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ppt(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5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框架结构),5.1 概述,一.多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框架、抗震墙、框架抗震墙及框架简体等结构体系,二.抗震设计的内容,抗震概念设计:结构体系选择,结构布置,一般规定等。,抗震计算设计:内力,强度,变形等。,抗震的构造措施设计等。,5.2 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概念设计),一.结构体系选择,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体系有:框架、抗震墙、框架抗震墙及框架简体等结构体系。根据房屋的高度等可选择不同的体系(表5.1)。,二.结构布置 1.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是:结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
2、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刚度中心,质量中心,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使结构受力均匀。,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框架结构布置A,一般的柱网形式。,承重框架宜双向设置。楼电梯间不宜设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及拐角处。,B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3、抗震等级 体现在同样地震烈度下不同结构类型的钢筋砼房屋不同的抗震要求。如:次要的抗侧力结构单元的抗震要求可以低于主要的抗侧力结构单元。抗震等级分为
3、四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越高,抗震措施越高。,C 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尺寸要求,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及内容: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刚度参数与自振周期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弹性侧移验算内力计算(水平向、竖向)内力组合截面强度计算弹塑性变形验算构造措施等,5.3 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一)计算简图,横向框架;纵向框架,跨度,层高,荷载作用位置和大小,(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一般情况下可用底部剪力法周期计算可采用顶点位移法 非结构墙体影响系数,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顶层附加地震作用,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1)反弯点法 反弯点法适用条件:层数较少,梁
4、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反弯点位置:上部 0.5H,底层 0.7H,内力计算步骤:层间剪力分配到柱计算柱弯矩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计算步骤如下:、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a 修正系数,由梁柱线刚度比定。,柱线刚度,取值,边柱,中柱,一般层,底层,、计算各柱分配剪力,、确定反弯点高度yy0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查附表5-1 P181y1 上、下梁线刚度不同,对y0 的修正值 弯点上移,y1 为正值 弯点下移,y1 为负值,y2 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 弯点高度修正值。由 和 查表。,、计算柱端弯矩上端下端,y3 下层层
5、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梁端剪力,、计算柱轴力N,为各层柱上梁端剪力之和,、计算梁端弯矩,三、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某综合服务楼,主体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心砖填充墙,局部9层,梁板柱均为现浇。柱网布置、建筑层高及横剖面简图见图,底层柱截面尺寸;中柱650mm650mm,边柱550550mm。柱混凝土13层 C40,49层 C30。楼板采用双向连续板。纵横向框架梁截面 400mm 650mm,梁混凝土 C30。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I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抗震等级为二级。要求进行横向框架设计。,计算步骤:,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刚度计算:梁,柱
6、,层,自振周期计算,地震作用计算,地震作用的分配,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强度、变形计算,计算简图,【解(1)重力荷载计算 恒荷载取全部,活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屋盖标高处,其代表值为;9层1800kN,8层11570kN,27层 9597kN,底层 9623kN。,(2)梁柱刚度计算(为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梁的线刚度如表514。,对于现浇砼框架梁:Ib=1.5I0 Ib=2.0I0,考虑板的影响,边框架,中框架,注意区分不同位置的框架柱刚度,影响因素:层位置;砼等级;截面尺寸;层高。,还有:边框架;中框架;边柱;中柱等。,区分边框架与中框架,是考虑梁的
7、刚度不同。区分边柱与中柱,是考虑梁的约束不同。,柱的侧移刚度D值如表515及表516。,将各层不同柱的刚度都计算出来。,将各层柱的总刚度汇总,(3).自振周期计算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考虑填充墙对框架刚度的影响,取基本周期调整系数a0=0.6。计算公式为,将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看作水平荷载,计算其产生的框架顶点位移。,V,层间刚度,层间位移,累积位移,(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地震作用按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g,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二组,则 Tg=0.3s,amax=0.1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由于T=0.7151.4Tg=0.425,故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取,顶点附加地震作用,
8、各层地震作用分配:,注意:第9层考虑鞭梢作用。第8层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5)弹性层间变形验算,(6)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作为例题,此处取横向框架KJ4为例,KJ4柱端弯矩计算结果详见表520.,y为反弯点高度;,柱剪力分配,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将柱端弯矩在梁端分配,使梁端弯矩与柱端弯矩相等。,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及柱轴力:,梁端剪力之合为柱轴力,四、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1)分层法(弯矩分配法),特点:,底层 其它层柱线刚度 不变 0.9 传递系数 1/2 1/3 将各层计算结果叠加。对于不平衡弯矩较大节点再分配一次(不再传递)。2)弯矩二次分配法 过
9、程:计算各节点固端弯矩(不平衡弯矩)分配(第一次)和 传递同时进行再分配(第二次)。,3)弯矩调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可将梁端弯矩调幅,减小梁端弯矩 调整系数 现浇框架 0.80.9 装配整体式 0.70.8调幅后的跨中弯矩计算 注意只有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可以调幅,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不能调幅。,例题续(7)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采用弯矩分配法。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可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取弯矩调幅系数0.8,楼面竖向荷载分别按恒荷载及全部活荷载计算。,分配两次,传递一次。,竖向荷载下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计算,五、内力组合,通过内力计算,获得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构
10、件内力标准值。根据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构件的内力组合所得设计内力值,进行截面设计.一般有两种组合:(1)、地震作用效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2)、竖向荷载效应组合(非抗震组合)包括全部恒载与活载的组合。,具体对于框架来说,对框架梁、框架柱的控制截面进行内力组合。i)、框架梁(取不利组合),梁端正弯矩,梁端负弯矩,跨中正弯矩,梁端剪力,用平衡求出 或,求出剪力为零的位置x,关于梁跨间弯矩的求法:,ii)、框架柱内力不利组合,柱上下端为控制截面取不利组合,六、位移计算,1)多遇地震烈度下。求出多遇烈度下得各层间剪力 层间位移2)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 对于 大于0.5的框架,
11、只要弹性位移满足要求,可不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略),当 时,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验算步骤:楼层屈服强度 的确定 薄弱层确定,一般在底层和 较小层。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楼层屈服强度的确定a、根据梁柱的实际配筋及材料的强度标准值,计算梁柱的实际极限抗弯承载力梁:柱:,楼层屈服强度(剪力)的确定示意,.计算梁柱极限抗弯能力.计算柱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计算柱的层间受剪承载力,b、计算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与屈服机制有关)。根据破坏机制,当 时,为强梁弱柱型 柱先屈服,梁后屈服 当 时,为强柱弱梁型,梁首先屈服。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由节点的弯矩平衡得出,且不大于柱的极限弯矩。,当 且一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层 高层 钢筋混凝土 房屋 抗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