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及其防治.ppt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及其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及其防治.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及其防治,主要内容,1、岩溶塌陷概况2、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和特点3、建设中如何避开塌陷区4、如何开展塌陷的群测群防,岩溶塌陷概况,岩溶地形的地面和地下特征,第一节 岩溶塌陷概况,岩溶塌陷是我省除崩塌、滑坡、泥石流之外的又一主要地质灾种。我国岩溶塌陷分布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发育。目前己见于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个省市区,但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资料显示,全国岩溶塌陷总数为2841处,塌陷坑有33192个,塌陷面积为332.28km2。,中国岩溶塌陷分布统计表(单位个/处/km)(1993),1993年
2、的资料显示,我省岩溶塌陷总数为107处,塌陷坑有2131个,塌陷面积为20.2km2。主要分布在水城、六枝、安顺、遵义、贵阳等地区。,第二节 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了解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是让建设场地避开、预警和防治岩溶塌陷的基础。,一、产生的原因 1、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产生的前提 在地表如有洼地、槽谷、漏斗、落水洞、溶沟溶槽、石芽、石柱、溶峰等,在地下一般存在各种形态的溶洞、溶隙、管道等。这样的地方地下岩溶洞隙也比较多。岩层较破碎的,岩溶发育愈强烈,岩溶洞隙数量愈多,其规模也愈大,愈有利于岩溶塌陷的形成;岩层较完整的、岩溶洞隙少。,岩溶洞隙的发育一般受岩溶地下水的控制。浅部岩溶洞隙由于地
3、下水活动频繁,成为塌陷物质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岩溶洞隙的开口程度是影响岩溶塌陷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塌陷物质的运移都是通过洞隙开口处进行的。因此,塌陷坑与开口洞隙存在着密切的垂向对应关系。洞隙规模愈大,塌陷也愈大;洞隙开口愈大,塌陷速度愈快。,洞隙的平面展布形态对塌陷平面形态有着决定性影响,裂隙状洞隙往往形成长条状塌陷坑,沿地下河管道往往产生链状或串珠状分布的塌陷坑群。,2、塌陷形成一般要有松散土层 97%的塌陷,表面有土层;厚度小于10米的表面土层最容易塌陷,厚10-30米的塌陷比较少。厚度越大,越不容易塌陷。表面岩石要很破碎,也可产生塌陷。,3、地下水的作用 在岩溶地下水埋藏
4、较浅、循环交替强烈的地段,岩溶地下水活动变化强烈,有利于塌陷的形成。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在岩溶塌陷的形成中具有多种作用,可以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季节的干、湿变化引起,也可以由于人工抽水、矿坑排水、水库蓄水、引水、灌溉和给排水工程的渗漏引起。,4、降雨及地表水的入渗作用将引发塌陷,降雨及地表水(包括水库、灌溉水、渠运管道渗漏水、建筑物地面排水、各种污水及垃圾渗水等)入渗水流对塌陷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洞隙盖层岩土体充水增重和软化作用(2)垂直渗透潜蚀作用(3)地下水位上升使岩溶洞隙空间气团受压产生正压力(4)水库蓄水对库区产生水压力形成附加荷载,降雨地表水的入渗引发塌陷,5、河、湖近岸地带
5、的侧向倒灌作用引发塌陷 在汛期洪水位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河、湖水将向地下水产生侧向倒灌,容易形成洪水塌陷。一般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形成,如有人为因素的叠加,可加快塌陷的发展速度。6、外加荷载也是引发因素 如渣土、垃圾等等堆放在具有隐伏土洞的上面,会使土洞塌陷。,7、地震与振动作用 地震力使洞隙盖层岩土体产生破裂、位移形成塌陷。人为的爆破和车辆振动,也可造成洞隙顶板的塌落而形成塌陷,主要见于隐伏土洞发育地区,这些土洞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强度不大的振动力使用下产生附加荷载效应而导致塌陷。,8、修建公路、不合理开挖等,二、岩溶塌陷的时空动态特征,1、单个岩溶塌陷的形成过程及其动态特征 对于绝大多数常
6、见的土层塌陷来说,都具有由岩溶洞隙土洞塌陷的形成过程。,2、岩溶塌陷群发育的时空动态 由于抽水、采煤等人为塌陷多成群产生,形成塌陷群,其时空动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塌陷的持续性:岩溶塌陷在其引发因素消失之前将持续发展,直到达到新的稳定为止。矿区塌陷持续时间久,可大10-20年。对于抽水塌陷来说,如果降深较稳定,其持续时间将要短得多,但有的也可延长至10年以上(如水城)。,塌陷的阶段性:单个塌陷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土洞形成和扩展阶段、塌陷形成阶段和调整阶段 塌陷的周期性:在引发源稳定不变(如排水降深稳定)的情况下,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塌陷作用随其周期性变化而作强弱波动,如一年中的雨季春耕泡田季节,
7、塌陷作用强烈,塌陷数量多而集中,其它季节塌陷作用减弱,数量减少。在一个轮回中这种波动随着塌陷发展逐渐向外围扩展,其幅度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在引发源发生变化(如排水降深加大),塌陷作用将再次复活并向外围扩展,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再次出现新的周期性波动,但其波动幅度较前一轮回减弱,呈螺旋式发展。塌陷的重复性:对于一个特定的塌陷区来说,由于引发源不断变化,可经历多次轮回的重复塌陷,表现为产生新的塌陷或者是原先塌陷的复活。,三、岩溶塌陷的伴生与共生现象,1.地面下沉:在岩溶洞隙上由复盖层厚度较大但松软的土层组成时,土洞的扩展将引起地面的局部下沉,最终将形成缓发性塌陷。位于建筑物下方的土洞,在其扩展过程中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溶 塌陷 地质灾害 及其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