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讲义.ppt
《工程测量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讲义.ppt(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7章 工程测量,7.1 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到数字化测绘技术和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的服务面不断拓宽,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不断加强,新技术、新理论的引进和应用更加深入。因此今后工程测量总的发展趋势为: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向一体化、实时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测量仪器和技术向精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工程测量产品向多样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1.1 大比例尺工程测(成)图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国内外大比例尺成图数字化系统技术已逐渐成熟和完善。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的数字化系统
2、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Wild厂的Geomap整体式测图系统为早期代表 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数据流,而且是双向的,包括全站型仪器处理机和数控绘图桌。另一种是Geocomp机助测量系统,一个组合式的系统 功能包括机助测量和工程软件两部分国内大比例尺工程测图数字化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推出了多种商业化数字测(成)图软件系统:利用袖珍计算机、掌上计算机和便携机及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和成图处理,适合中国国情,为数字化测图作出了贡献 常用软件:浙大数维公司的 WalkSurvey、清华山维的 Epsw、南方公司的Cass、武汉瑞得的Read系列等等,7.1.2 工业测量系统的最新进展,1)
3、经纬仪测量系统经纬仪测量系统(MTS)是由多台高精度电子经纬仪构成的空间角度前方交会测量系统.如Leica在1995年前推出的ManCAT系统和ECDS3系统,最多可接8台电子经纬仪,现在波音和麦道飞机制造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如中国沈飞、上飞、西飞等)还在使用ManCAT系统。经纬仪测量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由高精度的电子经纬仪T2000T3000与TPS5000系列(也可联结Kern的E2E20电子经纬仪)、基准尺、接口和联机电缆及微机等组成。采用手动照准目标、经纬仪自动读数、逐点观测的方法。MTS在几米到十几米的测量范围内的精度可达到0.020.05mm。,2)全站仪极坐标测量系统全站仪极坐标测
4、量系统是由一台高精度的测角、测距全站仪构成的单台仪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STS).例如Leica 1995年前所推出的商业化系统为PCMSplus,其全站仪采用TC2002,测角精度为0.5,测距标称精度为1mm1ppm。TC2002在近距离测距时,可用无棱镜作业,软件处理时顾及标志厚度。极坐标测量系统的发展方向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APS)由一台TM3000D马达驱动电子经纬仪和一台Leica测距仪构成。APS的照准和观测完全自动化,特别适用于露天矿建设工地等的滑坡变形监测。最新的APS-Win系统采用TM1800马达经纬仪或TCA1800TCA2003TCA5005自动跟踪
5、全站仪TCA1800全站仪采用了所谓的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能自动瞄准棱镜进行测量基本原理:ATR与望远镜同轴安装,并向目标发射激光束,返回的激光束被仪器中的CCD相机捕获从而计算出反射光点中心的位置,并化算为水平角和垂直角改正数,最后驱动马达步进到棱镜的中心位置。,3)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LTS)代表产品为SMART 310SMART 310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可全自动地跟踪反射装置,只要能让反射装置在被测物的表面移动,就可实现该表面的快速数字化。特点:干涉测量的速度极快(每秒最多到500次读数),其坐标重复测量精度高(达到5ppm),特别适用于动态目标的监测,如机器人的检校
6、等。SMART 310的测量原理极坐标法,测量硬件为一台激光跟踪仪(Laser Tracker),它的测量头的设计与经纬仪类似,也有横轴和竖轴,并用码盘分别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斜距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法获得,由于干涉测量只能获得相对距离,因此绝对距离需要从某一距离已知的点上起算。最新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为Axyz-LTM,它的硬件为LT500LTD500激光跟踪仪,其测量速度比SMART 310快一倍,而LTD500为带绝对测距仪的激光跟踪仪,在测量信号遮挡后,绝对测距仪能及时测出绝对距离,保证跟踪仪能继续测量,因此工作速度更快,可用于放样和检测。,4)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美国大地测量服务公司(GSl)
7、生产的V-STARS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典型产品。它是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原理,通过2台高分辨率的柯达数字相机对被测物同时拍摄,得到物体的数字影像,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得到精确的X、Y、Z坐标。V-STARS系统为了保证最佳的图像量测精度和效果,其被测点的标志比较讲究,采用特制的回光反射标志RRT(retro reflective target)。在拍摄图像时采用多姿态和不同角度以消除镜头的崎变差,数字相片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采用专用磁性定向标志和标准尺放在物方空间,同时被拍摄到图像中。相对定向由鼠标控制完成,而影像匹配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V-STARS特别适合于动态物体的快速坐标测量,其操作方
8、便,对现场环境无任何要求,尤其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下是其他工业测量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在近距离范围内它的测量精度达到了0.10.03mm。数字摄影测量的最新进展:采用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机来提高测量精度,另外,利用条码测量标志可以实现控制点编号的自动识别,采用专用纹理投影设备可以代替物体表面的标志设置,这些最新的技术正在使数字摄影测量朝完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寻标全站仪”新型电子速测系统Geodimeter4000系列 由一台Geodimeter4000和智能反射器RPU(remote positioning unit)组成。操作时只需一个携带反射器到待测设的点上,由RPU发射一个信号,则速测仪
9、接收后自动启动并搜索RPU,寻到后自动照准并显示方向、距离、竖角、平距及三维坐标,观测员利用RPU键盘和显示器检查测量过程。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由GPS和智能全站仪构成 实现了施工开挖和掘进的自动化。顶管自动引导测量系统多台TCA1800自动目标照准全站仪构成 在上海市的地下顶管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系统利用4台TCA1800全站仪,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自动导线测量方式,实时测出机头的位置并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从而在不影响顶管施工的情况下实时引导机头走向正确的位置。,7.1.3 施工测量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展,7.1.4 工程测量仪器和专用仪器向自动化发展,(1)精密角度测量仪器用光电测角代替光学
10、测角。光电测角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改正、显示、存储和传输,测角精度与光学仪器相当并有超过。如T2000、T3000电子经纬仪采用动态测量原理,测角精度达到0.5。马达驱动的电子经纬仪和目标识别功能实现了目标的自动照准(2)精密工程安装、放样仪器全站式电子测速仪发展最为迅速。全站仪不仅具有测角和电子测距的功能,而且具有自动记录、存储和运算能力,有很高的作业效率。最新的全能型全站仪,软件丰富,可实现地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大比例尺测图等一体,还推出了汉化菜单(3)精密距离测量仪器精度与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干涉法测距精度很高,如,欧洲核子中心(CERN)在美国HP5526A激光干涉仪上,设计有伺
11、服回路控制的自准直反射器系统,施测60m以内距离误差小于0.01mm;瑞士与英国联合生产的ME5000电磁波测距仪,采用He-Ne红色激光束,单镜测程达5km,精度为0.2mm(0.10.2ppm),(4)高精度定向仪器陀螺经纬仪自动化观测进展明显。采用电子计时法,定向精度从20提高到4。新型陀螺经纬仪由微处理器控制,可以自动观测陀螺连续摆,并能补偿外部干扰,因此时间短精度高,例如德国DMT生产的Gyromat 2000陀螺经纬仪只需9min观测就能获得3的精度。目前陀螺经纬仪正向激光陀螺定向发展。(5)精密高程测量仪器数字水准仪实现高程测量的自动化。如,Leica DNA03和Topcon
12、DL101数字式水准仪和条码水准标尺,测量精度达到每公里往返测量标准差0.3mm,测量速度比常规水准测量快30;德国REN002A记录式精密补偿器水准仪和Telamat激光扫平仪实现了水准测量自动安平、自动测记、自动检核,为高程测量和放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6)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用于应变测量、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等专用仪器。如欧洲核子中心的Distinvar是精密机械法测距装置,精度达0.05mm;激光干涉仪测量精度达10-7以上,可用于直接变形测量,还可检核其他仪器。用于地面或高大建筑物倾斜测量的倾斜仪,一类是根据“长基线”做成的静力水准仪,精度高达0.001,如国产的FSQ;另一类采用垂直摆或
13、水平气泡作为参考线,通过机械法或电学法测量倾斜,精度为0.01。遥测倾斜仪主要用于监测滑坡、地面沉陷、地壳形变等方面。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的精度在大气中为10-310-4,在真空中为10-7以上。它已成功地用于精密的轨道安装和加速器磁块的定位、大坝变形观测等,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直线加速器的安装。,7.1.5 特种精密工程测量的发展,特种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为保证各种大型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特种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把现代大地测量学和计量学结合起来,使用精密测量和计量仪器,在超出计量的条件下,获得10-6以上的相对精度。大型精密工程,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对测量精度有很高要求:例如,研究基本粒子结构和
14、性质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工程,要求安装两相邻电磁铁的相对径向误差不超过(0.10.2)mm,在直线加速器中漂移管的横向精度为0.050.3mm。紧缩场工程的检校测量精度为0.02mm。精密工程测量方法:选择最优布网方案,埋设最稳定标志,研制专用测量仪器,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建立数据库等。,7.1.6 工程测量数据处理自动化和数据库,随着测量仪器的发展,一方面由于仪器精度的提高,使许多一般性的工程测量问题变得简单;而另一方面又因所获得的信息量很大,对数据动态处理和解释的要求提高,从而对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要求也大大提高。特别是大型建筑和工业设备的施工、安装、检校、质量控制以及变形测量等,
15、要求工程测量工作者除了具有丰富的经验外,还应在测量技术方案设计、仪器方法选择等方面,与相邻学科如地球物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密切合作,在研究和制定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测数据处理正在逐步走向自动化。主要表现在对各种控制网的整体平差、控制网的最优化设计和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随着工程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大量的工程测量信息,其最有效和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工程测量数据库,或与GIS技术结合建立各种工程信息系统。目前许多工程测量部门已经建立了各种用途的数据库和信
16、息系统,如控制测量数据库、地下管网数据库、道路数据库、营房数据库、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军事工程信息系统等,为管理部门进行信息、数据检索与使用管理的科学化、实时化和现代化创造了条件。,7.1.7 工程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工程摄影测量是用量测机或非量测机对目标摄影,解析出空间坐标,它是通过直接线性变换法,不必进行常规的像片内、外方位定向而获得的。根据这些点位的空间坐标,绘画出目标的等值线图及其状态。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于文物、考古、园林、环境保护、医学等。近景摄影测量趋势,重点是发展非量测摄影机,因其使用方便,价钱便宜。量测摄影机则向全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实时摄
17、影测量是利用面阵列摄影机直接数字化影像,通过模数转换器和数字图像处理器的一种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它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有独特优点:图像稳定性强、处理周期短、获取物方空间坐标快、价格便宜。在制造工业、医学、天文学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其主要设备为:(1)固态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12台。(2)模数转换器。(3)数学图像处理器。(4)控制计算机。(5)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和绘图机等。,实时摄影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处理。,7.1.8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定位技术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卫星定位新技术,在国内外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用GPS进行工程测量有许多优点:
18、精度高,作业时间短,不受时间、气候条件和两点间通视的限制,可在统一坐标系中提供三维坐标信息等,因此在工程测量中有着极广的应用前景。如在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中已普遍地应用GPS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山体滑坡、地壳形变监测等也已广泛地使用GPS技术。随着差分GPS技术(DGPS)和实时动态GPS技术(RTK)的发展,出现了GPS全站仪的概念。它可以利用GPS进行施工放样和碎部点测量,在动态测量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拓宽了GPS在工程测量的应用前景。GPS与其他传感器(如CCD相机)或测量系统的组合解决了定位、测量和通信
19、的一体化问题,国外已成功地应用于快速地形测绘。高精度GPS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大坝变形监测的全天候、高频率、高精度和自动化,是大坝外部变形观测的一个发展方向。,7.2 工程测量基础,7.2.1.1 概述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高程。在传统测量工作中,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通常分别单独布设。目前,有时候也将两种控制网合起来布设成三维控制网。控制测量起到控制全局和限制误差积累的作用,为各项具体测量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7.2.1 控制测量,7.2.1.2 平面控制测量,在传统测量工作中,平面控制通常采用导线测量和交会测
20、量等常规方法建立。必要时,还要进行天文测量。目前,全球定位系统GPS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1)导线测量将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折线,称为导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点间的折线边称为导线边,相邻导线边之间的夹角称为转折角(又称导线折角,导线角)。另外,与坐标方位角已知的导线边(称为定向边)相连接的转折角,称为连接角(又称定向角)。通过观测导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经计算而获得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即为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布设简单、每点仅需与前、后两点通视,选点方便,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和建筑物多而通视困难的城市,应用起来方便灵活。,2)交会测量,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
21、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而后计算待定点的坐标。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测边交会和自由设站。(1)前方交会。前方交会即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观测水平角,根据已知点坐标和观测角值,计算待定点坐标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2)后方交会。仅在待定点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3)测边交会。交会测量中,除了观测水平角外,也可测量边长交会定点,通常采用三边交会法。(4)自由设站。自由设站就是在待定控制点上设站,向多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和距离,并按间接平差方法计算待定点
22、坐标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间接平差以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作为未知参数,根据方向观测值和边长观测值建立方向误差方程式和边长误差方程式,然后按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待定点坐标平差值。,7.2.1.3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主要通过水准测量方法建立,而在地形起伏大、直接利用水准测量较困难的地区建立低精度的高程控制网,以及图根高程控制网,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分四个等级布设,各等级水准网一般要求自身构成闭合环线或闭合于高一级水准路线上构成环形。国家一、二等水准网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建
23、立,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海洋平均海水面变化的重要资料,同时根据重复测量的结果,可以研究地壳的垂直形变规律,是地震预报的重要数据。国家三、四等水准网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在国家水准测量的基础上,城市高程控制测量分为二、三、四等,根据城市范围的大小,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可布设成二等或三等水准网,用三等或四等水准网作进一步加密,在四等以下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的图根水准网。城市各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7-2-1所示。在小区域范围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应根据测区面积大小和工程要求,采用分级建立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以国家或城市等级水准点为基础,在整个测区建立三、四等水准
24、网或水准路线,用图根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测定图根点的高程。,表7-2-1 城市各等级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R为测段长度,单位为km;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的长度,单位为km。,7.2.1.4 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在常规的高等级平面控制测量中,当某些方向受到地形条件限制不能使相邻控制点间直接通视时,需要在控制点上建造测标。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由于不要求相邻控制点间通视,因此不需要建立测标。控制测量作业应遵循的测量规范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5、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7.2.2 地形测量,7.2.2.1 碎部测图方法碎部测量就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碎部测量的实质就是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碎部测量工作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地面数字测图是指对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仪器采集的数据及其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地面数字测图基本硬件包括:全站仪或GPS接收机、计算机和绘图仪等。软件基本功能主要有:野外数据的输入和处理、图形文件生成、等高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测量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122.html