m2/人,中等城市:全市性7m2/人,居住区6m2/人小城市:全市性8m2/人农村居住点:12 m2/人进入公园、森林、林地、绿带的游人数不超过(人/公顷)。:市内公园100人,休息区公园70人,疗养区公园50人,森林公园10人,林地公园1-3人。花园和街心公园的占地面积不小于以下规模:市内公园15hm2,居住区公园不小于3hm2,街心花园0.5hm2,在公园和花园用地总平衡表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应少于70%。苗圃面积应根据公共绿地水平、卫生防护带规模、自然气候条件和其它条件,按每人3-5m2计算。休养区绿地按床位计算,每个床100m2
15、。2、日本日本的城市公园已形成了明确的系统:见表日本绿地标准,建筑之家,日本的绿地标准,建筑之家,3、其它国家,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指标一般都较高,美国人均绿地面积大致为40m2,英国公共绿地人均20m2,新加坡现有绿地7500hm2,人均公园绿地拥有率为25m2/人。世界部分大城市的绿地指标 人均公园绿地(m2/人)人均绿地(m2/人)纽约 14.4 21.6慕尼 11.4 41.0巴黎 24.0 伦敦 25.4 33.4华沙 22.7 73.5华盛顿 45.7 105.00每个居住小区4处,建筑之家,4、我国城市绿地指标制定情况,我国城市绿地的量化指标建国后就已经出现,20世纪50年代城
16、市绿地的指标主要有树木株数、公园个数和面积、公园每年的游人量到1979年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三大指标:城市人均公共(园)绿地,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提出了新的绿地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1982年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城市园林绿地管理暂行条例中指出:要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3-5m2;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1993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将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按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高低分为三个级别,使这一
17、指标更加合理,并可用于衡量不同规模城市的公共绿地水平。这三个级别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75m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应低于5m2,到2010年不应少于6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75-105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少于6m2,到2010年应不少于7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m2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0年不少于7m2,到2010年应不少于8m2。,建筑之家,绿化覆盖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30%,到2010年应不少于35%。,城市绿地率到2000年应不少于25%,到2010年应不少于30%。各类绿地的单项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居住区绿化: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
18、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道路绿地: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防护绿带: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绿带的宽度应不小于30m;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的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2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绿地率不低于30%,并设不少于50m宽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生产绿地:生产绿地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2001年2月召开的“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对城市绿地指标作了以下规定:2005年,全
19、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m2以上,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m2以上。,建筑之家,到1999年底,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23%,绿化覆盖率达到27.4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52m2。,1999年部分城市绿地指标统计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北京 7.96 34.35 39.06天津 4.87 15.89 23.50承德 26.70 20.
20、35 25.66鞍山 7.98 28.70 29.92上海 3.44 16 18.36苏州 4.93 27.50 29.04杭州 6.02 30.21 33.52厦门 9.51 33.61 35.42深圳 34.29 36.16 43珠海 27.11 38.82 43.47桂林 7.62 34.82 37.51重庆 2.37 18.16 20.13,建筑之家,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我国城市绿地系统所选的三大指标的最低的标准是一个基本指标标准,它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标准。这些标准与满足城市的生态卫生需求及理想的城市发
21、展需求等所需要的标准相差较远,因此城市绿化达到三项基本指标的城市应进一步提高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引入一些更科学合理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绿地指标:绿化三维量、城市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城市绿地计划管理指标、城市绿地人均指标。城市绿化三维量:城市绿色植物所占的空间体积。它可以反映城市绿地质量及绿地生态效益的高低。城市绿化结构指标:包括各类绿地的乔木量、灌木量、地被草坪面积、常绿乔木量、落叶乔木量、古树名木量、园林植物量、水体面积和水体面积率。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绿化 结构的特征,以及构成绿地的植物材料的数量及特点。游憩指标:各级各类公园绿地面积、面积率、服务半径、出游率,可反映和衡量各类公园绿地为
22、市民提供活动的条件和使用情况。城市绿地计划管理指标:包括新增绿地面积、新减绿地面积、植树量、植树成活率,可反映和衡量城市绿地建设及管理水平。城市绿地人均指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可反映和体现每个市民能够享有绿地的数量和生存环境质量。绿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引用以上相指标。,建筑之家,四、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1、2002年9月1日前通用的三大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非农业人口该公式中的城市公园绿地计算时包括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的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专类公园、特色
23、公园等。其中公园中的建筑及道路面积,如果低于总面积的1-3%和3-5%,则可按总用地10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中。公园中的水面,如不属城市水系用地面积,又起公园的游憩作用,应做公园面积计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该公式中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各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 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区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面积,即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及屋顶绿化面积和零散的树木的覆盖面积。(通过遥感、普查、抽样等方式获得),建筑之家,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
24、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 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区绿地共7种2、现在通用的三大城市绿地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Aglm=Agl/Np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l-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一致)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地的面积。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地的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Agm=(Ag1+Ag2+Ag3+Ag4)/NpAgm-人均绿地面积Ag1
25、、Ag2、Ag3、Ag4-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Np-城市人口数量(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一致),建筑之家,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各类绿地的面积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g=(Ag1+Ag2+Ag3+Ag4)/Ac*100%g-绿地率Ag1、Ag2、Ag3、Ag4-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Ac-城市用地面积,建筑之家,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一个城市的绿地不仅总量适宜,而且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这样的绿地系统将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维护、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起到无可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绿地 系统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